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习题--5_第1页
传热学习题--5_第2页
传热学习题--5_第3页
传热学习题--5_第4页
传热学习题--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绪论习题1-1 一大平板,高3m、宽2m、厚 0.02m,导热系数为45 W/(m·K),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t1 = 100、t2 = 50,试求该平板的热阻、热流量、热流密度。1-2 一间地下室的混凝土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11m和8m,厚为0.2m。在冬季,上下表面的标称温度分别为17和10。如果混凝土的热导率为1.4 W/(m·K),通过地面的热损失率是多少?如果采用效率为f = 0.90的燃气炉对地下室供暖,且天然气的价格为Cg = $0.01/MJ,每天由热损失造成的费用是多少?1-3 空气在一根内径50mm,长2.5m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平均温度为8

2、0,管内对流传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 = 70W/(m2·K),热流密度为q = 5000W/m2,试求管壁温度及热流量。1-4 受迫流动的空气流过室内加热设备的一个对流换热器,产生的表面传热系数h = 1135.59 W/(m2·K),换热器表面温度可认为是常数,为65.6,空气温度为18.3。若要求的加热功率为8790W,试求所需换热器的换热面积。1-5 一电炉丝,温度为847,长1.5m,直径为2mm,表面发射率为0.95。试计算电炉丝的辐射功率。1-6 夏天,停放的汽车其表面的温度通常平均达4050。设为45,表面发射率为0.90,求车子顶面单位面积发射的辐射功率。1

3、-7 某锅炉炉墙,内层是厚7.5cm、 = 1.10W/(m·K)的耐火砖,外层是厚0.64cm、 = 39W/(m·K)的钢板,且在每平方米的炉墙表面上有18只直径为1.9cm的螺栓 = 39W/(m·K)。假定炉墙内、外表面温度均匀,内表面温度为920K,炉外是300K的空气,炉墙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68 W/(m2 ·K),求炉墙的总热阻和热流密度。1-8 有一厚度为 = 400mm的房屋外墙,热导率为 = 0.5W/(m·K)。冬季室内空气温度为t1 = 20,和墙内壁面之间对流传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1 = 4 W/(m2 ·

4、;K)。室外空气温度为t2 = 10,和外墙之间对流传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2 = 6W/(m2 ·K)。如果不考虑热辐射,试求通过墙壁的传热系数、单位面积的传热量和内、外壁面温度。1-9 一双层玻璃窗,宽1.1m、高1.2m、厚3mm,导热系数为1.05W/(m ·K);中间空气层厚5mm,设空气隙仅起导热作用,导热系数为2.60×10-2 W/(m ·K)。室内空气温度为25,表面传热系数为20 W/(m2 ·K);室外温度为10,表面传热系数为15 W/(m2 ·K)。试计算通过双层玻璃窗的散热量,并与单层玻璃窗相比较。假定在两种

5、情况下室内、外空气温度及表面传热系数相同。第2章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热传导习题 2-1 一直径为do,单位体积内热源的生成热的实心长圆柱体,向温度为t的流体散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o,试列出圆柱体中稳态温度场的微分方程式及定解条件。2-2 金属实心长棒通电加热,单位长度的热功率等于l(单位是W/m),材料的导热系数,表面发射率、周围气体温度为tf,辐射环境温度为Tsur,表面传热系数h均已知,棒的初始温度为t0。试给出此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2-3 试用傅里叶定律直接积分的方法,求平壁、长圆筒壁及球壁稳态导热下的热流量表达式及各壁内的温度分布。2-4 某房间的砖墙高3m、宽4m、厚0.25m,墙内、

6、外表面温度为15和-5,已知砖的导热系数 = 0.7W/(m·K),试求通过砖墙的散热量?2-5 一炉壁由耐火砖和低碳钢板组成,砖的厚度d1 = 7.5cm,导热系数l1 = 1.1W/(m·),钢板的厚度d2 = 6.4cm,导热系数l2 = 39W/(m·)。砖的内表面温度tw1 = 647,钢板的外表面温度tw2 = 137。(1)试求每平方米炉壁通过的热流量;(2)若每平方米壁面有18个直径为1.9cm的钢螺栓(l = 39W/(m·))穿过,试求这时热流量增加的百分率。2-6 平壁表面温度tw1 = 450,采用石棉作为保温层材料, = 0.0

7、94 + 0.000125,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为tw2 = 50,若要求热损失不超过340W/m2,问保温层的厚度应为多少? 图2-32 习题2-7附图2-7 在如图2-32所示的平板导热系数测定装置中,试件厚度远小于直径d。由于安装制造不好,试件与冷、热表面之间存在着一厚度为=0.1mm 的空气隙。设热表面温度t1 = 180 ,冷表面温度t2 = 30 ,空气隙的导热系数可分别按t1、t2查取。试计算空气隙的存在给导热系数的测定带来的误差。通过空气隙的辐射传热可以忽略不计。( = 58.2W,d = 120mm )   2-8 一铝板将热水和冷水隔开,铝板两侧面的温度分别维持 90

8、和 70不变,板厚 10mm,并可认为是无限大平壁。0时铝板的导热系数 = 35.5 W/(m·K),100时 = 34.3 W/(m·K),并假定在此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是温度的线性函数。试计算热流密度,板两侧的温度为50和30时,热流密度是否有变化?2-9 厚度为20mm的平面墙的导热系数为1.3 W/(m·K)。为使通过该墙的热流密度q不超过 1830W/m2,在外侧敷一层导热系数为0.25 W/(m·K)的保温材料。当复合壁的内、外壁温度分别为1300和50时,试确定保温层的厚度。2-10、某大平壁厚为25mm,面积为0.1m2,一侧面温度保持38

9、,另一侧面保持94。通过材料的热流量为1 kW时,材料中心面的温度为60。试求出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线性函数关系式?2-11 参看图2-33,一钢筋混凝土空斗墙,钢筋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1.53W/(m·K),空气层的当量导热系数 = 0.742W/(m·K)。试求该空斗墙的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图2-33 习题2-11附图 2-12 蒸汽管道的内、外直径分别为160mm和170mm,管壁导热系数l = 58W/(m·K),管外覆盖两层保温材料:第一层厚度d2 = 30mm、导热系数l2 = 0.093W/(m·K);第二层d3 = 40mm、导热系

10、数l3 = 0.17W/(m·K)。蒸汽管的内表面温度tw1 = 300,保温层外表面温度tw4 = 50。试求(1)各层热阻,并比较其大小;(2)单位长蒸汽管的热损失;(3)各层之间的接触面温度tw2和tw3。2-13 一外径为100mm,内径为85mm的蒸汽管道,管材的导热系数l = 40W/(m·K),其内表面温度为180,若采用l = 0.053W/(m·K)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并要求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不高于40,蒸汽管允许的热损失ql =52.3W/m。问保温材料层厚度应为多少?2-14 一根直径为3mm 的铜导线,每米长的电阻为2.22×10-

11、3。导线外包有厚 1mm 、导热系数0.15W/(m·K)的绝缘层。限定绝缘层的最高温度为65,最低温度0,试确定这种条件下导线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15 用球壁导热仪测定型砂的导热系数。两同心空心球壳直径分别为d1 = 75mm,d2 = 150mm,两球壳间紧实地充填了型砂。稳态时,测得内、外表面温度分别为t1 = 52.8,t2 = 47.3,加热的电流 I = 0.124A,电压 U = 15V,求型砂的导热系数。2-16 测定储气罐空气温度的水银温度计测温套管用钢制成,厚度d = 15mm,长度l = 20mm,钢的导热系数l = 48.5W/(m·K),温度

12、计示出套管端部的温度为84,套管的另一端与储气罐连接处的温度为40。已知套管和罐中空气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 20W/(m2·K),试求由于套管导热所引起的测温误差。2-17 同上题,若改用不锈钢套管,厚度d = 0.8mm,长度l = 160mm,套管与储气罐连接处予以保温使其温度为60,试求测温误差为多少?2-18 截面为矩形的冷空气通道,外形尺寸为3×2.2m2,通道墙厚度均为0.3m,已知墙体的导热系数l = 0.56W/(m·K),内、外墙表面温度均匀,分别为0和30,试求每米长冷空气通道的冷量损失。图2-34习题2-20附图2-19 直径为30mm、

13、长为100mm的钢杆,导热系数 = 49W/(m·K),将其置于恒温的流体中,流体温度tf = 20,杆的一端保持恒定的200(流体与此端面不接触),流体对杆的表面传热系数为20 W/(m2·K),试计算离端头50mm处的温度。图2-35 习题2-21附图2-20 过热蒸汽在外径为 127mm 的钢管内流过,测蒸汽温度套管的布置如图2-34所示。已知套管外径d = 15mm ,厚度 = 0.9mm ,导热系数 = 49.1W/(m·K)。蒸汽与套管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h = 105 W/(m2·K)。为使测温误差小于蒸汽与钢管壁温度差的 0.6%,试确定套

14、管应有的长度。2-21 用一柱体模拟燃汽轮机叶片的散热过程。柱长9cm、周界为7.6cm、截面为 1.95cm2,柱体的一端被冷却到305(见图2-35)。815 的高温燃气吹过该柱体,假设表面上各处的表面传热系数是均匀为28 W/(m2·K),柱体导热系数 = 55 W/(m·K),肋端绝热。试求: (1)计算该柱体中间截面上的平均温度及柱体中的最高温度;(2)冷却介质所带走的热量。2-22 两块厚5mm的铝板,粗糙度都是2.54µm,用螺栓连接,接触压力为2MPa,通过两块铝板的总温差为80。已知铝的导热系数为180W/(m·K),试计算接触面上的温

15、度差。第3章 非稳态热传导习题3-1 一热电偶的热结点直径为0.15mm,材料的比热容为420J/(kg·K),密度为8400kg/m3,热电偶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分别为58W/(m2·K)和126W/(m2·K),计算热电偶在这两种情形的时间常数。3-2 热电偶的热结点近似认为是直径为0.5mm的球形,热电偶材料的r = 8930kg/m3,c = 400J/(kg·K)。热电偶的初始温度为25,突然将其放入120的气流中,热电偶表面与气流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 95W/(m2·K),试求热电偶的过余温度达到初始过余温度的1%时所需的时间

16、为多少?这时热电偶的指示温度为多少?3-3 将初始温度为80,直径为20mm的紫铜棒,突然横置于气温为20,流速为12m/s的风道中,5min后紫铜棒表面温度降为34。已知紫铜的密度r = 8954kg/m3,c = 383.1J/kg·K,l =386W/(m·K),试求紫铜棒与气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3-4 有两块同样材料的平壁A和B,已知A的厚度为B的两倍,两平壁从同一高温炉中取出置于冷流体中淬火,流体与平壁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近似认为是无限大。已知B平壁中心点的过余温度下降到初始过余温度的一半需要12min,问平壁A达到同样的温度需要多少时间?3-5 内热阻相对于外热

17、阻很小(Bi < 0.1)的物体被温度为tf的常温介质所冷却。物体的初始温度为ti,表面传热系数不知道,只知道t1时刻物体的温度为t1。试求该物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3-6 一厚度为0.2m的钢板受到常热流密度q = 10kW/m2的热流加热,如钢板初始温度为20,已知钢材导热系数l = 48.5W/(m·K),a = 12.7×10-6m2/s,试问4min后钢板表面温度为多少?距表面0.1m处温度为多少?3-7 一长水泥杆,初始温度为7,直径为250mm,空气与水泥杆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10 W/(m2·K),水泥杆的导热系数l = 1.4W/(m&#

18、183;K),a = 7×10-7m2/s。当周围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到-4时,试问8小时后杆中心的温度为多少?3-8 一块360mm×240mm×100mm的肉,初始温度为30,将其放入-5冰箱中冷藏,冰箱中的相当表面传热系数h = 25W/(m2·K),若已知肉的l = 0.55W/(m·K),a = 1.28×10-7m2/s,问肉中心的温度达到5需要多少时间?3-9 一直径为150mm的混凝土圆柱,长为300mm,初始温度25,已知混凝土的l = 1.37W/(m·K),a = 7×10-7m2/s, 若把圆柱

19、放在0的大气环境中冷却,圆柱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h = 15W/(m2·K),试计算中心温度冷却到5需要多少时间。3-10 一初始温度为25的正方形人造木块被置于425的环境中,设木块的6个表面均可受到加热,表面传热系数 h = 6.5 W/(m2·K),经过4小时50分24秒后,木块局部地区开始着火。试推算此种材料的着火温度。已知木块的边长0.1m,材料是各向同性的, = 0.65W/(m·K), = 810kg /m3,c = 2550J/(kg·K)。第4章 稳态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习 题图4-7 习题4-4附图4-1 试证绝热边界面上节点(i, j

20、)的温度离散方程为4-2 试证对流传热边界条件,即已知h和tf时,两壁面垂直相交外拐角点的离散方程为图4-8 习题4-5附图4-3 一尺寸为240×400 mm2的薄矩形板,已知各边界表面的条件为:左侧边界面为绝热;右侧边界面为第三类边界条件:h = 40W/(m2×K),tf = 25;上侧面边界为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温度为200;下侧面边界为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热流密度q = 1500 W/m2。已知薄板材料的导热系数l = 45W/(m·K),按Dx = Dy = 80mm的步长划分网格,试计算该薄矩形板中的稳态温度分布。4-4 如图4-7所示的二维物体的导

21、热系数为10W/(m·K),上表面温度为500,左表面温度为100,右表面和下表面与气体接触,tf = 100,h = 10W/(m2·K),试求节点1至9的温度。4-5 烟道墙采用导热系数l = 1.2W/(m·K)的材料砌成,如图4-8所示。墙内、外壁面温度分别为650、150,试用差分法计算墙体的温度分布。 第5章习题5-1 温度为50,压力为1.01325×105Pa的空气,平行掠过一块表面温度为100的平板上表面,平板下表面绝热。平板沿流动方向长度为0.2m,宽度为0.1m。按平板长度计算的Re数为4×104。试确定平板表面与空气间的

22、表面传热系数和传热量。5-2 压力为1.01325×105Pa、温度为30的空气以45m/s的速度掠过长为0.6m、壁温为250的平板,试计算单位宽度的平板传给空气的总热量。5-3 温度为27的空气流过长1m的平板,风速为10m/s,画出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沿板长的变化曲线,并求出全板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5-4 压力为大气压的20的空气,纵向流过一块长320mm、温度为40的平板,流速为10m/s。求离平板前缘50mm、100mm、150mm、200mm、250mm、300mm、320mm处的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厚度。5-5 题4中如平板的宽度为1m,求平板与空气的换热量。5-6 对于

23、流体外掠平板的流动,试利用数量级分析的方法,从动量方程引出边界层厚度的如下变化关系式:。5-7 对于油、空气及液态金属,分别有、。试就外掠等温平板的层流边界层流动,画出三种流体边界层中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的大致图像(要能显示出与t的相对大小)。5-8. 温度为80的平板置于来流温度为20的气流中,假设平板表面上某点在垂直于壁面方向的温度梯度为40/mm,试确定该处的热流密度。图5-9 习题10附图5-9 取外掠平板边界层的流动由层流转变为湍流的临界雷诺数(Rec)为5×105,试计算25的空气、水及14号润滑油达到Rec数时所需的平板长度,取u = 1m/s。5-10 试通过对外掠平板

24、的边界层动量方程式沿y方向作积分(从y = 0到y )(如图5-9所示),导出下列边界层的动量积分方程。提示:在边界层外边界上v 0。5-11 在一摩托车引擎的壳体上有一条高2cm、长12cm的散热片(长度方向系与车身平行)。散热片的表面温度为150。如果车子在20的环境中逆风前进,车速为30km/h,而风速为2m/s,试计算此时肋片的散热量(车速与风速平行)。第6章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习题6-1 试用量纲分析方法证明,恒壁温情况下导出的Nu = f (Gr, Re)的关系式对于恒热流边界条件也是合适的,只是此时Gr数应定义为。6-2 对于常物性流体横向掠过管束时的对流传热,当流动方向上的

25、排数大于10时,实验发现,管束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h取决于下列因素:流体速度u、流体物性、cp、,几何参数d、s1、s2。试用量纲分析方法证明,此时的对流传热关系式可以整理成为图6-17 习题3附图(l = 0.5m)Nu = f (Re, Pr, s1/d, s2/d)6-3 对于空气横掠如图6-17所示的正方形截面柱体的情形,有人通过试验测得了下列数据:u1 = 15m/s,h = 40W/(m2·K),u2 =20m/s,h = 50W/(m2·K),其中h为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对于形状相似但l = 1m的柱体,试确定当空气流速为15m/s及20m/s时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26、。设在所讨论的情况下空气的对流传热准则方程具有以下形式:Nu =CRenPrm四种情形下定性温度之值均相同。特征长度为l。6-4 有人曾经给出下列流体外掠正方形柱体(其一个面与来流方向垂直)的传热数据:NuRePr4150002.2125200003.9117410000.7202900000.7采用Nu =CRenPrm的关系式来整理数据并取m = 1/3,试确定其中的常数C和指数n。在上述Re及Pr数的范围内,当方形柱体的截面对角线与来流方向平行时,可否用此式进行计算,为什么?6-5 在一台缩小成为实物1/8的模型中,用20的空气来模拟实物中平均温度为200空气的加热过程。实物中空气的平均

27、流速为6.03m/s,问模型中的流速应为多少?若模型中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为195W/(m2·K),求相应实物中的值。在这一实验中,模型与实物中流体的Pr数并不严格相等,你认为这样的模化试验有无实用价值?6-6 为了用实验的方法确定直径d = 400mm的钢棒热导率 = 42 W/(m·K),热扩散率a = 1.18×10-5 m2/s,表面传热系数h = 116W/(m2·K)放入炉内时间 = 2.5h时的温度分布,现用几何形状相似的合金钢棒m = 16 W/(m·K),am = 0.53×10-5 m2/s,hm = 150W/(m

28、2·K)在不大的炉中加热。求模型的直径dm和模型放入炉内多少时间后测量模型中的温度分布。6-7 现用模型来研究某变压器油冷却系统的传热性能。假如基本的传热机理是圆管内强制对流传热,变压器原耗散100kW的热流量。变压器油的 = 131.5×10-3W/(m·K),Pr = 80。模型的直径为0.5cm,线性尺寸为变压器的1/20,表面积为变压器的1/400。模型和变压器中的平均温差相同,模型用乙二醇作流体,雷诺数Re = 2200。乙二醇的 = 256×10-3W/(m·K),Pr = 80, = 0.868×10-5 m2/s。试确

29、定模型中的能耗率(散热热流量)和流速。6-8 一个正方形(10mm×10mm)硅芯片的一侧绝缘,另一侧用u = 20m/s和T = 24的常压平行空气流冷却。在使用过程中,芯片内部的电功耗使冷却表面上具有恒定的热流密度。如果要求芯片表面上任意点的温度都不超过80,最大允许的功率是多少?如果该芯片安装在衬底上,且上表面与衬底表面平齐,衬底构成了20mm的非加热起始段,则最大允许的功率是多少?6-9 一个用电的空气加热器由一组水平放置的薄金属片阵列构成,空气平行流过这些金属片的顶部,它们沿气流方向上的长度均为10mm。每块金属片的宽度均为0.2m,共有25块金属片依次排列,形成一个连续且

30、光滑的表面,空气以2m/s的速度流过该表面。在运行过程中每一个金属片均处于500,而空气则处于25。(1)第一块金属片上的对流散热速率是多少?第五块呢?第十块呢?其它所有的金属块呢?(2)在空气流速分别为2m/s、5m/s及10m/s时,确定(1)中所有位置处的对流传热速率。用表或条线图的形式表示结果。(3)重复(2),但此时整个金属片阵列上的流动都是湍流。6-10 考虑20的水以2m/s的速度平行流过一块长为1m的等温平板。(1)画出对应于临界雷诺数分别为5×105、3×105和0(流动为完全湍流)的三种流动条件下局部表面传热系数hx沿板距的变化。(2)画出(1)中三种条

31、件下平均表面传热系数随距离的变化。(3)(1)中三种流动条件下整个平板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分别是多少?6-11 用一根没有隔热的蒸汽管道将高温蒸汽从一栋建筑输送到另一栋建筑。管道直径为0.5m,表面温度为150,并暴露于-10的环境空气。空气以5m/s的速度横向流过管道。(1)单位管长上的热损失是多少?(2)讨论用硬质聚氨酯泡沫m = 0.026 W/(m·K)对管道进行隔热的效果。在0mm 50mm范围内计算并画出热损失随隔热层厚度的变化。6-12 一个直径D = 10mm的长圆柱形电加热元件的热导率 = 240 W/(m·K)、密度 = 2700kg/m3、比热容cp =

32、 900J/(kg·K),将它安装在一个管道中,温度和速度分别为27和10m/s的空气横向流过该加热器。(1)忽略辐射,计算单位长度加热器的电功耗为1000W/m时加热器的稳态表面温度。(2)如果加热器在初始温度为27时启动,计算表面温度达到与其稳态值相差10以内所需的时间。图6-18 习题16附图(部分肋片未画出)6-13 用热线风速仪测定气流速度的试验中,将直径为0.1mm的电热丝与来流方向垂直放置,来流温度为25,电热丝温度为55,测得电热丝功率为20W/m。假定除对流外其它热损失可忽略不计。试确定此时的来流速度。6-14 两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200的空气,以u = 10m/

33、s的流速流入内径d = 2.54cm的管内被加热。壁温比空气温度高20。若管长为3m,试求通过管子的换热量和空气出口温度。6-15 在一个预热器中通过在管束内冷凝100的蒸汽来加热入口压力和温度分别为1atm和25的空气。空气以5m/s的速度横向流过管束,每根管子均为1m长、外径为10mm。管束由196根管子构成正方形顺排阵列,有S1 = S2 =15mm。对空气的总的传热系数是多少?6-16 如图6-18所示,一股冷空气横向吹过一组圆形截面的直肋。已知:最小截面处的空气流速为3.8m/s,气流温度tf =35;肋片的平均表面温度为65,导热系数为98W/(m·K),肋根温度维持定值

34、;S1/d = S2/d = 2,d = 10mm。为有效地利用金属,规定肋片的mH值不应大于1.5,试计算此时肋片应多高?在流动方向上的排数大于10。6-17 某锅炉厂生产的220 t/h高压锅炉,其低温段空气预热器的设计参数为:叉排布置,S1=76mm,S2 = 44mm,管子为40mm ×1.5mm,平均温度为150的空气横向冲刷管束,流动方向的总排数为44。在管排中心线截面上的空气流速(即最小截面上的流速)为6. 03m/s。试确定管束与空气间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管壁平均温度为185。6-18 油冷却器中的顺排管束由外径为2cm的管子组成。水横掠管束,在水流方向上管排数为10

35、,管束的S1/do = S2/do= 1.25。高温油在管内流动,管子外表面温度为50,冷却水温度为30,管间最窄处的质流密度为4kg/(m2·s)。试求管外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6-19 90的水蒸气在叉排管束的管内凝结,横掠管束的空气从15被加热到45。管子外径为12mm,管束纵向间距S2 = 18mm,横向间距S1 = 36mm。横掠管束前空气的质流密度为11kg/(m2·s)。求沿气流方向的管排数。6-20 空气横掠一光滑管束空气预热器。已知管束有22排,每排24根管;管子外径为25mm,管长为1.2m;管束叉排布置,管子间距S1 = 50mm,S2 = 38mm;管

36、壁温度为100;空气最大流速umax = 6m/s,平均温度为30。试求表面传热系数以及热流量。6-21 水平放置的蒸汽管道,保温层外径do = 383mm,壁温tw = 48,周围空气温度t = 23。试计算保温层外壁的对流散热量。6-22 大气压下30的空气以30cm/s的平均速度通过长0.5m、直径为20mm的横管。若管壁温度维持130,试计算对流传热系数。6-23 一块宽0.1m、高0.18m的薄平板竖直地置于温度为20的大房间中,平板通电加热,功率为100W。平板表面喷涂了反射率很高的涂层,试确定在此条件下平板的最高壁面温度。6-24 温度分别为100和40、面积均为0.5×

37、;0.5m2两竖壁,形成厚 = 15mm的竖直空气夹层。试计算通过空气夹层的自然对流传热量。第7章相变对流传热习题7-1 饱和水蒸气在高度L = 1.5m的竖直管外表面上作层流膜状凝结。水蒸气压力为p = 2.5´105Pa,管子表面温度为123,试利用努塞尔分析解计算离开管顶0.1m、0.3m、0.5m、0.8m及1.1m处的液膜厚度和局部表面传热系数。7-2 大气压力下饱和蒸汽在70的垂直壁面上凝结放热,壁面高1.3m、宽0.5m,求每小时的传热量及凝结水量。7-3 立式氨冷凝器由外径为50mm的钢管制成。钢管外表面温度为25,冷凝温度为30,要求每根管子的氨凝结量为0.009k

38、g/s,试确定每根管的长度。7-4 一竖管,管长为管径的64倍。为使管子竖放与水平放置时的凝结表面传热系数相等,必须在竖管上安装多少个泄液盘?设相邻泄液盘之间的距离相等。7-5 一房间内空气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一根外径为30mm,外壁平均温度为15的水平管道自房间穿过。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管外壁面发生膜状凝结,假定不考虑传质的影响。试计算每米管子的凝结传热量。并将这一结果作分析:与实际情况相比,这一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7-6 试分析:液体在一定压力下作大容器饱和沸腾时,表面传热系数h增加一倍,壁面过热度应增加多少倍?如果同一液体作单相湍流强制对流传热(湍流充分发展),为使表面传热系数h增

39、加一倍,流速应增加多少倍?这时流体的驱动功率将增加多少倍?7-7 直径为5mm,长度为100mm的机械抛光不锈钢薄壁管,被置于压力为1.013×105Pa的水容器中,水温已接近饱和温度。对该不锈钢管两端通电以作为加热表面,试计算当加热功率为1.9W和100W时,水与钢管表面间的表面传热系数。7-8 试计算当水在月球上、并在105Pa、10×105Pa压力下作大容器饱和沸腾时,核态沸腾的最大热流密度比地球上的相应数值小多少?(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1/6)第8章热辐射与辐射传热的计算习题图8-46 习题8-3图 8-1 已知材料A、B的光谱吸收比a(l)与波长的关系如图8

40、-45所示,试估计这两种材料的发射率e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并说明理由。图8-45 习题8-1图 8-2 一炉膛内火焰的平均温度为1500K,炉墙上有一直径为20cm的看火孔(可视为黑体)。试计算当看火孔打开时向外辐射的功率。该辐射能中波长为2mm的辐射力是多少?哪一种波长下的辐射能量最多?8-3 一漫射表面在某一温度下的单色辐射力与波长的关系如图8-46所示,试:(1)计算此时的辐射力;(2)计算此时法线方向的定向辐射强度。8-4 有一块厚度为3mm的玻璃,经测定,其对波长为0.3 2.52mm的辐射能的穿透率为0.9,而对其它波长的辐射能可以认为完全不穿透。试据此计算温度为5800K的黑体辐射

41、及温度为300K的黑体辐射投射到该玻璃上时各自的穿透率。8-5 面积为A1 = 4×10-4m2,温度为T1 = 1000K的漫射表面向半球空间发出热辐射,在与辐射表面法向成45°方向、距离为1m处安置一直径为20mm的热流计探头,测得该处的热流为1.2×0-3W,探头表面的吸收比取1。试确定辐射表面的黑度。8-6 两块平行放置灰体平板的表面黑度为0.8,温度分别为t1 = 527及t2 = 27,板间距远小于板的宽度和高度。试计算:(1)板1的本身辐射;(2)对板1的投入辐射;(3)板1的反射辐射;(4)板1的有效辐射;(5)板2的有效辐射;(6)板1、2间的辐

42、射传热量。8-7 设热水瓶的瓶胆可以看作直径10cm、高26cm的圆柱体,夹层抽真空,其表面黑度为0.05。试估算沸水刚冲入水瓶后,初始时刻水温的平均下降速率。夹层两壁温可以近似的取为100和20。8-8 一直径为0.8m的薄壁球形液氧储存容器,被另一个直径为1.2m的同心薄壁容器所包围。两容器表面为不透明漫灰表面,发射率均为0.05,两容器表面之间是真空的,如果外表面的温度为300K,内表面温度为95K,试求由于蒸发使液氧损失的质量流量。液氧的蒸发潜热为2.13×105J/kg。8-9 两个相距1m、直径为2m的平行放置的圆盘,相对表面温度分别为t1 = 500、t2 = 200,发射率分别为e1 = 0.3、e2 = 0.6,圆盘另外两个表面的换热忽略不计。试确定下列两种情况下每个圆盘的净辐射传热量:(1)两圆盘被放置于t3 = 20的大房间中; (2)两圆盘被放置于一绝热空腔中。8-10 两漫灰平行平板间存在着辐射传热,并保持表面温度T1T2,表面发射率分别为e1、e2。为减少两板间的辐射热流,用一个两侧面发射率不同的薄遮热板将两板隔开。试问:(1)为使两板之间的辐射传热有最大的减少,遮热板应如何放置?即应将该发射率小的还是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