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1蛋白质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同时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2合理营养人们通过膳食得到保证人体生理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并且在各种营养素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平衡。3菌落总数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4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卫生执法主体以监督形式与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自身管理部门卫生管理相结合的监督和管理,两者共同承担食品卫生法赋予的不同权利和义务。5必需脂肪酸是指那些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而又是正常生长所需的多不饱和脂
2、肪酸。6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作用而发生的食品成分与感官性状的各种变化。7haccp沿着食品加工的整个过程,连续地、系统地对造成食品污染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在关键控制点对危害因素进行控制,并同时监测控制效果,随时对控制方法进行校正和补充。8骨质疏松症指骨结构变得稀疏,重量减轻,脆性增加,容易骨折的一种疾患9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由摄取食物而引起的能量消耗的现象这种由进食而引起的现象与食物营养成分有关,如进食混合膳食,这种多消耗的能量约为原基础代谢的10%10大肠菌群mpn指相当于100g或100ml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可能数来表示。11食物中毒指摄
3、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12膳食纤维是一类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物质。其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等。13水分活性在同一条件(温度、湿度、压力等)下,食品水分蒸气压(p)与纯水蒸气压(p0)之比14gmp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gmp要求食品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质量管理和严格检验系统,确保终产品质量符合标准。15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们是天然存在于食物中,人体不能合成,需要量
4、甚微,既不参加机体组成也不提供能量16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17美拉德反应高温过程中,食物蛋白质、氨基酸等的氨基和糖以及脂肪氧化的醛、酮等羰基所发生的反应,使食品发生褐变。18.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需由膳食提供的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婴幼儿还包括组氨酸简答题1试述膳食中影响钙吸收的因素。1)膳食中的维生素d、某些氨基酸和乳糖均可与钙形成可溶性的物质,有利于钙的吸收。2)另一方面,谷类中的植酸和蔬菜中的草酸、体内过多的脂肪酸可与钙结合
5、成不溶性的钙盐,阻碍钙吸收。2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是什么?1)微生物:微生物的酶促进腐败变质2)食品本身组成和性质:食品的酶、水分、营养成分、ph和渗透压影响腐败进程3)环境环境气温、气湿、紫外线和氧影响腐败变质进程3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是什么?1)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2)食物中毒的发病与食物有关。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有食用过同样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后发病停止。3)中毒病人有相似的临床表现。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4简述维生素缺乏的常见原因。(1)膳食中供给不足(2)抗维生素化合物的存在(3)人体吸收利用降低(4)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相对增加5,食品防霉去毒的
6、措施是什么?1)防霉控制粮食水分含量。控制贮存温湿度。防止受虫咬、鼠伤。使用防霉剂。2)去毒挑选霉粒、碾磨搓洗、碱炼去毒3)限制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玉米、花生仁、花生油20ppb玉米、花生仁制品20ppb大米、其他食用油10ppb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5ppb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6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1)新鲜蔬菜储存过久、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其硝酸盐在亚硝基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2)刚腌不久的蔬菜含较高的亚硝酸盐。3)用苦井水煮食物,在不洁容器中放置过夜,则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4)腌肉制品中加入过量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5)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加入食品6)儿
7、童消化功能不好者,食入蔬菜过多,大量硝酸盐在肠道转变为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导致中毒。7简述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基本特点。1)脂溶性维生素大部分贮存在脂肪组织中,通过胆汁缓慢排出体外,过量摄入可致中毒2)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则只有少量贮存且易排出体外,因此必须每日通过膳食补充供给不足时易出现缺乏症8防止苯并(a)芘危害的措施是什么?1)防止污染改进食品加工烹调方法加强环境治理。改进燃烧过程。食品生产中防润滑油污染。粮食、油料种子不在柏油路上晾晒。2)去毒吸附法去除。日光紫外线照射3)制定食品中允许含量标准熏烤动物性食品5ppb食用植物油10ppb9防止油脂酸败的措施是什么?1)防动植物残渣混
8、入。2)控制水分含量3)低温储存4)避免接触金属离子5)避免接触阳光、空气6)加抗氧化剂10有利因素:维生素d、柠檬酸盐促进吸收不利因素:植酸、膳食纤维以及过多的铜、镉、钙和亚铁离子妨碍吸收11预防亚硝基化合物危害措施是什么?(要点)1)防止食物霉变及其他微生物污染。2)控制食品加工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使用量。3)施用钼肥。4)许多食物成分有防止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作用。如大5)多吃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高的食物。6)制定限量标准12简述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原理和调配膳食时应遵循的原则。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蛋白质同时食用,其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利用率的作用原则为:食物
9、的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食用时间越近越好13简述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和理由。婴儿辅食添加时间应在4-6个月龄开始,至812个月龄完全取代母乳较为适宜因为4个月前添加对婴儿生长并无益处,相反还容易增加胃肠道感染及食物过敏危险性但也不宜迟于6个月之后,以免婴儿营养不良14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是什么?1)防止食品受细菌污染:加强肉类食品企业的卫生监督,做好屠宰前及屠宰后的兽医卫生检验,屠宰过程中防交叉污染。做好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及健康检查。2)控制细菌繁殖和毒素产生低温储藏肉制品3)杀灭病原菌及破坏毒素食用前食物应烧熟煮透。论述题1试从母乳组成及母亲和婴儿间的相互关系两方
10、面扼要阐述母乳喂养的各种优点。1)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的需要母乳的优点:蛋白质中酪蛋白较低,易于消化吸收,母乳中脂类含量及种类均有利于婴幼儿大脑发育,母乳中乳糖含量高,有利于肠道有益菌生长和钙的吸收,母乳维生素a、e、c的含量均较高,母乳的钙含量虽不多,但钙磷比适当,有利于婴幼儿吸收。2)含有多种免疫因子,有助于增强婴幼儿的抗感染力3)不易发生过敏4)有利于母体的产后恢复5)方便、经济2.试述影响膳食中铁,钙吸收的因素。内因:机体中钙,铁的营养水平及储备量,机体对钙,铁的需要量外因:钙:抑制钙吸收的因素:食物中的草酸,植酸,过多的脂肪酸,膳食纤维等促进钙吸收的因素:维生素d,乳糖,某些氨基酸铁:非血红素铁:抑制铁吸收的因素:食物中的草酸,植酸,鞣酸等促进铁吸收的因素:维生素c,半胱氨酸,维生素b2等血红素铁:可直接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3.试述影响铁、锌吸收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铁:a非血红素铁:抑制钙吸收的因素:食物中的草酸,植酸,鞣酸等促进钙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高管管理职责证明书(5篇)
- 学校食堂供应管理协议
-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协议
- 电商行业网络购物退换货免责合同
- 全面理解2025年行政管理中的公文处理试题答案
- 2025行政管理中市政学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现代管理者的决策典型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解析2025年市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的技巧
- 2025年合同将满到期后员工能否获得年终奖
- 2025年湖南省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
- 国企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光伏电站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泉州实验中学初一新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 车间技能矩阵管理制度
- 陶艺店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储能电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租房合同范本
-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 AI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 三元空间下个人化IP综艺《灿烂的花园》叙事与价值研究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