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教育资料 > 中学教育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试题含解析打包10套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09121228.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试题含解析打包10套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52345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4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试题含解析打包10套新人教版,文本
- 内容简介:
-
第 16 课 三国鼎立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选择题 1. 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该诗句反映了东汉末年( )a.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b.朝政腐败造成社会动荡 c.农民起义打击东汉的统治 d.军阀割据造成民不聊生 2.(2018 河南驻马店汝南金铺初中期末)历史剧英雄曹操为曹操翻案,塑造了一个英雄曹操。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3.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唯才是举”,重用人才实行屯田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a. b. c. d.4.(2020 河北承德期末)“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5.(2019 四川成都邛崃高埂中学期末改编)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官渡之战刘备 b.官渡之战袁绍c.赤壁之战曹操 d.赤壁之战孙权 6.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 a.骄傲轻敌 b.军心涣散 c.准备不充分 d.士兵不习水战7.(2018 山东青岛黄岛期末)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是( ) a.曹魏的建立 b.蜀汉的建立 c.吴国的建立 d.孙权称王 8.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引起了巨大反响。易中天所品的“三国”是( ) a.夏、商、周 b.宋、元、明 c.元、明、清 d.魏、蜀、吴 9.(2019 江苏南通田家炳中学模拟)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 10. 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11. 下图所示示意图是( ) a. 春秋争霸图 b.赤壁之战示意图 c.人口南迁图 d.三国鼎立形势图 12. (2018 广东汕头潮阳期末)三国时期哪国造船业发达,其船队曾经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 a.魏国 b.蜀国 c.吴国 d.东晋 13.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个政权积极发展内政,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曹魏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b.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c.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 d.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二、非选择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请回答: (1)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个国家?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 (2) 简单写出三国演义中你最感兴趣的 2 个故事。写出不少于 3 个和“三国”有关的成语。 (3)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位?(不能写曹操,因为他生活在东汉末年)请说明你喜欢他的原因。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1) 材料中的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与曹操有关的是哪两次战役?曹操在这两次战役中的结局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谈一谈对曹操的看法。 第 16 课 三国鼎立 测试时间:20 分钟一、选择题 1. 答案 d 分析题干“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并联系所学可知,曹操诗中所写的是战争之后,中原一带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东汉末年,各地军阀混战,导致出现诗中的情景。故选d。2. 答案 b 200 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故选 b。 3. 答案 d 曹操多谋善断,迎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实行屯田;“唯才是举”,重用人才;200 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故选d。 4. 答案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的军队,曹操无力南下,孙权和刘备的势力逐渐巩固,为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 c。 5. 答案 a 200 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208 年,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与刘备无关,故选 a。 6.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官渡之战中,袁绍骄傲轻敌,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赤壁之战中 ,曹操骄傲轻敌,被孙刘联军打败。故答案为a 项。 7. 答案 c 据所学知识可知,220 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 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 年,孙权称王;229 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故选c。 8. 答案 d 魏、蜀、吴建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9. 答案 d 220 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 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根据洛阳、成都、南京的地理位置可得出 d 项正确。 10. 答案 b 220 年曹操去世后,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 11. 答案 d 依据图中“魏”“蜀”“吴”,可判断这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故选 d。 12.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三国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发达,230 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13. 答案 a 孙吴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而不是曹魏。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4. 答案 (1)“三国”是指魏、蜀、吴。魏:曹丕,220 年;蜀:刘备,221 年;吴:孙权,229 年。 (2) 故事: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成语:七纵七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妄自菲薄;等。 (3) 最喜欢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蜀汉在他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古代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指魏、蜀、吴。220 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 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2)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回答即可。(3) 任选一位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写出喜欢他的原因即可,答案不唯一。 15. 答案 (1)不是。理由:220 年,曹丕建魏是三国时期的开始,曹操此时已病逝,因此,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 (2)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原因:官渡之战中曹操战术得当;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战术失当,孙刘联军则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 接在一起的弱点,用火攻打败曹军。 (3)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黄河流域的长期战乱,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他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归纳的能力。第(1)问,三国时期开始于曹丕建魏,而当时曹操已病逝,故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而是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第(2)问,曹操为了统一北方和全国,先后进行了官渡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