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和种群知识点填空(含答案),推荐文档_第1页
(word完整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和种群知识点填空(含答案),推荐文档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2课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向光性是指在 _ 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2发现过程:提出假设T提出假设T实验验证T得出结论(2)实验探究:达尔文实验: _ 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此种刺激对下部的伸长区产生影响,造成 _ 侧比_ 侧生长快,而出现向光性弯曲。2詹森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 _ 传递给下部。3拜尔实验: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_造成的。4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命名为 _ 。5其他实验: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 _ 。(3)得出结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 _

2、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_向光侧,而引起两侧的生长素含量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3.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 _运送到_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力的 _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分生能力较强的部位。2.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_的部位。3.运输(1)方式为_ 。(2)方向1_运输 生长素只能从 _ 向 _ 单方向地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2_运输一一在成熟组织中的 _ 通过筛管运输。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背光一侧;在重力的作 用下,生长素从远地一侧运输到近地一侧。第13课时 生长素的生

3、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表现及特点(1)表现:既能生长,也能 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 。(2)特点:,即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2.具体实例:I顶端优势(如图)(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原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ATB(用图中字母表示),A处生长素浓度低T生长。B处生长素浓度高T生长。解除措施:摘除顶芽。(4)应用:棉花打顶。n根的向地性(如图):生长素的运输方向ATC,A处生长素浓度低T生长。C处生长2素浓度高T_生长。3生产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_、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

4、条的 _等。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1常用方法_法:此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2) _法:此法用时较短。2在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药液浓度,无关变量有处理溶剂剂量、温度、光照等。_ 第14课时其他植物激素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 _、_、_、_ 等植物激素。1赤霉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_主要作用:促进 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 _。2脱落酸:(1)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作用:抑制_,促进_ 。(3)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3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主要是 _ 。主要作用: _ 。4乙烯:(1)合成部位:植

5、物体各个部位。(2)主要作用: _ 。5.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在植物的牛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如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二定值时,会促进_的合成,使其含量增高,反过来又 _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概念:_ 的对植物的牛长发育有 _ 作用的化学物质。2.优点:容易 _ 、_广泛、_稳定。3具体应用:(1)用 催熟;(2)用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5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2数学模型的表达形

6、式(1)数学方程式:优点是科学、准确。(2)曲线图:优点是直观。二、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1种群增长的“腔曲线(1)含义:条件下的种群,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图,大致呈_型。数学模型:模型假设a.条件:和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b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入倍。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表达式为 _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含义:在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呈 “S”。3(2)产生条件4自然资源和空间I种内斗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有限,种群密度增长T j天敌增加T死亡率升高T达到平衡(3)环境容

7、纳量I匚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3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1)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人为因素:人类活动 的影响。(2)数量变动: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3)研究意义:对有害动物的 _、野生生物资源的 _ 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三下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液)来培养。(2)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 关。值”、温度等因素有(3)在理想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曲线。型曲线:在有限环境下,其增长呈

8、 型52目的:初步学会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绘制。3.步骤(1)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2)将酵母菌接种入试管中的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将试管在28C条件下连续培养。(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 _方法。(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 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4.注意事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_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酵母菌_ ,减少误差。第16课时群落的结构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 定区域中_的集合。2.研究的问题3.基础

9、: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 究种群。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61.物种组成(1)研究物种组成的意义:群落的 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 _ 数目的多少。规律:一般来说,热带地区群落的物种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物种丰富。_2.种间关系(1) _: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2) _: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希 _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3) _: 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来维持生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_3.土壤中小动物

10、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探究原理1调查方法:常用 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 _;二是 _。取样T采集小动物T观察和分类T统计和分析 三而落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_ 。现象:分层植物分层:光照强度、温度等 决定因素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地形变化决定因素 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第12课时一、1.单侧光2.单侧光背光 向光琼脂片不均匀生长素吲哚乙酸单侧光 多于3.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微量有机物。二、2.生长旺盛3 (1)主动运输 极性 形态学的上端形态学的下端非极性韧皮部。第13课时一、1.(1)促进,抑制,疏花疏果。(2)两重性2.促进 抑制 促进 抑制 二、1.(1)浸泡法(2)沾蘸法第14课时 一、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_1.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2.细胞分裂,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3.根尖,讲细胞分裂。4.促讲果实成熟。5.相互作用,低浓度,乙烯。_二、1.人工合成2.合成、原料、效果。3.乙烯利,赤霉素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