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精讲练习pdf新版新人教版202009031130.pdf

【多篇】20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全一册精讲练习pdf打包10套新版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48892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0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多篇】20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全一册精讲练习pdf打包10套新版新人教版,文本
内容简介:
2020-2021 学年初三物理全册精讲练习第学年初三物理全册精讲练习第 13 章章 内能内能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36 分)分) 1下表中给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 4.2 103 铁 0.46 103 酒精 2.4 103 铜 0.39 103 煤油 2.1 103 干泥土 0.54 103 冰 2.1 103 水银 0.14 103 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答案】c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多少、温度变化没有关系;根据比热容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a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比热容大小与质量无关,故 a 错误。 b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比如:冰的比热容比水银的比热容大,故 b 错误。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人们常用水作冷却剂,故 c 正确;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 d 错误。 2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 a水的比热容较大 b水的凝固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水的汽化 【答案】b 【解析】水的凝固点是 0,水要凝固除了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外,还需要继续放热,如果没有继续放热,水只能保持在 0而不能凝固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与常温矿泉水之间有很大的温差,冰吸热升温,水放热降温,冰块附近的水凝固成冰,冰块就会“粘”到一起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 0,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 0时,冰的温度还低于 0;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 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故 b 正确故选 b 3下列利用改变内能对外做功的设备是( ) a洗衣机 b柴油机 c收音机 d电视机 【答案】b 【解析】a洗衣机的主体是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 错误; b柴油机属于热机,是利用内能对外做功的设备;故 b 正确; c、d收音机和电视机是利用电磁来工作的设备,不存在内能做功现象;故 cd 错误 4关于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b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是不运动的 c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d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答案】a 【解析】a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故 a 正确; b不论固体,还是液体与气体,分子均是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故 b 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 c 错误; 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比太阳小,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之一,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质子故 d 错误 5“智能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能对外界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做出响应其中,相变纤维能够通过吸热、放热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凝胶纤维能够对温度做出反应;电子纤维能够导电以及消除静电;记忆纤维能 够在特定环境下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变纤维制成的衣服可以调节体温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b用凝胶纤维有可能制成显示体温的衣服 c电子纤维是一种绝缘体 d记忆纤维发生形变后无法恢复原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的特性及各选项的材料是否适合这一特性来判断 a相变纤维能通过吸热、放热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的,故 a 项错误; b凝胶纤维能够对温度做出反应,用凝胶纤维有可能制成显示体温的衣服,故 b 项正确; c电子纤维能够导电以及消除静电,故 c 项错误; d记忆纤维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恢复原状,故 d 项错误 6.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 b.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 c.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 【答案】b 【解析】用热水泡脚、晒太阳和用冰袋降温,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 a、c 和 d 均不符合题意;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了铁丝的内能,故 b符合题意。 7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答案】c 【解析】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a 不合题意;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 b 不合题意;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c 符合题意;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 d 不合题意;故应选 c。 8.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答案】a 【解析】对分子运动的认识,以及和机械运动区别,把握住“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荷花飘香,是气体分子的运动,故 a 选项符合题意; (2)柳絮飘舞、雪花飞扬、落叶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 bcd 选项不符合题意 9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答案】a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水袋的温度高,用热水袋取暖,内能由热水袋转移到手,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a符合题意; b锯木板时锯条发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b 不符合题意;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d不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的装置展示的实验情景中,通过发生的现象,能说明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是大气压强作用的结果 b.在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水蒸气的机械能转化为软木塞的内能 c.在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在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说明外力做功使乙醚内能增加了 【答案】d 【解析】a.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说明两铅块之间有引力作用,不能证明是大气压强作用的结果。所以 a 的说法错误; b.在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内能增加,对软木塞做功,软木塞获得机械能,说明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所以 b 的说法错误; c.在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空气的密度虽然小于二氧化碳的密度,但由于两种气体的扩散,最后上下两个瓶子中会出现颜色相同的物质。所以 c 的说法错误; d.在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说明外力做功使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乙醚气体推动橡皮塞做功。所以 d 的说法正确。 11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 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 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 【答案】c 【解析】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 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 露和霜的形成都是放热过程 12两个质想不同的金属块,发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 ) 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 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 c质量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 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答案】b 【解析】两个质量不同、散发热量相同的物体,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其所能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其比热容有关,故在分析判断时应联系公式 q=cmt 进行判断 据公式 q=cmt 可得 c=,金属块的质量不同,发出的热量相同,其变化的温度相同,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故 b 正确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0 个小题,每空个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23 分)分) 13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 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 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扩散;分子。 【解析】闻到臭豆腐的味道,是因为臭豆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吸到了,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14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不使用水,请写出两个原因: ; 。 【答案】水的反常膨胀;水的比热容大。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用水做温度计灵敏度低; 另外水还有反常膨胀,在 04,当温度升高时,水体积缩小;因此制造温度计不用水。 15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小杨同学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不断升高,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内的水银柱慢慢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柱而言,它的 在增大(选填“密度”或“质量”或“内能”) 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则此时的温度计示数为 【答案】热胀冷缩;内能;32 【解析】常用的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物体的质量、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无关,物质的密度、内能与温度有关 温度计的读数关键是区分零上多少摄氏度还是零下多少摄氏度,要点是看数值的变化情况,数值自下而上变大时是零上多少摄氏度,反之是零下多少摄氏度 (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大小与温度无关;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 温度升高,水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 =可知密度变小; (3)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 2,数值自下而上变大为零上,由图可直接读出温度计示数为 32 16下面是两个有关热学方面的观点,请用实例说明它们是错误的。 (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2)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 【答案】 (1)冰在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 【解析】 (1)晶体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如故(1)错误; (2)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如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温度升高,故(2)错误。 17在海滩上进行“沙疗”时,把人体埋在沙子里,沙子放出热量,人体吸收热量后体温升高,内能 ,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10kg 的沙子温度降低 1放出的热是 j 【已知 c沙=0.92 103j/(kg) 】 【答案】增加;热传递;9.2 103 【解析】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方式的判断和吸热公式的灵活应用,属于一道基础题 改变物体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知道沙石的质量、比热容、升高的温度,根据 q=cmt 求出放出的热量 (1)把人体埋在沙子里,沙子放出热量,人体吸收热量后体温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 能的; (2)10kg 的沙子温度降低 1放出的热量: q放=c沙m沙t沙=0.92 103j/(kg)10kg1=9.2103j 18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把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属于 现象 【答案】32;扩散 【解析】 (1)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且分度值为 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2)一小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符合扩散的定义,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 2,示数越往上越大,液面在零刻度以上,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32; 把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很快就变红了,是红墨水的分子扩散到水中,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9过桥米线是云南人爱吃的食物,路过米线馆可以闻见汤的香味,这是 现象;“汤钵烫手”是汤钵和手之间发生了 【答案】扩散;热传递 【解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路过米线馆可以闻见汤的香味是汤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所以就闻见米线汤的香味;“汤钵烫手”是汤钵和手之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手内能 20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 3 10-8m,合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 【答案】30 分子间的引力 【解析】 (1)“纳米纸”的厚度 3 10-8m=3 10-8 109nm=30nm。 (2)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水分子间有引力。 21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 的比热容较大,当沙子和水同时接受相同的阳光照射时, 的温度升高得更快的缘故。 【答案】海水;沙子。 【解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故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当沙子和水同时接受相同的阳光照射时,沙子的温度升高得更快的缘故。 22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唐诗山亭夏日 。请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物理知识: 诗句 物理知识 绿树荫浓夏日长 示例:光的直线传播 楼台倒映入池塘 (1) 水晶帘动微风起 (2) 满架蔷薇一院香 (3) 【答案】光的反射现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1)诗句中的楼台倒影入池塘,平静水面上楼台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水晶帘动微风起,帘子原来是静止的,风把它吹动了,说明力改变水晶帘的运动状态; (3)“一院香”鲜花盛开,花香四溢,闻到花香是芳香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三、分析简答题三、分析简答题(3 个小题,每题个小题,每题 3 分,共分,共 9 分)分) 23.海鲜粥是北部湾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而且粥的温度越高,香气就越浓,这是为什么?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凉得更快,这又是为什么?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案】见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热运动知识。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扩散现象;粥的温度越高, 香气就越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 凉得更快,这是因为液体表面吹气,加快了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加快。 24.将一个烧瓶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过程中是用什么方法改变了物体内能? (2)请从物态变化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答案】 (1)做功; (2)塞子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瓶内水蒸气放热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瓶口出现“白雾” 【解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温度降低;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1)通过塞子上方的开口向瓶里打气,瓶内气体把瓶塞冲出,对瓶塞做了功,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2)塞子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瓶内水蒸气放热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瓶口出现“白雾” 25.暑假里,小梅跟着妈妈去青岛避暑。一天,烈日当空,小梅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请用比热容的知识说明这一现象。 【答案】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在吸收同样热量的情况下,由 qcmt 可知沙子升高的温度要比水高。所以感觉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 凉的。 【解析】解决本题或者类型问题时,关键点有, (1)记住或者知道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哪个大,哪个小; (2)对于沙子和水来讲,两者 m、q 均相同; (3)由 qcmt 这个公式知道 t=q/cm,这样就能知道哪种物质温度变化的大,哪种物质温度变化的小。 四、实验探究题(四、实验探究题(2 个小题,个小题,26 题题 6 分、分、27 题题 8 分,共分,共 14 分)分) 26某同学在做“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 次数 质量 m/kg 升高温度t/ 加热的时间 t/min 甲 1 0.1 10 2 2 0.2 10 4 乙 3 0.1 10 1 4 0.2 20 2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 (2)分析第 1、2 次或第 3、4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物质的 有关 (3)分析第 1、3 次或第 2、4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4)分析第 1、4 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加热时间相同,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5)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6)该实验采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和 【答案】 (1)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 (2)质量; (3)不同; (4)相同; (5)甲; (6)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解析】探究物质的吸热性能大小时,必须控制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实验中选用了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加热相同时间,甲乙吸收的热量相同,质量也相同,通过比较温度变化来比较吸热能力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加热时间来表示,用到了转换法,此实验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1)实验中用同样的加热器,放出的热量才相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才会相同,故用同样的加热器的目的是在相同的时间里供给的热量相同; (2)分析第 1、2 次或第 3、4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3)由表中第 1、3 次或第 2、4 次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4)分析第 1、4 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加热时间相同(2min) ,单位质量(0.1kg)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10) ; (5)由表中第 1、3 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等而液体种类不同,甲液体的加热时间比乙液体的加热时间长,甲液体比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可得:甲的吸热能力更强 (6)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加热时间来表示,用到了转换法,此实验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7.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 (1) 在安装、 调整实验器材时, 科学合理的顺序是 (图甲中) : 先调整固定_位置, 再调整固定_的位置(两空均选填“a”或“b”) 。 (2)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数据,由表格可知,小明是通过观察比较_的多少,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 物质 次数 质量 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 t/min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3)若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j/(kg) ,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j。 【答案】 (1)b a(2)加热时间,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需要的加热时间长,故水的吸热能力大(3)4.2103 【解析】 (1)先通过估测酒精灯火焰大致位置,调节固定 b 后,放上玻璃杯,然后再根据温度计能正确测量液体温度时的位置,调节确定 a. (2)对于不同物质,利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加热时间来观察温度计度数,看吸热能力。 (3)对于水,已知 c=4.2 103j/(kg) m=0.1kg t=10 利用吸热公式 q吸=cmt 求出即可。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2 个小题,每题个小题,每题 5 分,共分,共 10 分)分) 28.质量为 0.5kg 的水,吸收了 8.4 104j 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60,求水原来的温度 是多少 【答案】20 【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末温和水吸收的热量,利用吸热公式 q吸=cmt 的变形公式求水的原来的温度 由 q吸=cmt 可得,水升高的温度: t=40, 因为t=tt0, 所以水原来的温度: t0=tt=6040=20 2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4:1,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它们加热, (设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甲和乙吸收)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甲的比热容为 0.42 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多少? 【答案】3.36103j/(kg) 【解析】要熟练掌握要熟练掌握吸热公式 q=cmt;会看图。 m甲:m乙=4:1,q甲=q乙,c甲=0.4103j/(kg) , 由图看出:经过 4 分时,t甲=60-20=40,t乙=60-40=20 根据 q=cmt 得:c甲m甲t甲=c乙m乙t乙,c乙=3.36103j/(kg) 六、综合素养题(六、综合素养题(8 分)分)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防冻冷却液防冻冷却液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内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防冻冷却液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防冻剂占防冻冷却液体积的比例)越高,防冻冷却液的比热容越小,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分别如题 l 图和题 2 图所示。 选用时, 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 10以下, 而沸点一般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 5以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l)若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结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为什么?因为当水结冰时, ,所以把散热器管道胀裂。 (2)设某品牌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 90101,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17,应选用何种较合适比例的防冻冷却液 (选填“35%”、“45%”、“55%”或“65%”) ,简述选用理由: 。 (3)现有原液含量为 75% 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减少,与原来相比,防冻冷却液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变化?(示例:体积变小) , , , , 。 【答案】 (1)质量不变,冰的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2)55 在满足凝固点和沸点的条件下,选择比热 容较大的防冻冷却液。 (3)质量变小 重力变小 密度变小沸点升高 凝固点升高 比热容变小 。 【解析】 (1)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冰的密度变小,根据密度公式知道,冰的体积变大。 (2) 选用时, 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 10以下, 而沸点一般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 5以上。发动机工作温度为 90101。 若选用“35%”防冻冷却液,其凝固点为-22.5,沸点为约 103,低于发动机工作温度 5以上。不可以选用。 若选用“45%”防冻冷却液,其凝固点为-32.5,沸点为约 105,低于发动机工作温度 5以上。不可以选用。 若选用“55%”防冻冷却液,其凝固点为-41.5,低于环境最低温度 10以下,沸点为约 107.5,高于发动机工作温度 5以上。 若选用“65%”防冻冷却液,其凝固点为-47.5,低于环境最低温度 10以下,沸点为约 111,高于发动机工作温度 5以上。 由于原液含量越高,防冻冷却液的比热容越小,所以“65%”防冻冷却液比热容比“55%”防冻冷却液的比热容小。在满足凝固点和沸点的条件下,选择比热容较大的防冻冷却液。所以确定选用“55%”防冻冷却液是最佳的。 (3)根据公式和图像综合分析知道质量变小 重力变小 密度变小沸点升高 凝固点升高 比热容变小 。 2020-2021 学年初三物理全册精讲练习第学年初三物理全册精讲练习第 14 章章 内能及其利用内能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36 分)分) 1小李家使用的燃气热水器,将 30kg 的水从 20加热到 45,消耗了 0.15m3的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j/(kg) ,天然气的热值为 4 107j/m3,则下列与该过程有关的计算结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末温成正比 b水吸收的热量是 3.15 105j c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是 52.5% d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环境温度无关 【答案】c 【解析】a由 q吸=cm(tt0)知,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成正比,故 a 错误; b将 30kg 的水从 20加热到 45,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 103j/(kg) 30kg (4520)=3.15 106j,故 b 错误; c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放=v天然气q=0.15m3 4 107j/m3=6 106j, 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 q吸 / q放 100%=52.5%,故 c 正确; d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环境温度有关,因为环境温度越低,加热的时间越长,其散失的热量越多,则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越低,故 d 错误。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 37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1m/s c正常人 1min 的脉搏数约为 200 次 d小汽车内的汽油机效率可以达到 95% 【答案】b 【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a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 0,故 a 错误;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m/s1.1m/s 左右故 b 正确; c人的脉搏在每分钟 60 次多一点,与每分钟 70 次接近,故 c 错误; d汽油机的效率在 30%左右,绝达不到 95%,因为克服摩擦、尾气带走许多内能,故 d 错误 3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6.9km,用时 5min45s,消耗燃油 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 2000n,燃油的热值为 4.6 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汽车行驶速度是 20km/h 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6.9 107j 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30kw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 20% a只有和 b只有和 c只有和 d只有和 【答案】d 【解析】 (1)已知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 q放=mq 可求热量; (3)根据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 0.1 倍求得车受到的阻力,因为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利用w=fs 可求得该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再利用 p=求功率; (4)根据燃油密度和体积求得其质量,利用 q=mq 可求得消耗的总能量,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出该汽车的效率。 汽车的行驶速度: v=72km/h,故错误; (2)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1.5kg 4.6 107j/kg=6.9 107j,故正确; (3)因为匀速行驶,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f=2 103n, 该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w=fs=2 103n 6.9 103m=1.38 107j, 该汽车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 p=40000w=40kw,故错误; (4)汽车消耗燃油的产生的热量: q放=mq=1.5kg 4.6 107j/kg=6.9 107j, 该汽车的效率: = 100%=20%,故正确。 4 2018 年 4 月 2 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球。8.5t 重的天宫一号,在 100km 左右的高空以约 22 倍音速再入大气层。其中部分器件在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烧蚀销毁。最后大约 1.5t 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在这个过程中,天宫一号的部分机械能( ) a通过热传递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b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c通过摩擦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d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残骸的内能 【答案】d 【解析】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据此分析。 天宫一号在 100km 左右的高空以约 22 倍音速再入大气层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克服与大气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 正确。 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常用的交通工具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轮的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安全带可以减小紧急刹车时汽车的惯性 c普通遥控车钥匙是利用紫外线来传递相关信息的 d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a 【解析】 (1)根据增大摩擦的方法分析此选项 (2)司机系安全带其目的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3)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的 (4)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有两个冲程存在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 车轮的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本选项正确 b安全带可以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不能减小紧急刹车时汽车的惯性,故本选项错误 c普通遥控车钥匙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的,故本选项错误 d汽油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通过燃气膨胀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本选项错误 6.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 b.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c.排气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尾气 d.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柴油 【答案】d 【解析】 (1)压缩冲程: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料混合物的内能; 做功冲程: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内能在转化为机械能。 (2)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3)排气冲程排出汽车的尾气。 (4)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只有空气。 7.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答案】c 【解析】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并且电火花打火,这是做功冲程的特点;在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判断冲程名称可用口诀:“先看气门开关情,再看活塞上下行;开下吸气开上排,关上压缩关下功”进行分析 a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 c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 d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9.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6.9km,用时 5min45s,消耗燃油 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 2000n,燃油的热值为 4.6 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汽车行驶速度是 20km/h 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6.9 107j 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30kw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 20% a只有和 b只有和 c只有和 d只有和 【答案】d 【解析】已知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求解;根据 q放=mq 可求热量; 根据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 0.1 倍求得车受到的阻力,因为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利用 w=fs 可求得该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再利用 p=求功率;根据燃油密度和体积求得其质量,利用 q=mq 可求得消耗的总能量,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出该汽车的效率。 (1)汽车的行驶速度: v=72km/h,故错误; (2)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1.5kg 4.6 107j/kg=6.9 107j,故正确; (3)因为匀速行驶,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f=2 103n, 该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w=fs=2 103n 6.9 103m=1.38 107j, 该汽车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 p=40000w=40kw,故错误; (4)汽车消耗燃油的产生的热量: q放=mq=1.5kg 4.6 107j/kg=6.9 107j, 该汽车的效率: = 100%=20%,故正确。 1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b两个斜面相对连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冲上右斜面 c电水壶里的水沸腾后断电,水的沸腾却一直持续下去 d出枪膛的子弹射穿木板后,以更快的速度继续运动 【答案】b 【解析】a.永动机违反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不可能实现,故 a 错误; b.两个斜面相对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由于具有动能,会继续冲上右斜面,故 b 正确; c.在电水壶的使用过程中,消耗了电能,而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断电后,水不再吸收热量,水的沸腾会停止,故 c 错误; d.子弹射穿木板的情景,子弹高速运动,说明子弹具有动能,由于摩擦生热会使动能减小,它的速度减慢,故 d 错误。 11.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摩擦生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摩擦起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c 【解析】a.摩擦生热是克服摩擦做功,摩擦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内能增大,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a错误; b.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 b 错误; c.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 正确; d.摩擦起电是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电能,故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d 错误。 12.能量的转化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观点错误的是( ) 水果电池 光合作用 钻木取火 电磁感应 a. 水果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 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d 【解析】a. 水果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 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电磁感应现象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0 个小题,每空个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25 分)分) 13用天然气烧水,水烧开后,壶盖不断向上跳动,此过程中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 的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 50%被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5kg 的水从 20加热至沸腾,需完全燃烧 m3天然气。 (c水=4.2 103j/(kg) ,q天然气=4 107j/m3) 【答案】做功;0.084。 【解析】 (1)水烧开以后,水蒸气膨胀对壶盖做功,把壶盖顶起来,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这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是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即水的末温为 100, 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水t=4.2 103j/(kg) 5kg (10020)=1.68 106j。 由 =50%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3.36 106j, 由 q放=vq 得天然气的体积: v气=0.084m3。 14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软木塞冲岀试管口。 (1)软木塞冲出试管口,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2)此过程中,水蒸气减少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这与热机的 冲程相似。 【答案】 (1)运动状态; (2)大于;做功。 【解析】 (1)软木塞冲出试管口,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由于存在热量的散 失,故水蒸气减少的内能大于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该过程与热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15我国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在常温压下会迅 速 (填物态变化)为气态它的热值约为 1.4 1010j/m3,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可 放出 j 的热量,若这些热量 60%被水吸收,可以将 kg 的水从 0加热到 100 (c水=4.2 103j/(kg) ) 【答案】升华;2.8 1010;4 104 【解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知道可燃冰的质量和热值,根据 q放=mq求出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计算,根据 = 10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 q吸=cm(tt0)求出加热水的质量 (1)可燃冰在常温压下会迅速变为气态,此过程为升华过程; (2)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vq=2m3 1.4 1010j/m3=2.8 1010j, 由 = 100%可得,水吸收的热量: q吸=q放=60% 2.8 1010j=1.68 1010j, 由 q吸=cm(tt0)可得,加热水的质量: m=4 104kg 16 菜油最适宜的烹饪温度在150至180之间 用天然气将质量为0.02kg的菜油从室温20加热到170,天然气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有 60%被菜油吸收则菜油吸收了 j 热量,燃烧了 m3的天然气 (取 c菜油=2.0 103j/(kg) ,天然气的热值为 4 107j/m3) 【答案】6 103;2.5 104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燃料燃烧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知道菜油的质量、比热容和菜油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求菜油吸收的热量;知道效率,利用效率公式可以求出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根据公式 q=vq 求出体积菜油吸收的热量: q吸=c菜油m(tt0 )=2 103j/(kg) 0.02kg (17020)=6000j; 天然气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有 60%被菜油吸收,则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 q放=10000j; 由 q=vq 得天然气的体积为: v=2.5 104m3 17在热机的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带走,这是利用水 的特性。 【答案】压缩;比热容大。 【解析】 (1)在热机的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 (2) 汽车的散热器可用水做冷却剂, 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18 天然气热水器将 40kg 的水由 22加热到 42水的内能增加了 j, 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方式实现的,若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有 84%被水吸收,需要消耗 kg 的天然气。已知 c水=4.2 103j/(kg) ,q天然气=4 107j/kg。 【答案】3.36 106;热传递;0.1。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 103j/(kg) 40kg (42-22)=3.36 106j; (2)水从火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 (3)由 =qq吸放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66q3.36 10 jq =4 10 j84% 吸放, 由 q放=mq 得,需要天然气的质量: 67q4 10 jm=0.1kgq4 10 j/kg放。 19新农村建设中正在大力推广使用瓶装液化气如果每瓶装 10kg 液化气,液化气的热值取 4.2 107j/kg,则每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 若放出的热量有 40%被水吸收, 在标准大气压下可把 kg的水从 20加热至沸腾c水=4.2 103j/(kg) 【答案】4.2 108;500 【解析】 (1)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 q放=mq=10kg 4.2 107j/kg=4.2 108j, (2)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 q吸=q放 40%=4.2 108j 40%=1.68 108j, 由 q吸=c水m水(tt0)得水的质量: m水=500kg 20.菜油最适宜的烹饪温度在150至180之间。 用天然气将质量为0.02kg的菜油从室温20加热到170,天然气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有 60%被菜油吸收。 则菜油吸收了_j 热量, 燃烧了_m-3的天然气。 (取c菜油 = 2.0 103j (kg)-1,天然气的热值为 4 107j/m3) 【答案】6 103,2.5 10-4 【解析】q吸=cmt=2.0103j (kg)-1 0.02kg (170-20)=6 103j; 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 q放=q吸/=6103j/60=104j; 又 q放=qv 得:v=q放/q=104j/4 107j/m3=2.5 10-4m3. 21.我国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已经成功, 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 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根据测算,1 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 160 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完全燃烧 5 立方米可燃冰产生的热量至少为 ( 天 然 气 热 值 为 3.2 107 j m3 ) 。 试写 出 可 燃 冰 具 备 的 两 条 优点 、 。 【答案】2.56 1010j;热值大;污染小。 【解析】由题意知:1 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 160 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完全燃烧 5 立方米可燃冰即v=800 m3的天然气,天 然 气 热 值 为 q= 3.2 107 j m3,产生的热量为 q=vq=800 m33.2107 j m3=2.561010j;由题意和通过计算说明可 燃 冰 的 优点是热值大、污染小、储备丰富等。 22汽油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地燃烧,将 能转化成 能,一辆汽车一年行驶三万公里,消耗汽油 2t,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 j 的热量 (q汽油=4.6 107j/kg) 【答案】化学;内;9.2 1010 【解析】 (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地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2)2t 汽油完全燃烧要放出的热量:q放=mq=2 103kg 4.6 107j/kg=9.2 1010j 三、分析简答题三、分析简答题(2 个小题,每题个小题,每题 4 分,共分,共 8 分)分) 23.某校师生在学习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以后,组织兴趣小组调查学校几种炉灶的能量利用效率。他们发现学校的一个老式锅炉烧水时,经常冒出大量的黑烟,且烧水时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锅炉的效率很低。 (1)请你根据调查中发现的现象分析此锅炉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要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答案】 (1)锅炉效率低的原因: 锅炉冒出大量的黑烟,说明煤燃烧不完全; 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说明锅炉向周围散失的热量太多。 (2)改进措施:尽量使燃料燃烧充分;利用烟气携带的热量对其他的水进行预加热,综合利用内能。 【解析】在当今的低耗、高效的形式下,锅炉效率低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本题中,师生通过共同调查研究,发现了锅炉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表现症状:经常冒出大量的黑烟;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针对这两种表现,通过分析,揭示其效率低的原因:燃烧问题和散热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呢?烟气带走热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同学们提出解决方案,渗透、融合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谓是一箭双雕。 24.请阅读下面的介绍,回答相关问题。 焦耳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测出了热功当量。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也走过弯路。年轻的时候,焦耳也和许多人一样设想能制作出一种“永动机”不需要给它提供任何动力(即不消耗任何能源)就能自动工作起来的机械装置。他曾通宵达旦地冥思苦想,不断地设计、制作,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接连的失败引起了焦耳的深思,他没有像有些人那样“执迷不悟”,而是反思原来的设想,重新确定新的探究课题。经过不懈地努力,他终于在新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成功,发现了科学真理。 (1)“永动机”制造一直失败的原因是:它违背了_。 (2)你从焦耳科学探究的历程中得到的启示是: _。 【答案】 (1)能量守恒定律(2)科学探究要善于思考,认清方向,经常反思,不懈努力。 【解析】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静下心来读题,先粗读,知道题目叙述的概况;后精读,分析有关题目的 内容和特征。然后提取相关信息,排出干扰因素,弄清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找出物理规律。最后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题目中的问题。 四、计算题(四、计算题(2 个小题,每题个小题,每题 9 分,共分,共 18 分)分) 25某款新型电动轿车,每充电一次,锂离子电池储存的能量为 50kwh,可供该车连续行驶 300km,其最高车速可达 120km/h。 (1)电动轿车的顶部向上凸起,当它高速行驶时,车顶的气压比车底的气压 。 (2)若该车以 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1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该车连续行驶 100km 消耗的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升柴油产生的热量。 (q柴油=4.3 107 j/kg,柴油=0.85 103 kg/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小; (2)该车以 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10min,通过的路程为 18km; (3)该车连续行驶 100km 消耗的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 1.65l 柴油产生的热量。 【解析】依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分析解答: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其压强越小;知道汽车速度和行驶时间,利用 s=vt 求汽车行驶的距离;根据题意求出该车连续行驶 100km 消耗的电能,再根据 q放=w=mq求出相当于完全燃烧柴油的质量,最后根据 =求出相当于完全燃烧柴油的体积。 (1)轿车的形状上面凸起、下面平直,车高速行驶时带动空气流动,车的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的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 (2)根据 v=可知, 该车以 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10min,通过的路程为:s=vt=108km/hh=18km; (3)由题意有,行驶 100km 消耗的电能: w=50kwh=kwh= 3.6 106j=6 107j, 依题意有,q放=w, 由 q放=mq 可得,完全燃烧柴油的质量: m=1.4kg, 由 =可得,完全燃烧柴油的体积: v=1.65103m3=1.65l。 26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烧杯中盛有 20、 质量为 100g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假如完全燃烧酒精 3g。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j/(kg) ,酒精的热值为 3.0 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此过程中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 (3)科学研究表明:1g 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汽需要吸收 2.26 103j 的热量。水开始沸腾后持续观察沸腾现象,同时发现水的质量减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多篇】20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全一册精讲练习pdf打包10套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48892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