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_第1页
(完整版)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_第2页
(完整版)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_第3页
(完整版)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_第4页
(完整版)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化学实验报告院系化学化工学院班级化学 061学号13姓名沈建明实验名称燃 烧 热 的 测 定日期2009.5.20同组者姓名史黄亮室温气压成绩一、目的和要求1.用氧弹量热计测定蔗糖的燃烧热。2.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3.了解量热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氧弹量热计的实验技术。4.学会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二、基本原理燃烧热是指 1 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在恒容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容燃烧热(Qv),恒容燃烧热这个过程的内能变化(U)。在恒压条件下测得的燃烧热称为恒压燃

2、烧热(Qp),恒压燃烧热等于这个过程的热焓变化(H)。若把参加反应的气体和反应生成的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则有下列关系式:Q = Q + å npVB( g )RT本实验采用氧弹式量热计测量蔗糖的燃烧热。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将一定量待测物质样品在氧弹中完全燃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热量计本身及氧弹周围介质(本实验用水)的温度升高。通过测定燃烧前后热量计(包括氧弹周围介质)温度的变化值,就可以求出该样品的燃烧热。其关系如下:M- m样 Q - 1´ Q 

3、= (m C Cvl水水计)DT其中,Ql 为点火丝的燃烧热(Ql-4.1 Jcm-1),C 水=4.1868 J·g-1·K-1,已知量热计的水当量以后,就可以利用上式通过实验测定其他物质的燃烧热。氧弹是一个特制的不锈钢容器为了保证待测样品能够完全燃烧,氧弹中应充以高压氧气(或者其他氧化剂),还必须使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尽可能全部传递给量热计本身和其中盛放的水,而几乎不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但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仍然无法完全避免,这可以是同于环境向量热计辐射进热量或做功(比如电功)而使其温度升高,也

4、可以是由于量热计向环境辐射出热量而使量热计的温度降低。因此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不能直接准确测量,而必须经过作图法进行校正。试验装置剖面图:1-氧弹;2-温度传感器;3-内筒; 4-空气隔层;5-外筒;6-搅拌三、仪器、试剂氧弹卡计1台分析天平1台压片机1台数字型贝克曼温度计1支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 SWC-D1台点火丝3根直尺1把容量瓶(1000ml)1个氧气钢瓶及减压阀1套蔗糖(A.R.)苯甲酸(A.R.)萘(A.R.)四、实验步骤1.量热计水当量 Cm 的测定(1)称取 0.81g 左右的苯甲酸(不得超过 1.1g);(2

5、)量取引火丝的长度,中间用细铁丝绕几圈做成弹簧形状;(3)对称好的苯甲酸样品进行压片;(4)再次称量压好片的苯甲酸样品;(5)将样品上的引火丝两端固定在氧弹的两个电极上,引火丝不能与坩埚相碰;(6)将氧弹盖盖好。2.氧弹充氧气氧弹与氧气瓶连接:旋紧氧弹上出气孔的螺丝;将氧气表出气孔与氧弹进气孔用进气导管连通,此时氧气表减压阀处关闭状态(逆时针旋松);打开氧气瓶总阀(钢瓶内压不小于 3MPa),沿顺时针旋紧减压阀至减压表压为 2MPa,充气 1min,然后逆时针旋松螺杆停止充气;旋开氧弹上进气导管,关掉氧气瓶总阀,旋紧减压阀放气,再旋松减压阀复原。3.装置热量计(1

6、)看指示灯是否亮,确定仪器是否接通;(2)用容量瓶准确量取已被调好的低于外桶水温 0.5-1.0 的蒸馏水 3000ml,(一)求 C   :装入量热计内桶;(3)装好搅拌器,将点火装置的电极与氧弹的电极相连;(4)盖好盖子,将数字型贝克曼温度计探头插入桶内,总电源开关打开,开始搅拌;(5)电脑软件开始记录。4.点火燃烧和升温的测量(1)按振动点火开关开向振动,计时开始;(2)按振动点火开关开向点火,点火指示灯亮后 1 s 左右又熄灭,而且量热计温度迅速上升,表示氧弹内样品已燃烧。可将振动点火开

7、关开向振动,并每隔 0.5min 读取数字型贝克曼温度计温度一次;(3)至温度不再上升(缓慢)而开始下降时,再每隔1min 读取温度一次,共读取十次。5.整理设备,准备下一步实验(1)停止搅拌,关掉总电源开关;(2)取出氧弹,并打开放气阀放气;(3)观察燃烧情况,取出剩余的引火丝,并准确量取剩余长度;(4)倒掉氧弹和量热计桶中的水,并擦干、吹干。五、原始数据室温 = 24.6 苯甲酸实际质量 m=0.9044 g铁丝原长 l=12.9 cm剩余铁丝长 l=2.9 cm采零点为

8、 t=23.95-(-1.986) =25.936 蔗糖实际质量 m=1.1854 g铁丝原长 l=12.7 cm剩余铁丝长 l=2.5 cm采零点为 t=23.52-(-2.419) =25.939 萘实际质量 m=0.8763 g铁丝原长 l=12.8 cm剩余铁丝长 l=4.2 cm采零点为 t=23.32-(-2.618) =25.938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计J 点温度

9、为(24.625.936)=1.336 l=(12.92.9)cm =10 cm铁丝苯甲酸  =  mn苯甲酸M苯甲酸= 0.9044 = 7.413´10-3 mol1222苯甲酸的燃烧方程:C H O (s) + 15 O ( g ) ® 7CO ( g ) + 3H O(l )762

10、222由文献值(p,20)知(近似忽略温度及压强的变化):苯甲酸的 Qp=3226.9 kJ/mol,引燃铁丝的燃烧热值为4.1 J/cm ,根据 Qv = QpnRT=3226.9×103J/mol(715/2)×8.314J/mol/K×(273.15+24.6)K=3225662J/mol由  -  m苯甲酸 Q苯甲酸M V,苯甲酸 - l × Ql = (m水

11、C水 + C计 )DT苯甲酸求 C :计代入数据得:7.413×10-3×(3225662)10×(4.1)=(3×4186.8+C )×1.559计解得C = 2804.06 J/计(二)分别求萘和蔗糖的恒容燃烧热 Qv 和恒压燃烧热 Qp:蔗糖:J 点温度为(24.625.938)=1.338 l=(12.72.5)cm =10.2 cm铁丝蔗糖  = 

12、 mM =n蔗糖1.1854342= 3.466 ´10-3 mol根据  -  m蔗糖 Q蔗糖代入数据得M V,蔗糖 - l × Ql = (m水C水 + C计 )DT蔗糖求 Qv,蔗糖3.466×10-3×Qv,蔗糖解得10.2×(4.1)= ( 3×4186.8+2804.06)×1.118Q

13、v,蔗糖= 4943925.6 J/mol由 C12 H 22O11(s) + 12O2( g ) ® 12CO 2( g ) + 11H 2O(l ) 可知Qp,蔗糖= Qv,蔗糖+nRT= 4943925.6+(1212)×8.314×(273.15+24.6)= 4943925.6 J/mol4943.9 kJ/mol文献

14、值(p,25)=5643 kJ/mol该值与文献值有一定的偏差( 12.39%),造成偏差的原因分析如下;1、 环境的干扰。由于人员走动等因素造成的室温的不稳定,与所记录的值不一致。2、 温度校正带来的偏差。由于温度校正是通过手绘的方式完成的,难免会有较大的偏差。萘:J 点温度为(24.625.939)=1.339 l=(12.84.2)cm = 8.6 cm铁丝M128根据  -  m萘 Qn= m萘 = 0.8763

15、60;= 0.06846 mol萘萘MV,萘 - l × Ql = (m水C水 + C计 )DT萘萘代入数据得:求 Qv,萘0.06846×Qv,萘8.6×(4.1)=( 3×4186.8+2804.06)×2.932解得Qv,萘= 657513 J/mol由 C H (s) + 12O ( g ) 

16、4; 10CO ( g ) + 4H O(l ) 可知108222Qp,萘= Qv,萘+nRT= 657513+(1012)×8.314×(273.15+24.6)= 662164.7 J/mol662.2 kJ/mol文献值(p,25)=5153.8 kJ/mol这项值的误差如此之大(87.15%),令我惊讶,但是想来想去都不得其解。现作如下猜想:1、萘的质量有误。在称量时是记录的值( 0.8763g),但是真正被

17、放入氧弹内燃烧的没有这么多(实验过程中有些许洒落),由于这一值的偏差对结果的影响甚大;2、燃烧铁丝长度计量有误。因为在反应结束后,有在氧弹的反应器内发现几粒黑色的东西,应该就是未反应又没有记录在内的铁丝残留物。但这一影响微不足道。3、还有,我将自己的实验处理与其他同学的做了对比,发现我得到的 C计与其相差很,所以怀疑是不是 C 算错了,但又一想,如果 C 算错了,那么蔗计计糖的结果也应该会有较大的偏差。所以很难断定这就是主要原因。七、思考题1、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答:为了让样品与燃烧铁丝充分接触,使样品充分燃烧。八、注意事项1.样品按要求称取,不能过量。过量会产生过多热量,温度升高会超过贝克曼温度计的刻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