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复习问答题汇总_第1页
地质学基础复习问答题汇总_第2页
地质学基础复习问答题汇总_第3页
地质学基础复习问答题汇总_第4页
地质学基础复习问答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综合特征,称为岩相。包括: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三类。2、克拉克值:把地壳中每种元素含量的百分比值称为克拉克值。3、元素的丰度:根据大陆地壳中(地下16Km以内)的5159个岩石、矿 物、土壤和天然水的样品分析数据,于 1889年第一次算出元素在地壳中 的平均含量数值(平均质量百分比),即元素的丰度。4、矿物: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内部原子排列顺序和物理特征的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5、晶体:有三个特征:(1)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 点;(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6、非晶质体:凡内部质点呈不规则排列的物体。7、岩石:是天然

2、产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 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8、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9、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10、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 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11、岩石的碱度即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岩石的碱度与碱含量多少有一定关系。通常把 NaO K2O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称为全碱含量;12、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

3、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13、矿物的发光性:指矿物受外加能量激发,能发出可见光的性质。14、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解理和硬度,其次有延展性、脆性、弹性和挠性等。15、矿物的解理与断口: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发生 破裂,并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质称解理。这些平面称解理面。如果矿物 受外力作用,在任意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如贝壳状、锯 齿状)则这样的断面称为断口。16、矿物的脆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容易破碎的性质为脆性。17、矿物的延展性:是矿物在锥击或引拉下,容易形成薄片或细丝的性质。18、矿物的弹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

4、,但外力作用取消后, 则能使弯曲变形恢复原状的性质。19、矿物的挠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如当外力取消后,弯 曲了的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20、矿物的密度和相对密度:矿物的密度是非常重要的性质之一,因为 它反映了矿物的化学组分和晶体结构。矿物的密度指矿物单位体积的重 量。矿物的相对密度是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P克)与4c时 同体积水的重量比。21、矿物的磁性:指矿物能被永久磁铁或磁铁吸引或排斥的性质。22、水平构造:岩层产状近于水平,这种构造出现在构造运动影响较轻 微的地区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或下降的地区,岩层未发生明显变形。水 平构造中较新的岩层总是位于较老的岩层之上。不同地点同高程上

5、,出 露同一地层;同一地点,老地层在低洼处,新地层在较高的位置。23、倾斜构造: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倾斜构造带常常是 褶曲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也可以是大区域内的不均匀抬升或下降造成 的。此时岩层仍保持下老上新的层序。24、褶皱构造:褶皱是岩层弯曲形成的构造。在地壳岩石中褶皱弯曲的规模差别很大,从显微构造直到巨大的构造盆地和地槽带均属褶皱构 造。25、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由于岩层受力发生脆性破裂而产生的构造。26、节理:节理是当岩层、岩体发生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没有发生 显著位移时的断裂构造。它是野外常见的构造现象,一般成群、成族出 现。27、断层:是岩体发生较明显位移的破裂带或破

6、裂面。断层是地壳中广 泛存在的地质构造,形态各异,规模不一。断层深度可达数千米,断层 延伸最长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千米。28、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 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29、内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主 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 或发生变质,或发生物质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30、岩浆作用:是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成岩的全过程。31、岩浆:是地下岩石的高温(8001200C)熔融体。32、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是岩石在风化带以下,受温度、压力和流体物质的影响,在固态下转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33、

7、地震:地震是岩石中积蓄的应变能以弹性波形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内部的快速颤动。地震发源于地下深处,并波及地表。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运动引起岩石断裂而发生的。34、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35、矿石: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矿物中加工提取金属或其他产品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由地壳 、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2、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三类,它们是: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玄武岩是属于岩浆岩,石灰岩是属于沉积岩。3、

8、按岩浆岩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 岩、酸性岩。4、相对地质年代的四级时代单位依次是宙、代、纪、世。5、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和倾角。6、摩氏硬度计中,硬度为 3、4、7、9的矿物依次为:方解石、萤石、 石英 和刚玉。在野外,通常用小刀、指甲来粗略测试矿物硬度,小刀的 硬度是5.5左右,指甲的硬度是2.5左右。7、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有重结晶作用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变形和碎裂作用等几种。8、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方式,其综合产物是土壤。9、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三 种。10、残积物是风化作用产物,坡积

9、物是片流地质作用产物,河流的沉积 物为冲积物,冰川堆积物为冰磺物。11、根据褶皱的轴面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分为直立褶皱倒转褶皱斜歪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12、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 平移断层13、地质学对人类社会担负着两大使命,分别为寻找矿产资源和环境保 护。14、赤道半径为(6,378.2 ) kn两极半径为(6,356.8 ) kmt赤道周长为(40 075.24 ) km15、决定岩浆性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SiO2),根据它的百分含量可把 岩浆分为(超基性岩(SiO2 <45% )、(基性岩(SiO2 4553% )、(中性岩(SiO2 53-66

10、%)和(和酸性岩(SiO2 >66% ) 四类。16、远处发生了一次剧烈地震,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是(纵)波,其次 是(横)波,最后记录到的是(横)波;说明(纵)波比其它形式的地 震波传播速度更快。17、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式提出大陆漂移说。18、地球外部圈层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内部圈层划 分为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19、岩浆作用可以划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20、在垂向上,风化壳自下而上可分为 _基岩、半风化层、残积层、土 壤层。21、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等22、变质作用类型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角岩是接触变质_、区域变质作

11、用、混合岩化作用。23、由早至晚,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六个纪。24、岩层产状三要素是指走向、倾向和倾角。25、地壳中克拉克值最高的元素是(氧);氧化物含量最多的是(二氧 化硅)。26、划分地壳,地幔和地核的两个一级不连续面是(莫霍面)和( 古 登堡不连续面)。27、地壳基本上可分为(大陆型)和(海洋 )型两种。28、地壳演化的四个阶段是(冥故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 宙)。29、地壳中各元素的丰度:氧(45.2%),硅(27.2%)铝(8%),铁(5.8%),钙(5.06%)镁(2.77%),钠(2.32%),钾(1.68%),钛(0.68%),氢 (

12、0.14%),镒(0.10%),磷(0.10%)其它所有元素(0.95%)30、根据组成集合体矿物的延伸类型,可分为一向延伸,二向延展和三 向等长三种类型31、研究矿物的力学性质主要需掌握的是矿物的硬度、解理、断口、密 度和比重32、矿物的光学性质就是矿物对光的吸收、反射、折射以及光在矿物中 传播的性质,主要有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等;33、矿物的有些特殊性质,如发光性、磁性、压电性、放射性、特殊的 味道等仅存在于少数矿物中。这些性质除了可用于鉴定矿物之外,在工 业上也具有相当价值。34、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 C,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

13、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 岩和侵入岩。35、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一一花岗 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一 一流纹岩等。36、沉积岩是在。越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的体积只占岩石圈的5%但其分布面积却占陆地的 75%大洋底部几乎全部为沉积岩或沉 积物所覆盖,沉积岩中蕴藏着大量的沉积矿产,如 政遮,©石油,夔去 然气,辱盐类等,而且蜘隹两锤铝地翅脸鹫香管等矿产中沉积类 型的也占有很大的比重37、板块之间有三种相对运动方式:聚合、张裂与保守(错

14、动)三种方式,所以板块之边界可分为张裂型板块边界、聚合型板块边界和错动型 板块边界三种类型。38、解理分有: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 完全解理。39、断口分有:贝壳状、锯齿状、参差状、土状,等40、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 灰岩浆岩(顾火成 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 质岩为副变质岩。41、矿产资源的分类: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1、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1)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其分支学科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地球化学等。(2)研究地壳结构、构造及其演变规律。如构造地质

15、学、大地构造学、地球物理学等。(3)研究地球的历史。如古生物、地史学等。(4)研究地质学应用问题。找矿勘探、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 地质学等。(5)研究地质方法学问题。数学地质、遥感地质学等。(6)综合性研究。地质学发展经历着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目前正处于新的联合的过程中。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的兴起2、什么是地质学?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 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 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3、地质学

16、研究的对象、地质学研究的任务:地质学研究的对象一一地球;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 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也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 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地质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在正确认识地球的基础上,指导人类寻找并合理 开发利用矿产、地下水、油气等资源与能源,查明和防治地质灾害,为 改善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服务。4、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本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 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 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 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

17、数据:地球的基本参数:平均赤道半径:6378.137 千米6356.752 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425.976 X 10 千克平均密度:5.517克/厘米3千米/秒子午线周长:40008.08千米40075.24 千米 地球的面积:51000万平方千米方千米陆地面积:14900万平方千米亿立方千米大陆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8844.43米海洋最深海沟:一11034米3800 米平均极半径:质量:逃逸速度:11.2赤道周长:海洋面积:36100万平地球的体积:10830大陆平均高度:825米海洋平均深度:一大陆和海洋的平均高度:一2448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

18、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5、简述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矿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 构。不同中矿物,由于成分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各异,因此,可以借 助物理性质的差异来识别矿物。我们可以从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力 学性质、矿物的密度和相对密度、矿物的磁性、矿物的电学性质、矿物的放射性对矿物进行鉴定。6、地球的重力地球上的任何质点,都受到地球的引力,也都受到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 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的方向和大小是互不相同的,两者的合力就是重

19、 力。7、地球的温度地面的温度因地因时而异,但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大致保持在15c左右。同地面温度比较起来,地内温度要高得多。矿井内的温度,涌出地 面的温泉和火山喷发的熔岩,都说明了这一点。测量表明,在地球内 部,深度愈大,温度就愈高。地内温度随深度而增加的速度叫地温梯 度。在不同地区,由于岩层性质和周围环境的不同,地温梯度有很大的 差异,一个合理的平均值是每 km约升高30Co按这一地温梯度推算,地下 70km深处,温度将高达2100C。即使在地 下160km深处约5万大气压的条件下,最难熔化的橄榄岩的熔点也只有 2140C。若果竟如此,那么,地球除地表几十 km的薄层外,将全部处于 熔融状态

20、。但是,地震波的传播情况表明,地幔全部是固体。这一事实说明,地温 梯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地减小,地内温度远没有那样地高。地幔全部 是固体的事实表明,地内100km深处,温度不会超过 1300C;在300km 深处,不会超过2000C (这是各该深度的压力条件下,玄武岩熔化的温 度)。当然,不同地点会有不同的情况,但不会有太大的差别。8、地球的磁性地球是一个磁化球体。它仿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磁针在地球上受到磁 力的作用,指向磁力线方向。磁力线的方向因地点而不同。地面上有二 个地点的磁力线是垂直的,以至磁针的方向垂直于地面,那里是磁性最 强的地方,叫做磁极。按地理学上的习惯,把位于北半球的磁极叫磁

21、北 极,位于南半球的磁极叫磁南极。南北磁极的连线叫磁轴。在南北磁极 之间,有一个地带的磁力线是水平的,以致磁针的方向平行于地面。那 里是磁性最弱的地带,叫磁赤道。9、地球的弹性:当存在固体潮时,某一观测点的铅垂线方向和地面的倾斜还会相应发生 变化,但其变幅不大,仅有千分之几秒角度。固体潮的存在说明固体地 球具有一定的弹性,固体潮就是弹性地球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弹性变形。止匕外,由于地震波也是一种弹性波,地球能够传播地震波的 这一特征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是有弹性的。10、地球的表面形态:地球表面共有7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

22、度洋、北冰洋),地球表面共 有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 块、南极洲板块)11、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与磁层及内部圈层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各圈层之间 也没有明显的分界,特别在底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交错。(1)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存在于整个地球 外层。大气圈是地球海陆表面到星际空间的过渡圈层,没有明显的上 限,一直可以延续到800千米高度以上,只是越趋向外大气越少,在 200016000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它包围着海洋和 陆地。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 的一个组成部分。大气圈对生

23、物的形成、发育和保护有很大的作用。由于大气圈的存在, 挡住住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线和 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因此,大 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2)水圈 水圈是指连续包围地球表面的水层,包括海洋、江河、湖 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既有液 态水,也包括气态水和固态水。从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 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 又是一颗“水球”。水圈是地球特有的环境优势。水圈的运动和循环影响了地球上各种环境 条件的变化,影响各个圈层

24、,使地球处在不断地变换之中。更重要的是 水对亿万种生命以及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3)生物圈 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 层。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一个有生 命的特殊圈层。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它是地球大气、水和地壳长 期演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又参与了对岩石、大气和水等其他圈层的 改造,对地表物质的循环、能量转换和积聚具有特殊作用。12、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地球科学家使用地震的方法研究地球内 部的结构与构成。根据地球物理的研究,地球内部是一个非均质体,各 层物质的密度、压力、温度、物理状态和化学

25、成分存在着明显差异。地 球内部存在两个明显的地震波不连续界面,由此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个同心圈层(图 3-3)。其中地壳及地幔顶部是由坚硬的岩 石所组成的,厚度约为70千米150千米,又称为岩石圈。(1)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区平均厚 度约35千米,最厚处可达70千米(如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洋地区平 均约7千米,最薄处仅4千米,地壳的体积为全地球体积 1%质量为全 球质量的0.4%,密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2,为2.72.9克/厘米 3。危害极大的大陆浅源地震,就是发生在地壳这一层内。(2)地幔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在距地球表面以下平均深度 60c

26、250千米处的上地幔上部有一层软流圈,它位于岩石圈之下,是一个明显 的地震波的低速层,物质具有柔性。软流圈可能与地球表面的许多活动 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岩浆的源地、地震和火山现象的根源,造成地幔对 流、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形成有用的矿藏。(3)地核地核指地球核心部分,半径约 3400千米,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全球的31. 5%和16%,密度极高,边缘区为9. 7克/厘米3,地核中 心则高13克/厘米3,温度也随深度而上升,地核边缘的温度是 3700C,地心达到5500-6000C o地核主要由高密度的铁银合金组成。 地核也被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13、沉积岩主要特征是:层理构造显著;沉积岩中常含古

27、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14、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是对可见光选择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光的反射、干 涉等物理因素能引起矿物呈色,如晕色、变彩。条痕:质矿物粉末的颜色.矿物条很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因此比矿 物颜色更稳定,所以在鉴定各种彩色或金属色的矿物时,条痕是重要的 鉴定特征。浅色矿物条痕都为白色或灰白色,所以没有鉴定意义。雌黄(金黄色)、赤铁矿(红棕色)、铭铅矿(黄色)、黄铜矿(黑色)、辰砂 (红色)、辉铝矿(灰色)透明度:是指矿物可以透过可见光的程度。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之 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光泽有四级

28、:金属光泽、半金属 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后三者统称为非金属光泽。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折射率: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晶体中的速度之比,也等于光的 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之比。15、什么是矿物的硬度及分级?矿物的硬度:指矿物抵抗外来刻画、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矿 物硬度以H表示。常用刻画发来测定矿物硬度。这种方法在矿物学中一直沿用的是十种矿物组成的摩斯硬度计,按该十种矿物软硬程度排列成 十级:例如某矿物能把石膏刻划出伤痕,却又能为方解石刻动,其硬度 定为2.5。如果另一种矿物与萤石互相都能勉强划动则二者硬度相近,可 定为4度;而压入硬度是矿物绝对硬度的一种。摩氏

29、硬度计十种矿物的 压入硬度如下(单位kg/mm2 :滑石2正长石930石膏35方解石172萤石248磷灰石610石英1120黄玉1250硬玉2100金刚石1000016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如何?沉积岩分为哪些类型?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等几个互相衔接的阶段。但 这些作用有时是错综复杂和互为因果的,如岩石风化提供剥蚀的条件, 而岩石被剥蚀后又提供继续风化的条件;风化、剥蚀产物提供搬运的条 件,而岩石碎屑在搬运中又可作为进行剥蚀作用的“武器”;物质经搬 运而后沉积,而沉积物又可受到剥蚀破坏重新搬运。17、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30、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固态的岩石在 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 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要大于150摄氏度)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18、什么是地壳运动及分类?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1)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 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

31、山系,以及巨 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 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 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2)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 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 动称构造运动。(3)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 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19、地震种类及危害?地震通常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1)天然地震:是由于地壳不断运动变化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按其成因 不同又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构造地震

32、:地壳的岩石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的弯曲,当 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和错 动,或使原来的断裂发生错动。使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 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这就是构造地震。这种地震 约占地震总数的90犯上。火山地震:是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的冲击或热应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约占地震总数 70溢右,其震级较小,很少造成破坏,所波 及的范围也很小,仅限于火山及其邻近地区。塌陷地震:是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的顶部塌陷而起的地震。这种地震约 占地震总数3怯右,震级都很小,波及的范围出是局部性的。诱发地震:是由于水库蓄水而引起的地震,舅我国

33、广东新丰江水库、湖 北丹江水库等,都曾发生过水库诱发地震。(2)人工地震:中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 的振动。一般听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主要是指构造地震,因为它对人类的 危害最大。此外,若按震源深度来划分,可将地震分为震源深度为070公里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300公里的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 300700公 里的深源地震。如果按照观测台测台站至震中的距离来划分,可将地震分为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远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时的近震和震中距在100公里 以内的地方震。20、地质年代表宙代 纪 世年代百万年主要事件、一刖始 终第四纪全新 世0.01现代人类繁荣(参

34、照年表)更新 世2.40.01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火绝人类进化到现代状态第三纪世5.32.4中新 世235.3渐新 世36.523始新 世5336.5古新 世6553白垩纪13565恐龙的繁荣和火绝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侏罗纪205135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鸟类出现裸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出现三叠纪250205恐龙出现卵生哺乳动物出现二叠纪290250二叠纪灭绝事件,地球上95%fe 物灭绝盘古大陆形成石炭纪355290昆虫繁荣爬行动物出现煤炭森林泥盆纪410355鱼类繁荣 两栖动物出现 昆虫出现 种子植物出 现石松和木贼出现新生代一 中生代 古生代 显生宙元 古 代志留纪438410陆生的裸蕨植物出现奥

35、陶纪510438鱼类出现寒武纪570510寒武纪生命大爆炸隐 生 宙埃迪卡 拉纪650570多细胞生物出现2500650真核生物出现太 古 代45502500地球形成海洋形成原核生物出现21、外力地质作用1、风化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成松散 的碎屑或土壤。2 .剥蚀作用: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剥蚀。如河岸岩石 被流水冲刷,导致河岸后退;山顶被剥蚀而变矮。3 .搬运作用: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1)机械搬运一以机械方式破坏的产物(泥、砂、砾等)被流水、冰 川、风搬运。(2)化学搬运一以化学方式破坏的产物是通过真溶液或胶体溶液 进行搬运。如石灰岩溶于水之后

36、,以Ca+, HCO离子形式搬运;长石风化后形成粘土矿物、二氧化硅在水中呈胶体质点被搬运。(3)生物搬运一生物吸取介质中的化学元素来营养自己,建造其 骨骼,死亡后在一定的地方堆积下来,也起着搬运作用。4.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如流水搬运物 在河流转弯处、湖口或河口因流速减慢而沉积;风的搬运物因风力减弱 或受阻拦而堆积。(1)机械沉积一机械搬运物按机械方式沉积,受重力支配。重的物质搬 运近且先沉积,轻的搬运远而后沉积。(2)化学沉积-化学搬运物沉淀作用受化学反应的规律支配。在 真溶液中溶解度小的物质搬运近且先沉淀,易溶物质后沉淀;水中胶体 质点的沉积是通过与电解质的中和作用或

37、正、负胶体中和作用,或水的 蒸发作用等。(3)生物沉积-生物有机体直接发生堆积。如钙质骨骼生物堆 积,成为石灰岩;植物被埋后转变成煤。(4)生物化学沉积作用-生物作用与化学作用可以共同起作用而 引起物质的沉积。如铁细菌吸收水中的铁而沉淀出铁矿。石灰岩(碳酸 盐灰泥,原以为化学沉积,实有生物作用参与,也可能就是生物作 用)。沉积作用的产物即沉积物,分别称为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 积物,生物化学沉积物。5.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称固结成 岩作用。(1)压实作用一上覆沉积物压力使孔隙变少、水份挤出、变硬。(2)胶结彳用一碎屑沉积物的粒间孔隙之中有水溶液,它在成岩 过程

38、中会发生化学沉淀,这些物质使碎屑胶结变硬。这种化学沉淀物称 为胶结物,如 SiQ, Fe 2Q.nH2。,CaC潸。粘土及细粉砂等细碎屑物也可起胶结作用,它们称为杂基,杂基 是机械沉积的细粒部分。胶结物和杂基统称为填隙物。(3)重结晶作用:非晶质或结晶微细的沉积物因环境的改变而重新 结晶或晶粒长大、加粗,从而使矿物紧密嵌合。主要发生于化学沉积物 或生物化学沉积物中。(4)新矿物的生长: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溶解或发生化学变化,导 致若干化学成分重新组合或结合成新矿物,从而使沉积物变硬。固结时间、固结程度差别很大,有的易固结(如温泉中沉淀的CaCQ ,有的难(如某些粘土,几千万年后仍呈塑性状态)。岩

39、石固结成岩后, 若因构造运动露出地表,又进入新一轮的风化作用、剥蚀作用。22、我国矿产资源现状怎样?2003年初,全国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 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 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原油、煤 等能源矿产,铁等黑色金属矿产保有的查明资源储量不同程度下降。第三轮矿产资源可供性论证第一期工作完成,摸清了45种主要矿产对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情况。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发表。新一 轮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正式启动。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矿产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7处,其中能源矿产15处,黑色金属矿产4处,有色金属矿产73处,贵金属矿产34 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2

40、处,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1处,建材及其他非 金属矿产14处,其他水气矿产4处。新查明(预测)矿产资源量:石油 7.99亿吨,天然气 5035.39亿立方米,原煤 51.95亿吨,铁7.02亿吨 (矿石),铜443.26万吨(金属)。全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 1600亿美元,贸易逆差进一步扩 大。2003年矿产品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其中原油进口9112万吨,铁矿石 进口 14813万吨,镒矿石进口 286万吨,铭铁矿进口 178万吨,铜矿石 进口 267万吨,钾肥进口 657万吨。23、云南省矿产资源概况?云南矿产储量大、矿种全,号称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已发现 矿产142种,有92种探明了储量,矿产地1274处。有54种矿产保有储 量居全国前10位。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矿产优势,铝、锌、锡的保有 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镶金属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在贵金属、稀 有元素矿产中,锢、铭、镉保有金属储量居全国第1位,银、楮、粕族金属储量居全国第2位;其它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在能源矿产中,煤 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9位;在化工原料矿产中,磷、盐、芒硝、神、钾 盐、硫铁矿、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