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传统中医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发新芽?_第1页
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传统中医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发新芽?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传统中医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发新芽”?    7月17日,由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和北京市科协联合主办,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简称中关村天合)承办,北京市石景山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联盟联合承办的2017年第三期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在中国科技会堂如期举办。本期大讲堂聚焦“生命科学与中医技术”,旨在探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如何振兴传统中医及中医技术的产业化路径,赋予传统中医技术以新的生命力。本期大讲堂由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主持,邀请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原主任医师、博士贾海忠为主讲

2、嘉宾,北京慈方医院管理公司董事刘彦臣,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副总编赵安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杂志副总编辑李春梅,金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钮立卫等为讨论嘉宾。贾海忠博士作了题为生命科学与中医技术的主题发言,围绕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学的主要差异、中西医学的发展趋势、振兴中医的外部环境、振兴中医面临的问题、中医技术产业化的空间以及中医技术产业化链条的关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贾海忠认为,我国中医振兴面临着中医文化土壤亟待重建、中医产业化不足、中医人才培养与现代教育存在一定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在人才培养、高技术产品研发、器械和药品生产等都存在空间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产业化的关键在于药材种植及炮制人才和高水平临床人才的培养,同时也离不开能有效提高诊治水平的智能工具和对医疗大数据的开发。主题演讲结束后,大讲堂主持人、主讲嘉宾和讨论嘉宾针对中医产业化的问题共同进行了探讨,并回答听众提問。本期大讲堂,中关村天合10多家分中心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实现了同步收看。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已经累计举办了15期。作为承办方,中关村天合目前正计划打造“产业前沿技术大讲堂”的升级版,一方面把大讲堂带出北京举办,另一方面对大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