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目标导航1.解释物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2.结合具体实例简述生物的共同进化和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阅读P119121)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2隔离(1)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2)类型项目类型发生范围结果生殖隔离不同物种间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新物种的形成过程(2)结论: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阅读P12312
2、6)1共同进化(1)类型生物与生物间的共同进化共同进化类型实现手段举例不同物种之间种间互助长有细长吸管似口器的蛾与细长花矩的兰花种间斗争猎豹和斑马(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共同进化(2)概念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内容(2)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进化。(3)进化历程判断正误:(1)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2)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3)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4)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代谢类型。()(6)中性突变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
3、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答案(1)×(2)(3)×(4)×(5)×(6)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种群和物种的区别和联系(1)种群和物种的区别种群强调的是同一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物种则强调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2)种群和物种之间的关系同一种群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个体可能分布于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种群。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不同物种的个体一定属于不同的种群。2生殖隔离的三种情况体现(1)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2)有些虽能交配,但胚胎期死亡。(3)有些虽能交配,并能成功繁殖出子代,但成活的杂种后代
4、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总之,只有能繁育出“可育后代”才堪称“无生殖隔离”,只有不存在生殖隔离时,才可称作“同一物种”。3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类型定义特点举例共性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同种生物,地理隔离消失后仍然可以进行基因交流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均阻止了基因天然交流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永久性不能进行基因交流驴和马4.物种形成的两种模式和三个环节(1)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渐变式(如下图)爆发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由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如下
5、图)。此外还可利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加倍的原理人工创造新物种,如八倍体小黑麦。(2)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三者关系如下图:5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内容生物进化物种形成标志基因频率改变生殖隔离出现进化后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仍属于同一个物种属于不同物种二者联系(1)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2)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1物种的形成是否必须要经过隔离?是否必须要经过地理隔离?答案须经隔离,但未必经地理隔离。通常情况下,物种的形成须经地理隔离,最后产生生殖隔离。但在特殊情况下,不经地理
6、隔离也能产生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如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可不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2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是否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答案不一定。如果两个种群的生活环境都不发生变化或变化微小,或发生相似的变化,则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相同,则不会产生生殖隔离。1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
7、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问题导析(1)明确:区分物种的关键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存在地理隔离的不同种群,可能属于不同物种,也可能属于同一物种。b和d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达到生殖隔离;由于a1和a2的地理隔离,d和c有可能存在生殖隔离。(2)理解: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而不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a1中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a1中外迁群体与当地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但如果只发生地理隔离,而没有发生生殖隔离,则c和d可能是同一物种。答案B一题多变(1)a物种进化为新物种b和c的内因是什么?
8、答案突变和基因重组(或可遗传变异)。(2)若b物种迁入到c物种生活的区域,足够长的时间后一定会进化为新物种吗?答案不一定,也可能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的实例共同进化类型包含类型实例不同物种之间种间互助一种长有细长的吸管似口器的蛾与一种长着细长花矩的兰花种间斗争捕食猎豹与斑马黏液瘤病毒和兔子作物与杂草寄生竞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地球早期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氧气需氧生物2.共同进化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1)范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同种生物之间不存在共同进化。(2)物种之
9、间的共同进化有的是通过种间互助实现的,如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有的是通过种间斗争实现的,如猎豹与斑马。(3)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形成原因:共同进化。(2)形成过程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中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不同的,不同的选择方向形成不同的生物类型,最后形成不同的物种。不同的物种,其基因库中的基因组成也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基因的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基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反过来物种和生态系统
10、多样性又影响基因多样性。如图所示:4生物进化的规律(1)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结构上看:简单复杂(如: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单细胞多细胞等)。从功能上看:低等高等(如: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从生存环境上看:水生陆生。(2)代谢的进化异养自养;厌氧需氧。(3)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4)生态系统结构两极生态系统(无消费者)三极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5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几个关键点(1)真核生物出现以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2)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生态系统的第三极消费者,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3)原始陆生植物和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的登陆改变了陆地环境,陆地上复杂的
11、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1“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有什么启示?答案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应当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应合理有度地利用生物资源,做一个“精明的捕食者”。2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共同进化中,从生物个体和种群两个方面分析,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答案从个体考虑,对被淘汰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从种群考虑,无论是对捕食者还是对被捕食者,都有利于种群的发展。2下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
12、同属一个物种的蜥蜴很快就进化为不同的物种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的基因库问题导析(1)明确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2)判断图中各字母表示的含义: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答案C一题多变(1)X、Y、Z三个环节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各是什么?答案X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Y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Z的出现标志新物种的形成。(2)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在一起,是否能进行基因交流?答案不能。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属于两个物种,产生了生殖隔离。1.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A具有一
13、定的形态结构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C产生了生殖隔离D改变了基因频率答案C解析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作为物种存在的一种必要的特征,但标志新物种形成的应是生殖隔离。基因频率的改变情况只能说明生物进化情况。2.关于共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物种可以单独进化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无益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答案D解析物种生存在开放的环境中,受生存环境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不能单独进化;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较弱的个体,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物种间共同进化的方式除了通过生存斗争外,还有种间互助等;
14、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种间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旦灭绝,会影响到与之有关的生物的生存和进化。3.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是自然选择C是自然选择学说D是物种多样性答案C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代表的含义叙述错误。4.现有G、H、Q、W、X五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它们的进化历程及亲缘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五个物种中,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的两个物种最可能是_。(2)由共同祖先
15、进化形成上述五个不同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和_。(3)H、W两物种都生活在海洋中,体形都为纺锤形的事实能够说明_。(4)如果将W物种始终处在一个没有地理隔离的环境中,W物种将会在进化过程中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吗?_,为什么?_;W物种在它所生存的环境中将会进化吗?_,为什么?_。答案(1)X、Q(2)自然选择隔离(3)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定向的)(4)不会没有地理障碍群体中的个体可以相互进行基因交流会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W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解析(1)基因库相似程度越高的生物应是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2)物种的形成需要经过隔离,一个物种在特定的
16、环境中生存时,必然受到环境的自然选择。(3)这是一种趋同进化现象,是相同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4)没有隔离就不会分化出不同的物种,但生物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在不断进化的。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B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答案C解析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能产生可育后代;经过地理隔离会使基因库产生差异,长期进化就有可能产生生殖隔离;物种的区分依据就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不同种
17、群间的个体,由于有生殖隔离,所以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基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答案B解析地理隔离使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但物种的形成最终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即生殖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3生物的共同进化,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同种生物之间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亲代与子代之间ABC D答案C解析生物的共同进化可表现为生物与生物间及
18、生物与无机环境间。4狼和鹿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答案D解析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和发展。狼和鹿互为对方的生物环境,互相进行选择。相互选择的结果使双方都朝着快速奔跑的方向进化,它们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不能说谁快谁慢。5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B同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C
19、同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D同种地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答案A6原始生命出现之后,最可能符合生物进化趋势的是()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原始大气中不存在氧气,所以首先出现的是进行无氧呼吸的厌氧生物。随着光合作用的出现,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有氧呼吸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巩固提升7.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黄河北岸的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
20、同一物种,其原因在于二者间已形成生殖隔离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判断d物种是否是不同于b物种的新品种的方法是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能否交配,并产生后代答案D解析a物种分布在黄河两岸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物种迁移到黄河南岸后,与c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则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8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A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
21、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这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答案A解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属于环境污染,不属于共同进化。光合生物与环境中的氧气、好氧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生物的种类多样化;斑马与猎豹相互选择,增强了奔跑能力;陆生植物与陆生动物的出现,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选择,属于共同进化。9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它们之间都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
22、这种现象属于()A优胜劣汰 B过度繁殖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在自然状态下,这两种杜鹃花是不能杂交的,所以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虽然人工条件下可杂交成功,但不符合物种的标准。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答案B解析由于突变是不定向的,在使用皮康霜之
23、前,有的病原体就会因突变而对皮康霜有抗性,皮康霜对病原体进行了选择,保留了抗药性的个体;狮和虎是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华南虎和东北虎为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黑色和灰色桦尺蠖之间只是一个性状的差异,两者仍为同一物种。11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用S表示。在下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b、c三个群体中,最可能出现新物种的是_,理由是_
24、。(2)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的是_,理由是_。(3)S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_的变化,这种变化是_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4)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_、_、_三个环节。答案(1)c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物种(2)a群体性状与1.5亿年前的群体p最相似(3)基因频率自然选择(4)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解析图文转换认清a、b、c三曲线与p曲线的区别之处,其中a曲线和p曲线最相似,生物的差别很小,也就是说生物的变异较小,两种化石生物的生存环境最相似。12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
25、发现地雀有13种。如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的作用。(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4)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5)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多样性。答案(1)南美洲地雀(2)食物自然选择(3)地理生殖(4)种群基本单位(5)物种走进高考13.(2014·广东卷,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招生策划方案
- 钢筋购销合同协议书
- 银行委托支付协议书
- 到诊所兼职执业协议书
- 车间安全保密协议书
- 迪拜钢琴转让协议书
- 高空吊绳安全协议书
- 车位物业代销协议书
- 一方放弃房子权协议书
- 运输公司买卖协议书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 普惠金融大学试题及答案
- 运营维护的合同范例共
- 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的重点知识回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职业能力测试卷: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试题卷
- 软件开发设计模式试题及答案
- 医生的个人成长经历自传范文
- 带状疱疹知识
- 2025-2030纳米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全媒体运营师运营管理技能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