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 1.地理问题研究的核心环节是( ) A 地理数据采集 B 地理数据教学方法 C 地理数据描述 D 地理数据的处理 答案:D 参考课本P26页 2.在单峰负偏态的分布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160;C 算数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 D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答案:B 参考课本P33页 3.下列哪个数据不是属性数据 ( ) A 人口数量 B 村庄河流的分布 C 国内生产总值 D 土地面积
3、;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 4.偏相关系数的性质有偏相关系数分布的范围在-1到1之间; _; 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必小于或最多等于由同一系列资料所求得的复相关系数。 A.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B.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 C.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大 D.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其偏相关程度越小 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 5. 时间序列的组合成分包括长期趋势(T )、_循环变动(C
4、160;)和不规则变动(I )。 A季节变动 B.灰色模型 C马尔科夫 D.乘法模型 答案:A 参考课本 P72-P73页 6. 主成分分析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 A.回归分析
5、 B.时间序列分析 C.相关分析 D.系统聚类分析 答案:C
6、0;参考课本P95页 7在地理学中,主要对于“状态”的预测方法是( )A.主成分分析法 B.马尔可夫预测法 C.灰色模型分析法 D.趋势面分析发 答案:B &
7、#160; 参考课本P108页 8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之上的空间插值法是( ) ARBF神经网络方法 B克里格插值法 C反距离权重倒数插值法
8、160; D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 答案:B 参考课本P141页 9. 下面哪一个不是AHP决策的基本步骤 ( ) A明确问题 &
9、#160; B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C分层计算特征值 D层次总排序 答案:C 参考课本227230页 10. 下列属于图G=(V,E)所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的是( )
10、 A边集 B. 子图 C. 关联边 D. 基础图 答案:A 参考课本P57页 11.下列不属于一个网络图的基础指标的是
11、;( ) A连线数目 B结点数目 C网络中亚图数目 D回路数答案:D 参考课本P281页 12.下列哪个数据不
12、是属性数据 ( ) A 人口数量 B 村庄河流的分布 C 国内生产总值 D 土地面积 答案:B 参考课本P20页 二、填空题 1.锡尔系数 ,就说明分配差异越大;反之,锡尔系数 ,说明收入分配越均衡。
13、 答案:越大、越小 参考课本P43页 2.地理数据的统计处理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 。 答案:一是进行统计整理;二是计算有关统计指标和参数。 参考课本P27页 3. 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 ,表示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高于正态分布; &
14、#160; 表示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低于正态分布 答案:g1>0、g1<0, 参考课本P33页 4. 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常常用地理数据分布的_与_来描述。 答案:集中化程度、均衡度 参考课本P35 5. 回归分析方法,就是研究要素之间_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建立反映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即_。 答案:具体数量关系 、回归模型 参考课本P59 6.趋势面分析是利用数
15、学曲面模拟地理系统要素在 及变化趋势的一种数学方法。 答案:空间上的分布 参考书课本本P100 7.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有 、模糊聚类法、动态聚类法等。 答案:系统聚类法
16、 参考课本P82 8.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三种分析方法: 、 、 。 答案:LISA、G统
17、计、Moran散点图 参考课本P123页 9变异函数四个非常重要的函数: 、 、 、 。答案:基台值、变程(空间依赖范围)、块金值(
18、区域不连续性值)、分维数 参考课本P137 10. 最短路径的三方面含义: 、 、 。 答案:纯距离意义上的最短距离、经济距离上的最短距离、时间意义上的最短距离。
19、0;参考课本P283页 11. 中心选址问题的质量判断依据: 。 答
20、案:使最佳位置所在的顶点的最大服务距离最小。 参考课本P286页 12.地理系统本身的 从本质上决定着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 答案:复杂性 参考课本P23 名词解释1.地
21、理数据: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标志 2.有序数据: 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指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则称为有序尺度或等级尺度数据。 3.洛伦兹曲线:使用累计频率曲线研究工业化集中化程度的曲线被称之为罗伦次曲线。 4. 秩相关系数: 又称等级相关系数,或顺序相关系数,是将两要素的样本值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统计量。 5. 马尔可夫过程: 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若每次
22、状态的转移都只仅与前一时刻的的状态有关,而与过去的状态无关,或者说状态转移过程是无后效性的,则这样的状态转移过程就称为马尔可夫过程。6.聚类分析: 亦称群分析或点群分析,它是研究多要素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方法。7AHP决策分析法: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问题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8. 地统计学: 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研究那些在空间分布上既有随机性又有结构性或空间相关和依赖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 9. 最小支撑图:在一个图的所有支撑图中权重之和最小的那个叫做该图的最小支图。10. 基础图:从一个有向图D中
23、去掉所有边上的箭头所得到的无向图。 问答题 1. 为什么进行主成分分析?它的几何意义和数学意义是什么? 答案:变量太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与复杂性 一些变量之间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从几何意义看,找主成分的问题,就是找出p维空间中椭球体的主轴问题; 从数学上看,主成分是初始变量的相关矩阵中m个较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2.回归分析研究的范式?(老师补充的内容) 答案: 1. 确定研究目标与变量
24、0; 2进行相关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自变量间) 3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或非线性) 4计算回归常数与回归系数 5回归模型的检验 6建立回归方程与模型解释 3. 简述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1)计算相关系数矩阵(2)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3)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4)计算主成分载荷。 答案:优点:思路简单明了,它将决策者
25、的思维过程条理化、数量化,便于计算,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所需要的定量化数据较少,对问题的本质,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分析的比较透彻、清楚。 缺点:过于粗略,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5.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
26、0; 答案: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趋势面分析方法,马尔科夫预测方法。 6. 对计量地理学的评价?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值来度量。(2)在现代地理学中,传统方法是数学方法的基础,数学方法是传统方法的重要补充。(3)数学方法是人们进行数学运算和求解的工具,能以严密的逻辑和简洁的形式描述复杂的问题、表述丰富的实质性思想。(4)地理学研究中,数学方法有其局限性。 (5)现代地理学中数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密切相关。 计量地理学期末考试
27、样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1、近代主要由美国地理学家发起的计量运动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学派,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 ) A 依阿华的经济派 B 威斯康星的统计派 C 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派 D 由赫特纳首倡的区域学派 答案:D 2、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28、60;) A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 B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 C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 D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答案:A 参照教材第一章第56页 3、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和( )。 A. 区域联系
29、60; B. 地理范围 C. 地理属性 D. 空间联系 答案:D 参照教材第二章第19页 4、下列地理数据哪一组分别属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A.有台基值模型 B.无台基值模型 C.抛物线模型 D.孔穴效应模型 答案:C 参照教材第四章第138页 二
30、0;填空题 1、空间相互作用分析,主要是定量地分析各种“地理流”在不同区域之间流动的_。 答案:方向和强度 参照教材第一章第4节 第13页 2、相互关系分析这类研究主要是对_、_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答案:地理要素、地理事物 参照教材第一章第4节 第12页 3、根据测度标准,可以将数量标志数据划分为和比例尺度数据。 答案:间隔尺度数据 参照教材第20页 4、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数量化、形式化、逻辑
31、化 、 。 答案:不确定性、多种时空尺度、多维性 参照课本24页 5、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常常用地理数据分布的 和 来描述。 答案:集中化程度;均衡度 参照教材第35页第一段 6、地理要素
32、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测定,主要是通过 来完成的。 答案:对相关系数的计算和检验 参照教材第47页第三段 7、是事物之间差异性的度量,差异性越大,则相似性越小。 答案:距离 参照课本第84页第一段 8、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若每次状态的转移都只
33、仅与前一时刻的装态 ,而与过去的发展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转移过程就叫马尔可夫过程。 答案:有关;无关 参照教材第108页第五段 9、为揭示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首先需要定义空间对象的 。
34、0;答案:相互邻接关系 参照教材第120页最后一段 10、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三种分析方法 、 、 。 答案:LISA;G统计;Moran散点图 参照课本第123页第三段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_
35、 答案: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参照教材第一章第4节 第12页 2、地理学:_ 答案: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参照计量地理学(全)PPT的第4张幻灯片 第一章第1节 3、属性数据:答案: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地理过程的有关属性特征。
36、0; 参照课本第20页 4、二元数据:答案:用0、1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参照课本第21页 5、集中化指数:答案:是一个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的指数) 参照课本第36页第一段 回归模型: 答案: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能反映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37、160; 参照课本第59页第三段 状态转移概率: 答案:在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从一种状态出发,下一时刻转移到其他状态的可能性,称为状态转移概率。) 参照教材第108页第六段 8、主成分分析:答案:主成分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划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数学 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 参照课本第95页第三段 9、地理学第一定律:&
38、#160;答案:在地理空间中邻近的现象比距离远的的现象更相似 参照教材第120页第一段 10,区域化变量: 答案:当一个变量呈现为空间分布时,就称之为区域化变量 参照教材第132页第五段 四、问答题 1、问: 计量地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的时间?各阶段的特征?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末 特征:统计学方法的应用
39、;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 特征: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特征:运筹学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GIS等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由传统计量地理学开始向现代计算地理学发展) 特征:GPS、RS、
40、GIS技术、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型、细胞自动模型、模糊逻辑模型、改进了的地理加权回归等高性能计算所依赖的计算方法与理论模型。 2、写出对地理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时常用到的统计指标与参数。并解释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含义。 描述地理数据一般水平的指标:平均值、中位数、众数。 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极差、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 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特征的参数:偏度系数 、峰度系数。 偏度系数测度了地理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情况,刻画了以平均
41、值为中心的偏向情况。 峰度系数测度了地理数据在均值附近的集中程度。 参照教材第2933页 3、简述回归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答案:(1)确定研究目标与变量 (2)进行相关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自变量之间) (3)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与非线性)(4)计算回归常数与回归系数 (5)回归模型的检验 (6)建立回归方程模型解释
42、; 参照计量学地理PPT第176页 4、简述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答案: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计算主成分载荷 参照教材第9697页 5、简述AHP决策分析方法的基本过程并举例说明 答案:明确问题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
43、160; 计量地理学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1.填空题(本题20分) 1一般而言,地理数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数量化、形式化、逻辑化,不确定性,多种时空尺度, 多维性。 2.描述
44、地理数据一般水平的指标有 平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 ;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极差 、 离差 、 离差平方和 、 方差与标准差 、 变异系数 ;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特征的参数有 标准偏度系数 、 标准峰度系数 。3.什么是秩相关系数: 是将两要素的样本值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
45、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统计量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常数b0及偏回归系数bi的求解公式(请用矩阵形式表达)b= 5. 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在线性规划问题中,满足约束条件的一组变量x=(x1,x2,,xn)T为可行解(1分),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最大(或最小)值的可行解称为最优解。(1分) 6.在目标规划模型中,除了决策变量外,还需引入正、负偏差变量,其中,正偏差变量表示决策值超过目标值的部分 ,负偏差变量表示
46、0;决策值未达到目标值的部分(每空0.5分) 7.网络图中的三个基础指标为连线(边或弧)数目(m),节点(顶点)数目(n),网络中互不连接的亚图数目(p),由它们产生的更为一般性的测度指标为指数=m/n,回路数k=m-n+p,指数=(m-n+p)/(2n-5p),指数=m/3(n-2p)(每空0.5分) 8.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计算主成分载荷。(每空0.5分) 9.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中,回归平方和U的自由度为自变量的个数k ,剩余平方和的
47、自由度为n-k-1,n为样本个数(每空0.5分) 2.聚类分析(20分) 聚类 第一步,在9×9阶距离矩阵中,非对角元素中最小者是d94=0.04,故首先将第4区与第9 地理解释3.树型决策法(20分) (1)画出决策树(10分) 4.地统计方法(20分) (1)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简述该方法应用于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之中,解决具体的问题。(5) (2)变异函数的四个基本参数分别是,基台值、变程(或空间依耐范围)、块金值(或区域不连续值)、分维数。地统计学的理论模型
48、分为三大类:有基台值的模型,包括球状模型、指数模型、高斯模型、线性有基台值模型和纯块金效应模型;无基台值模型,包括幂函数模型、线性无基台值模型、抛物线模型;孔穴效应模型。该模型是球状模型的一般形式。(5分) (3)下面模型(1)为球状模型。球状模型的四个参数分别为:块金值是0C,一般为常数;基台值为CC+0;变程为a;其中C为拱高。当c0=0,c=1时,称为标准球状模型。球状模型是地统计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模型,许多区域化变量的理论模型都可以用该模型去拟合。(10分) 5.随机型决策分析(20分) 随机型决策问题指决策者所面临的各种自然状态将是随机出
49、现的。 随机型决策问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明确目标; 存在着不依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个以上的自然状态; E4>E5 7 存在着两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行动方
50、案; 不同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可以计算出来。 (3分) 随机型决策问题可进一步分为风险型决策问题和非确定型决策问题。 1)风险型决策问题:每一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已知的或者可以预先估计的。 2)非确定型决策问题: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也
51、是未知的和无法预先估计的。 解决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方法有: 1)最大可能法将大概率事件看成必然事件,小概率事件看成不可能事件的假设条件下,通过比较各行动方案在那个最大概率的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进行决策。 2)期望值决策法计算各方案的期望益损值,并以它为依据,选择平均收益最大或者平均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佳决策方案。 3)树型决策法树型决策法的决策依据是各个方案的期望益损值。计算过程一般从每一个树梢开始,经树枝、树杆、逐渐向树根进行。决策的原则一般是选择期望收益值最大或期望损失(成本或代价)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佳决策方案。 4)灵敏度分析法由
52、于状态概率的预测会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而基于状态概率预测结果的期望益损值也不可能同实际完全一致,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对可能产生的数据变动是否会影响最佳决策方案的选择进行分析,这就是灵敏度分析。 5)效用分析法考虑决策者个人的主观因素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即决策者的主观价值概念(效用值),并将其应用于决策过程的方法。 解决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有: 乐观法其决策原则是“大中取大”。 悲观法其决策原则是“小中取大”。 折衷法特点是,既不乐观,也不悲观,而是通过一个系数)10(££aa,表示决策者对客观
53、条件估计的乐观程度。 等可能性法以各状态发生的概率相等为假设的期望值决策分析方法。 后悔值法后悔值,是后悔值法决策的主要依据。所谓后悔值,是指某状态下的最大效益值与各方案的效益值之差。后悔值法,也称最小最大后增值法。计量地理学期末试卷(B)参考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1.填空题(本题20分) 1)地理网络中,关联矩阵是对网络图中 顶点 与 边 的关联关系的一种描述;邻接矩阵是对图中 各顶点之间的连通性
54、程度 的一种描述。2)请写出线形规划问题: Min Z=2X1+3X2+4X3 满足 X1+2X2+X33 2X1-X2+3X34 X1,X2,X30 的对偶问题 3)变异函数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分别为:基台值,变程或称空间依赖范围,块金值或称区域不连续性值, 分维数。(每空0.5分) 4)克里格方法是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结构分析基础上的,它是在有限区域内对区域化变量的取值进行无偏最优估计估计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企业建模构件
- GB/T 45556-2025植物源产品中戊聚糖含量的测定气质联用法
- 行政权的偏离与纠正机制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语文内容考察方式的多样性试题及答案
- 高校火灾救援应急预案(3篇)
- 社区防火灾工作应急预案(3篇)
- 行业标准化对市场竞争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电影院火灾突发应急预案(3篇)
- 出租车行业火灾应急预案(3篇)
- 泵站火灾事故应急预案(3篇)
- 骨折石膏夹板外固定技术PPT
- (完整word版)冰柜投放协议(免投版)
- 妇幼保健学(安徽医科大学)电子教案xl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
- [安徽]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155页)
- 父权制度下埃德娜的精神觉醒-精品文档资料
- 张齐华:《平均数》课件
- 用药情况记录表正式版
- 《铁路线路里程断链设置和管理规定》
- 21世纪音乐教育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2004年音乐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
- 提高钢管桩接头焊接质量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