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在天晴了的时候(节选)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zhàn zàn)透;抖去水珠的凤(碟 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pù pò)着阳光一开一收。1用“”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汉字。2用圆圈圈出诗歌中的两组反义词。3用“绽放”写一句话。_2. 阅读短文。白桦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 )上银霜,( )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 ),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 )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 )着晶亮的雪花
2、。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 )一层银色的光华。1将下列动词填入诗歌里。绽 涂 披 立 抹 闪2阅读诗歌,说一说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写白桦树的“白”的?_3第二小节主要描写了白桦树的_。第三小节的“_”、“_”这两个动词突出了静立的白桦树也不失一种特别的美。4从诗歌中的哪些诗句可以知道时间是早晨?_5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能依照第三小节写一节诗歌吗?_补充诗句,并按要求答题。“儿童急走追黄蝶,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走”的意思是( )A.移动、挪动 B.呈现某种趋势 C.奔跑 D.通过3“急”“追”这两个字
3、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_4对“儿童急走追黄蝶”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急走追/黄B.儿童急/走/追黄蝶C.儿童/急走追黄D.儿童急走/追黄蝶5整句诗的意思是:_3. 阅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江雪的作者是_代诗人_。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代诗人_。2两首古诗都描绘了(安静 幽静)的画面,江雪借“渔翁独钓”表达了自己的 ;独坐敬亭山中诗人说能与自己“相看两不厌”的只有敬亭山,也表达了诗人的 。3用“ ”画出能体现诗人心境
4、的字词。4. 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 (2)这首古诗是_代诗人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说理的诗句是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_ 5. 课内阅读。繁星(一五九)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诗歌中“心中的风雨”是指什么?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3读了这首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_6. 快乐阅读。夜作者:(俄国)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
5、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欣喜 难受)的心境?(选择正确的词语打“”)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_3这首诗主要运用_的修辞手法。把_、_、_、_、_等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夜的诗情画意,使这首诗更富有感染力。4请你选择一个月明星稀或月黑风高的晚上,去感受一下
6、夜的魅力,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 _7. 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1题目中的“四时”指_。从“桑阴”一词可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_时节的景象。2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诗句。小孩子不懂得从事耕地织布之事,但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种瓜。_3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杂兴”的意思是_。这首诗塑造了农村儿童_、_、_的形象。8. 读白桦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解释词
7、语:姗姗来迟_徜徉_2这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3“姗姗来迟”描写的是_,突出它的形态之美,从而衬托出白桦的_。4仿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小溪。_。5“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中的“抹”改为“涂”好吗?为什么?_。9. 阅读理解。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解释下列词语。供:_。傍:_。2我能从“_,_”两句诗中想象出小孩在树荫下学习种瓜的画面。3诗中塑造了农村儿童_的形象。10. 阅读专项训练。母亲的爱汪国真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
8、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这首诗共_节,每节最后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由此可以发现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是押韵,此诗押_韵。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1)“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运用的写法是(_)。A.对比 比喻 B.排比 夸张 C.对偶 拟人(2)诗中用“太阳”来比喻母亲,那么诗句“
9、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和“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中的“又圆又亮”和“辉煌”是在形容(_)A.母亲的泪 B.儿女的成就(3)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我们的欢乐”指的是_,“我们的痛苦”指的是_。3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1)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2)你怎样理解“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这一小节诗歌?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_1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操场边的树一株株一排排操场边的这些树是穿着迷彩服正在军训的学生么?烈日下,精神抖擞纪律十分严明虽然蝉声就像汗水一样不停地流下来它们一动也不动
10、保持着立正的姿势挺胸、抬头望着前方休息十分钟-这个时候,我看见它们相互搭着肩膀轻松地说着、笑着哗哗的声音一阵阵传来很绿、很生动1选择合适的词填空。姿势 姿态(1)它们一动也不动,保持着立正的(_)。(2)同学们个个准备好,以全新的(_)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严明 严肃(3)他的表情(_),让人觉得紧张。(4)军训的学生们纪律十分(_)。2“擞”用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部,再查_画。“抖擞”的意思是_。请你用“精神抖擞” 造个句子吧。_3诗歌全篇运用了_修辞手法。4把操场边的树比拟为军训的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_5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从操场边的树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11、_12.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别(片段)吴奔星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排影子在小河里。(注释)安西:指唐代设置的安西都护府。渭城:地名。浥:湿润。阳关:古关名。1从形式上说,送元二使安西属于(_),别属于(_)。从内容上说,两首诗都属于(_)。A古诗 B现代诗 C送别诗 D写景诗2别中,诗人巧妙地把友人的笑容与_、眼睛与_、影子与_融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跃然纸上。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2、1)送元二使安西中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阳关,雨和柳为送别营造了愁郁的气氛。(_)(2)从别的深情倾诉中,可以想象到“我”曾与友人在夕阳下嬉戏、在挂着露珠的丛边交谈、在小河边散步。(_)(3)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_)4仿照别中的诗句续写。你走了,没有_,只留下_。5与送别有关的诗歌我们还学过高适的别董大,其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你觉得这两句诗与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_13. 快乐阅读。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这首诗是_朝诗人_写的。全诗主要从_和_(感官)的角度,描写了_季_(时间)江边的景色。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14. 阅读天地。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