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1、甚矣,汝之不惠。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去。3、悲哉世也。4、如鸣佩环。的悦耳声。5、潇潇暮雨。6、帘卷西风。2、何以战?3、微斯人,吾谁与归?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有春天了。5、何用识夫婿。6、孔子云:“何陋之有?”7、唯才是举。(是,宾语提前标志)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9、时人莫之许也。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你不聪明到了极点。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这个世道真可悲。如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击傍晚的雨绵绵不断。寒冷的西风,吹卷着门帘。二、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前)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依靠什么去迎战?没有这样的人,我
2、将和谁在一起呢?然而,居住在城内的人并不知道郊外已凭借什么特征便是我的夫君呢?孔子说:“又有什么简陋的呢?”举荐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才能怎样。孔文这人凭什么称呼他“文”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精品资料10 、问女何所思。11 、会宾客大宴。12 、何苦而不平?13 、且人患志之不立。14 、王曰:“何为者?”请问女儿你在思考什么呢?适逢某家大宴宾客。又担心什么挖不平呢?况且,人们担心的是不立志。楚王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15 、宋何罪之有?16 、终不自信其术之妄。17 、鬼莫敢我抗。(抗我)18 、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宋国又有什么罪呢?始终不相信自己的方法荒谬。鬼没有敢抗拒我的
3、。向南方衡阳飞去的大雁没有丝毫停留的旅途上有很多岔路,我今天在哪里?苏辙一直没能见到他啊19 、多歧路,今安在?(在安)20 、辙也未之见焉。三、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本应放在谓语前作状语)1 、祭以尉首。(以尉首祭)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3、战于长勺(与长勺战)。4、叫嚣乎东西。(乎东西叫嚣)5、借(于)旁近与之。6、信义著于四海。都知道你是很守信义的。7、屠惧,投以骨。担中的骨头扔给狼。用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把当今天下大事拿来咨询我。在长勺迎战齐军。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在旁边邻居家借来给他。在四海之内,百姓屠户很害怕,就把8、贫者语于富者曰。穷和尚向富和尚告诉了自己去南
4、海的想法。9、蒙辞以军中多务。为理由加以推辞。10 、易之以百金。11 、有时朝发(于) 白帝。1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可待。13 、胡不见我于王。楚王?14 、受地于先王。承了土地。15 、醒能述(之)以文者。件事的人。16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用百金来交换。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不因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急不为什么不把我引荐给从先王那儿接受继酒醒以后能够写文章记述这在岳阳楼的上面镌刻上唐代和当今名人的诗词歌赋。四、定语后置。定语本应放在名词中心语的前面,为了强调定语所表达的内容,临时置后。1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料。2、居庙堂之
5、高则忧其民。忧虑。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在高高的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于是就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4、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耕。羊子曾在路上行走,捡拾到别人丢失的一块金子。5、尝贻余核舟一(枚)。船。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的啊。7、有地隐然而高。8、有池洼然而方以长。9、听其言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桃核雕刻的小原来是挑选又长又窄的桃核雕刻成有一块隐隐约约比较高的地。有一方洼陷下去的长方形的水池。听他宏辩的言论,看他秀伟的容貌。文言文被动句。1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周处年轻的时候,粗暴强悍,争强好胜,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
6、。2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3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只见它一吐舌头,两只小虫就被它吞吃掉了。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被人雇佣耕地,有什么富贵可言呢?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举用。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吴广一向都很关爱士卒,士卒也都愿意被他命令。8、陈涉乃立为王。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这支队伍中。10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油从铜钱的方孔中流进去,可是铜钱的边缘一点也没被油沾湿。1
7、1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山峦被晴空下融化的积雪洗净,美好得像擦过一样。12 、池水尽黑。 池水尽被洗笔的余墨染黑。13 、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也。 小小的诚意不能被人信服,神灵不会保佑您的。(三)文言文判断句。1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们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儿。2、力学不倦,自力者也。努力学习永不倦怠,才是靠自己的努力进取获得成功的人。3、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花。5、此为何若人?6、中轩敞着为舱。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8、当立者,乃公子扶苏。9、我是李府君亲。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德高望重的人。这是一
8、个怎样的人呢?中间高起的部分是船舱。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胆识的人。应当继承王位的人是公子扶苏。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
9、也。(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臣本布衣。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1 .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
10、君子者也。(爱莲说)2 .用“者,”表判断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 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3 .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4 .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二、被动句所谓被动, 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也就是说,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为:忠
11、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一)”为所”1. “为所”(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2. “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3. “为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二)"见于”1. “见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2. “见”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例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12、赤壁之战)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三、省略句( 1 )主语的省略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日(邹忌讽齐王纳谏)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 )谓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 )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 )介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 )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四、倒装句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
13、语后置等。(一)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二)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 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 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1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2
14、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 (或介词) 的宾语时, 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沛公安在?(鸿门宴)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15、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三)定语后置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 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译为: 铿然有声的石头, 到处都这样啊。 “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 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四)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 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 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译为:将军
16、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再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此所谓战用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部分相关训练 请在本学期所学文言文课文中, 找出含有文言特殊句式现象的文句, 以巩固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一、判断句:二、被动名:三、省略句:四、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附参考答案:参考篇目: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一、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皆以美于徐公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兵也二、
17、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河伯)顺流东行,(河伯)至于北海,(河伯)东面而视,(河伯)不见水端。 四、倒装句: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何后之有 忌不自信 不吾知也 则何以哉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定语后置: 四方之士来者 国之孺子之游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乃号令于三军曰 遂使之行成于吴 十年不收于国 又败之于没 谤讥于市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赵氏求救于齐 和于
18、身也 甚于妇人 贤于长安君 封之以膏腴之地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浴乎沂,风乎舞雩 为国以礼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初中 1 6 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一、名词活用(1) 名词作动词1 、 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4 )2 、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4)3 、 天雨墙坏(雨,下雨, 34 )4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42 )5 、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6 、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42)7 、 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21 )8 、 愿为市鞍马(市,买, 45 )9 、 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57 )10 、对酒当歌(歌,高
19、歌,唱歌, 220 )11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 、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13 、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 、一鼓作气(鼓,击鼓)17 、朝服衣冠(服,穿戴)18 、惠子相梁(相,作宰相)19 、冬雷震震(雷,打雷)20 、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 、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 、有仙则名(出名)23 、有龙则灵(现灵)24 、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25 、书帛曰:“陈胜王。”(称王)26 、不蔓不枝(蔓延;生
20、出枝节)27 、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 、环而攻之(环,包围)29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 、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31 、皆下之(攻下)32 、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 、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 、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 、天下 缟素 (穿孝服)36 、茶毕,即 棹小舟入湖(划船)(2) 名词作状语1 、 窗扉洞开(像洞一样, 27 )2 、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 )3 、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4 、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5 、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6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7 、面刺寡人者(面,当面)8
21、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10 、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1 、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2 、乃丹书帛(用朱砂)二、动词活用(1) 动词作状语1 、 几处早莺争暖树(争, 16 )2 、忽啼而求之(啼,哭着,42 )3、跳往助之(跳,跳着)(2) 动词作名词1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49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3) 使动用法1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4、乱花渐
22、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 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原动;使 坚韧)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9、忿恚尉(使尉愤怒)10 、 凄 神 寒 骨()(4) 意动用法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3、闻寡人之耳者(闻)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
23、)9 、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10 、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11 、(五) 为动用法1 、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3、既泣之三日(泣)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5、念悲其远也(悲)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三、形容词活用(1) 作名词1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 49 )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 36 )3、披坚执锐(坚、锐)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8 、野 芳 发而幽香(香花)9、心乐之(以之为乐)
24、(2) 作状语1 、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36 )2 、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75 )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3) 作动词1 、家富良马(富,有很多, 36 )2 、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 21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42)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 42)6 、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 66 )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9、心乐之(乐,喜欢)10 、凄神寒骨(凄、寒)11 、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12 、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13 、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14
25、、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15 、毕力平险(毕,用尽)16 、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17 、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18 、楼渐低(低,降低)19 、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20 、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22 、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23 、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24 、香 远 益清(远播)25 、互相 轩邈 (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四、数量词活用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使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使动1 .先破秦入咸
26、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动用法。使称王。2 .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3 .纵江东父老怜而 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王,使做大王。4 .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二)动词活用为使动1. 腾 蛟 起 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 .川泽纾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3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 “窜用作使动。“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 .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6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动用法。使活。7 .
27、乘犊车,从吏卒。赤壁之战从,使跟从。8 .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逃跑。(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1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2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 辱身,其次不 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3 .否泰如天地,足以 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二.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意动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师说师,以为老师。2 .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3 .孔子师郑子、慕弘、师襄、老聃。师说师,以为老师。(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2 .于其身也则 耻师焉,惑矣。师说耻,以为耻
28、。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 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4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 耻学于师。师说耻,以为耻。5 .后人哀之而不 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6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三.动词活用为为动词1 .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离骚死,为而死。2 .而世不能与死节者比。报任安书为而死。3 .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四 . 名词活用作动词1 . 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水”用作动词:游水)劝学2 . 或 师 焉(“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师说3 . 族秦 者秦也(“族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4 . 义 不赂秦(“
29、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六国论5 . 由山以 上 (“上”用作动词;上走)游褒禅山记6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肺军,驻扎。7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肺鄙,把当作边邑。8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肺盟,结盟。9 . 鸷鸟之不 群 兮。离骚群,合群。10 . 则耻 师 焉。师说师,学习。11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师说师,学习。12 以事秦之心礼 天下之奇才。六国论礼,礼遇。13 . 德何如则可以 王 ?齐桓晋文之事王,称王。14 . 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齐桓晋文之事树,种。衣,穿。15 增数 目 项王。鸿门宴目,使眼色16 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焦土,成为焦土。17 魏其,大将也,衣赭色,关三木。报任安书衣,穿。18 然皆 祖 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祖,效法。五.名词作状语1. 朝 济而 夕 设版焉(“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网络架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战略沟通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如何进行项目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
- 委婉拒绝合同条款回复函
- 重新定义品牌核心价值的方法计划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设备租赁合同
- 程序调试与优化方法试题及答案
- 班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计划
- 精炼试题2024年高考数学及答案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 《高效面试技巧课件版》教案
- 实验室精密仪器全面维护保养服务协议
- (三模)2025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三)生物试卷(含答案)
- 拓扑优化与异形结构打印-洞察阐释
- 【绥化】2025年黑龙江绥化市“市委书记进校园”事业单位引进人才28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粉笔协议班电子合同
- 2025年电缆购销合同范本9篇
- 2025+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 中学生学宪法班会课件
- 医院后勤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县人民医院老住院楼装修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编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