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G-NX的小型轿车鼓式制动器设计与运动仿真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7151170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0.4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1-12-03
上传人:资料****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冯**(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70
积分
- 关 键 词:
-
基于
UG
NX
小型
轿车
制动器
设计
运动
仿真
- 资源描述:
-
基于UG-NX的小型轿车鼓式制动器设计与运动仿真,基于,UG,NX,小型,轿车,制动器,设计,运动,仿真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题目:基于UG-NX的小型轿车 鼓式制动器设计与运动仿真一设计(论文)进展状况 1在程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题背景及发展,完成了撰写开题报告。完成了开题答辩。 2在开题答辩完成后,对总体设计方案的设计进行了经一步的论证,具体如下 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及综合轿车性价比的考虑最终采用领从蹄式制动结构。这段时间主要进行了数据的计算以及初步校核,基本上完成了装配图制作,三维图已进行了一部分,接下来进行装配图的修整,并完成三维图设计,及其运动仿真模拟,再画几张零件图,完成图纸任务,并着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3鼓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选择,具体的选择结果及依据如下: 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整车质量: 空载:1070kg 满载:1450kg质心位置: 质心距前轴距离:L1=1.087m 质心距后轴距离:L2=1.384m质心高度: 空载时:hg0=0.56m 满载时:hg=0.55m轴 距: L=2.471m满载后轴重: m=750kg车轮工作半径:300mm轮胎规格: 185/60R14 85H 满载时轴荷的分配: 前轴负荷56%,后轴负荷44% 空载时轴荷的分配: 前轴负荷61%,后轴负荷39% 3.1制动鼓内径D 输入力P一定时,制动鼓应有足够的壁厚,用来保证有较大的刚度和热容量,以减小制动时的温升同时考虑到负载及制动力据。 乘用车 DDr=0.640.74由选取的轮胎型号185/60R14,得 Dr=1425.4=355.6mm 故 D=0.64355.6=227.6mm由QC/T3091999制动鼓工作直径及制动蹄片宽度尺寸系列的规定,从表1 表1 制动鼓最大内径轮辋直径/in121314151620,22.5制动鼓最大内径/mm轿车180200240260货车220240260300320420 取D=230mm 3.2制动鼓的厚度n 轿车712mm,货车1318因此本设计取7mm 3.3摩擦衬片宽度b和包角而单个摩擦衬片的摩擦面积A又决定于制动鼓半径R、衬片宽度b及包角,即 (1) 试验表明,摩擦衬片包角为:=90100时,磨损最小,制动鼓温度最低,且不宜大角于120。初选衬片包角=100o实验表明对于轿车0.9-1.5t的轿车单个制动器总的摩擦面积A=(100-200)本次设计中取 取 b=45mm由QC/T3091999制动鼓工作直径及制动蹄片宽度尺寸系列的规定b取40cm 3.4摩擦衬片起始角 即令 3.5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P作用线的距离a应使距离尽可能大,初取a=0.8R左右,则取a=92mm 3.6制动蹄支承点位置坐标k和c使k尽可能小而c尽可能大。初取k=25mm,c=92mm 3.7衬片摩擦系数f保持摩擦系数=0.30.40已无大问题。,取=0.3。 3.8鼓式制动器具体参数如下:D=230mm n=7mm b=45mm A=200cm2 f=0.3 =100o a=92cm c=92cm k=25cm 4车辆前后轮制动力的分析 其力矩平衡方程为 (2) 或式 ; 图2 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与 式中 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 Z 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力。根据汽车制动时的整车受力分析,考虑到制动时的轴荷转移,可求得地面对前,后轴车轮的法向反力为: (3) (4) 取一定值附着系数=0.7;所以在空,满载时由式上式可得前后制动法向力Z为以下数值故 满载时: 空载时: 图3 制动时的汽车受力图4.1汽车总的地面制动力为 (5) 式中q() 制动强度,亦称比减速度或比制动力; 前后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由以上两式可求得前,后车轮附着力为 (6) (7) 前、后轴车轮附着力即地面最大制动力为 满载时: 空载时: 后车轮同时抱死即前,后轴车轮附着力同时被充分利用的条件是 (8) (9)式中 前轴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 后轴车轮的制动器制动力,; 前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 后轴车轮的地面制动力; 地面对前,后轴车轮的法向反力; G 汽车重力; 汽车质心离前,后轴距离; 汽车质心高度。 由(7)(8)式可知,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前,后制动器的制动力 ,是的函数。 由式上式中消去,得 (9)式中 L 汽车的轴距。 一定值,并以前制动与总制动力之比来表明分配的比例,称为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10) 4.2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的确定联立式(9)和式(10)可得 = (11) 式中 :同步附着系数 L2汽车重心至后轴中心线的距离 L:轴距 hg:汽车质心高度带入数据得 满载时: 空载时: 图4 大众捷达轿车的I曲线与线 4.3同步附着系数由式(10)可得表达式 (12)上式在图4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公式 (13) 满载时: 空载时: 4.4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双轴汽车前,后车轮附着力同时被充分利用或前,后同时抱死时的制动力之比为 (14) 式中 , 汽车质心离前,后轴距离; 同步附着系数 汽车质心高度 前,后轴的车轮制动器所能产生的最大制动力矩为 (15) (16) =2136.04 =830.68单个车轮所产生的最大制动力据是Fb2=415.34Nm后轮的最大制动力F= 单个后轮最大的制动力F=2010.25N 4.5 确定制动轮缸直径制动轮缸对制动蹄或制动块的作用力F与轮缸直径及制动轮缸中的液压力P有如下关系: (17) 考虑制动力调节装置作用下的轮缸或管路液压= 812MPa,取p= 10MPa。由 , 及张开力的计算公式:与制动器因数定义式可表示为: (18) (19) 轮缸直径应在GB752487标准规定的尺寸系列中选取,缸直径的尺寸系列为:14.5,16,17.5,19,22,24,25,28,30,32,35,38,40,45,50,55mm。取得 =22mm 5初步完成了鼓式制动器的装配图。二存在问题是: 1对制动器的装配图的修改未完成。 2三维图还为全部完成需要完善,UG运动仿真还不熟练,需要加紧学习。 3对鼓式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校核没有完成有待继续完成。 4制动器的主要零件图绘制未完成。三解决方法: 1查阅相关资料对制动器进行经一步的合理设计完成装配图。 2查阅有关力学计算及强度校核的资料准确分析制动器的受力。 3尽快学习UG运动仿真,并熟练掌握。 4由装配图拆图出主要零部件图。四后期安排 1对鼓式制动器剩余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力学校核; 2完成鼓式制动器装配图的修改 3完成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