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升降式路边停车系统机械部分的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7145266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2-03 上传人:资料****站 IP属地:河南
18
积分
关 键 词:
升降 路边 停车 系统 机械 部分 设计
资源描述:
升降式路边停车系统机械部分的设计,升降,路边,停车,系统,机械,部分,设计
内容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升降式路边停车系统机械部分的设计专 业 名 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 级 学 号 078105120学 生 姓 名 王飞翔指 导 教 师 熊丽娟二O一一年 六 月35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航空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 日期:导师签名: 日期:升降式路边停车系统机械部分的设计学生姓名:王飞翔 班级:0781051 指导老师:熊丽娟摘要:机械式停车设备是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一个有效解决手段,正被广泛应 用于各种场合。论文对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对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的特点和概况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对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总体结构进行讨论研究。并选定链传动横移方式作为车库的存取形式,选定曳引驱动作为车库的升降驱动形式。在完成总体框架设计之后,对车库的存取机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对停车位布置形式及其相关要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车库停车位和载车板的具体结构。讨论了存取机构设计功能要求及其实现方法,完成了链传动横移存取车装鬣的设计及其零部件的计算和校核。 升降系统是车库的重点组成部分。在升降系统中选用曳引驱动方式,并对曳引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影响曳引力的因素,并对曳引能力进行了计算校核。根据车库提升系统的工作特点,选用交流变频电机。针对车库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选用了超速保护系统和撞底保护装置等策略来提高升降系统的可靠性。关键词: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存取系统、结构强度分析和参数优化设计 指导老师签名:Design of Machinery Parts for Lifting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Student name: Wang Feixiang class: 0781051 Supervisor: Xiong LijuanAbstract: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arkingproblems in cities,is widely used in many situationsThis paper makes detail analysis and researches of the vertical lifting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First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characters of the vertical lifting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is briefly introducedSecondly the total construction of system is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In the meandme,chain transportation fetching method is chosen to bc used in storageretrieval structure of the parking system,as well as tractordriven mode is chosen as lifting-driven modeAfter design of framework of the parking system is setup,researches on storageretrieval structure are furtherConfiguration methods of parking unit and its relative requirements arc analyzedAnd the detail structure of parking unit and parking board are confirmed coinciding to the GB standard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storageretrieval structure and its solving methods are discussedThe design of chain transportation-fetching machine is carried throughCalculations and verifications of parts in chain transportationfetching machine ale also finishedLifting system is one of COre parts in parking system runningTractor-driven method is used in lifting system and researches on it arc precededInfluential factors of driving ability are analyzed and driving ability is calculated and verified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lifting system,the analyses and research of lifting system is complete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the vertical lifting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VVVF motor is selectedContraposing unsafe factors in system running,overspeed protecting device and bottombumping protecting device are put into practiceKeyword: Ertical Lifting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Storageretrieval System,Structure strength analysis,parameter optimization design Signature of Supervisor:目 录1 绪论 .2 1.1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1.2机械式停车库.3 1.3国内外研究状况.4 1.4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52 立体车库总体结构研究.6 2.1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概况.6 2.2升降驱动系统.7 2.3车辆存取方式.8 2.4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系统的控制系统.103 车库的存取机构研究设计.12 311停车位布置形式及相关要求.12 312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停车位结构.13 32 载车板结构.14 331存取机构功能要求及其实现.15332存取机构的工作流程.17333存取机构中具体部件设计计算.184 立体车库升降机构的研究与设计.224.1升降机构的整体结构.22 421提升系统曳引力的分析计算.23 422曳引系统的受力分析.26 423曳引电机及其调速方法选择.28 424曳引电机的容量选择.29 425对重匹配研究.305 总结与展望.32 51总结.32 52展望.32参考文献.33致谢.34第1章 绪论1.1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城市人已经解决了“衣食住行”中的前三项,开始着手考虑买车,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已是指日可待的。然而在买车成为一种时尚之后,停车却愈来愈成为一大难题。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的土地资源特别紧张,甚至要求买车者在购车后必须再购买到一个停车位才能办理汽车牌照。于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立体停车库的研究与开发也就变的愈加紧迫。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不断增加,汽车保有量更是急剧上升。据统计,1997年汽车产量为157.8万辆,汽车保有量为1100万辆,其中轿车约400万辆;2000年我国轿车保有量接近400万辆,2002年我国轿车保有盘接近500万辆,据估计2005年我国轿车保有量将达到1000万辆,平均每年增长80万辆(据最新统计,2002年轿车实际销售120万辆),而2010年轿车保有童将达到2000万辆,平均每年增长200万辆。如此数量的汽车主要集中在城市,将给城市停车泊位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全部露天平面停放,假设普通轿车的尺寸为4.5(长)x1.8(宽),则每辆轿车所需要的最小停车位面积为19.2。目前的500万辆车将会占用9600万(即14.4万亩)的土地。相反,如果改为立体停放,特别是高层立体车库,每辆车的占用面积将会大为降低,例如,10层高的电梯式立体车库,每辆车的占用面积为3.0左右,将会节省84.6%(即2.74.1万亩)的土地,即使有10%的轿车停放在立体车库中,这在大城市的繁华地带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只有很少城市建立了少数立体停车库,而大多数汽车则停放在露天停车场,甚至是占道停放。这样,一方面,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设立露天停车场,是对有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汽车占道停放又造成城市交通拥堵,汽车被盗、被撞现象经常发生,市容环境极差。因此,在大中城市建设立体停车库是不可回避的当务之急。国家计委已将发展城市停车场作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国家计委第6号令中,已明确机械式立体车库(设备)及城市立体停车场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目前,汽车停放己经成为全世界大城市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国家都拿出资金资助这一课题的研究。基于以上情况,我的升降式路边停车系统机械部分设计选择“垂直升降式机械立体停车库机械部分”作为我的研究课题,符合现实需要,顺应当今科技发展的潮流。1.2.机械式停车库为了解决多层立体停车库驾驶员驾车上下坡道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国外出现了一种早期机械式停车库,取消了曲线坡道,汽车上下由升降电梯解决,然而水平运输仍然由驾驶员来驾驶。取车时,驾驶员跟随电梯一起上去,到了楼层后驾驶员驾车离开电梯找车位停下,然后驾驶员坐人梯下楼;相反,取车时,驾驶员先坐人梯上楼,然后开车到电梯口等候电梯,人车随电梯一起下楼。这种车库最大的缺点是,驾驶员在取车等电梯时,一方面等候时间不定;另一方面,汽车处于怠速状态,尾气污染特别严重。这样,虽然解决了坡道行驶问题,却带来其它问题,而且面积和体积的节省并不十分明显。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停车库逐渐向全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机械式停车库便应运而生。机械式停车库是利用机械设备提高单位面积停车数量的停车方式,分为运送器和停车位两部分。运送器是机械停车设备中装载并运送汽车的部件总称,包括托架、托板、台车等。停车位是车库中为停放汽车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汽车的部件,它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须的距离组成。这样的车库就把每辆车的停车面积和空间尽可能压缩到最小,车库实际上成为一种停放车辆的容器,充分发挥了机械停车库的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仓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智能全自动机械停车库,更加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机械式停车库按其停放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立体停车库和复式停车库。复式停车库上下只有两三层,利用机械设备汽车在货架上可以上下重叠放置,车库内有车道和人员停留。机械立体停车库的室内没有人员停留,车辆的存取是全自动的,这种车库是最节省土地资源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其具体优点如下:(l)节省面积,约为平面停车场的1/21/25。特别适合土地紧张的大城市和一般城市的繁华区。 (2)造价低,机械式停车设备每个车位投资约212万元,而建筑自行式停车库每个车位造价约为20万元以上,而且可能造成库内污染。即使平面停车,光土地征用费也是不菲。(3)使用方便。存车时,驾驶员打卡后只需按指示信号把汽车开上升降车上即可离开,系统会自动把汽车放到合适的车位;取车时,驾驶员打卡后系统就会自动把要取的汽车取下来,驾驶员只等待开车离开就行。按设计要求,一般取车时间不超过1加秒,通常不出现存取车排队的现象。(4)减少了因路边停车而引起的交通事故;(5)增加了汽车的防盗性和防护性;(6)改善了市容环境。综上所述,本课题中的车库形式选择为机械立体车库,以求研究开发一种占地面集小、自动化程度高、安全高效的停车系统。 1.3国内外研究状况近年来世界各国汽车保有量都急剧增加,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汽车的安全有序的存放问题。这一点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均拿出资金资助这一课题的研究。尤其是那些人口多、土地相对较少的国家和地区一如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香港等地区立体停车设备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发展己有30多年的历史,技术经验较为成熟,发展较快的有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尤其是日本,从1962年研制出第一台立体停车设备以来,至今已经开发、生产出九大类近百个品种的立体停车设备,拥有停车设备制造企业400多家,车库设备年增长率达30%;台湾拥有停车设备制造企业268家,产量几乎两年翻一翻;韩国现在拥有停车设备制造企业400多家,主要通过引进日本技术和自我开发,每年车库设备以30%的速度发展。. 我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早期开发工作开始于80年代中期,1992年以后得到较快发展。而真正有起色则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还处在发展初期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早期开发工作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从1992年以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大多数企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应当说,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时间虽短,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具体情况如下:生产能力:1996年以前一共才提供了近4000个泊位,现有能力己达年产1万个泊位;品种方面:已能提供垂直循环式、简易升降式、平面移动式、升降横移式、垂直升降式等多种型式,有些还申请了专利。另外还发展了停车场管理系统、收费系统、咪表等配套设备;产品覆盖面:已为北京、天津、上海、杭州、西安、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太原、徐州、昆明等10多个城市提供了各式机械式停车设备及部分配套设备;企业数:1982年以前我们还没有生产企业,1998年我们统计国内有研究、开发或生产机械停车设备及配套产品的单位已有150多家,还有不少企业正在调整产品结构,转向这一行业。我们生产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已开始出口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但是,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应当说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我们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行业本身来分析,还存在很多问题:(l)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要;(2)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现有能力最大的也就是年产1000个泊位;(3)自主开发能力弱,目前大多是仿效国外技术或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的,缺乏自主开发能力,缺乏对品种、材料、工艺、功能、安全等方面适合国情的研究,产品虽在市场上销售了,但国内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也缺乏安全认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开发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适应蓬勃发展的国民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14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一套实用有效的垂直升降式机械停车设备整体结构的设计工作,并在文中依次阐述停车设备中各个重要环节的设计过程。主要有以下内容:l、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总体结构的设计与研究 在对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造价、技术难度以及用户需求等各个方面的指标,确定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的总体布局、运行方式,然后进行存取车方式、提升系统、钢结构等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设计。2、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的存取机构设计 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确定车库的存取车形式,然后由此详细设计停车位、载车板和存取机构。3、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驱动机构研究 首先通过比较,选定曳引驱动方式作为整个车库的升降方式。然后设计升降平台、安全机构、配重系统等。并计算升降系统所需要的曳引能力、平衡配重的重量等。本章小结本章简要介绍了机械式立体停车系统的定义和分类、机械立体停车设备在国外的应用情况、国内停车行业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另外介绍了本课题的来源,总结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第二章 立体车库总体结构研究21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概况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习惯上称为电梯式立体车库,同时亦可称为塔式立体停车库,它是将存车位分布在井道周围,然后通过提升机构在井道内做升降运动,实现车辆存取功能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此类车库一般每层可以存两辆车,整个车库一般在10层以上,可以停放20-60辆汽车,而占地面积不到50平方米,所以具有很高的平面和空间利用率,具有高效、节能、噪声低、安全可靠、操作筒单、维护方便等特点。最适合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 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出现了电梯式立体停车库。M当时是以汽车专用电梯作为提升工具,驾驶员(或泊车员)需随车升降存取车辆。到60年代后期,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都市都出现了停车难问题,这使得立体车库开始发展和普及。欧洲的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开始建造大型的电梯式立体停车库,此时已实现机械横移存取车辆,无需驾驶员跟车上下。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微机技术、可编程技术以及交流变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电梯为核心的电梯式立体车库开始在日本、欧洲、美国、韩国、台湾等地大量兴起,成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一大主流。 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主要由钢结构骨架、提升装置、横移装置、停车检测系统、电控系统、安全保护系统、自动消防系统等组成,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科技产品。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存车时,用提升机构将车辆和载车板提升到指定的楼层,然后用安装在提升轿厢上的横移机构将车辆和载车板存入存车位;取车时,通过稹移机构将指定存车位上的车辆和载车板取出送入提升机构,提升机构下降到出口处,车辆离去。22车库整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87131998: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要目中,在参考国外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列出了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不同形式。此类立体车库的整体结构按停车位分布状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电梯式:此类车库的提升井道在中间、停车位在井道两侧,每一楼层只有两个停车位。提升机构升降到停车楼层后,横移机构便可存取车辆。 (2)圆柱型:提升井道在中间,停车位置以井道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它又有提升机构回转和存取小车回转两种形式。与电梯式相比,它每层的停车位增加了,但是其提升机构和存取机构就变得复杂。 (3)升降机+平面移动型:每层的截面呈方形,停车位以提升井道为中心分布在四周。载车板在存取车辆时,作平面纵向移动操作,与升降机连接完成存取车作业。 (4)升降机+平面回转型:每层的截面呈圆形,停车位以井道为中心分布在四周,载车板在存取车辆时,作平面回转移动操作,与升降机连接完成存取车作业。(5)十字型:中间是提升机,可回转,停车架以十字形布置,可纵列亦可横列。工作时,提升机升降并回转与停车架连接完成存取车作业。与其它几种形式相比,电梯式车库占地面积小,结构相对简单,适用性强,易于推广。在综合考虑技术难度、占地面积、经济实用性以及用户需求等各种因素之后,决定选取这种布局作为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整体结构。车库的结构简图见图21,提升系统居中,停车位纵向并列布置在提升井道的两侧。车库高12层,并可根据以后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扩展。车辆的出入口在停车库整个停车位的最下一层,整个车库的占地面积大约60平方米。22升降驱动系统在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组成部分之中,升降驱动机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设置形式非常重要,其结构布置与技术含量将宜接影响车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升降驱动形式主要有曳引驱动和强制驱动两种,强制驱动形式又有钢丝绳式(卷扬式)和链轮链条两种形式。 在选定提升方式时,需要以安全可靠为第一原则,同时结合用户需求、经济性等考虑因素。 钢丝绳卷筒驱动机构在起重机械上被广泛的运用,是使用上较为成熟的技术。它布置灵活,起吊用的钢丝绳可在空间内变向设置。起吊钢丝绳失效状况可以用肉E艮观察得到,预防性好。但是它的结构尺寸较大,占用空问大,对提升高度有一定的限制。而且钢丝绳使用伸长量大,平层时会引起升降搬运器上浮或者下沉现象。由于它自身结构的限制,钢丝绳式(卷扬式)在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中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链条提升式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等优点,在低速电梯和低层的立体车库(垂直升降或平面移动式)上都有应用。用于垂直升降立体车库时,在车库的层数不多,提升速度要求不高时可以选用。 曳引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电梯上的提升方式。与卷扬式相比,它不仅具有卷筒驱动的一些优点,而且还克服卷筒驱动机构的不利因素,例如,与卷筒相比,它的尺寸大大减小,同时提升高度要比卷筒高很多,可用于高层的车库,因而被广泛的选用。 为了提高车库的运行效率,立体车库要求升降系统有较高的提升速度,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在参照和比较现有成熟的电梯技术的基础上,决定选定曳引式升降驱动方式。动力源选用高效节能的圆柱齿轮减速曳引机。曳引电机选用矢量控制方式变频器,可根据载荷大小和运行方向改变升降速度,有效利用电机的输出功率,其调速性能和运行的平稳性均能满足停车库的要求,平层精度15mm。升降驱动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等)设在停车库的顶部。 23车辆存取方式利用机械装置从提升机构中将车辆送至泊车位或将车辆从泊车位取回至提升机构是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它与普通汽车电梯的根本区别所在。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滑叉载车式:在提升机构上安装一套多级滑叉机构(多为3级滑叉),存车时,滑叉逐级滑出,将载车板送至停车位上方,再轻轻放下,然后收回滑叉;取车时,先将滑叉滑出至载车板下方,再略微抬起,当载车板与停车位托架分离后,将滑叉和载车板收回至提升机构。 滑叉式的主要缺点是滑叉有一半空行程,影响运行效率;动作中有较大偏载(尤其是将车位上的载车板抬高时),会使导轨局部承受弯矩,影响提升机构运行的平稳性,增大了运行噪声。 (2)链传动载车式:其基本原理是以链传动的形式,通过一次微横移和一次横向横移来实现载车板的存取。存车时,第一次微横移的作用是推动横移机构连同载车板作短距离横移,越过升降轿厢与停车位之间的间隙;第二级的作用是通过每隔一定链节设置的加强链轴(两排链轴联结并加强)或拔叉(或在加强的链轴上再加装拨叉)随链条转动直线拨动载车板下部的挡板,使载车板平稳地转移到停车位的托梁上,为了减少摩擦力,一般还安装尼龙滚轮,在载车板底部与托梁接触的部位安装尼龙条。链传动横移装置克服多级滑叉式横移装置的缺点。但它对提升机构的平层精确度要求较高。目前一般采用变频变压调速方式及高精度传感器来满足平层精确度的要求。 (3)摆杆式:摆杆式横移装置是在升降轿厢底中部设置一个可正反向旋转的摆杆。在托盘下部靠近井道一侧的适当位置安装挡块,通过摆杆从不同方向拨动挡块以实现托盘的横向移动。该方式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使用较为常见。日本也有类似的改进型产品。 在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这几种存取方式之中,链传动式结构紧凑,占用空间位置小,在保证了提升机构的平层精度15mm的情况下,是较理想的选择,因此选用链传动式作为车库的车辆存取方式。车库的链传动横移装置安装在提升轿厢上,设计成上下两层,上层为存取载车板用的横移机构,包括横向推拉载车板电机和两组横移链条,其作用是存取载车板a下层是微横移机构,包括两条微横移链条和微横移电机,其作用是使放置在它上面的横移机构往左或者往右越过轿厢和停车位之间的间隙。它同时起到减少摩擦力和定位导向的作用。车库工作时,提升机构首先将轿厢提升到指定层,然后微横移机构动作,拖动上层横移机构和载车板稍微移动一段距离,靠近停车位,如果是存入车辆,则上层横移电机动作,带动循环链条,通过链条上的销拉动载车板及在上面的汽车进入停车位,到位后销与载车板的啮合自动脱离。在取车时则相反,微横移机构的动作使循环链啮合载车板,然后横移机构拉动载车板到提升吊笼上。存取车动作结束后,微横移机构动作,回到轿厢上。24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系统的控制系统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有两层;管理层和测控层。管理层负责日常的一些例如计时收费、打印单据等管理工作,同时还和测控层实现通讯管理。它以台式电脑为核心,配备有打印机、通讯模块等外部设备。 测控层则负责车库存取车控制、位置检测、安全检测等底层操作,因而需要高度的工作可靠性和快速响应性。所以测控层选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的主控机。PLC有以下优点:1、可靠性高,它采取了光电隔离、滤波、稳压保护、故障诊断等多种手段,在工业现场中平均无故障时间达5万10万左右。2、响应快。3、小型,并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因而安装容易。另外,除了通用的模块外,还选用了高速计数模块、多点IO模块、通讯模块等。 PLC工作时,首先开机自检,确认无故障报警后,判断当前是手动模式还是自动模式。手动模式是用于设备调试或者故障处理情况。自动模式则由PIE中的程序控制 车辆的存取。车库的存车过程如图22所示。车库的取车流程如图23所示。本章小结 介绍了垂直立体式立体车库的概况,概略地介绍了垂直立体式车库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及概况。 在对垂直立体式立体车库主要整体结构形式、提升方式以及车辆存取方式进行研究之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定电梯塔式布局作为车库的整体结构形式,曳引驱动形式作为系统的提升方式和链传动方式作为车库的存取车方式。第3章 车库的存取机构研究设计 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库的车辆存取方式采用链传动方式,车库的整个存取结构包括停车位、载车板和链传动横移装置。其功能是在存车时,将载车板及其上的车辆送入停车位,然后退回到提升轿厢上;在取车时,链传动横移装置从停车位上将载车板及车辆取出,移动到提升轿厢上。由于停车库内部空间限制,整个存取结构应结构紧凑,并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31车库停车位研究 311停车位布置形式及相关要求 国标中机械式停车设各中用来停放车辆的各具体位置称为车位吼一般称为停车位。停车位的尺寸和布置形式直接影响车库的占地面积、车库车辆存取时间和车库成本。为了合理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车辆存取时间和降低车库的成本,需要合理布置停车位。 电梯式停车设备的停车位布置在提升井道的两侧。按载车板沿进入停车位方向不同,布置方式有串列车位布置与并列车位布置两种。串列车位布置方式是指载车板沿车身纵向进入停车位,停车位与提升井道纵向并列。串列车位布置的平面截面是一个狭长的长方形,存取车辆时,移动行程需大于车身纵向长度,一般超过5米。并列布置方式是指载车板沿车身横向进入停车位,停车位与井道横向并列,车位布置的平面截面近似于一个正方形,其存取行程约2米。与串列布置形式相比,并列布置具有存取行程短,存取时间少,布局合理的优点,而串列布置形式一般应用于对平面截面形状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在GB 17907-1999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的4241项中,对停车位的长、宽、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宽度方面,规定对用搬运器将汽车送入车位的,为汽车全宽加150mm。长度方面,规定不小于存放汽车的全长加200mm。高度方面,规定不小于存放汽车的高度与存取车时微升微降等动作要求高度之和加50mm,但不小于1600。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中可停放的车辆尺寸重量的分组代号为D(大),其最大尺寸为5000*1850*1550。除了布置形式以及尺寸之外,停车位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方面的要求: (1)为了支撑汽车及载车板,车库停车位要有承载结构。 (2)停车位结构要便于存取机构的动作。 (3)为保证车辆停放安全,需有安全机构。312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停车位结构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停车位采取并列布置形式,沿车辆横向方向布置在提升井道两边。按国家标准并结合其他要求考虑,将车库的停车位宽度定为2600mm,长度为5600mm,高度为1800mm。 停车位结构如图31(停车位等轴侧视图)所示,停车位上沿横向中心线对称布置两根钢梁,用以支撑载车板,钢粱上安装有滑轮,减少载车板在进入停车位时的摩擦。承载钢梁并不是水平安装在停车位的钢结构上,而是稍微向提升井道方向倾斜一个很小的角度,以保证钢梁上的载车板不会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而向停车位外侧滑动,同时也便于取车时拉出载车板。 为确保载车板不会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从停车位上向井道滑动,在停车位外侧的横梁上,安装两个保险钩。在停放车辆时,保险钩卡住载车板,防止载车板滑动。在存取车辆时,链传动横移机构压下保险钩,存入或取出载车板。动作完成后,链传动横移机构退回提升轿厢,保险钩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复原,钩住载车板。保险钩的示意图见图32所示。32载车板结构立体车库的载车板按结构形式有拼板式和框架式两种。拼板式载车板是用镀锌钢板一次冲压或滚压整体成形,然后拼装成载车板,最后用螺栓紧固连接。在拼装前,先对组件进行各类表面处理(如电镀、烤漆等),使载车板轻巧、美观。整体折弯成型的载车板运输方便、通用性互换性好,强度大、刚度好、重量轻、 减少基础承力;而且由于是整体折弯成型,车板厚度小,一般厚度为5055毫米,对建筑净空高度要求最小;可以保证载车板同地面零坡度,倒车无需加油门,适应新老司机。整体折弯成型结构形式适合于批量生产。框架式载车板是先用型钢和钢板焊接成承载框架,然后在两侧停车通道和中间突起的顶面铺设不同厚度的钢板,多数采用中间突起结构。这种载车板的优点是可按需要设置行车通道宽度,并具有较好的导入功能,这种结构形式较适合车型变化较多的小批量生产。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库选用框架式载车板,由空心矩形方钢、角钢和钢板焊接而成载车板框架,在框架上面铺设钢板,中间突起。同时在行车通道上安装防滑钢板,它和中间突起的钢板一起,防止汽车在存取时产生纵向或横向的滑动。在载车板的底部与停车位上的钢梁相对应的位置上装有滑动罩,起导向以及减少摩擦的作用。在载车板的两侧都安装有拖钩。工作时,通过拖钩与链传动横移装置上推拉销的啮合,带动载车板横移。33存取机构研究331存取机构功能要求及其实现 对存取机构进行结构设计,必须了解其功能的具体要求。首先要求存取机构能准确定位。由于汽车体积质量都较大,存取机构应尽可能设计得轻巧,以使其运动惯量不至于太大而影响准停要求。其次,要求存取机构动作快、工作效率高。这就要求它的横移速度要快,而这与准确定位的要求始终是相互矛盾的“差行速度是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普及,该矛盾己能轻松解决:驱动控制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把正常横移速度提高,定位时的速度调低,并通过程序控制,自动计算横移的速度及加速度,这就即保证了定位准确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要求存取机构安全措施完备,如提升机构与横移机构动作要互锁等。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采用链传动存取车方式,结构简单紧凑,自身质量轻。存取车辆功能主要由链传动横移装置实现。链传动横移装置安装在提升轿厢上,它由横移机构和微横移机构两部分组成。在提升轿厢上安装有两条载车板滚道,它由滚轮和钢板制成,起支撑载车板和导向作用。横移机构布置在两条载车板辊道之间,功能是驱动载车板做横移动作,它主要由横移驱动链条、推拉销、主、从动链轮组和电机等组成。其原理示意图如图34(横移机构示意图)所示。主、从动链轮组各有两排横移驱动链条,两排链条之间安装有推拉销。通过推拉销与载车板上的拖钩啮合,可带动载车板在提升轿厢中的载车板滚道上横移(参见图35所示)。存车时,链条转动,通过推拉销和拖钩啮合带动载车板进入停车位;取车时链条则反向转动,通过推拉销将载车板拉出停车位。 整个链传动横移机构是安装在提升轿厢内,为了保证提升的顺利及安全,提升轿厢与停车位之间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整个链传动横移机构也不能超出提升轿厢的范围。但如果横移机构固定安装在提升轿厢上,则由图35可见,在存车时,当推拉销与拖钩退出啮合的时候,载车板及拖钩还在横移链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此时载车板并没有被完全推入停车位,还有一部分留在提升轿厢之上,这会使得停车位的保险钩无法钩住载车板,同时,提升轿厢也无法提升。而在取车时,推拉销则因为距离的限制,无法勾入载车板上的拖钩,不能实现取车动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设微横移机构,使得横移机构能够横移一段距离,跨越提升轿厢与停车位之间的空间,使得存取车动作能够顺利进行。为了能够使横移机构能够移动,将横移机构设计成一体,用型钢连接成一个框架,然后将主、从动链轮组、张紧轮安装在钢板制成的支架上,再与框架连成一体。同时,横移电机和减速机也安装在这个框架上。为了使得横移机构能和提升轿厢产生相对移动,需要安装驱动装置。可选用的驱动有齿轮齿条传动、链传动等。与齿轮齿条相比,链传动形式具有尺寸紧凑,调整安装等优点,所以在设计时选用链传动作为微横移的驱动形式。微横移机构由微横移链条、电机和链轮构成。微横移链条固定在提升轿厢上,而电机和链轮则安装在横移机构上。当微横移电机动作时,就可以使横移机构产生横向移动,然后顺利完成存取车动作。整个链传动横移装置的整体结构如图36所示。为显示钢板之下的微横移驱动电机、微横移链轮及其支架和微横移链条等零部件,图中隐藏了框架上的钢板。36链传动横移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332存取机构的工作流程存取机构的工作流程如下:1首先在系统通电后以及升降系统工作时,控制系统都要保持两个横移电机 都处于自锁状态,以免发生误动作,产生意外。2当提升轿厢平层到位之后,控制系统根据要确定存取动作的停车位的位置,判断横移机构是要往左还是右移动。3此时为了防止存取车辆时升降系统意外动作,确保安全,控制系统要保证升降电机在存取机构动作的时候,始终处于自锁状态。4微横移电机动作,带动横移机构及其上面的载车板移动,越过提升轿厢与停车位之间的距离。5横移机构到位后,微横移电机要保持自锁,避免存取车时发生意外,同时控制系统确定是进行存车还是取车动作,然后决定横移电机转动的方向。6存取车动作完成后,微横移电机动作,将横移机构拖回到提升轿厢中,整个存取机构结束。333存取机构中具体部件设计计算1存取机构电机与减速机 (1)横移机构电机 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一般的存取速度在1830m/min之间。车库载车板的横移行程L=2.4m,存取时间t设定为8s,则横移速度V=L/t=03m/s。所移动的质量M=2200kg,则所消耗的功率为:P=FV=MgV2200x9.8x0.20.3=1.293kw链传动的功率=0.92O.96,取最小值计算,所需电机功率P1.225/0.921.406选电机功率P=1.5kw (2)微横移机构电机 横移机构的行程L2=0.2m,微动时间设定为2s,则速度=/=O.1m/s。所移动的质量M2=2500kg,则所消耗的功率为:P2=F2V2=M2G22=25009.80.20.1=0.49链传动的功率=092O96,取最小值计算,所需电机功率PO49/092053选电机功率P2=O75kw (3)选用减速机 横移机构选用上海迈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的斜齿一蜗轮蜗杆减速机(N系列),结构形式为普通双轴伸式双轴联接型,安装形式为卧式安装。斜齿轮一蜗杆减速机采用了斜齿轮蜗轮形式,除具有常规特性外,还使结构更加合理化,它不仅比单级蜗轮蜗杆传动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还在结构布局上缩小了空间位置,同时在相近体积条件下,能获得更大传动比,更有利于设备的配置。微横移机构则选用上海迈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的斜齿轮硬齿面减速机(D系列),结构形式为普通轴伸式,安装形式为卧式安装(W4),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工作平稳、输出转速选择范围宽,通用性强的特点。 2存取机构链轮 (1)横移链轮 存取机构中,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尺寸是一样的,所以传动比为1。由于空间的限制,链轮的直径要控制在300mm以下。链条的平均速度=zpn/601000式中:p一链的节距,mm;z一链轮的齿数;n一链轮的转速,r/min:链轮的分度圆直径PO49/092053选电机功率P2=O75kw (3)选用减速机 横移机构选用上海迈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的斜齿一蜗轮蜗杆减速机(N系列),结构形式为普通双轴伸式双轴联接型,安装形式为卧式安装。斜齿轮一蜗杆减速机采用了斜齿轮蜗轮形式,除具有常规特性外,还使结构更加合理化,它不仅比单级蜗轮蜗杆传动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还在结构布局上缩小了空间位置,同时在相近体积条件下,能获得更大传动比,更有利于设备的配置。微横移机构则选用上海迈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的斜齿轮硬齿面减速机(D系列),结构形式为普通轴伸式,安装形式为卧式安装(W4),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工作平稳、输出转速选择范围宽,通用性强的特点。 2存取机构链轮 (1)横移链轮 存取机构中,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尺寸是一样的,所以传动比为1。由于空间的限制,链轮的直径要控制在300mm以下。链条的平均速度=zpn/601000 (3-1)式中:p一链的节距,mm;z一链轮的齿数;n一链轮的转速,rmin: (3-2) 存取车辆时的横移速度v=O3,原动机的转速为1430r/min,对应的减速机传动比选为592,则链轮的转速为24r/min,。选取链号为12A的短节距精密滚子输送链(D型附件),极限拉伸强度31.1/KN,节距P为1905,由此可以计算得到齿数z为40,链轮的分度圆d为2423mm。 当链速vO6m/s的时候,链条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链条受静力拉断,故应进行静强度校核。静强度的安全系数应该满足下式要求: (3-3)式中,链的极限拉伸载荷,n为链的排数,取2,Q为单排链的极限拉伸载荷,为工作情况系数,在稍有冲击的情况下取13,F-为链的总拉力。由此算出S为114,满足静强度要求。 3存取机构链条 横移链条和微横移链条选用短节距精密滚子输送链(D型附件),由手册可以查到其链号为12A,节距1905,极限拉伸强度31.1/KN, 滚子链由内链板l、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组成(图37)。内链板与套筒间、外链板与销轴间均为过盈配合,套筒与销轴间则为间隙配合,形成动联接。工作时内、外链节间可以相对挠曲,套筒则绕销轴自由转动。为了减少销轴与套筒间的磨损,在它们之间应进行润滑。滚子活套在套筒外面,啮合时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以减小链条与链轮轮齿间的磨损。内、外链板均制成8字形,以使链板各横截面的抗拉强度大致相同,并减轻链条的重量及惯性力。 4存取机构中联轴器的选择 在存取机构中,链轮与其驱动轴、驱动轴与减速机之间都需要用联轴器连接。在存取机构的场合中,链轮与轴、轴与减速机之间难以保证精确对中,要选用有补偿功能的联轴器,同时又要结合成本方面考虑。 滚子链联轴器是利用一条公用的双排链条同时与两个齿数相同的并列链轮啮合来实现两半链轴器的联接,为了改善润滑并防止污染,一般都将联轴器密封在罩壳内。它具有结构简单,采用标准件,工艺性好,制造容易,对安装精度要求不高,装拆方便、具有一定补偿能力,对环境适用范围广等结构特性,可用于连续运转的一般水平传动轴系。本设计中选用武汉正通公司的滚子链联轴器。本章小结 本章论文着重进行了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存取机构的研究设计。讨论了停车位布置形式及其相关的一些要求。确定了车库停车位布置形式、具体结构和载车板具体结构。然后进行链传动横移存取机构的研究,分析存取机构功能的具体要求及实现形式,确定存取机构的工作流程,并对横移机构中的具体部件进行计算校核。第4章 立体车库升降机构的研究与设计 升降机构是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负责将存取机构及存入的车辆提升到指定的楼层,或者将出库的车辆及存取机构带到地面。它在整个立体车库中安全要求最高,不能发生意外,造成车辆或者人员损失。同时,它还决定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的整个运行速度和可靠性,并对车库的钢结构的受力情况也构成影响。41升降机构的整体结构 目前,在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中,有多种升降驱动方式,如曳引驱动、钢丝绳卷筒驱动、链轮链条驱动等形式。521曳引式驱动是在曳引绳一端提升重物,另一端为平衡重,依靠曳引绳与开有绳槽的曳引轮之间的摩擦来驱动重物做垂直运动。因此,只要在曳引系统的容量与强度允许范围,通过改变曳引绳的长度就可以适应不同的提升高度,而不再受卷筒长度限制。当重物或平衡重碰底时,曳引绳与曳引槽会因为摩擦力减小而打滑,从而避免了卷筒式在失控卡住时造成的曳引绳断裂等严重事故的发生。 在电梯中曳引驱动形式运用的比较多,而在停车设备中,因为搬运输送的车辆的尺寸较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的曳引驱动机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设置形式。 (1)定滑轮机构曳引驱动形式 曳引驱动机房设置在停车设备上方,传动形式的曳引比为1。如图41所示,钢丝绳的一段连着升降轿厢,钢丝绳绕过定滑轮或水平定滑轮后,再绕过曳引轮与导轮,使钢丝绳的另一段连着对重,当曳引电机驱动曳弓I轮旋转,带动钢丝绳使升降轿厢与对重作上下运动。 电梯中曳引驱动通常的采用中间单点起吊方式,一簇钢丝绳的一头连接对重,另外一头连接在电梯轿厢上端的中间位置。而在图41中可以看到,与电梯的起吊方式不同,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升降轿厢的起吊方式是四点起吊,四根钢丝绳连接在升降轿厢的四个角。与单点起吊相比,这样的布置,可以使得升降轿厢在提升的时候比较平稳,避免产生晃动。(2)车库升降系统驱动形式 设计采用定滑轮机构曳引驱动形式,曳引电机上置,机房设置在升降设备的上方,升降轿厢四点起吊,曳引机选用双伸出轴的曳引机,对重布置在升降轿厢的前方,为了增加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包角(一般要求包角z135。)而增设压向导轮,升降系统的布置形式如图4-4所示。 图44升降系统布置形式示意图42曳引系统研究分析421提升系统曳引力的分析计算 提升系统的垂直升降运动是靠曳引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这种力就称为曳引力。要使系统能够被提升,曳引力就必须大于或等于曳引绳中较大载荷P1与较小载荷P2之差。即: 曳引力是靠曳引绳和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因此必须保证曳引绳在曳引轮绳槽中不打滑,增大曳引力的方法有: (1) 选择合适形状的曳引轮绳槽; (2) 增大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 (3) 选择耐磨且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造曳引轮; (4) 曳引绳不能过度润滑; (5) 使平衡系数达到040,5,提升系统不能超过额定载荷。1 与曳引力有关的因素及其分析 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作用是一种柔体与刚体间的摩擦,曳引轮两边的曳引绳的张力与钢丝绳绕过曳引轮的包角有如下关系: (4-1)式中:e一自然对数底数一曳引绳在曳引轮上包角k一绳槽形状对摩擦系数的修正值一钢丝绳与绳槽之间的摩擦系数由关系式可以看出k、f、越大,曳引能力也就越大。而且曳引力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曳引轮绳槽形状:曳引绳在曳引轮上包角大小;曳引绳与绳槽的润滑状态。 (a)半圆槽 (b)V形槽 (c)凹形槽 (d)带切口的V形槽 曳引绳与不同形状的绳槽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是不同的。目前曳引轮绳槽的形状主要有四种:半圆槽、v形槽、凹形槽与带切口的v形槽。 当曳引轮绳槽为半圆形时,钢丝绳几乎有半个圆周接触在槽面上,其接触面大,使用寿命较长,但摩擦力小,使得曳引力也小。 当曳引轮绳槽为V形时,有较大的摩擦力(减小v形槽的角度,就会增加摩擦力)而得到较大的曳引力。但在运转时磨损较大,同时也使得槽形因磨损而变形。 凹形槽结合半圆槽与V形槽的优点,将槽做成圆弧状,同时底部开有一个切口。这样不仅摩擦力大,而且可使得曳引绳在槽内运行自如,有接触面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获得较大的曳引力。 当曳引轮绳槽为带切口的V形槽时,也能获得较大的摩擦力,但钢丝绳的寿命要比凹形槽低。对于不同的槽形,其中的摩擦系数的修正系数K也不同。对于半圆槽:k=4=127对于V形槽:k2.92576对于凹形槽:k1.82.17另外,曳引力的大小和与曳引绳与绳槽的润滑状态有关,当两者表面轻微润滑时,f=O0901:当表面充分润滑时,f=O06;当两者表面基本上是干燥状态时,f=O15。后两种情况一般都不可取,通常采用第一种情况,只依靠钢丝绳芯丝部所含的油,在运行时被挤出由内向外润滑钢丝绳。曳引力与曳引绳在曳引轮的包角的关系为:包角是指曳引钢丝绳经过曳引轮槽所接触的弧度,用。表示。包角越大,摩擦力就越大,即曳引力也就越大。一般要求包角不小于135。想要增大包角,就必须合理地选择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槽中的缠绕方法。目前,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槽中缠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 半绕法(也称直绕法)直绕法是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槽中缠绕最常见的方法,其特点是曳引钢丝绳对曳引轮的最大包角不超过180。,如图47所示,这是因为为了拉开对重与轿厢之间的距离,需要增设导轮。(2)全绕法(也称复绕法) 复绕式的绕法有两种:一种是曳引钢丝绳缠绕曳引轮槽和导向轮槽一周才被引向轿厢和对重;另外一种是曳引钢丝绳绕曳引轮槽和复绕轮后,再经导向轮槽到轿厢,另外一端到对重。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得包角在180。以上,但是结构较为复杂。 车库选用的是凹形槽绳槽的曳引轮,保证有较大的摩擦力,同时又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曳引钢丝绳的润滑采用表面轻微润滑,即靠钢丝绳本身所含的油脂润滑。在经一段使用时间后,钢丝绳如果变旧,表面出现轻微锈迹时,可适当在表面添加薄质油,但其目的是补充钢丝绳内部的含油量,加油后表面多余的润滑油应该抹干,避免因表面过渡润滑而使曳引比降低而导致打滑。2系统曳引能力的验算 在通过各种措施提高系统的曳引能力之外,还必须对系统的曳引能力进行验算,以保证曳引系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有足够的曳引力。在曳引条件为不打滑的情况下验算时,一般采用公式(41): (41)式中,一曳引绳轿厢一边的张力(N),一曳引绳对重一边的张力(N),k一绳槽形状对摩擦系数的修正值,对于凹形槽,取2。f一曳引绳与绳槽的摩擦系数,取01按汽车最大载重量(1700kg)、车库提升轿厢重量(1000kg)和载车板重量(500kg)之和计算,对重重量为2100kg。钢丝绳在曳引轮的包角为,根据公式,计算得:可见系统有足够的曳引力422曳引系统的受力分析1曳引力分析 如图49所示,曳引力为轿厢侧曳引绳上载荷P-与对重侧曳引绳上载荷P2之差。由于载荷力不仅与轿厢的载重量有关,而且还随着提升的运动过程而变化,因此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力,具体分析如下: (1)上行加速阶段的曳引力在这个运行阶段,系统向上做加速运动,此时的载荷力为:左侧:(G+Q)/(1+ag)右侧:(1ag)曳引力:式中:G轿厢自重;Q一车辆重量;w对重重量a提升加速度;g重力加速度;(2)上行稳定阶段的曳引力这个阶段系统匀速上行,无加速度,此时的载荷力为:左侧:右侧:曳引力 :(3)上行减速阶段的曳引力这个阶段系统减速上行,此时的载荷力为:左侧:右侧:曳引力(4)下行加速阶段的曳引力 这个阶段系统加速下行,惯性力作用方向与上行减速阶段相同,因此曳引力T4与T3是一样的,即:曳引力 (5 )下行稳定阶段的曳引力这个阶段系统与上行稳定阶段相同,也是做匀速运动,因此曳引力与是一样的,即:曳引力(6)下行减速阶段的曳引力这个阶段系统减速下行,惯性力作用方向与上行加速阶段相同,因此曳引力T6与T1是一样的,即:曳引力;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随着提升系统载重量的大小和运行阶段的不同,曳引力不仅有不同,而且还会出现负值。2、曳引力矩分析曳引力作用在曳引轮上的力矩,称为曳引力矩,由于曳引力存在着正负,所以曳引力矩也同样有正负。曳引力矩式中:T一曳引力D一曳弓1轮的直径当轿厢上行时,力矩的作用是驱动轿厢运行,此时曳引系统的功率流向为:曳引电机一曳引轮一曳引绳一轿厢此时曳引系统输出动力。当轿厢下行时,曳引力矩为负,表明力矩的方向与曳引轮旋转的方向相反,作用是控制轿厢速度,此时曳引系统的功率流向为:轿厢一曳引绳一曳引轮一曳引电机此时曳引系统在消耗动力,曳引电机在做发电制动运行。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曳引系统的运动方式决定了曳引电机的机械特性必须能在四个象限中运行,而速度是可调的,必须根据这些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曳引电机及其调速方法。423曳引电机及其调速方法选择1选择曳引电机 曳引电机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车库提升系统性能的好坏。提升系统的启动加速、平稳运行及制动减速由曳引电机控制着,所以曳引电机性能直接影响提升系统的启动、制动性能。另外,升降系统的平层准确度既与制动距离、制动力矩有关,又与曳引电动机的性能有关。曳引电机的机械特性必须能在四个象限中运行,而速度是可调的。 在车库运行过程中,曳引电动机需频繁的起动、制动、正转、反转,而且负荷变化大,经常工作在重点短时状态、电动状态、制动状态下,对电机要求较高。 根据工作性质,曳引电动机应该有以下特点: (1)能频繁的制动和起动。 (2)起动电流较小。 (3)要有发电制动的特性,能由电动机本身的性质来控制曳引系统在满载下行和空载上行时的速度。 (4)要有较硬的机械特性,不会因轿厢载重的变化而引起提升速度的过大变化。 (5)电动机运转平稳,工作可靠,运行噪声低。 普通交流感应电动机的转子电阻低,机械特性好,转差率S小,运行效率高。可是这类交流感应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大,一般为额定电流的47倍,同时起动转矩也较大,一般为额定转矩的35倍。如果选用为曳引系统的电动机,会因为曳引系统的频繁起动,它的起动电流会造成电网电压的大幅度波动,还会增加电动机的发热量,使得温度超过允许的限度,所以普通交流电机不适合用做车库曳引电动机。 在电梯上常用的曳引电机有交流单速电动机、交流双速电动机、直流高速电动机、直流低速电动机等。其中直流电机用于直流拖动系统、交流单速电机用于小型货梯上。在此,车库的曳引电动机选用交流双速电动机,其性能满足上述曳引系统的各项要求。424曳引电机的容量选择 曳引机是提升系统的动力源,输入功率(转矩)通过曳引系统牵引提升轿厢运行。根据提升速度和重量,可计算出车库运行对曳引机的功率需求,这个功率就是提升系统的额定计算功率,是选用合适功率的曳引机的依据。 曳引比:曳引机上曳引轮的圆周速度与提升轿厢速度之比称为曳引比,用i表示。 机械效率:令曳引机中曳引轮上钢丝绳承受的拉力为F,提升轿厢总重力为Q,则机械效率A=Q/F曳引电机容量的选择:曳引机的容量 (42)式中:Q一额定载重量,2200kg, v一提升速度,06ms, 一电梯平衡系数,取05, 一机械效率,对于齿轮副,一般取094, i一曳引比,取1。额定载重量Q为车库可停放车辆最大重量(1700kg)及轿厢重量(500kg)之和计算得,N=6.9 kw故,选取电机功率 P=75kw425对重匹配研究 在曳引系统中,不配上对重就不能运行。因为提升系统的曳引力是由轿厢和对重共同作用与曳引轮上而产生的,对重可以保证曳引绳与曳引轮之间产生摩擦力,使轿厢与对重之间保持平衡,这样可以在系统运行时,降低传动装置的功率消耗。 对重又称为平衡重,相对与轿厢悬挂在曳引绳的另外一端,起到平衡轿厢重量的作用,但是这种平衡只是相对和变化的。对重的质量匹配将直接影响到曳引力和传动功率。 另外,由于曳引系统有对重装置,如果轿厢或者对重撞在缓冲器上后,曳引系统将失去曳引条件,可以避免冲顶事故的发生。 为了使对重装置能对轿厢起最佳的平衡作用,需要正确计算其质量。对重装置过轻或过重,都会给曳引系统的调整工作带来困难,影响提升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对重质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W一对重质量,G一轿厢净重,1000kgQ一额定载重量,2200kgk一电梯平衡系数,一般的货梯k=O4505,它的选取原则:尽量使曳引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于经常处于重载的电梯,可取05,但不超过055;这样有利于节省动力。停车库属于经常处于重载场合,取05。在本车库中,对重质量的计算如下:43安全机构的研究 在车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安全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失控超速运行。在提升过程当中,一旦制动器失灵,或者减速器的轮齿、轴、键、销折断,或者曳引绳严重打滑或断裂情况发生,就会使提升轿厢失去控制,运行速度超过极限速度。 (2)终端越位。当平层控制电路出现故障,轿厢运行到顶层或底层,就会超出正常位置,或者继续运行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升降式路边停车系统机械部分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7145266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