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测理论基础实用教案_第1页
超声波检测理论基础实用教案_第2页
超声波检测理论基础实用教案_第3页
超声波检测理论基础实用教案_第4页
超声波检测理论基础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12-51.2超声检测(jin c)的基础知识 1.2.1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如水波、声波、超声波 声波是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的机械纵波,频率在2020000Hz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不能被人听到,称为(chn wi)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人耳也听不到,称为(chn wi)超声波。探伤用超声波频率在(0.510)MHz第1页/共117页第一页,共118页。2021-12-5超声波的特点(tdin) 超声波波长很短,这决定了超声波具有一些重要特性,使其能广泛应用于无损检测。 1、 方向性好 超声波具有像光波一样定向束射的特性。 2、穿

2、透能力强 对于大多数介质而言,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例如在一些金属材料中,其穿透能力可达数米。 3、能量高 超声检测的工作频率远高于声波的频率,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 4、遇有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型的转换(zhunhun)。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这些物理现象,经过巧妙的设计,使超声检测工作的灵活性、精确度得以大幅度提高。 5、对人体无害。第2页/共117页第二页,共118页。2021-12-51.2.2超声检测(jin c)工作原理 原理: 1、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方式进入工件 2、超声波在工件中传播,与工件材料和其中缺陷相互作用,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 3、改变后的超声波

3、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对其处理分析 4、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工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征 通常(tngchng)用来发现缺陷和用来评估的基本信息: 1、是否存在来自缺陷的超声波信号及其幅度 2、入射声波与接收声波之间的传播时间 3、超声波通过材料后能量的衰减第3页/共117页第三页,共118页。2021-12-51.2.3超声检测(jin c)方法的分类 1、按原理:脉冲反射法、衍射时差法、穿透法、共振(gngzhn)法 2、按显示方式:A型显示、超声成像显示 3、按波型:纵波法、横波法、表面波法、板波法、爬波法 4、按探头数目:单探头法、双探头法、多探头法 5、按探头与工

4、件的接触方式:接触法;液浸法、电磁耦合法 6、按人工干预的程度:手工检测、自动检测第4页/共117页第四页,共118页。2021-12-51.2.4超声检测(jin c)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yudin) 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的无损检测 穿透力强,多较大厚度工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 缺陷定位较准确 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高 灵敏度高 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轻便、使用方便,对人和环境无害第5页/共117页第五页,共118页。2021-12-51.2.4超声检测(jin c)的优点和局限性 2、局限性 对工件中的缺陷进行精确的定性和定量仍需做深入研究 对具有复杂形状或不规则外形的工

5、件检测困难 缺陷的位置、取向和形状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工件材质和晶粒度对检测有较大(jio d)影响 常用的手工A型脉冲反射法检测时结果显示不直观,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第6页/共117页第六页,共118页。2021-12-5第二章 超声检测的物理(wl)基础 2.1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2.1.1机械振动 物体或质点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做来回往复的运动,称为(chn wi)机械振动。 产生的必要条件:物体一离开平衡位置就会受到回复力的作用;阻力要足够小。 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A。 周期:当物体作往复运动时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T(s)。 频率:振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

6、动的次数,f(Hz)1KHz=103Hz 1MHz=106Hz T=1/f第7页/共117页第七页,共118页。2021-12-5谐振动 物体(或质点)在受到跟位移大小(dxio)成正比,而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余弦定理(或正弦)规律的振动形式称为谐振动。 Y=Acos(t+)=2f=2/T 平衡位置势能为零,动能最大,位移最大位置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只有弹力或重力做功。第8页/共117页第八页,共118页。2021-12-52.1.2机械波 振动(zhndng)的传播过程称为波动。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zhndng)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必备条

7、件: 1、要有作机械振动(zhndng)的波源 2、要有能传播机械振动(zhndng)的弹性介质第9页/共117页第九页,共118页。2021-12-5机械波的主要(zhyo)物理量 1、声速c:单位时间内,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超声波的速度就是声音的速度,即声在空气(15)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只不过它们的频率不同(b tn)而已 ;超声波在20 的钢中是5 900米/秒;在铝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米/秒。 2、频率f:单位时间内,超声波在介质中任一给定点所通过完整波的个数; 3、波长:声波在传播时,同一波线上相邻两个相位相同的质点之间的距离;第10页/共117页第十页,共118页。

8、2021-12-5机械波的主要(zhyo)物理量 4、周期T:声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距离时所需的时间(shjin); 5、角频率: 其中频率和周期是由波源决定的,声速与传声介质的特性和波型有关。第11页/共117页第十一页,共118页。2021-12-52.2 波的类型(lixng) 2.2.1按波型分类 1、纵波L:介质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压缩波 疏密波 承受压缩或拉伸(l shn) 应力即可传播第12页/共117页第十二页,共118页。2021-12-52.2.1 按波型分类(fn li) 2、横波S:介质(jizh)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 切变波

9、剪切波 能承受剪切 应力才能传播第13页/共117页第十三页,共118页。2021-12-52.2.1 按波型分类(fn li) 3、表面波R:当介质表面受到交变应力作用时,产生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波。 瑞利1887年首提,又称瑞利波。介质表面的质点作椭圆运动。椭圆的长轴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短轴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介质质点的椭圆振动可视为纵波与横波的合成。瑞利首先对这种波给予了理论上的说明,因此表面波又称为瑞利波(Rayleigh wave),常用R表示。 如采用表面波探伤只能发现工件的表面缺陷。一般只能发现距离工件表面两倍波长(bchng)深度范围内的缺陷。第14页/共117页第十四页,共118

10、页。2021-12-5表面波第15页/共117页第十五页,共118页。2021-12-52.2.2 按波形(b xn)分类 波的形状是指波阵面的形状。 波线: 用波线表示传播的方向(fngxing) 波阵面:将同一时刻介质中振动相位相同的所有质点所连成的面 波前:某一时刻振动传播到达的距声源最远的各点所连成的面称为波前。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波线垂直于波阵面。在任何时刻,波前总是距声源最远的一个波阵面。波前只有一个,而波阵面可以有任意多个。第16页/共117页第十六页,共118页。2021-12-52.2.2 按波形(b xn)分类波线、 波前与波阵面(a) 平面波; (b) 柱面波; (c) 球

11、面波 第17页/共117页第十七页,共118页。2021-12-52.2.2 按波形(b xn)分类 根据波阵面的形状(波形),可将超声波分为平面波、柱面波和球面波等。 平面波即波阵面为平面的波,而柱面波的波阵面为同轴圆柱面,球面波的波阵面为同心球面。当声源是一个点时,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波阵面为以声源为中心的球面。 可以证明,球面波中质点(zhdin)的振动幅度与距声源的距离成反比。 当声源的尺寸远小于测量点距声源的距离时,可以把超声波看成是球面波。第18页/共117页第十八页,共118页。2021-12-52.2.3 按振动(zhndng)的持续时间分类 1、连续(linx)波 波源持续不变

12、的振动所辐射的波。 2、脉冲波 波源振动持续时间很短,间歇辐射的波称为脉冲波。 通常是微秒数量级第19页/共117页第十九页,共118页。2021-12-52.3 波的叠加、干涉(gnsh)和衍射 2.3.1波的叠加:几列波在空间某处相遇,则相遇处质点的振动是各列波引起振动的合成,在任意时刻该质点的位移是各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相遇后各列波的波长、频率(pnl)、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都保持不变,波的叠加原理或者波的独立性原理。第20页/共117页第二十页,共118页。2021-12-52 波的干涉(gnsh) 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波相遇,介质中某些地方的振动互相加

13、强,而另外一些地方的振动互相减弱或完全(wnqun)抵消的现象叫波的干涉现象。 A=(A21+A22+2A1A2cos2/)1/2 注意: (1)当=n(n为正数)时,A=A1+A2, (2)当=(2n+1)/2时,A=A1-A2.第21页/共117页第二十一页,共118页。2021-12-52.3.2 波的绕射 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2.波的绕射(衍射) TOFD成为可能 绕射能使超声波在介质中顺利传播 绕射使小缺陷回波(hu b)幅度显著下降,造成漏检 超声检测灵敏度约为/2第22页/共117页第二十二页,共118页。2021-12-52.4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声速表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

14、速度,它与超声波的波型有关,还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声速是一个表征介质声学特性的重要参量(cnling)。 2.4.1固体介质中的声速: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的声速主要是由介质的弹性性质、密度和泊松比决定的,而与频率无关,不同材料声速值有较大的差异。 在给定的材料中,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第23页/共117页第二十三页,共118页。2021-12-51.无限大固体(gt)介质中的声速 无限大固体(gt)介质中的纵波声速: 无限大固体(gt)介质中的横波声速:第24页/共117页第二十四页,共118页。2021-12-51.无限大固体(gt)介质中的声速 无限大固体介质( jizh)中的表面波

15、声速: CR= (0.87+1.12)/(1+)CSE-介质(jizh)的杨氏弹性模量, MPa ;G-介质(jizh)的剪切弹性模量, MPa ;-介质(jizh)的密度-介质(jizh)的泊松比 00.5同一固体介质中,纵波声速CL大于横波声速Cs,横波声速Cs又大于表面波声速CR。对于钢材,CL 1.8Cs,Cs1.1CR。第25页/共117页第二十五页,共118页。2021-12-51.无限大固体(gt)介质中的声速 2. 细长棒中的纵波声速CLb 3.声速和温度、应力、均匀性的关系 温度高,声速低 应力增加(zngji),声速增加(zngji)(缓慢) 晶粒细,声速大第26页/共11

16、7页第二十六页,共118页。2021-12-52.4.2 液体(yt)、气体介质中的声速 1.声速公式 C=(B/P)1/2 式中B容变弹性模量;P密度 2 .液体介质( jizh)中声速与温度的关系 水CL=1557-0.0245(74-t)2 其他,温度升高,B减小,声速降低第27页/共117页第二十七页,共118页。2021-12-52.4.3 声速(shn s)的测量 1.超声检测( jin c)仪器测量法 (1)检测( jin c)仪器按时间刻度 (2)检测( jin c)仪器按深度刻度 2.测厚仪测量法 (1)共振式测厚仪 (2)脉冲反射式测厚仪 3.示波器测量法第28页/共117

17、页第二十八页,共118页。2021-12-52.5 超声场的特征值 2.5.1 声压(shn y)P:当介质中有超声波传播时,由于介质质点振动,使介质中压强交替变化。超声场中某一点在某一瞬时所具有的压强p1与没有超声波存在时同一点的静态压强P0之差称为该点的声压(shn y),用p表示,单位为帕,Pa,第29页/共117页第二十九页,共118页。2021-12-52.5 超声场的特征值 2.5.2声阻抗Z 任一点的声压(shn y)p与该处质点振动速度之比叫声阻抗Z,单位:g/(cm2.s);kg/(m2.s)。声阻抗表示声场中介质对质点振动的阻碍作用。在同一声压(shn y)下,介质的声阻抗

18、越大,质点的振动速度就越小。 实验证明,气体、液体与金属之间的特性声阻抗之比大约为1:3000:8000。 Z=P/V=C 一般材料随温度升高而Z降低。第30页/共117页第三十页,共118页。2021-12-52.5 超声场的特征值 2.5.3 声强I:在超声场的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chuzh)通过单位面积上的声能叫声强,用I表示,单位W/cm2。 I=cA22/2=ZV2/2=P2/2Z 超声波的声强和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同一介质中,超声波的声强和声压成正比。第31页/共117页第三十一页,共118页。2021-12-52.5 超声场的特征值 2.5.4分贝和奈培 分贝的概念(gi

19、nin) 以引起听觉的最弱声强I0=10-16W/cm2为声强标准,在声学上称为“闻阈”,即f=1000Hz时引起人耳听觉的声强最小值。 将某一声强I与标准声强I0之比取常用对数得到二者相差的数量级,称为声强级,声强级的单位为贝尔B,即 =lg(I2/ I1) 贝尔(B)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贝尔这个单位太大,常用分贝(dB)作为声强级的单位。第32页/共117页第三十二页,共118页。2021-12-52.5 超声场的特征值1分贝分贝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分贝以下认为是安静的,认为是安静的,15分贝以下分贝以下,认认为是为是“死寂死寂”的的20-40分贝分

20、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分贝分贝正常的交谈声音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分贝以上属于吵闹范围属于吵闹范围70分贝分贝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汽车噪音介乎汽车噪音介乎80-100分贝分贝90分贝以上分贝以上会使听力受损会使听力受损100-120分贝分贝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性失聪(致聋)第33页/共117页第三十三页,共118页。2021-12-52.5 超声场的特征值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超声波的幅度或强度也用相同(xin tn)的方法即分贝表示,第34页/共117页第三十四页,共

21、118页。2021-12-52.5 超声场的特征值 目前市售的超声波探伤仪,其示波屏上波高与声压成正比,即任意(rny)两点的波高之比等于相应的声压之比,二者的分贝差实际(shj)检测时,常按此式计算超声波探伤仪示波频上任意两个波高的分贝差。第35页/共117页第三十五页,共118页。2021-12-52.5 超声场的特征值 若对二者取自然对数,则其单位为奈培(nai pi)NP: 奈培(nai pi)与分贝的关系为:第36页/共117页第三十六页,共118页。2021-12-52.6 超声波垂直(chuzh)入射到界面的反射和透射 超声波在无限大介质中传播时,将一直(yzh)向前传播,不改变

22、方向。但遇到异介质界面(即声阻抗差异较大的异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和透射现象 当超声波垂直入射到足够大的光滑平界面时,将在第一介质中产生一个与入射波方向相反的反射(fnsh)波,在第二介质中产生一个与入射波方向相同的透射波。第37页/共117页第三十七页,共118页。2021-12-52.6.1 单一(dny)平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反射波声压Pr与入射波声压P0的比值(bzh)称为声压反射率r,透射波声压Pt和P0的比值(bzh)称为声压透射率t。 r和t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 Z1、 Z2分别(fnbi)为两种介质的声阻抗。 第38页/共117页第三十八页,共118页。2021-12-52

23、.6.1 单一(dny)平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声强反射(fnsh)率R和声强透射率T:R为反射(fnsh)波声强(Ir)和入射波声强(I0)之比;T为透射波声强(It)和入射波声强(I0)之比。 声波垂直入射到平界面上时,声压(shn y)和声强的分配比例仅与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阻抗有关。第39页/共117页第三十九页,共118页。2021-12-52.6.1 单一(dny)平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在垂直入射时,界面两侧的声波必须满足两个边界条件: (1)一侧总声压等于另一侧总声压,否则界面会发生运动; (2)两侧质点速度振幅相等(xingdng),以保持波的连续性。 上述超声波纵波垂直入射到单

24、一平界面上的声压、声强与其反射率、透射率的计算公式,同样适用于横波入射的情况。但在固液、固气界面上,横波将发生全反射,这是因为横波不能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第40页/共117页第四十页,共118页。2021-12-52.6.1 单一(dny)平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几种( j zhn)情形的讨论: (1)Z2Z1 (2)Z1Z2 (3)Z1远大于Z2 (4)Z1Z2第41页/共117页第四十一页,共118页。2021-12-52.6.2 薄层(bo cn)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薄层(bo cn)界面 在进行超声检测时,经常遇到很薄的耦合层和缺陷薄层(bo cn),这些都可以归纳为超声波在薄层(b

25、o cn)界面的反射和透射问题。 在两个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d2超声波由声阻抗为Z1的第一介质入射到Z1和Z2的交界面,然后通过声阻抗为Z2的第二介质薄层射到Z2和Z3的交界面,最后进入声阻抗为Z3的第三(d sn)介质。当然在有三层介质时,很多情况是第一介质和第三(d sn)介质为同一种介质(超声波检测即是这种情况)。 第42页/共117页第四十二页,共118页。2021-12-52.6.2 薄层(bo cn)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1.均匀介质中的异质(y zh)薄层(Z1=Z3Z2))2(s)m1-(m4111t)2(s)m1-(m411)2(s)m1-(m41r222222222222di

26、ndindin透射率反射率第43页/共117页第四十三页,共118页。2021-12-52.6.2 薄层(bo cn)界面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由公式可知(k zh): (1)半波透声层 (2)薄层厚度为1/4波长的奇数倍时第44页/共117页第四十四页,共118页。2021-12-52. 薄层(bo cn)两侧介质不同的双界面 即超声波垂直入射到两侧介质声阻抗不同的薄层,如薄层厚度(hud)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通过薄层的声压往复透射率与薄层的性质无关。第45页/共117页第四十五页,共118页。2021-12-52. 薄层两侧介质不同(b tn)的双界面此时(c sh)为全透射的情况。第46页

27、/共117页第四十六页,共118页。2021-12-52.6.3 声压(shn y)往复透射率 在单探头超声检测中,探头发出的超声波透过界面进入工件,在固-气底面产生全反射后再次通过同一(tngy)界面被探头接收,这时探头接收到的回波声压Pa和入射波声压P0之比,称为声压往复透射率。垂直入射,底面全反射的情况下,声压往复透射率在数值上和声强透射率相等。声压往复透射率与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阻抗有关(yugun),与从何种介质入射无关,声阻抗相差越小,声压往复透射率越高。声压往复透射率高低直接影响检测灵敏度高低,往复透射率高,检测灵敏度就高。第47页/共117页第四十七页,共118页。2021-12-

28、52.7 超声波倾斜入射到界面时的反射(fnsh)和透射 超声波倾斜(qngxi)入射到界面时,除产生同种类型的发射和折射波外,还会产生不同种类型的反射和折射波,这就是波型转换。第48页/共117页第四十八页,共118页。2021-12-52.7 超声波倾斜(qngxi)入射到界面时的反射和透射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平界面上的反射、折射(a) 纵波入射; (b) 横波入射 sLsL第49页/共117页第四十九页,共118页。2021-12-51. 纵波(zn b)斜入射 当纵波倾斜入射到界面(jimin)时,除产生反射纵波和折射纵波外,还会产生反射横波和折射横波,各种反射波和折射波的方向符合反射、折

29、射定律。折射角相对于入射角的大小和折射波声速与入射波声速的比率(bl)有关。同时,由于纵波声速总是大于横波声速,因此纵波折射角L要大于横波折射角S。 第50页/共117页第五十页,共118页。2021-12-5(1)第一(dy)临界角 当入射波为纵波,且cL2cL1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使纵波折射角达到90的纵波入射角称为第一临界角,用符号(fho)表示。当纵波入射角大于第一临界角时,第二介质中不再有折射纵波,只有折射横波。 第51页/共117页第五十一页,共118页。2021-12-5(2)第二(d r)临界角 当入射波为纵波,第二介质为固体, 且CS2CL1时,使横波折射角达到90的纵波入

30、射角为第二临界角,用符号表示。 通常在超声检测中,临界角主要(zhyo)应用于第二介质为固体, 而第一介质为固体或液体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利用入射角在第一临界角和第二临界角之间的范围,在固体中产生一定角度范围内的纯横波, 对试件进行检测。 第二介质中既无折射纵波,又无折射横波,介质的表面将产生表面波R。 第52页/共117页第五十二页,共118页。2021-12-5(2)第二(d r)临界角 如:有机玻璃(yuj b l)和钢界面, =27.6 =57.7第53页/共117页第五十三页,共118页。2021-12-5(3)第三(d sn)临界角 第三(d sn)临界角是在固体介质与另一种介质

31、的界面上,用横波作为入射波时产生的。使纵波反射角达到90时的横波入射角称为第三(d sn)临界角,用表示。此时,介质中只存在反射横波。 钢中, =33.2第54页/共117页第五十四页,共118页。2021-12-52.7.2 声压(shn y)反射率 超声波反射、折射定律只讨论了超声波倾斜入射到界面上时,各种类型反射波和折射波的传播方向,没有涉及它们的声压反射率和透射率。 斜入射时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声压关系(gun x)较为复杂。但在超声检测中,关心的是斜入射的反射率和透射率随入射角度的变化。 对脉冲反射法, 更关心的是声压往返透过率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在斜入射情况下,各种类型反射波和折射波的声

32、压反射率和透射率不仅与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阻抗有关,还与入射波的类型及入射角的大小有关。由于理论计算公式复杂,因此借助于公式或实验得到几种常见界面的声压反射率和透射率。见图2-32,2-33第55页/共117页第五十五页,共118页。2021-12-52.7.3 声压(shn y)往复透射率 超声波倾斜入射时,声压往复透射率等于两次相反方向通过同一界面(jimin)的声压透射率的乘积,即第56页/共117页第五十六页,共118页。2021-12-52.7.4 端角反射(fnsh) 当工件的两个相邻表面构成直角,超声波束倾斜射向任一表面,且其反射波束指向另一表面时,即构成端角反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33、,同类型的反射波和入射波总是相互平行,方向(fngxing)相反;不同类型的反射波和入射波互不平行,且难以被发射探头接收。横波(hngb)入射时,入射角在30和60附近时,端角反射率很低,入射角在3555时,端角反射率很高。第57页/共117页第五十七页,共118页。2021-12-52.8 超声波的聚集(jj)和发散 2.8.1 声压距离公式 1. 平面波声束不扩散,而是互相(h xing)平行,声压不随距离变化。 2.球面波的声压与距离成反比。(振幅与距离成反比,声压与振幅成正比)P1-距离为单位1处的声压(shn y)X-某点至波源的距离第58页/共117页第五十八页,共118页。202

34、1-12-52.8 超声波的聚集(jj)和发散 3. 柱面波声压(shn y)距离公式柱面波的波阵面为同轴柱面,某处质点的振幅与距离(jl)的平方根成反比,而声压与振幅成正比。第59页/共117页第五十九页,共118页。2021-12-52.8.2 球面波在平界面(jimin)上的反射与折射 1. 单一的平界面上的反射 球面波入射到平界面上,反射波仍为球面波,且波源(byun)与入射波源(byun)对称。r 声压反射率X从虚拟(xn)波源算起的距离第60页/共117页第六十页,共118页。2021-12-52.8.2 球面波在平界面(jimin)上的反射与折射 2. 双界面上的反射 球面波在相

35、互(xingh)平行的双界面间的多次反射仍符合球面波的变化规律。 当入射角较小,r=1.0时,距离d较大不产生干涉,对于脉冲波,前壁各次声压比为: 后壁各次波的声压比为:第61页/共117页第六十一页,共118页。2021-12-52.8.2 球面波在平界面上的反射(fnsh)与折射 3. 单一(dny)界面上的折射 球面波入射到平界面上,其折射波不再是严格的球面波,只有其张角较小时,可视为近似的球面波,且有 对于水-钢界面: 折射波声压:第62页/共117页第六十二页,共118页。2021-12-52.8.3 平面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fnsh)与折射 1. 平面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 平面波入射

36、到曲界面时,其反射波将发生(fshng)聚焦或发散。从入射上看,凹界面的反射波聚焦,凸界面的反射波发散。第63页/共117页第六十三页,共118页。2021-12-52.8.3 平面波在曲界面上的反射(fnsh)与折射 (1)平面波入射到球面时,其反射波可视为从焦点发出的球面波,在轴线上距离曲面顶点(dngdin)x处的反射波声压为: (2)平面波入射到柱面时,其反射波可视为从焦点发出的柱面波,在轴线上距离曲面顶点(dngdin)x处的反射波声压为:f焦距,f=r/2-+用于发散(fsn),-用于聚焦Po-曲面顶点处入射波声压实际检测中,球形、柱形气孔的反射波就属于以上两种情形。第64页/共1

37、17页第六十四页,共118页。2021-12-52.8.3 平面波在曲界面(jimin)上的反射与折射 2. 平面波在曲界面上的折射(zhsh) 平面波入射到曲面上时,其折射(zhsh)波也将发生聚焦或发散。折射(zhsh)波的聚焦或发散不仅与曲面的凹凸有关,而且与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速有关。对于凹面,c1c2时发散;对于凸面, c1c2时聚焦,c1时,/4可以忽略,从而得到近场长度的简化(jinhu)计算公式如下,: 近场区远场区 图 中 标 有 “ P 球 ” 的 虚 线(xxin)为球面波声压随距离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距离大于3N 以后,圆盘声源声轴上的声压幅值变化与球面波的曲线非常接近。

38、近场区长度与波源面积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第84页/共117页第八十四页,共118页。2021-12-53.1 纵波发射(fsh)声场 在近场区内,由于声源表面(biomin)上各点辐射至被考察点的波程差大,所引起的声源振幅差和相位差也大,且它们彼此相互干涉,结果是近场区的声源分布十分复杂,出现很多极大值与极小值。在近场区内如果有缺陷存在,其反射波极不规则,对缺陷的判断十分困难,因此,尽可能避免在近场区检测定量。 (2)远场区:在声场中,xN的区域为声源的远场区。在远场区,声压随距离增加而减小,声源轴线上距离为x处声压p的最大值为:第85页/共117页第八十五页,共118页。2021-12-5

39、3.1 纵波(zn b)发射声场 2. 超声场横截面声压分布: 超声场近场区和远场区各个横截面上的声压分布是不同的,在xN的近场区,存在中心轴线上声压为零的截面。在xN的远场区,轴线上的声压最高,偏离中心声压逐渐降低,且同一截面上声压的分布是完全对称(duchn)的。 实际检测中要在2N之外测定探头声束偏离和斜探头K值。第86页/共117页第八十六页,共118页。2021-12-53.1 纵波(zn b)发射声场第87页/共117页第八十七页,共118页。2021-12-53.1 纵波发射(fsh)声场 3. 波束指向性和半扩散角 点波源ds在至波源距离充分(chngfn)远处任意一点M(r,

40、)处引起的声压为: 整个圆盘声源在(r,)处的总的声压幅值为:第88页/共117页第八十八页,共118页。2021-12-53.1 纵波(zn b)发射声场 指向性系数:波源前充分远处任意一点的声压P(r, )与波源轴线(zhu xin)上同距离处声压P(r, )之比,用DC表示。第89页/共117页第八十九页,共118页。2021-12-53.1 纵波(zn b)发射声场 DC与y的关系如图3-7所示,可知: (1)超声场中至波源充分远处同一横截面上各点的声压是不同的,以轴线上的声压为最高。 (2)圆盘源辐射的声束截面声场中存在一些声压为零的点。 圆盘源辐射的纵波声场的第一零值发散角(半扩散

41、角):0=arcsin1.22/DS70/DS() (3)半扩散角0以外的声场声压很低,超声波的能量(nngling)主要集中在半扩散角0以内。 (4)在超声波主波束之外存在一些副瓣,副瓣能量(nngling)很低,从波源附近开始传播后衰减很快。 (5)与声压幅值有关的半扩散角 (6)增加探头直径DS,提高检测频率f,可以改善波束指向性,有利提高检测灵敏度,但近场长度增加,对检测不利。第90页/共117页第九十页,共118页。2021-12-53.1 纵波发射(fsh)声场 4. 4. 波束未扩散区与扩散区 波束未扩散区b b:在波源附近存在。在波束未扩散区内(q ni)(q ni),波束不扩

42、散,不存在扩散衰减,各截面平均声压基本相同。 b1.64Nb1.64N 扩散区:到波源的距离x xb b的区域。扩散区内(q ni)(q ni)波束扩散,存在扩散衰减。第91页/共117页第九十一页,共118页。2021-12-53.1.2 矩形波源辐射的纵波(zn b)声场矩形波源辐射的纵波(zn b)声场有两个不同的半扩散角,其声场为矩形。 矩形波源的近场区长度为:第92页/共117页第九十二页,共118页。2021-12-53.1.2 矩形波源(byun)辐射的纵波声场 矩形(jxng)晶片辐射声场第93页/共117页第九十三页,共118页。2021-12-53.1.2 矩形波源辐射的纵

43、波(zn b)声场 两个特定面内的声场(shn chn)指向性系数 XOZ面内,第94页/共117页第九十四页,共118页。2021-12-53.1.2 矩形波源(byun)辐射的纵波声场 ZOY面第95页/共117页第九十五页,共118页。2021-12-53.1.3 纵波(zn b)声场近场区在两种介质中的分布 实际检测中,近场区分布在两种不同(b tn)的介质中,设第一种介质(水)厚度为L,则第二种介质(钢)中剩余近场区长度N为: 基于钢中近场区计算: 基于水中近场区计算:第96页/共117页第九十六页,共118页。2021-12-53.1.4 实际(shj)声场与理想声场比较 理想声场

44、:液体介质,波源作活塞振动,辐射连续波等理想条件下的声场。 实际声场:固体介质,波源非均匀激发(jf),辐射脉冲波声场。第97页/共117页第九十七页,共118页。2021-12-53.1.4 实际声场(shn chn)与理想声场(shn chn)比较 实际声场(shn chn)与理想声场(shn chn)存在区别的原因: (1)实际声场(shn chn)的近场区内,轴线上声压变化幅度小于理想声场(shn chn),极值点减少。 (2)实际声场(shn chn)是许多不同频率正弦波、余弦波声场(shn chn)的叠加,叠加后的总声压趋于均匀,使近场区声压分布不均的情况得到改善。 (3)实际声场

45、(shn chn)的波源是非均匀激发,产生的干涉小于均匀激发的理想波源。 (4)实际检测的对象为固体介质,叠加干涉小于液体介质。第98页/共117页第九十八页,共118页。2021-12-53.2 横波(hngb)发射声场 3.2.1 3.2.1 假想横波声源 横波探头辐射的声场由第一介质中的纵波声场与第二介质中的横波声场两部分组成。将第一介质中的纵波波源转换为与第二介质中横波波束轴线重合的假想横波波源,整个声场可视为由假想横波波源辐射出来(ch li)(ch li)的连续的横波声场。 实际波源为圆形,假想横波波源为椭圆形,椭圆的长轴等于实际波源的直径DSDS,短轴为: -横波(hngb)折射

46、角-纵波入射角第99页/共117页第九十九页,共118页。2021-12-53.2.2 横波(hngb)声场结构 1. 波束轴线上的声压 由于波的干涉,横波声场(shn chn)存在近场区和远场区。当x3N时,横波声场(shn chn)波束轴线上的声压为: PFS,P1/x 。K-系数Fs-波源的面积s2-第二介质中横波波长(bchng)X-轴线上某点到假想波源的距离第100页/共117页第一百页,共118页。2021-12-53.2.2 横波(hngb)声场结构 2. 近场区长度 横波声场近场区长度为: NFS,N1/ s2 。 第二介质中的近场区长度: 式中:FS波源面积(min j);

47、s2介质中横波波长; L1入射点至波源的距离; L2入射点至假想波源的距离。第101页/共117页第一百零一页,共118页。2021-12-53.2.2 横波(hngb)声场结构3. 半扩散角半扩散角(1) 纵波斜入射在第二介质中产生纵波斜入射在第二介质中产生 横波声场,波束不对称于声束横波声场,波束不对称于声束 轴线,存在上下(轴线,存在上下(上、上、下)下) 两个半扩散角,且两个半扩散角,且上上下下 。 上上2 下下 1 sin1ab, sin2ab (2) 横波垂直横波垂直(chuzh)入射时,其声束对称于轴线,半扩散角入射时,其声束对称于轴线,半扩散角0为:为: 圆形声源:圆形声源:

48、矩形正方形声源:矩形正方形声源:第102页/共117页第一百零二页,共118页。2021-12-53.3 规则反射体的回波(hu b)声压 当量法:在同样的检测条件下,当自然缺陷回波与某人工规则(guz)反射体回波等高时,则该人工规则(guz)反射体的尺寸就是此自然缺陷的当量尺寸。 3.3.1 平底孔回波声压 超声波波束轴线垂直于平底孔,超声波在平底孔上全反射,回波声压为: 任意两个距离直径不同的平底孔回波分贝差为:平底孔直径一定(ydng),距离增加一倍,其回波下降12dB平底孔距离一定(ydng),直径增加一倍,其回波上升12dB第103页/共117页第一百零三页,共118页。2021-1

49、2-53.3 规则反射体的回波(hu b)声压 3.3.2 长横孔回波声压 长横孔直径(zhjng)较小,长度大于波束截面尺寸,超声波垂直入射到长横孔的反射回波声压为: 任意两个距离直径(zhjng)不同的长横孔回波分贝差为:长横孔直径一定(ydng),距离增加一倍,其回波下降9dB长横孔距离一定(ydng),直径增加一倍,其回波上升3dB第104页/共117页第一百零四页,共118页。2021-12-53.3 规则(guz)反射体的回波声压 3.3.3 短横孔回波声压 短横孔长度(chngd)明显小于波束截面尺寸,超声波垂直入射到短横孔的反射回波声压为: 任意两个距离、长度(chngd)和直

50、径不同的短横孔回波分贝差为: 短横孔直径和长度一定,距离增加一倍,其回波下降(xijing)12dB短横孔直径和距离一定,长度增加一倍,其回波上升6dB短横孔长度和距离一定,直径增加一倍,其回波升高3dB第105页/共117页第一百零五页,共118页。2021-12-53.3 规则反射体的回波(hu b)声压 3.3.4 球孔回波声压 超声波在球孔上的反射类似于球面(qimin)波在球面(qimin)上的反射,球孔回波声压为: 任意两个距离、直径不同的球孔回波分贝差为:球孔直径一定,距离(jl)增加一倍,其回波下降12dB球孔距离(jl)一定,直径增加一倍,其回波上升6dB第106页/共117

51、页第一百零六页,共118页。2021-12-53.3 规则反射体的回波(hu b)声压 3.3.5 大平底面回波声压 超声波在在与波束轴线垂直、表面光洁的大平底面上(min shn)的反射是球面波在平面上(min shn)的反射,大平底面回波声压为: 任意两个距离不同的大平底面回波分贝差为:大平底距离(jl)增加一倍,其回波下降6dB第107页/共117页第一百零七页,共118页。2021-12-53.3 规则(guz)反射体的回波声压 3.3.6 圆柱曲底面回波声压 1. 实心(shxn)圆柱体:超声波径向检测x3N的实心(shxn)圆柱体,类似于球面波在凹柱曲底面上的反射。实心(shxn)圆柱体凹曲底面的回波声压为: 2. 空心圆柱体:探头置于外圆周径向检测空心圆柱体,类似于球面波在凸柱面上的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