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调试方案(共16页)_第1页
变电站调试方案(共16页)_第2页
变电站调试方案(共16页)_第3页
变电站调试方案(共16页)_第4页
变电站调试方案(共1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一、编制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10。有关的电气计量表计检定规程。电气设备的厂家技术文件资料。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二、编制说明:2.1本方案针对XXXXX项目电气工程的安装、调整和试验而编制,施工过程中某些工作将需要生产厂家提供资料或配合的电气调整试验及投电、保运方案视具体情况和需要届时再另行编制。2.2本工程内容:XXXX变电所一座,共计高压开关柜及其配套设施61台,4台规格型号为SGB10-2500/10的干式变压器及一台型号

2、为SGB10-630/10的干式变压器。本调试方案即针对以上设备编制。三、设备及人员配置1.调试设备序号名 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直流电阻测试仪FK-G台12数字式直流高压发生器GC-2006A套13变比测试仪BBC-V1套14试验变压器操作台XC-3/0.22台1试验变压器CQSB(J)-3/50/0.2台15调频式串联谐振耐压装置FKVF套1根据实际需要调用6伏安特性测试仪DT103套1根据实际需要调用7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FKJB-702套18开关特性测试仪KJTC-III(B)套19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FKYZ套12.人员配置调试人员1名配合电工2名四、调试分项技术4.1.高压柜设备本体调试

3、4.1.1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 2、绕组连同套管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 3、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曲线; 4、检查互感器引出线的极性; 5、检查互感器变比; 用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对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和极性进行校验; 在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施加电流,检查二次电流回路的完整性和柜上各表计的显示是否正常; 若继电保护对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有要求时,应对互感器的励磁特性进行校验,同型式互感器相互比较,结果应无明显差别; 测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测试结果与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 对电流互感器进行绕组连

4、同套管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耐压过程中应无放电、击穿现象;4.1.2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的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 2、绕组连同套管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 3、测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直流电阻; 4、检查互感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互感器引出线的极性; 5、检查互感器变比; 6、测量铁芯夹紧螺栓的绝缘电阻; 测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值与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区别; 测量电压互感器各绕组的变压比,与出厂值应无明显差别。检查互感器的接线组别应与设计图纸相符; 测量铁芯夹紧螺栓的绝缘电阻;在作器身检查时,应对外露的或可接触到的铁芯夹紧螺栓进行测量。穿芯螺栓一端与铁芯连接

5、者,测量时应将连接片断开,不能断开的可不进行测量。 在绝缘电阻合格的前提下对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施加工频交流电压,时间1min,试验过程应无闪络和放电现象; 用万用表测量电压互感器一次侧高压限流熔丝管熔丝的直流电阻;4.1.3真空断路器 真空断路器的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绝缘电阻; 2、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 3、交流耐压试验; 4、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 5、测量断路器主触头分、合闸的同期性; 6、测量断路器合闸时触头的弹跳时间; 7、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 8、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 由有机物制成的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值在常温下不应低于下表的规

6、定。  有机物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标准 额 定 电 压(kV)315203563220330500绝缘电阻值(M)12003000600010000 电动闭合断路器,接入接触电阻测试仪,分别在断路器A相、B相、C相触头两端施加100A左右直流电流,分相测量断路器每相导电回路的接触电阻,测得值与出厂试验结果应无明显差别; 在合闸状态下对断路器施加工频交流电压,在分闸状态下对断路器进行真空灭弧室断口检查,检查方法是在断口间施加工频交流电压,电压等级参考相关产品技术规定,加压持续时间一分钟,加压过程中不应发生贯穿性放电; 用高压开关动特性测试仪对断路器主触头的分合闸时间和分合闸同期性进行测量

7、,测试结果应符合产品的技术条件,与出厂试验结果对比应无明显差别。且断路器合闸过程中的的弹跳时间不应大于2ms; 用单臂电桥或数字万用表测量分、合闸线圈的直流电阻值,测得的值应与出厂值无明显差别; 用500V低压摇表测量分、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10 M;4.1.4 开关特性试验1.当具有可调电源时,可在不同电压条件下,对断路器进行就地或远控操作,每次操作断路器均应正确,可靠地动作,其联锁及闭锁装置回路的动作应符合产品及设计要求; 当无可调电源时,只在额定电压下进行试验。 2.直流电磁或弹簧机构的操动试验,应按下表2的规定进行;液压机构的操动试验,应按下表的规定进行。 附装过流脱扣器的

8、脱扣试验过流脱扣器的种类延时动作的瞬时动作的脱扣电流等级范围(A)2.5102.515每级脱扣电流的准确度±10%同一脱扣器各级脱扣电流准确度±5% 注:对于延时动作的过流脱扣器,应按制造厂提供的脱扣电流与动作时延的关系曲线进行核对。另外,还应检查在预定时延终了前主回路电流降至返回值时,脱扣器不应动作。 直流电磁或弹簧机构的操动试验操作类别操作线圈端钮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操作次数合、分1103合 闸85(80)3分 闸653合、分、重合1003 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装有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断路器的情况。 4.1.5避雷器 避雷器的试验包含以下内容:1、测量绝缘电阻2、

9、测量有机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直流1mA参考电压和直流1mA参考电压下的电导电流;3、测量组合过电压保护器的工频放电电压; 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500 M; 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测量避雷器在直流1mA泄漏电流下的参考电压,和在75%参考电压下的电导电流,测得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下表)的规定,与出厂结果对比应无明显差异; 工频放电电压测试时,试验电压分别加在被试品的A/B、A/C、B/C、A/D、B/D、C/D端,其放电参数见下表:4.1.5母线及套管 母丝及套管的试验内容包含以下项目:1、测量绝缘电阻;2、交流耐压试验; 用2500 V摇表测量母线及套管的相与相及相对地的绝缘电阻,绝

10、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00 M; 对母线及套管分相进行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无放电击穿现象。试验的顺序为A相对B、C相及地,B相对A、C相及地,C相对A、B相及地。4.1.6二次回路 用微机保护综合测量仪在各断路器柜电流回路单元施加三相正弦交流电流(注意挑开电流试验端子的连接片),检查电流回路的完整性和微机保护装置测量及保护电流回路的精度。装置中输入整定值或模拟值,其过流及速断保护应能可靠动作,时限正确,信号回路显示正常。在差动回路中通入整定点电流,模拟差动故障,差动保护应能准确动作。若有上位机通讯,其发讯也应正确及时; 用微机保护综合测量仪在各断路器柜柜内电压回路(电压回路小断路器下端

11、)输入三相100伏正弦交流电压,检查微机保护装置电压回路的完整性和保护装置的精度; 分别模拟接地和PT断线故障,微保仪应有报警显示,后台机也应有相应指示; 直观法检查母联柜与一、二段母线的连接相序,确定一致后,在一段母线送入三相380伏低压电源(退出所有馈线断路器)。合母联开关,将两段PT手车摇至工作位置,合两段PT的二次保险,用万用表在PT柜的电压装置两端进行预核相,测量A630、A640;B630、B640;C630、C640电压母线的电压,若相序正确,其值应为零或仅有微小的不平衡电压,两端母线不同相之间的电压约为3.8伏。核相完成后拆除临时电源,复原试验时拆开的端子、二次线等; 合上各断

12、路器柜的操作电源,用面板上的操作按钮和智能操控装置对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控制回路的动作应准确、可靠,智能操控装置上的指示应与断路器的分断状态一致; 对接地刀闸进行分、合操作,动作应顺畅,地刀的实际状态应与智能操控装置的指示相一致;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它并联支路时,不应小于10 M: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的电源回路等,均不应小于1 M。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可不小于0.5 M;4.2变压器调试 电力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 3、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

13、性; 4、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5、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6、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7、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8、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9、绝缘油试验; 10、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11、检查相位; 用直流电阻快速测量仪在各分接头位置上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各相测得的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换算公式如下 R2(T+t1)R1(T+t2)式中:R1、R2 .环境温度为t1

14、 、t2时的电阻();t1 、t2 .分别为出厂时和当时的环境的温度;T .系数:铜线T=235 用智能变比测量仪测量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变压比的规律;电压等级在220kV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其变压比的允许误差在额定分接头位置时为±0.5%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的极性,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 用高压兆欧表测量高压绕组连同套管对低压绕组及地的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出厂值的70%; 当测量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的温度不符合时,可按下表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温度换算系数 温度差K510

15、15202530354045505560换算系数A1.21.51.82.32.83.44.15.16.27.59.211.2 注:表中K为实测温度减去20的绝对值。 当测量绝缘电阻的温度差不是表中所列数值时,其换算系数A可用线性插入法确定,也可按下述公式计算: A=1.5K/10 校正到20时的绝缘电阻值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当实测温度为20以上时: R 20 = AR t 当实测温度为20以下时: R 20 = R t/A 式中 R20校正到20时的绝缘电阻值(M); Rt在测量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M)。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行

16、器身检查的变压器,应测量可接触到的穿芯螺栓、轭铁夹件及绑扎钢带对铁轭、铁芯、油箱及绕组压环的绝缘电阻; 2、采用兆欧表测量,持续时间为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3、当轭铁梁及穿芯螺栓一端与铁芯连接时,应将连接片断开后进行试验; 4、铁芯必须为一点接地;对变压器上有专用的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时,应在注油前测量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 用兆欧表测量低压侧绕组对高压绕组及地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0 M;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5次,每次间隔时间宜为5min,无异常现象,冲击合闸应在高压侧进行,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试

17、验时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4.3 10KV电动机调试 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2、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3、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4、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5、检查定子绕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6、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 测量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有条件应分相测量),在运行温度时应不低于每千伏1 M,其吸收比应不小于1.2,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 用直流电阻快速测量仪对电动机绕组直流电阻进行测试,分相测量的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若中性点没有引出,测得的线间直流电阻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

18、%; 中性点引出的电机要检查绕组极性,并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额定电压的3倍。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5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微安以下时,各相间应无明显差别。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并记录泄漏电流,泄漏电流不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当不符合上述规定之一时,应找出原因,并将其消除。泄漏电流随电压不成比例地显著增加时,应及时分析; 在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定子绕组对外壳绝缘电阻合格的前提下,对电机定子绕组进行1min的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无冒烟,放电、击穿现象,试验结束后应再次对绝缘电阻进行测量,与试验前的测得值

19、无明显差别。因电动机是感性负载,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必须用静电电压表在高压侧直接监测试验电压,以防高压侧电压高出试验台测得的经过二次转换的模拟电压; 电动机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kV)3610试验电压(kV)51016 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中性点未引出的可不进行检查; 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的运行时间可为2h,并记录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当电动机与其机械部分的连接不易拆开时,可连在一起进行空载转动检查试 验; 电机单试前应拆开靠背轮,手动盘车,电机应转动灵活无卡阻; 单试前还应用2500V摇表测量电机绕组连同动力电缆的绝缘电阻值,应和试验时无明显差别;4.4 10KV动力电缆试验 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绝缘电阻; 2、交流耐压试验; 3、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 4、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电缆的主绝缘座耐压试验或者 测量绝缘电阻是,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者测量时,其他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应一起接地。2)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做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或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