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练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010141103.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练案+单元评估打包9套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47087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5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练案+单元评估打包9套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文本
内容简介: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年的春夏之交,我国大部分湖泊面积都会明显减小,为防止湖泊面积减小影响当地的生态建设,我国通过气象遥感卫星监测,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据此回答12题。1利用卫星观测的优点是(d)覆盖范围大 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定期、重复观测 机动性强a bc d解析:利用卫星观测属于航天遥感,机动性强是航空遥感的主要优点。2下列不能用遥感卫星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c)a台风 b洪涝c地震 d森林病虫害解析: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且发生在地下,遥感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现代遥感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据此完成34题。3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d)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d获取资料速度快、周期短解析:遥感是指遥远的感知,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等信息。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体现了遥感的快速和时效性。4下列关于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的叙述,正确的是(d)a根据电磁波的波谱范围可以将遥感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b航天遥感可以用于某项主题研究c航空遥感可以不受领空限制,可以进行重复定期的观测d航天遥感、航空遥感的飞行高度都比近地遥感高解析: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是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划分的;航空遥感可以用于某项主题研究,而航天遥感可以不受领空限制,可以进行重复定期的观测;近地遥感的高度为距地面几十米以内,飞行高度最低。图a是由卫星所拍摄的意大利西西里岛某灾害发生时的影像图。图b中线条为等高线,m处为该灾害发生的地点。读图,回答56题。5据图判断,该灾害最可能是(b)a森林火灾 b火山喷发c龙卷风 d沙尘暴解析:图a为卫星遥感图像。由图b信息可判断出,灾害发生在山峰顶部,应该是火山喷发。6图片说明,在灾害监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是(a)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卫星c地理信息系统 d雷达导航技术解析:在灾害监测中,遥感技术往往能够对灾害的发生、发展进行实时监测,作用巨大。7关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只能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不能确定其高程b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工作c定位精度高d功能多,应用范围广解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高程)、速度和时间。下图是装备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的极地科学考察队员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8获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观测数据的是(c)a空间卫星 b主控站c监控站 d注入站解析:监控站的功能是获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观测数据并传给主控站。9配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的科学考察队员随时可获得工作卫星提供的(b)三维坐标行进方向运动速度和时间影像地图a bc d解析:科学考察队员可获得工作卫星提供的三维坐标、行进方向、运动速度、时间信息;而影像地图需要通过遥感技术获得。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1011题。10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b)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11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c)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b大地高程测量c地震监测和预报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解析:图中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的基准站、基本站与区域站在我国分布的范围较广,但又相对集中在我国地质不稳定的地区,显然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判断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而各站点之间距离位移的监测则需要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分布与位置、趋势分析、模式问题、模拟问题,在城市管理中应用广泛。据此回答1213题。12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四类基本问题,以下属于解决模拟问题的是(d)a查询一所学校的位置b分析计算快递公司每月送货服务最经济省时的走法c通过对一个地物分布及组合的分析,从而找出其中的关系d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如果极地冰川全部融化将会使海平面上升多少,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解析:a是查询位置,b是趋势分析,c是模式问题,d是解决模拟问题。1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救灾防灾和环境管理方面的作用,正确的是(a)a可以实时跟踪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b可以减少灾害的发生频率c可以减轻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d可以对城市环境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和处理,控制环境污染的发生解析: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减少灾害发生频率,不能减轻环境污染程度,不能控制环境污染的发生,故b、c、d三项错误。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下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1415题。14若将甲、乙两个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层是(a)15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新图层的主要功能是分析(c)a城市道路网类型b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d城市流动人口分布解析:叠加分析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当两个不同的图形相互叠加,其实质是两个因素相互影响能形成新的要素,而其又与某个地理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二、综合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15年4月10日,历时163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的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材料二:“高分一号”卫星,既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颗卫星,也是中国首颗设计、考核寿命要求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材料三:世界标准时间2012年10月12日18:15,欧盟两颗导航卫星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成功发射。这两个名为大卫和斯福的卫星是整个欧洲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欧盟称,这是伽利略导航系统建设的里程碑。(1)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持续开展了30多年,采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数据,并绘制成易识别的空间地理图像,这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c)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国际互联网(2)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遥感技术。(3)伽利略全球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技术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有测速、授时、通信服务。(4)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环境进行研究,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例说明。答案:进行资源的普查、城市环境管理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对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处理,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第(2)题,对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第(3)题,伽利略全球导航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除进行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能够提供授时、通信等服务。第(4)题,可从3s技术的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17根据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20分)(1)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评估应用中的空白处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预报预警、动态监测。(2)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评估过程中的优势分别是什么?两者结合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如何?答案:遥感技术在灾害前兆与灾情监测过程中的信息获取方面有优势,而地理信息系统借助于其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在灾害空间分布分析方面有优势。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在灾害发生前,能事先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能对灾情实况进行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在成灾后能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练案+单元评估打包9套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47087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