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及知识点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及知识点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及知识点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及知识点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及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体会文章中铺陈和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语言。3、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接受真是人类文明成果、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熏陶。教学过程:一、背景导入法国作家雨果先生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同学们都听说过圆明园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

2、抢掠,并将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废墟。作为当时法国统帅将领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称这次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见。那么雨果对这个事件持怎样的态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二、资料助读1、作者介绍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 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2、圆明园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

3、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令中华民族抱恨千古的是,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的野蛮的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现在,经整修后的遗址,已成为人民群众凭吊和游览的场所。3、书信格式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字词赃(zng)物箱箧(qiè)制裁(cái)给(j)予恍(hung)若瞥(pi)见琉(liú)璃(lí)珐(fà)琅(láng)眼花

4、缭(liáo)乱惊骇(hài)晨曦(x)劫(jié)掠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

5、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自读1-3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二)自读4-10段,找出雨果讽刺侵略者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教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时教师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引导:1、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明确:奇迹2、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明确: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成就。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3、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明确: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异兽,花园,水池,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4、雨果认为圆明

6、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明确: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5、“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它是怎样消失的?明确:被两个强盗法兰西、英吉利毁了6、两个“强盗”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明确:洗劫,放火,行窃7、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明确:小额尔金(对照书下 注释,区分两个额尔金的所作所为)8、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明确:谴责的态度9、他是用很激烈的言辞从正面谴责的吗?明确:不是,是用反语(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10、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语?有什么作用?明确: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

7、大、文明、野蛮、赞誉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11、雨果批判所有英国人与法国人吗?明确: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或答“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亦可算对。12、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明确: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1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

8、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明确: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14、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体现了作者明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五、拓展延伸,探究升华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六、课堂练笔,对话大师以书信的格式给雨果先生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

9、文后的感想。要求:格式正确,观点鲜明。七、课堂结语,激励学子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 败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也要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能允许别人欺侮我们,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大家好好学习,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知识点一、作品梗概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联军头目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想利

10、用雨果的显赫威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雨果站在人类正义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的一年后,写下了这封谴责英法联军暴行的信,作为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文题不仅明确指出了本文的体裁书信,而且全面交代了这封信的主要内容评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更指出了信件的收件人巴特勒上尉,一举三得,清晰明了。二、作者简介雨果(1802一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三、故事背景1856年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

11、,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人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火。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而作为强盗之一的巴特勒上尉,却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

12、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于1861年11月25日写了这封回信,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同时对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寄予了深切同情。四、课文分段第一段:(1)交代 写作缘由。第二段:(2-9)作者以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第三段:(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愤恨之情。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知识点一、字音词义赞誉yù:称赞恍hung若:茫然;仿佛,好像。惊骇hài:惊慌害怕。瞥pi见:一眼看见。劫jié掠:抢劫、掠夺(财物或人)。制裁:对违法

13、者依法给予惩罚。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高度赞扬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遭受劫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三、作品结构第一部分(1):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交代了写作的缘由。第二部分(2、3):盛赞圆明园的艺术价值,突出圆明园在世界文明的地位。第三部分(49):控诉、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对“文明人”的“体面”行为进行揭露和嘲讽。第四部分(10):照应开头,以反语表达

14、自己的态度。四、鉴赏品读1.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信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具有极浓的讽刺意味。这样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更能宣泄作者愤怒的感情。2.作者极力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有什么作用?赞美圆明园的美好秀丽,突出圆明园的世界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以“美”衬“丑”,突出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3.“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这句话独立成段,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内容上和前一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在结构上起到过渡作用,引出下文对奇迹消失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叙述上来。吸引读者兴趣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无限的惋惜和愤怒之情。4.“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两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两句话运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罕见的破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蕴含着无比愤慨的情感。5.为什么说这篇文章体现了雨果精神的难能可贵?雨果的精神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 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