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学设计_第1页
鸿门宴教学设计_第2页
鸿门宴教学设计_第3页
鸿门宴教学设计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哈八中 2013-2014 学年度下学期教学设计学科: _学年: _教师: _讲课题目鸿门宴必修 / 选修:章节主备人张冰冰参加教师王佳 王磊 沈丽丽课时周期年月日月日教知识目标1掌握相关文言常识; 2了解鸿门宴过程。学能力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目科学评价相关人物。标情感目标本节重点掌握相关文言常识。本节难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上课时间年月 日教学用具多媒体上课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教学内容我的补充导由象棋的楚河汉界引出楚汉争霸,从而导入课文。入1 介绍司马迁及史记。2 相关背景。秦末, “天下苦秦久

2、矣 ”,公元前 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 ”,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整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体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当时刘弱项强,公元前206 年 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感矛盾展开。3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心中的项羽、刘邦形象。知4 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正音正字。5 学生看鸿门宴录像片断,引起兴趣,初步感受人物形象。6 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7 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8 教师点拨,

3、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 “鸿门宴 ”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进行的长达五年的楚汉斗争的开端, 本篇课文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刘邦和项羽在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性格及运筹谋略,使楚汉之争的结局初露端倪。第一部分(第 1 、 2 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第二部分(第 3、 4 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第三部分(第 5 、 6、7 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1 鸿门宴的斗争具有怎样的深层背景?

4、明确:刘邦、项羽都有南面称孤的野心。当年刘邦看见秦始皇,曾十分羡慕地说: “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也曾自负地说: “彼可取而代之! ”秦王朝覆灭后,刘、项矛盾日趋激化,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则拼死合相争。2 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作明确: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探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 “风正云散 ”;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究虑之举,次日即成行。宴中(正面交锋) 刘被动项主动, 三起三落。 范增 “数目 ”“举玦 ”,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 ”,三起。

5、真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 “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 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 “忠心之举 ”,范增毁玉,则为 “愤怒之为 ”。3 感受人物形象。(学生言之成理即可。)(1) 项羽明确:有 “力拔山兮气盖世 ”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不听人言,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优柔寡断,沽名钓誉,缺乏深谋远虑。(2) 刘邦明确:出身农家,不务正

6、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善听人言,有心计,处事果断。(3) 范增明确: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 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是被刘邦利用。(4) 张良明确:对刘邦忠诚,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5) 项伯明确: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6) 曹无伤明确: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 “欲以求封 ”。投机未成丢了小命。(7) 项庄明确: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8) 樊哙明确:忠诚,勇猛。4 司马迁是怎样描写人物的?明确

7、: (1) 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2) 另一方面, 善用对比烘托刻画人物。5 “鸿门宴 ”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明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増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増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宴设于项羽帐中, 刘邦虽为宾客, 却得不到尊位, 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増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

8、,已初见端倪。6 课文中刘邦对张良、项羽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说话人怎样的心理动态?体现了人物间怎样的关系?明确:在古代,一般士大夫除姓名外,还有字、号、斋名等等,还由于不同的关系和场合,另有不同的称谓。通过某些称谓,我们就可以窥探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看出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文中刘邦对张良称呼了五次,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宴前,项羽即将大军压境,三次称张良为 “君 ”。“君 ”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降低身价,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为目的。宴后,经历了鸿门宴上的惊心动魄,心有余悸,但还未脱离虎口,想借故

9、逃脱。若不留下张良搪塞,恐难如愿以偿,而留下张良,张良可能要冒杀头危险的,不好好相求,谁愿留在这是非之地?故而刘邦改换以前称谓, 两呼张良为 “公 ”。“公 ”也是尊敬称呼, 且往往用于尊长者,很明显,再降身价,语气近乎哀求,是为了活命要紧。再看刘邦对项羽的称谓, 本来两人同为反秦大将, 地位本无大的差异;再者,怀王曾与诸将约定: “先入关中者王之。 ”今刘邦先入关, 即便 “王关中 ”也无可厚非。可如今,项羽兵四十万,而己十万,即使想 “王关中 ”,也是 “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忍气吞声方为上策。在文中,称项羽,一连几次 “将军 ”,称自己,口口声声 “臣下 ”,甜言蜜语,一副小人嘴脸。

10、对张良,用尊称,是为了问计,是为了活命;对项羽,用尊称,贬自己,是抓住项羽沽名钓誉的心理,摧垮其思想防线。不同的人,不同的称谓,可谓八面玲珑,圆滑之极。7 讨论:你如何看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1 一词多义。(1) 如杀人如不能举(好像)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 (比得上)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到 去)(2) 举杀人如不能举(全、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举大计亦死(发动)梳(3) 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理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道歉)积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使君谢罗敷(告诉)累(4) 意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料想)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5)

11、 为使子婴为相(动词:做)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约为婚姻(动词:成为)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客何为者?(动词:干、做)人为刀俎(动词:是)何辞为?(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表被动)(6) 以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把)军中无以为乐(介词:用来)樊哙侧其盾以撞(连词:而)以待大王来(动词:来)(7) 因因击沛公于坐(介词: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于是、就)2 通假字。成五采( “采”同 “彩 ”,是彩色的意思)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 “拒 ”,把守; “内”通 “纳 ”,接纳)要项伯( “要”通 “邀 ”,邀请)不可不蚤来( “蚤 ”通 “早 ”)令

12、将军与臣有郤(“郤”通 “隙 ”,隔阂、嫌怨)因击沛公于坐(“坐 ”通 “座 ”,座位)不者( “不 ”通 “否 ”)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 “背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 ”通 “俱 ”,都)沛公奉卮酒为寿(“奉 ”通“捧 ”)3 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关系)今义:指山东省)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今义:河南省,河北省)4 词类活用。(1) 名词用作动词沛公军霸上(驻军)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吾得兄事之(侍奉)范增

13、数目项王(使眼色)若入前为寿(上前)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道芷阳间行(取道)沛公欲王关中(称王)(2) 名词用状语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头发上指(向上)道芷阳间行(从小路)(3) 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使 活)从百余骑(使 跟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 进来)拔剑撞而破之(使 破)封闭宫室, 还军霸上 (使 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使 侧过来)(4) 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交好)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近)(5) 形容词用作名词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5 文言句式。(1) 判

14、断句用 “也”表示判断此天子气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用 “者, 也”表示判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用 “也”表示判断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无标记表示判断此亡秦之续耳(2) 倒装句宾语前置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介词结构后置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贪于财货具告以事长于臣因击沛公于坐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得复见将军于此(3) 被动句用 “为所 ”“为 所 ”表示被动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无标记珍宝尽有之(4) 省略句为击(省介词宾语“之”) 破沛公军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 上(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