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题库之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3简答题_第1页
宏观经济学题库之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3简答题_第2页
宏观经济学题库之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3简答题_第3页
宏观经济学题库之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3简答题_第4页
宏观经济学题库之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3简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说明影响政府预算赤字的衡量的四个问题。Describe four problems affecting measurement of the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答:预算赤字衡量指标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它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一般所衡量的赤字并没有对通货膨胀进行校正。被衡量的赤字应该等于政府实际债务的变化而非名义债务的变化。(2)预算赤字衡量没有用政府资产的变化来抵消政府债务的变动。为了衡量政府的总债务,应该将政府资产从政府债务中抽出来。因此,预算赤字应该是债务的变动减去资产的变动。(3)所衡量的赤字没有包括一些重要的政府负债。比如,政府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和

2、累积起来的未来的社会保障津贴。(4)预算赤字衡量没有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修正。4根据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如何影响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和国民储蓄?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government debt, how does a debt-financed tax cut affect public saving, private saving, and national saving?答:公共储蓄是税收和政府购买之差,所以用债务筹资的减税会使公共储蓄减少。同时减税也会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根据传统的观点,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1之间,所

3、以消费和私人储蓄都增加了。因为消费增加了,所以私人储蓄的增加额小于减税额。国民储蓄是公共储蓄和私人储蓄之和,由于公共储蓄下降额大于私人储蓄增加额,所以国民储蓄减少了。5根据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如何影响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和国民储蓄?According to the Ricardian view of government debt, how does a debt-financed tax cut affect public saving, private saving, and national saving?答:公共储蓄是税收和政府购买之差,所以用债务筹资的减税会使公共储蓄

4、减少。根据李嘉图的观点,债务筹资的减税由于没有提高人们的永久收入所以不会刺激消费增加,家庭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意味着的未来更重的税收负担,因此,私人储蓄增加数量完全等于减税数量。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的减少,因此,减税对于国民储蓄没有影响。7给出为什么预算赤字可能是好的政策选择的三个原因。Give three reasons why a budget deficit might be a good policy choice.答:预算赤字可能是好的政策选择的理由如下:(1)预算赤字或盈余可以帮助稳定经济。预算赤字使经济的自动稳定功能发挥作用,当经济衰退时,税收自

5、动下降,转移支付自动上升,有助于稳定经济。但平衡预算的规则将会使税收和转移支付系统的自动稳定功能失效。(2)预算赤字或盈余可以稳定税收,避免扭曲税收系统。在不寻常的低收入(衰退)或不寻常的高支出(战争)的年份,如果要平衡政府预算,就意味着提高税率,高税率会降低人们劳动和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会降低产出,反而会使政府税收收入减少。而预算赤字则允许在这样的年份,通过保持税率相对稳定使税收的总社会成本最小。(3)代际再分配。预算赤字可以把税收负担从当前一代转移到子孙后代,比如当前一代为保持自由而战,子孙后代也会受益,理应承担一部分负担,因此当前一代可以通过预算赤字来为战争筹款,政府可以通过对子孙后代征税

6、来偿还债务。8为什么政府债务水平会影响政府有关货币创造的激励?Why might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debt affect the governments incentives regarding money creation?答:政府债务水平会影响政府有关货币创造的激励,因为政府债务是以名义变量计算的,更高的价格水平降低了政府债务的实际价值,减轻政府的债务负担。因此,较高的债务水平就会刺激政府印刷更多的钞票来提高价格水平,从而减少债务的实际价值。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哪些区别? 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

7、财政思想,按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两种:(1)年度平衡预算要求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2)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功能财政思想则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可根据反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执行。可见,功能财政思想是对平衡预算财政思想的否定。 两者区别在于平衡预算财政思想以追求政府收支平衡为目标,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

8、段,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才是最终目标。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思想的共同点是,两者的目的均是为了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甚至以此作为预算目标,后者则不强调这点,而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2简述叙述国家预算的功能。答: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和改进我国国家预算制度,是新时期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国家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其具体表现如下:(1)从形式上看,国家预算就是按一定

9、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成为反映政府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2)从实际经济内容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筹措和使用过程,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3)国家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4)由于国家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方才生效,因而又是国家的重要的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与监督。4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答: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包括基础货币的增减和货币乘数的改变,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也可以从财政收支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两方面考虑。(

10、1)财政收支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基础货币是包括存款准备金和通货两部分。由于通货和存款准备金都是由中央银行决定,财政收支不能直接作用于基础货币,但是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的形式作用于基础货币,即当财政部门发行国债,而国债被中央银行直接或间接购买时,财政收支就会影响到基础货币,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财政部门发行国债能不能影响基础货币取决于国债的购买者,如果国债购买者只是公众,相当于资源从公众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并不会改变基础货币总量。而如果国债购买者是中央银行,则财政资金最终要进入商业银行,增加存款准备金,从而基础货币增加。如果国债购买者是商业银行,则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当商业银行将购买的国债再贴现给中央银

11、行时,也增加了基础货币数量。从上面分析可知,财政收支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债作用,而国债能否影响基础货币取决于国债的购买者。(2)财政收支影响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比例、定期存款比例等,由于现金比例取决于企业和个人行为、活定期存款比例取决于企业行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取决于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取决于中央银行,所以货币乘数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财政收支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影响货币乘数。从财政收入方面看,影响财政收入最多的因素就是税收。税收的增减影响居民和企业行为,比如税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12、减少,但居民的现金持有量一般比较稳定,收入减少会导致存款减少,从而改变现金比例,以影响货币乘数。在如税收增加,企业投资成本增加,因此企业的期望收益减少,投资减少,这就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例和货币乘数。从财政支出方面看,财政支出的增加导致社会总需求增加,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利率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主要取决于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增加则企业投资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投资规模和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例和货币乘数。另外,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可以促进产出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同样影响其现金比例,继而影响货币乘数。综合所述,财政收支对货币供应量的

13、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即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而作用方式包括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两种。3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 (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2)货币存量不变。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答:见图4.24。图4.24(1)政府减税,会使IS0曲线向右上移动到IS1,这使得利率上升至r1,国民收入增加至Y1,为了使利率维持在r0水平,政府应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至LM1处,从而利率仍旧为r0。(2)货币存量不变,表示LM曲线不变,这些减税使IS曲线向右移至IS,的效果使利率上升至r1,国民收入增至Y1,均衡点为LM0与IS1的

14、交点E3。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减税政策的经济效果是不同的。第一种情况下,减税使得国民收人水平增加,而利率保持不变;第二种情况下,减税使得利率上升,国民收入降低。1扩张性财政政策对需求曲线的影响。(武大2002研)答:(1)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手段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的一种政策选择,通常在经济萧条,失业严重的条件下被采用。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AD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

15、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2)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使需求曲线外移,下面分析财政扩张使需求曲线外移的机理。如图4.1所示。在图(a)中,初始的LM和IS曲线对应着既定的名义货币量和价格水平P0。在E点达到均衡,在图(b)中AD曲线上有一点与之对应。现在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了对诸如基础设施的支出。其结果,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初始价格水平上有一新的均衡在点形成,对应着更高的利率和更高的收入、支出水平。这样,在初始价格P0,均衡收入和支出现在都提高了。在图(b)中用点标明这种状态。点是新的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它

16、反映了增加政府支出的效果。也可以从初始AD曲线上的其他任何一点出发,然后在图(b)说明政府支出的增加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如何导致了更高的均衡产量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出整条曲线的轨迹,它位于AD的右边。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指出:在每个价格以及相应的实际余额水平上,AD曲线将向右移动由财政政策乘数所表明的一段距离。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高,总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低,以及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则一次财政扩张所带来的收入和支出的提高幅度也就越大。(a) (b)图4.1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需求曲线的影响总之,一次财政扩张,例如,政府支出的增加,使左图的IS曲线移到。在任意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例如

17、,P0,图(a)均衡点将移至,对应着更高的产出和更高的利率。图(b)的点位于新的总需求曲线上,对应着价格P0。同样地,可以在图(b)为每个价格水平确定出政府支出增加对均衡产量和支出影响,并表明当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时候,AD曲线将外移到。1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 (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2)货币存量不变。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答:见图42。图42 (1)政府减税,会使IS0曲线向右上移动到IS1,这使得利率上升至r1,国民收入增加至Y1,为了使利率维持在r0水平,政府应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至LM1处,从而利率仍旧

18、为r0。 (2)货币存量不变,表示LM曲线不变,这些减税使IS曲线向右移至IS1的效果使利率上升至r1,国民收入增至Y1,均衡点为LM0与IS1的交点E3。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减税政策的经济效果是不同的。第一种情况下,减税使得国民收入水平增加,而利率保持不变;第二种情况下,减税使得利率上升,国民收入降低。3简述影响“挤出效应”程度的几个因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研)答:(1)“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为: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

19、,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即)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推行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样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但一般说来,不可能对私人投资支出产生完全的“挤出”,因而这种政策多少能使生产和就业增加一些。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是因为政府支出增加使总需求水平提高,产出水平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了,但货

20、币名义供给量未变),因而利率会上升,并导致投资水平下降。 (2)政府支出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的的大小,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大小,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如果这一系数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

21、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也就越多。相反,如果越大,则“挤出效应”就越小。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则“挤出效应”就越小。 这四个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是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被认为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及投资需求的利

22、率系数的大小。 2简要回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答:(1)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因此财政政策运用得当,就可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财政政策运用失当,也会引起经济的失衡和波动。(2)财政政策存在局限性和负面效应挤出效应。财政投资的实质是借用民间资金来投资,增加了政府用以投资的财源,会相应减少民间用于投资的资金。即由于公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对民间部门

23、的投资或消费起调节作用。大部分竞争性部门政府投资的效率不如民间投资,政府投资规模太大,持续时间太长,都会造成全社会投资效率的下降。长期使用财政政策会抑制民间投资的积极性。2试用ISLM模型简单分析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情况。答:(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下降。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程度,其中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是决定性因素。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时,政府增加支出,会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2)如图43所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当政府实行扩张

24、性财政政策时,IS曲线右移至,利率由升至,但国民收入没有变化,仍然为,这表明政府支出已完全挤占了私人投资。 r LM r1 r2 IS1 IS 0 Y0 Y图43 ISLM模型4如果经济衰退,政府打算用一种会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方法来刺激产出,那么政府更喜欢用什么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答:经济衰退有两种含义:(1)经济波动或经济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国民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增长率由升转降,失业率由降转升,物价总水平由升转降。(2)泛指国民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增长率持续处于下降状态。如果经济衰退,政府打算用一种会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方法来刺激产出,政府更喜欢用投资税优惠这样的减税措施。这种措施比

25、扩张货币、降低利率的刺激投资的办法可能好一些,因为扩张货币容易造成通胀,而通胀又不利于经济稳定与增长;削减个人所得税可刺激消费并进而促进投资,但这种促进作用比较有限。增加政府支出也会刺激产出,但可能出现挤出效应,相比之下,投资税优惠可能是政府更喜欢采用的措施。7为什么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小?答:财政政策乘数主要是一种投资乘数,即政府开支的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化。之所以会生产乘数效应,是因为各个经济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也相应地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的增长。但

26、产生乘数效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既定的情况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的某种程度的增加;要有一定的劳动力在投资增加后能够利用;要有一定的存货可以作为资本投入生产。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投资支出乘数就越大,因此,当扩张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并挤出私人部门投资时,国民收入减少得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因而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在ISLM模型中,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IS曲线就越平缓,这时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1财政政策对抵消各种干扰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有显著的作用,请问有哪些具体的财政政策?并简要阐述它的运用。答: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

27、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政府通常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有:改变政府购买水平、转移支付水平和改变利率。 (1)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在总需求不足、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多时,政府要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提高购买水平,以抑制衰退;相反,在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不断上升时,政府要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购买水平,以抑制通货膨胀。 (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在总需求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要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在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持续上升时,政府要减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转移支付水平。(3)改变税率。改变税率主要是改变所得税的税率。在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政府应采取减税措施,以刺激

28、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避免经济的衰退和失业上升;在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持续上升时,政府应采取增税措施,以抑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抑制通货膨胀。2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答:(1)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冲击的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的变动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

29、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2)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愈大,自动稳定作用愈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愈大。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中得出。当t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愈大。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税率为0.1时,则增加1美元投

30、资会使总需求增加3.57美元,若税率增至0.25时,则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2.5美元,可见,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愈小,说明自动稳定作用越大。4什么是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两者有何区别?答:(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主要分为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种。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用的政策原则。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

31、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整,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与程度,两者更不会完全相等,因此连预算也难以事先确定,从而周期预算平衡也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

32、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政策。反之亦然。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2)显然,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强调的是财政收支平衡,以此作为预算目标,或者说政策的目的,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标是追求无通胀的充分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1何谓“挤出”效应?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上海财大2003研;北方交大2003研)答:(1)挤出效应指

33、在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所以原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其发生机制是: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

34、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之前,“挤出效应”并不明显,此时政府推行的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仍是有效的。(2)“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在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最大,接近于1;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取决于政府开支引起利率上升的大小,此时挤出效应一般在01之间。一般来

35、说,从LM、IS曲线的斜率也可以判断挤出效应的大小。9试用IS-LM模型分析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政策的情况。答:(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下降。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程度,其中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是决定性因素。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时,政府增加支出,会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2)如图4.3所示,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当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IS曲线右移至,利率由升至,但国民收入没有变化,仍然为,这表明政府支出已完全挤占了私人投资。 r

36、LM r1 r2 IS1 IS 0 Y0 Y图4.3 ISLM模型10.简要回答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说明为什么会产生乘数效应?答:财政政策乘数主要是一种投资乘数,即政府开支的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化。之所以会生产乘数效应,是因为各个经济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也相应地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的增长。但产生乘数效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既定的情况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的某种程度的增加;要有一定的劳动力在投资增加后能够利用;要有一定的存货可以作为资本投入生产。1什么是公

37、债的货币效应?(对外经贸大学2002研)答:公债的货币效应一般指公债的货币供给效应。公债对货币供给的效应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债的发行引起的信用扩张效应,另一方面是公债流通产生的货币扩张效应。(1) 公债的信用扩张效应公债是以国家税收为经济担保,向社会和公众负债的行为,只要国家存在就不会存在偿还危机,而且其收益率一般不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使公债具备了与货币几乎一样的信用水平。因而公债的债权人在失去原有的货币资金使用权以后,又可以用公债作担保或抵押取得银行贷款或向其他主体拆借资金,这样,公债就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信用工具,被广泛用于一般的金融信贷之中,其结果必然是加速资金周转,导致信贷规模

38、的扩张。 公债的发行和增长,某种状况下还会突破金融系统原有的信贷平衡状态。为了吸引足够多的人们购买公债,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强制手段外,一般都是以其较高的信用水平和利率水平来吸引投资者。由于高利率和高信用的吸引,一部分未来要存入银行的资金势必会转而流向公债,甚至会将原有银行存款取出购买公债,其结果是使银行的存款规模相对萎缩,原有的平衡状况受到破坏。(2) 公债的货币扩张效应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事实上已经由国家的强制担保赋予了公债券。因此,只有当国家明令禁止,而且可以完全禁止公债流通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公债的发行不导致货币扩张。然而,要完全禁止公债流通,在一般条件下是极难做到的。比如在198

39、8年以前,我国的公债券既不允许上市交易,也不准流通使用,可实际上仍有不少人用国库券买东西,10元抵8元,或10元抵5元不等。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公债在相应的货币之外充当了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事实上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这种情况不仅造成公债的流通成本较高,如果经济出现波动,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也会高,所以公债规模越大,一旦出现通货膨胀,对国家调控能力的影响就越大。6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是通过哪些制度得到发挥的?(中南财大2001研)答:自动稳定器又称为“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是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

40、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

41、,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财政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1)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2)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

42、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3)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7简要叙述国家预算的功能。(对外经贸大学 2002研)答:国家预算是

43、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和改进我国国家预算制度,是新时期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国家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其具体表现如下:(1)从形式上看,国家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成为反映政府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2)从实际经济内容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3)国家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4)由于国家预算要经过国

44、家权力机构的审批方能生效,因而又是国家的重要的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与监督。8简述政府的财政政策原理。(对外经贸大学 2003研)答: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其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西方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刺激总支出,以解决衰退和失业问题;相反,当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时候,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45、政府收入,抑制总支出,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当失业率连续两三个月超过一定数值,或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两三个月下降时,政府就要考虑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措施;反之,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幅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政府就要考虑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措施。9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中南财大2000研)答:(1)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积极主动地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2) 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

46、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衰退时,应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即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总需求,使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则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施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3) 该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效果不错,但之后出现的滞胀使它受到了怀疑。这说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

47、这种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息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11什么是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

48、?其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是指西方国家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使它们自身具有某种调节经济、促进经济稳定的功能。其主要内容有:(1)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所得税一般有起征点规定、抵扣规定与累进税率规定。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收入减少,税收自动减少,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下降,从而减缓了经济下降的程度;而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收入增加,税收自动上升,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过快增长,从而减缓了经济膨胀的程度。(2)失业救济金和福利开支。失业救济金和福利开支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和他们收入水平的高低。在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增加,个人收入减少,领取失

49、业救济金和需要政府救济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金和各项福利支出自动增加,这有助于增加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衰退;相反,在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时期,失业人数减少,个人收入增加,领取失业救济金和需要政府救济的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和各项福利支出自动减少,这有助于减少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的过度扩张。(3)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西方国家对其农产品一般多采取支持价格,将农产品价格维持在某一水平上。在萧条期,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通过增加收购农产品,提高价格,增加农场主的收入;在膨胀时期,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通过抛售农产品,稳定农产品价格,阻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农产品的支持价格也有自动稳定功能。13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

50、要工具及具体操作。答:(1)税率。主要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降低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提高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2)政府购买: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3)转移支付: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

51、胀严重时政府减少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1财政支出政策与财政收入政策相比哪一种政策更有效?答:财政支出政策与财政收入政策相比哪一种政策更有效要根据不同条件而定。(1)在挤出效应为零的条件下,政府支出变化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是G·1(1MPS),政府收入变化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是T·MPC×1(1MPC)。由于MPC<l,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力大于财政收入政策。(2)在挤出效应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条件下,政府支出变化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是G·(1MPS)×1(1MPC),政府收入

52、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是T·MPC×1(1MPC)。由于lMPS=MPC,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具有同样的效力。(3)在挤出效应大于边际储蓄倾向的条件下,根据上述原因,由于G·(1挤出效应)<T·MPC,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力小于财政收入政策的效力。2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最大?答: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的变动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

53、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经济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愈大,自动稳定作用愈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控制稳定量愈大。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支出乘数公式中得出,当t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越大,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税率为0.1时,则增加一美元投资会使需求增加3.57美元即3

54、.57。若税率增至0.25,则增加一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2.5美元即2.5,可见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带来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越小,说明自动稳定作用越大。6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及发生机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指在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所以原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其发生机制是: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

55、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之前,“挤出效应”并不明显,此时政府推行的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仍是有效的。(2)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分析挤出效应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

56、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的的大小。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大,从而挤出效应也越大。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的的大小,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如果这一系数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也就越多。相反,如果系数越大,则挤出效应就越小。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也就是投资的利率系数大小。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一

57、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也越大,因而挤出效应也越大,反之则挤出效应越小。在这四个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被认为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7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手段两个方面。财政政策是西方国家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西方学者对财政政策的定义一般是:为了影响经济活动的总水平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西方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