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S列控系统方案介绍学习教案_第1页
CTCS列控系统方案介绍学习教案_第2页
CTCS列控系统方案介绍学习教案_第3页
CTCS列控系统方案介绍学习教案_第4页
CTCS列控系统方案介绍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CTCS列控系统方案介绍列控系统方案介绍2主要介绍内容主要介绍内容第1页/共47页3级级别别ETCSETCSCTCSCTCS0 0欧洲既有线现状欧洲既有线现状中国既有线现状;中国既有线现状;通用式机车信号监控装置通用式机车信号监控装置1 1基于点式传输的列车控制系统;基于点式传输的列车控制系统;列车占用及完整性检查由轨道电路完成;列车占用及完整性检查由轨道电路完成;设置地面信号机;设置地面信号机;面向面向160km/h160km/h以下区段;以下区段;主体机车信号加强型监控装置主体机车信号加强型监控装置2 2基于基于GSM-RGSM-R传输的列车控制系统;传输的列车控制系统;列车检测和

2、列车完整性检查由轨道电路完列车检测和列车完整性检查由轨道电路完成;成;可以取消地面信号机;可以取消地面信号机;3 3基于基于GSM-RGSM-R传输的列车控制系统;传输的列车控制系统;取消轨道电路和地面信号机;无线闭塞中取消轨道电路和地面信号机;无线闭塞中心与车载验证系统共同完成列车定位心与车载验证系统共同完成列车定位和完整性检查;可实现移动闭塞;和完整性检查;可实现移动闭塞;面向提速干线、客运专线和特殊面向提速干线、客运专线和特殊线路;线路;基本参照基本参照ETCS2ETCS2级级4 4未定义未定义面向客运专线和特殊线路面向客运专线和特殊线路基本参照基本参照ETCS3ETCS3级级一、一、C

3、TCS2CTCS2级方案介绍级方案介绍第2页/共47页4第3页/共47页5第4页/共47页6人机界面地面应答器STM天线BTM天线记录器制动接口BTMSTM车载计算机CTC或TDCS站机车站列控中心车站联锁轨道电路LEU车务终端车站信号楼动车组调度中心第5页/共47页7完全监控模式完全监控模式侧线发车时的部分监控模式(侧线发车时的部分监控模式(UU码码45km/h限速)限速)调车模式(调车模式(40km/h限速)限速)引导模式(引导模式(20km/h限速)限速)目视行车模式(目视行车模式(20km/h限速)限速)第6页/共47页8第7页/共47页9第8页/共47页10第9页/共47页11第10

4、页/共47页12n行了技术转让。行了技术转让。第11页/共47页13第12页/共47页14第13页/共47页15第14页/共47页16第15页/共47页17第16页/共47页18第17页/共47页19第18页/共47页20第19页/共47页21第20页/共47页22第21页/共47页23第22页/共47页24第23页/共47页25第24页/共47页26车站值班员临时限速管辖范围示意图车站值班员临时限速管辖范围示意图第25页/共47页27进站信号机ZPW2000可变应答器ATP可变应答器调度中心 TDCS站机车站列控中心1.调度中心向车站下达临时限速调度命令调度中心向车站下达临时限速调度命令2.

5、车站值班员签认调度命令车站值班员签认调度命令站机向车站列控中心传送临时限速站机向车站列控中心传送临时限速4.车站列控中心生成限速报文向有源应答器传送车站列控中心生成限速报文向有源应答器传送5.列车在经过有源应答器时接收到临时限速信列车在经过有源应答器时接收到临时限速信息息第26页/共47页28(1) 相邻两个车站之间一个运行方向仅考虑一个临时限速区。相邻两个车站之间一个运行方向仅考虑一个临时限速区。(2) 临时限速信息通过有源应答器向临时限速信息通过有源应答器向ATP车载设备提供,个别车载设备提供,个别区段可纳入轨道电路发码条件。区段可纳入轨道电路发码条件。(3)为提高临时限速的设置精度,应答

6、器信息报文宜采)为提高临时限速的设置精度,应答器信息报文宜采用列控中心储存或动态组帧方式。用列控中心储存或动态组帧方式。 (4)动车组临时限速设置精度)动车组临时限速设置精度 限速区起点精度限速区起点精度100m; 限速区长度限速区长度8档(档(100、300、500、800、1000、1200、1500、2000m);); 限速速度限速速度5档(档(45、60、80、120、160km/h)。)。第27页/共47页29第28页/共47页30准备设置准备设置准备结束准备结束第29页/共47页31设置验证设置验证验证结束验证结束第30页/共47页32执行限速执行限速设置完成设置完成第31页/共4

7、7页33准备取消准备取消准备取消准备取消第32页/共47页34取消验证取消验证取消验证取消验证第33页/共47页35限速取消限速取消n临时限速取消后,相应区段的限速标志临时限速取消后,相应区段的限速标志消失,表示命令执行成功。消失,表示命令执行成功。第34页/共47页36应答器数据准备:应答器数据的源头是线路平纵断面图及信号平面图,数据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和运用的稳定性。应答器数据准备和应答器安装完毕后的数据验证工作均至关重要。建设单位应做好设计、施工和供货商的数据准备及验证的协调工作。应答器数据编制、写入:由供应商负责;应答器的数据管理:由各铁路局电务处成立专门的机构或专人负

8、责。应答器的维修:国内供货商负责成立应答器设备维修中心。第35页/共47页37应答器编号由铁道部统一管理;新设应答器的铁路局或客运专线应向运输局基础部申请应答器编号。第36页/共47页38名称变量字节位备注帧标志 Q_UPDOWN1信息传送的方向(0=车对地,1=地对车) M_VERSION7语言/代码版本编号(000 0001=V1.0) Q_MEDIA1信息传输媒介(0=应答器、1=环线) N_PIG3本应答器在应答器组中的位置(000=1,111=8) N_TOTAL3应答器组中所包含的应答器数量(000=1,111=8) M_DUP2本应答器信息与前/后应答器信息的关系(01=相同,1

9、0=不同) M_MCOUNT8报文计数器(0254)(255=报文适应同一组的所有应答器) NID_CNID_C1010地区编号(高地区编号(高7 7位位= =大区编号,低大区编号,低3 3位位= =分区编号)分区编号) NID_BGNID_BG1414应答器(组)编号(高应答器(组)编号(高6 6位位= =车站编号,低车站编号,低8 8位位= =车站应答器编号)车站应答器编号) Q_LINK1应答器(组)的链接关系(0=不链接,1=链接)用户信息包772信息结束8=1111 1111,表示信息帧结束830位第37页/共47页39大区编号大区编号全国铁路以电务段或客运专线区域为基础分配大区编号

10、(最多127个)。根据电务段或客运专线区域管辖车站的数量(应考虑未来发展),1个电务段或客运专线区域可分配13个大区编号。第38页/共47页40分区编号分区编号以线别为基础编分区号(最大为7)。在满足分区内车站数量限制条件下,多个线别可合用一个分区号。车站编号车站编号每个分区内车站编号最大为63。第39页/共47页41车站应答器编号车站应答器编号以车站为基础,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应答器进行编号。车站应答器编号最大为255。每个车站管辖的应答器编号必须具有唯一性。车站应答器编号应以每个应答器(组)为一个基本单元进行编号。编号顺序以列车正运行方向为参照,按从小到大的原则进行编排,下行编号为单数,上

11、行编号为双数。第40页/共47页42车站应答器编号车站应答器编号如果是应答器组,还应对每个应答器在组中的位置进行编号。每个应答器组可由1-8个应答器组成,以列车正运行方向为参照,列车首先通过的应答器其位置为,其他以此类推。 第41页/共47页43CTCS-2级(级(ATP)CTCS-0级(级(LKJ)正向预告点正向预告点切换点切换点反向反向预告点预告点第42页/共47页44第43页/共47页45故障故障故障运行模式故障运行模式区间应答器信息缺失(如连续两个应答器丢失)区间应答器信息缺失(如连续两个应答器丢失)完全监控模式转为部分监控模式,限速完全监控模式转为部分监控模式,限速120km/h120km/h运行至下一应答器运行至下一应答器临时限速信息缺失(如出站口有源应答器故障)临时限速信息缺失(如出站口有源应答器故障)转为部分监控模式,限速转为部分监控模式,限速45km/h45km/h运行至前运行至前方车站方车站正线通过时,控制进站有源应答器的正线通过时,控制进站有源应答器的LEULEU故障故障列车由于没有前方的临时限速信息,触发列车由于没有前方的临时限速信息,触发制动至制动至45km/h45km/h,限速运行至出站口,限速运行至出站口正线通过时,控制出站有源应答器的正线通过时,控制出站有源应答器的LEULEU故障故障列车由于没有前方的临时限速信息,触发列车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