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挫折与应对方式研究_第1页
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挫折与应对方式研究_第2页
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挫折与应对方式研究_第3页
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挫折与应对方式研究_第4页
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挫折与应对方式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 X X X 大 学毕 业 设 计(论 文)(20XX届) 题 目: 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挫折 与应对方式研究 学 院: XXXXXX院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姓 名: 禾花鱼 学 号: XXXXX 指导教师: XXX XXXX大学教务处 制摘 要本研究将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划分为正在经历就业挫折与不在经历就业挫折两种,并通过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焦虑与抑郁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并将二者的应对方式进行比较,得出二者是否在应对方式上有明显的偏向。研究结果表明:(1)女性毕业生的焦虑与抑郁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毕业生,且性别与就业挫折对应届毕业生焦虑与抑郁水平的交互效应显著。(2)正在经历就业挫折的

2、学生的焦虑与抑郁水平显著高于不在经历就业挫折的学生。(3)不在经历就业挫折的学生在应对方式上更偏向于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挫折中的毕业生则倾向于使用“退避”、“自责”、“幻想”等应对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对方式。关键词:就业挫折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 应届毕业生ABSTRACTThis research divided college graduates into two groups: those who are experiencing the employment frust

3、rations, and who are not. The study compared group one with group two to find out if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differences in coping styles.The result showed that: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

4、llege graduates. The interaction of employment frustrations and gender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tween college graduates who are experiencing the employment frustrations and who are not, and the averag

5、e score of group one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two.3. Students who are not experiencing the employment frustrations prefer solving problems to using the immature coping styles. And college graduates who are experiencing the employment frustrations prefer escaping, blaming themselves or indu

6、lging in fantasy.Key words:employment frustrations, anxiety, depression, coping styles, college graduates目录摘 要11前言41.1就业挫折41.2应对方式41.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52对象与方法62.1研究对象62.2研究工具62.2.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62.2.2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2.2.3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AS)72.2.4应付方式问卷72.3统计方法72.4个人访谈73结果

7、83.1不同性别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的差异性83.2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的差异性83.3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性93.4访谈结果104结果与讨论104.1不同性别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的差异104.2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的差异114.3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115建议125.1 学校可以提早安排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125.2 展开针对毕业生的实用性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活动125.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应对方式的培养126 结论137 参考文献148 附 录15调查问卷15

8、访谈记录201前言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人才市场逐渐趋向饱和。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们临近毕业时,不仅要承担获得学位与完成毕业论文的压力,更要面对寻找工作的压力。不少高校毕业生在这一阶段表现出急躁与无助,因为他们缺乏“过来人”的指导,每个人只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摸着石头过河。与此同时,各人的应对方式不同使得他们在面对就业挫折时所采取的行为各有不同,因此,应对方式对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1.1就业挫折就业挫折目前在国内学界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定义,但各位学者在对此概念进行研究时都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张向阳(

9、1996)在论大学生的就业挫折及心理辅导中提出,大学生就业挫折是指大学生某种就业理想未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的心理感受。唐书怡(2009)在对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研究中指出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它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敖晓妍(2003)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的研究中提出大学生就业挫折是指大学生由于就业目标未能实现而导致的心理受挫现象。李丹(2009)将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定义为大学生找工作过程中遭遇障碍,使自己就业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本研究在对前人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李丹(2009)的定义作为自身研

10、究的出发点,并将应届毕业生中进行过找工作活动的学生分为“正在经历就业挫折”与“不在经历就业挫折”两类。“正在经历就业挫折”的学生指:到填写问卷的那天为止,进行过找工作活动,但尚未找到签约单位,或已与单位签约但对自身工作不满意的同学。“不在经历就业挫折”的学生指:到填写问卷的那天为止,进行过找工作活动且已找到满意的签约单位的同学。1.2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作为衡量心理应激与压力对于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表现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应对及应对方式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者通过各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应对及应对方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Lindop和 Gibeon(1982)

11、认为,应付是一种行为,一种解决或消除问题的行为,其目的为通过个体的努力来改变应激环境或该环境所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这种行为可以由明确的思想所指导,也可以为隐蔽的企图所驱动。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认为,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个体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为减轻其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程度。当挫折或压力出现时,个体会通过某种认知和行为的努力应对所引起的后果,这一过程被称为应对。我国学者肖计划认为,应对是个体在应激环境或者事件中,对该环境或者事件做出评价后为平衡自身精神状态所采取的措施。肖计划等人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理论,编制了应对方式的测量工具,将应对方式划分成了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退避、

12、自责、幻想六种。张婷婷(2011)研究认为,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挫折时较多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有“解决方式”、“合理化”与“求助”三种。她认为,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大学生从进入高校学习开始就有意识地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求职能力,因此在解决问题分量表上有较高的得分。同时,在这些过程中,同学们一旦发现自己的欠缺之处就会找人询问以弥补,因此在求助分量表上有较高得分。而选择“合理化”这一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可能将就业挫折归咎于社会复杂、自身人脉不足等因素,扩大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去改变自身。龚丽、杨秋、李丹(2011)在对大学生就业挫折归因及应对特征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就业挫折应对方式多样化,不同

13、类型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挫折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性。杨丽娜(2011)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适应性的关系及其训练研究中提出:应对方式类型积极的大学生比应对方式类型消极的大学生的适应性水平高,越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问题,个体的适应性水平越高。积极的应对方式与高适应性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与低适应性相关。由以上学者对于应对方式的观点,我们知道,应对方式可以反映在认知上,也可以反映在行动上。应对方式不同的个体在面对相近的挫折时,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1.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焦虑和抑郁作为不良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不仅有损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而且容易导致心身疾病。

14、汤福球等(2008)的研究表明,与非毕业班学生相比较,大学毕业班学生的焦虑水平普遍高于常模,且不同性别的毕业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得分中无明显差异。刘洋等(2009)在对河南省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焦虑、抑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中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前焦虑发生率为26.38%, 抑郁发生率为16.94%。 前人研究表明,毕业生焦虑与抑郁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一种群体现象。本研究通过对正在经历就业挫折与不在经历就业挫折的应届毕业生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焦虑与抑郁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并将二者的应对方式进行比较,得出二者是否在应对方式上有明显的偏向。并由此得出结论,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献计献策。2对象

15、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12届应届毕业生中随机抽取被试。由于本研究使用的自评焦虑量表(SAS)与自评抑郁量表(SDS)均具有时限性,故在被试的选择上存在特殊性:只选取最近一周找过工作的大四学生,且主要集中在XXXX大学。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最终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为136份。其中,男性有54名,占总人数的39.71%,女性有82名,占总人数的60.29%;城市户籍64名,占总人数的47.06%,农村户籍72名,占总人数的52.94%;独生子女90名,占总人数的66.18%,非独生子女46名,占总人数的33.82%;文科生50名,占总人数的36.76%,理科生46

16、名,占总人数的33.82%,工科生33名,占总人数的24.26%,其他专业7名,占总人数的5.15%。表1 被试情况分布表分类人数(人)比例(%)男性5439.71女性8260.29城市户籍6447.06农村户籍7252.94独生子女9066.18非独生子女4633.82文科5036.76理科4633.82工科3324.26其他75.152.2研究工具2.2.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专业(文科、理科、工科、其他)、性别、户籍(农村、城镇或城市)、是否独生、最近一周是否找过工作、是否已有签约单位、若已有签约单位则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2.

17、2.2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自评焦虑量表由华裔教授Zung于1971年编制,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国外研究认为,SAS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条目中有l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l4顺序评分。其余5项(第5,9,13,17,19题)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最后将各项分数相加

18、得到粗评分,粗评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值转化为标准分。2.2.3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AS)自评抑郁量表由W.K.Zung于1965年编制,用于评定抑郁情绪状态,经常在国内的抑郁研究中被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由20个陈述句和相应问题条目组成,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包括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和抑郁心理障碍),均按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条目中,正性描述与负性描述各占一半,负性描述项

19、按上述l4顺序评分,正性描述项(第2、5、6、11、12、14、16、17、18、20题)按41顺序反向计分。最后将各项分数相加得到粗评分,粗评分乘以1.25后取整数值转化为标准分。2.2.4应付方式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编制,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策略。该问卷共有62个项目,其中有4个反向计分的题目(在“解决问题”分量表中,反向计分题为条目19;在“求助”分量表中,反向计分题为条目36、39和42,即选择“否”得1分,选择“是”得0分)。除此之外,各个量表的分值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问卷由6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该问卷具有较好的

20、信度和效度,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6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是: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6=0.72。在计算应付方式问卷结果时,须将各分量表条目得分分别相加得出每个分量表的总分,再分别除以该分量表的条目个数,得出每个分量表的因子分。因子分越高,则说明该种应对方式越成为个体的主要应对方式。2.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果。2.4个人访谈为增强本研究的说服力,特选取找工作成功与未成功的两名同学进行个人访谈,每次访谈的时间约为1.5至2小时,在安静独立的室内进行。具体访谈程序如下:(1)

21、 前期工作:准备好访谈提纲与录音工具。(2) 访谈工作:先明确告知被试本项研究的保密性与研究目的,消除被试的顾虑,再根据事先列好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并用工具做好记录。(3) 后期整理:根据录音整理出访谈稿,从中提炼出资料。3结果3.1不同性别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的差异性表2 不同性别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得分的描述性统计性别样本容量平均数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焦虑得分男5430.708.341.13女8234.126.46.71抑郁得分男5432.448.121.10女8236.228.30.92由表2可知,男性与女性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水平上的平均分分别是30.70、34.12,

22、可知女生得分略高于男生。男性与女性应届毕业生在抑郁水平上的平均分分别是32.44、36.22,由此可看出女生的得分略高于男生。表3 不同性别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的差异(t检验结果)t值p值平均差标准误差异焦虑-2.55.012-3.421.34抑郁-2.62.010-3.781.44由表3可知:在焦虑水平上,平均差是-3.42,t=-2.55,p=0.012<0.05,差异显著。因此,不同性别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水平上的差异显著。在抑郁水平上,平均差是-3.78,t=-2.62,p=0.010<0.05,差异显著。因此可知,不同性别的应届毕业生在抑郁水平上的差异显著。表4

23、性别与就业挫折对应届毕业生焦虑、抑郁水平的交互作用分析dfFp值就业挫折焦虑137.570.00抑郁116.090.00性别焦虑10.500.48抑郁11.400.24就业挫折*性别焦虑19.950.00抑郁15.830.01由表4可知,就业挫折对应届毕业生焦虑与抑郁水平的主效应显著,性别对应届毕业生焦虑与抑郁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就业挫折与性别对应届毕业生焦虑与抑郁水平的交互效应显著。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性别与就业挫折的交互效应显著,说明性别其实对应届毕业生的焦虑与抑郁水平有明显作用,即性别的主效应实际上是存在的。3.2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的差异性表5 挫折中与非挫

24、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就业挫折样本容量平均数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抑郁得分挫折中7037.478.26.99非挫折中6631.807.58.93焦虑得分挫折中7036.096.44.77非挫折中6629.246.78.83由表5可知,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抑郁水平上的平均分分别是37.47、31.80,可知挫折中学生的均分明显高于非挫折中学生的均分。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水平上的平均分分别是36.09、29.24,可以看出挫折中学生的均分明显高于非挫折中学生的均分。表6 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的差异(t检验结果)t值p值平均差

25、标准误差异焦虑6.03.0006.841.13抑郁4.16.0005.671.36由表6可知:在焦虑水平上,平均差是6.84,t=6.03,p=0.000<0.001。因此,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水平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在抑郁水平上,平均差是5.67,t=4.16,p=0.000<0.001。因此可知,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抑郁水平上的差异极其显著。3.3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性表7 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应对方式水平上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应对方式就业挫折样本容量平均数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解决问题因子分挫折中70.73.16.02非挫折中

26、66.84.16.02求助因子分挫折中70.57.26.03非挫折中66.59.21.03自责因子分挫折中70.40.27.03非挫折中66.18.20.02幻想因子分挫折中70.55.25.03非挫折中66.34.23.03退避因子分挫折中70.49.24.03非挫折中66.39.16.02合理化因子分挫折中70.44.18.02非挫折中66.38.17.02由表7可知,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解决问题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平均分分别是0.73、0.84,可以看出非挫折中学生的均分高于挫折中学生。在求助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平均分分别是0.57、0.59,可知非挫折中学生的均分略高于挫折中学生。在

27、自责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平均分分别是0.40、0.18,可以得出挫折中学生的均分明显高于非挫折中学生。在幻想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平均分分别是0.55、0.34,可以看出挫折中学生的均分高于非挫折中学生。在退避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平均分分别是0.49、0.39,可知挫折中学生的均分高于非挫折中学生的均分。在合理化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平均分分别是0.44、0.38,可以得出挫折中学生的均分高于非挫折中学生。表8 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t检验结果)应对方式分量表因子分t值p值平均差标准误差异解决问题因子分-3.84.000-.11.03求助因子分-.49.628-.02.04自责因子分5.

28、37.000.22.04幻想因子分5.18.000.21.04退避因子分2.83.005.10.04合理化因子分2.13.035.06.03由表8可知:在解决问题分量表因子分上,平均差是-0.11,t=-3.84,p=0.000<0.001,差异极其显著。因此,不同应对方式的应届毕业生在解决问题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在求助分量表因子分上,平均差是-0.02,t=-0.49,p=0.628>0.05,差异不显著。因此可知,不同应对方式的应届毕业生在求助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在自责分量表因子分上,平均差是0.22,t=5.37,p=0.000<0.001,差异

29、极其显著。因此,不同应对方式的应届毕业生在自责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在幻想分量表因子分上,平均差是0.21,t=5.18,p=0.000<0.001,差异极其显著。因此,不同应对方式的应届毕业生在自责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在退避分量表因子分上,平均差是0.10,t=2.83,p=0.005<0.01,差异显著。因此,不同应对方式的应届毕业生在退避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在合理化分量表因子分上,平均差是0.06,t=2.13,p=0.035<0.05,差异显著。因此,不同应对方式的应届毕业生在合理化分量表因子分上的差异极其显著。3.4访谈结果通过访谈,笔者

30、了解到就业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同学确实在心理状态、生活状态上存在差异。虽然二者各自有不同的压力,但从整体状态上来说,就业挫折中的同学其焦虑与抑郁水平偏高。非挫折中的同学并非没经历过就业挫折,而是通过一些方法使得自己从自怨自怜的思路中脱离出来,重新直面困境,将挫折内化为自己成长的动力。然而,渡过了就业挫折,并不是指脱离了一切压力源。新的工作环境与工作任务将带来新的挑战,这对刚刚克服就业挫折的同学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经历与挑战。而挫折中的同学由于经历持久的挫折体验,自信与成就感均得不到良性的反馈,容易陷入焦虑与抑郁状态。通过访谈发现,正在经历就业挫折的同学顾虑更多,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表现出瞻前顾后、患得患

31、失与迷茫。找工作这个主题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进行放松也会被他们看作是不够努力的表现,因而产生自责,由此更加深其焦虑与抑郁状态。4结果与讨论4.1不同性别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的差异在焦虑水平上,女性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得分较高于男性毕业生,且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说明女性应届毕业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毕业生。在抑郁水平上,女性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得分较高于男性毕业生,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女性应届毕业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毕业生。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目前很多就业单位在面对同等条件的男女性应聘者时,可能会倾向于招收男性应聘者。比如在学校发布的各类招聘信息中,经常可以看见“

32、男生优先”或“只限男生”等字样。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只招收男性员工,但某些单位这样的做法无疑会给一些女生造成一种压力,认为自身的性别在找工作中是一种劣势。因此,女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较男生偏高。4.2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焦虑、抑郁水平上的差异在焦虑水平上,挫折中毕业生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非挫折中的毕业生,且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说明挫折中毕业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挫折中的毕业生。在抑郁水平上,挫折中毕业生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非挫折中的毕业生,二者之间差异极其显著,说明挫折中毕业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非挫折中的毕业生。这说明就业这一事件在应届毕业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

33、以说是大四学生的生活重心。是否成功就业,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3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应届毕业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在解决问题分量表中,非挫折中毕业生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挫折中的毕业生,且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说明非挫折中毕业生比挫折中的毕业生更倾向于使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在求助分量表中,非挫折中毕业生的平均得分略高于挫折中的毕业生,但二者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挫折中与非挫折中的毕业生在求助这一应对方式的使用上没有差异。在自责分量表中,挫折中毕业生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非挫折中的毕业生,且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表明挫折中的毕业生比非挫折中的毕业生更倾

34、向于使用自责这一应对方式。在幻想分量表中,挫折中毕业生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非挫折中的毕业生,且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表明挫折中的毕业生比非挫折中的毕业生更倾向于使用幻想这一应对方式。在退避分量表中,挫折中毕业生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非挫折中的毕业生,且这二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表明挫折中的毕业生比非挫折中的毕业生更倾向于使用退避这一应对方式。在合理化分量表中,挫折中毕业生的平均得分较高于非挫折中的毕业生,且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表明挫折中的毕业生比非挫折中的毕业生更倾向于使用合理化这一应对方式。据此可以看出,非挫折中的毕业生更倾向于使用“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的应对方式,他们在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

35、,常能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而挫折中的毕业生则倾向于使用“退避自责”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他们在生活中常以 “退避”、“自责”、“幻想”等应付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付方式。应对方式较为成熟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在面临就业挫折的时候能够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外界的环境中去,直面困难,分析形势,解决问题。而应对方式较为不成熟的学生在面对就业挫折时,可能会对困难采取观望、拖延、回避、幻想的方式,虽然每天置身于“就业难”的压力

36、下感到痛苦,但却不拿出具体的行动来解决问题。时间一长,应对方式较为不成熟的学生就容易产生自罪感,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忽略自身的才能而陷入自卑丧气的泥沼。5建议5.1 学校可以提早安排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从调查中发现,大四学生的学习生活重心主要集中在毕业论文(设计)与就业上,不少同学因为要同时进行两件事情而非常烦恼,“白天愁工作、晚上愁论文”成为许多同学的生活写照。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院系早在大四下学期刚开始就完成了毕业论文的答辩活动,这使得同学们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就业活动中去。两件事情分开完成,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安心写论文,不用一边写一边分心准备笔试面试等环节,提高论文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

37、以让同学们毫无顾虑地开展就业活动,而不用牵挂没完成的论文而错失了一些机会。5.2 展开针对毕业生的实用性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活动不少本科毕业生到大四年级的时候,都会进入一种“放养”的状态,他们缺乏有经验的前辈或老师来进行指导,对如何选择职业、如何进行面试、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等内容知之甚少。每当知识不够用的时候,他们很少有可以直接咨询的对象,只能自己去网上搜索内容,难免有疏漏之处。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能完全依靠学校解决,但学校可以为毕业生开展一些实用性的讲座,比如签署三方协议的注意点,档案、户口的管理方法,如何分辨面试陷阱等等。并且,学校可以开展一些针对女性毕业生的专场招聘活动,以缓

38、解女生在就业上的压力状况。同时,应届毕业生可以说是高校里焦虑、抑郁水平比较高的群体,对其的心理关注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找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很少有一帆风顺的情况,多多少少都会经历一些挫败,而其中的一些同学由于经历持久的挫折体验,自信与成就感均得不到良性的反馈,容易陷入焦虑与抑郁状态。因此,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不仅要帮助同学们释放压力、疏导情绪,更要帮助同学们恢复自信,调整应对方式。比如可以帮助同学们回忆大学中的成就体验,一方面可以起到增强自信的作用,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同学们摆脱妄自菲薄的困境,认清自己的长处。或者可以由较为熟悉的同学建立心理互助小组,一方面通过同学评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避免对自己过分地消

39、极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互助作用避免孤军奋战,使同学们减少迷茫、无助的感觉。5.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应对方式的培养从根源上来说,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不良的心理素质在遇到现实问题时的症状呈现,即不能有足够的心理能力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而出现的心理危机。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大学生的成长轨迹关系密切。而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因此,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开展针对性训练,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技能。可先通过开展相关讲座、班级活动、学院活动等普及应对方式的基本知识及其重要性,再通过团体辅导、创设情境等方式为学

40、生创造与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并且在此过程中,引导者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应用每种应对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并判断出哪些应对方式是有助于解决困难的,哪些应对方式是不利于克服眼前的挫折的。多让学生体会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所带来的成功体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应对方式。与此同时,学校可以针对大四毕业生开展专门的讲座或团辅活动,一方面为学生减轻就业活动带来的压力,一方面帮助他们调整应对方式,整合心态,更好地投入到人生的新一阶段。6 结论本研究针对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将其划分为正在经历就业挫折与不在经历就业挫折两种,并通过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在焦虑与抑郁水平上是

41、否存在差异,并将二者的应对方式进行比较,得出二者是否在应对方式上有明显的偏向。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女性毕业生的焦虑与抑郁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毕业生,且性别与就业挫折对应届毕业生焦虑与抑郁水平的交互效应显著。(2)正在经历就业挫折的学生的焦虑与抑郁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在经历就业挫折的学生。(3)不在经历就业挫折的学生在应对方式上更偏向于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使用“退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挫折中的毕业生则倾向于使用“退避”、“自责”、“幻想”等应付方式应付困难和挫折,而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付方式。 7 参考文献1Carver. CS.

42、Resilience and Thriving: Issues, Models, and Linkages 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8, 54(2).2Compas BE, Connor-Smith JK, Saltzman H, Thomsen AH, Wadworth ME. Coping with stress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roblems, progress, and potential in theory and research J. Psychol Bull, 2001, 127(1)

43、:87-127.3Friedman SB C. etal: stress defense and coping behavior: observation in parent of children with malignant disease J. An J Psychology, 1964, (129):743-744.4Joseph. S, LINLEY P A. Growth following adversit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J. Clinical Psycholog

44、y Review, 2006, 26(8).5Ray C, Lindop J, Gibson S. The concept of coping J. Psychol Med, 1982, 12(2).6敖晓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现象及其辅导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03(9).7陈沙麦.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3):95 - 97.8陈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8(20).9龚丽,杨秋,李丹.大学生就业挫折归因及应对特征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20).10蒋霞,田志清,卫平民等.

45、市属某高校毕业生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6,4(11).11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J.心理学报,2002,34(6): 643-650.12李丹.高就业压力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挫折应对特征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2009:4-6.13刘洋.王金祥.李杰.河南省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焦虑、抑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5(26).14汤福球,舒晓丽,毛全周(2008).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现状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 (20),58-59.15王青.大学生就业挫折与应对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46、16许江荣,贺尔兴.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调查和对策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13).17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 10(4):164-168.18张建新.韧性( 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19张向阳.论大学生的就业挫折及心理辅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4): 20-24.20张婷婷.大学生逆境应付方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29-31.21 张玉柱.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心理教育实验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47、005.8 附 录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我是XXXX大学XXXX系的学生,现在正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一些调查,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请您不要有任何顾虑。请您尽量回忆最近一周的生活状况与精神状态,按照当时的真实感受来填写本问卷。最后,我郑重承诺,将对您填写的内容严格保密,敬请放心!在此,我对您的配合表示真诚的感谢!专业:文科 理科 工科 其他 性别: 男 女户籍:城镇 农村是否独生:是 否最近一周是否找过工作(包括投递简历、笔试面试等环节):是 否是否已有签约单位?是 否若已有签约单位,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满意(若没有可不回答)?满

48、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量表一:答卷说明: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对下列语句进行判断,并在相应的方框中打勾,其中,“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1234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1234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1234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1234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12346我手脚发抖打颤。1234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1234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1234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123410我觉得心跳很快。1234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49、。1234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1234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1234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1234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123416我常常要小便。1234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123418我脸红发热。1234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123420我做恶梦。1234量表二:答卷说明: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对下列语句进行判断,并在相应的方框中打勾,其中,“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1234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1234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12344我晚

50、上睡眠不好12345我吃的跟平常一样多:12346我与异性亲密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觉愉快1234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12348我有便秘的苦恼12349我心跳比平时快1234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1234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1234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1234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1234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1234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123416我觉得作出决定是容易的1234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1234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1234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好些1234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兴趣1234量表三:(答卷说明:请您根据自

51、身情况,对下列语句进行判断,并在相应的方框中打勾)题 目是否1能理智地应付困境2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3制定一些克服困难的计划并按计划去做4常希望自己已经解决了面临的困难5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充满信心6认为“人生经历就是磨难”7常感叹生活的艰难8专心于工作或学习以忘却不快9常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10常常喜欢找人聊天以减轻烦恼11请求别人帮助自己克服困难12常只按自己想的做,且不考虑后果13不愿过多思考影响自己情绪的问题14投身其他社会活动,寻找新寄托15常自暴自弃16常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感受17常想“这不是真的就好了”18认为自己的失败多系外因所致19对困难采取等待观望任其发展的态

52、度20与人冲突,常是对方性格怪异引起21常向引起问题的人和事发脾气22常幻想自己有克服困难的超人本领23常自我责备24常用睡觉的方式逃避痛苦25常借娱乐活动来消除烦恼26常爱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27避开困难以求心中宁静28为不能回避困难而懊恼29常用两种以上的办法解决困难30常认为没有必要那么费力去争成败31努力去改变现状,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32借烟或酒消愁33常责怪他人34对困难常采用回避的态度35认为“退后一步自然宽”36把不愉快的事埋在心里37常自卑自怜38常认为这是生活对自己不公平的表现39常压抑内心的愤怒与不满40吸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去应付困难41常不相信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42为了

53、自尊,常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遭遇43常与同事,朋友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44常告诫自己“能忍者自安”45常祈祷神灵保佑46常用幽默或玩笑的方式缓解冲突或不快47自己能力有限,只有忍耐48常怪自己没出息49常爱幻想一些不现实的事来消除烦恼50常抱怨自己无能51常能看到坏事中有好的一面52自感挫折是对自己的考验53向有经验的亲友、师长求教解决问题的方法54平心静气,淡化烦恼55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56选择职业不当,是自己常遇挫折的主要原因57总怪自己不好58经常是看破红尘,不在乎自己的不幸遭遇59常自感运气不好60向他人诉说心中的烦恼61常自感无所作为而任其自然62寻求别人的理解和同情访谈记录一、访谈对象:在地道战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目前已签约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