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进程(步骤):二、康复评定的重要性_第1页
教学进程(步骤):二、康复评定的重要性_第2页
教学进程(步骤):二、康复评定的重要性_第3页
教学进程(步骤):二、康复评定的重要性_第4页
教学进程(步骤):二、康复评定的重要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针灸学教案及讲稿 下篇 针灸治疗 第七章 治疗各论 第 6 页 共 6 页 针灸学教案次页§ 注:教案次页按每一讲次准备基本情况:讲次:第14周/ 第14次内容:治疗各论;内科病证 中风 面瘫学时:3学时章节:第七章 治疗各论 第二节 内科病证教具:Powerpoint、照片、挂图、动画、录像等。教学要求:掌握内容:中风、面瘫的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熟悉内容:中风、面瘫的概念、病因病机,了解内容:针灸治疗中风、面瘫的现代研究进展。教学要点:重点:中风、面瘫的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中风、面瘫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

2、疗原则、处方、配穴。难点: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拓展:中风、面瘫的现代临床针灸治疗案例。激趣:古代关于中风、面瘫的医案。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录像、照片、挂图、幻灯等教学方法,展示中风、面瘫的针灸治疗原则、配穴处方等。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 中风 60 min二 面瘫 55 min三 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5 min课后作业: 1中风的中经络与中脏腑如何鉴别?2中风的中经络的针灸取穴原则是什么?3面瘫的治疗原则和针刺手法是什么? 4. 预习下次课内容:第七章 治疗各论 第二节 内科病证 感冒 胃痛 阳痿教研室主任意见: 课后总结:针灸学讲稿下

3、篇 针灸应用第七章 治 疗 各 论第二节 内 科 病 证中 风一、概述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1.中风的主症:神志障碍,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2.中风与现代医学相应的病证: 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3.中风的发病率及危害:二、病因病机1.基础病因: 动风 心肝阳亢 (1)情志失调 化火 气血涩滞 成瘀 肝肾阴虚(2)精气亏虚 体肥气虚 体肥气虚(3)饮食不节 生痰 脾湿内聚 2. 发病:(1)风(2)火 阴阳失调 中经络 诱因 卒中 闭证(3)痰 气血逆乱 中脏腑

4、脱证(4)瘀 三、辨证1.辨证要点:(1)辨中脏腑、中经络:(2)辨闭证、脱证:(3)辨病势顺逆: 2.中风与痫证、厥证的鉴别:(1)中风与痫证:中风 半身不遂、语言不利 突然昏仆痫证 伴吼叫、吐涎沫四肢 抽搐(2)中风与厥证:中风 病程长半身不遂 突然昏仆神志不清厥证 时间短无半身不遂四、治疗1.基本治疗(1)中经络治法:主穴配穴:操作:方义:(2)中经络的临床分型:A.肝阳暴亢:B.风痰阻络:C.痰热腑实:D.气虚血瘀:E.阴虚风动:(3)中经络的针灸治疗要点:A.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B.针灸健侧与患侧:C.多取阳经穴:E.适当配合阴经穴:F.可用透刺针法:G.多种针法配合应用:(4

5、)中脏腑治法:主穴:配穴:操作:方义:闭 证 的 临 床 分 型:a.风火闭窍:b.痰火闭窍C.痰湿蒙窍(5)中脏腑针灸治疗要点:a.闭证:b.脱证:2.其他治疗(1)头针法(2)电针法五、按语1.疗效评价:2.急性期治疗:3.恢复期的治疗与功能锻炼:面 瘫一、概述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故又称: “口眼歪斜 ”。二、病因病机1.中医认识:2.现代医学认识:三、辨证1.倍耳(Bell)现象:试闭眼时,眼球向上转动,露出白色巩膜。2.面神经管内炎症多由中耳炎并发,可产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倍耳(Bell)麻痹),但多伴有其它症状。 如侵及鼓索神经时,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如病变在支配镫骨肌分支以上时,除味觉缺失外,还有听觉过敏。3.亨特(Hunt)综合征: 膝状神经节病变除表现有面神经麻痹,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障碍外,还有耳郭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和鼓膜上出现疱疹,称亨特(Hunt)综合征,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四、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主穴:配穴:操作:方义:2.临床要点:(1)治疗本病的选穴规律: 多用阳明与少阳经穴。(2)治疗本病的针刺手法: 透刺、浅刺、轻刺为主。(3)掌握针刺的刺激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