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20210104532.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案打包8套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52566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7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4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案打包8套新人教版,文本
- 内容简介:
-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清代纺织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重点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的原因、表现及意义。难点如何辩证地看待人口的增长。结合课件课堂导入环节,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农业恢复和发展的概况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一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间,人口迅速增长到3.6亿。材料二政府提倡各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种植方法,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高产作物甘薯的种植,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广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经济作物桑、茶、棉花、甘蔗、烟草,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在当时已成为商品。材料三乾隆年间,原来不种棉花的河北一些地区,栽培棉花的占十分之八九。清朝前期,甘蔗种植遍及东南沿海各省。广东一地方种植的甘蔗,往往上千顷连成一片,远远望去像芦苇一样。材料四康熙帝对兴修水利极为重视。亲政以后,他把“三藩”、河工和漕运列为首先要解决的三件大事。康熙帝曾六次南巡,其主要目的是督察对黄河的治理,提出可行的治理方案,参与治理黄河达30多年,收到显著成就。不仅畅通了漕运,而且大大减轻了黄河中游和淮河沿岸地区的水患威胁。康熙时,还组织民工修竣永定河,为了防止海潮侵害农田,还多次修筑海宁、海盐的海塘。教师: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得出)材料一反映了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长。材料二反映了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材料三反映了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材料四反映了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2农业发展的原因教师:促进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得出。材料一清军入关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为了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平定了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材料二清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材料三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材料四清代的经济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材料五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学生:(讨论得出)材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材料二: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材料三:新的作物品种的引进和农业、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材料四:前代的基础。材料五:人民的辛勤劳动。3农民生产的发展影响学生: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教师:(过渡)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发展的前提。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799页内容,归纳总结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1清朝前期的手工业生产比明朝更加发达表现在:(1)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2)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 500家,织工超过50 000人。教师:(补充)(1)鼓励商人开矿。顺治时,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后来不断放宽开矿政策。乾隆时,政府鼓励商人开矿,矿冶业迅速发展。云南的铜矿,数量多,规模大,乾隆年间有500余处。(2)南京、广州等地的丝织业后来居上,超过了苏州。广州的丝织业发展也很迅速,到乾隆时有织工数万人,所产纱绸之精良已远胜于南京及苏州,博得了“广纱甲天下”的盛誉。(3)景德镇制瓷业的规模比过去扩大。景德镇的制瓷业在明末清初曾遭到严重破坏,后来逐步恢复,到雍乾时期该镇已“广袤数十里,业陶数千户”,重新恢复了全国制瓷业中心的地位。(4)边疆少数民族的手工业也发展起来。2清朝前期商业发达的表现(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盛泽镇、湖北的汉口镇,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2)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与晋商相匹敌的是徽商,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教师:(补充)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到清朝前期,两个世纪之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之所以缓慢,是因为它遇到了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三、人口的增长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9100页内容,找出人口增长的原因、概况和带来的问题。学生:(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概况: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带来的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2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一康熙四十八年,康熙说:“本朝自统一区域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共谋生焉能给足?”材料二乾隆四十六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教师:(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3)从上述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学生:(讨论得出)(1)材料一反映了人口增长速度超过耕地的增长速度,粮食问题突出。材料二反映了人地相争的现象。(2)清初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后又实行摊丁入亩;人口增长过快。(3)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多,能促进经济发展,但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清朝前期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使国力增强,社会安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