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一轮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曾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人们幻想着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在1969年7月21日这天,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终于踏上了月球。现在,让我们跟随航天英雄一起,去共同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了
2、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畅(chàng)谈:尽情地谈。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可望而不可即(j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2快速默读课文(平均每分钟500字),边读边画出文中表时间人物事件的语句。小黑板出示抢答题: 时间人物事件 3再读课文,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用
3、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 明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4如果用四字短语来概括这几个阶段,应怎么概括?明确:登月准备飞向月球登月成功登月归来。(扣住关键词进行归纳)5宇航员到月球上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要做呢?明确:在书本上画出,共七方面。目的是便于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月球。一是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二是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三是立纪念碑。四是安装摄像机。五是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六是安装测距激光仪。七是安装测定月震的月震仪。6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明确: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
4、的时间线索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7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可以怎样说?明确: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三、精读赏析1大家发现没有,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数字使说明显得准确、科学、真实。这也是写实报道的特点。2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明确: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
5、。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3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明确:语言方面恰当的描述;用数字说明;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4对于这次人类登月的全过程,我们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当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谈起这次行动时,他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怎样来理解? 明确:“一小步”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显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
6、,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请学生齐背这一句。) 四、拓展延伸,联想和想象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象:1想象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3想象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象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想法。)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
7、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五、小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六、作业布置 1在小字本上抄下你在本课所积累的词语。 2想象作文:假使你驾驶着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七、板书设计月球上的足迹初读查字词速读知大意析读明题旨精读赏妙处【资料宝藏】1 有关资料之一:名彪人
8、类航天史的“阿波罗”号登月飞船 “阿波罗”飞船由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总高25米,直径10米,重约45吨。指令舱既是宇航员座舱,也是飞船控制中心。它是高3.3米、底部直径约4米、重约6吨的圆锥体,锥顶有与登月舱的对接装置。锥顶部为前舱,装有降落伞、仪器设备。锥中部是3名宇航员的密封座舱。备有14天生活必需品和救生设备。锥底部是后舱,设有10台姿态控制火箭及导航系统。指令舱的整体结构由有机烧蚀防热层、铝合金及不锈钢的蜂窝夹层构成。 服务舱位于指令舱之后,是个高6.7米、直径4米、重约25吨的圆筒形舱体。舱内用轻金属结构分成6个隔舱,分别容纳主发动机、16台姿态控制火箭、燃料箱、电器系统等。
9、 登月舱由宽4.3米、高7米、重14.7吨的上下二段组成。下段有着陆用发动机和交会雷达、仪器舱和蓄电池组、水和氧气槽及4条带有触地传感器的着陆支架。上升段是登月舱主体,内有宇航员座舱、生命维持系统、上升发动机、姿态控制火箭、燃料箱、电源通信系统及与指令舱对接用的过渡通道。 登月方案的确定,“双子星座”计划的完成,“土星计划”,的实施和“阿波罗”飞船的定型;结束了前期准备工作,为人类首次登上月球铺平了道路。之二: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失重失重是太空中最显著也是最奇妙的环境因素。它会使人产生某些不适反应,也会使简单的操作变得非常困难。不过它也会使航天员单调艰苦的生活充满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给航天员带来一
10、种全新的、奇妙的感受和体验。行走人在地球上走,而航天员在太空里飘。人进入了太空,就脱离了地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进入了一个无所谓上和下、几乎没有重力作用的世界。你可以轻松地飘来飘去,但你必须学会如何用手指的轻轻动作来控制好你的身体。比如只须用手指在舱壁上轻轻一点,你就能飘起来。如果有人用手指轻轻点你一下,你就会飞过整个机舱。你可以睡在天花板上。你必须习惯身体姿态的任何变化。你还必须对自己手、脚的位置特别小心,以免出现问题。服装航天器入轨后,航天员便脱掉航天服,换上工作服。他们不用穿鞋,只穿袜子。航天员的工作服一般根据飞行时间长短来准备,有专门定做的,也有在商店买来的。工作服没有固定的款式,
11、但最常见的是连身工作服,颜色可由航天员自选。航天员的服装一般都是纯棉制品。除工作服外,还有长袖和短袖运动上衣、运动短裤、短袜和半长筒袜。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般都是要进行长期飞行的,所以工作服的种类和数量就较多。有长袖连身工作服、无袖连身工作服、防寒连身工作服、马甲式连身工作服。航天飞机的航天员,在飞机入轨后一般会换上衬衫和短裤。在他们的裤褪上有带钩的尼龙条带,以便放置餐盘和活动手袋。吃饭飞行中,每天进餐的次数、间隔时间、每餐食品量等都要根据航天员的生活、工作和锻炼情况来合理安排。早期的航天食品均制成糊状装入软管内,吃时像挤牙膏一样。如今,在航天飞机上就餐,基本上与在地面上一样。每人一个托盘当作餐
12、桌,把托盘放在腿上,用钩刺式胶带粘住,将食品盒嵌在托盘的凹槽里,即食食品则用托盘一角的钢夹夹住。托盘上有一块磁条,使餐具不致飞走。吃饭程序和餐具与地面上的大致相同。航天员也用叉子或勺子吃饭。这有赖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喝水在容积小的飞船乘员舱里,饮用水常采用增压式水箱贮存和供给。航天飞机的电力系统备有液氢和液氧供发电用,发电的副产品是水,供航天员饮用和备餐。在飞行中,航天员不能喝啤酒、葡萄酒或含酒精的果汁。在太空中喝水,不能采用我们在地面上常用的方式,而必须用吸管吸。此外,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喝水方式。因为在失重环境下,所有液体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自由飘浮在舱内时都呈球状。因此,航天员拿起一听罐
13、状饮料,可以将饮料往外挤,挤出的饮料迅速变成一个滚圆的小球,航天员可以飘迎过去,把它一口咽下。睡觉航天器里没有床,因为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姿势睡觉,但要用特制的睡袋。睡袋每人一个,内衬可以更换。航天员将它固定在舱壁上或天花板上,然后钻进去,拉上拉链。这样既保暖又不会飘走。在太空中睡觉最有趣、最奇怪的一个现象是:人睡着了,两臂却会自己摆动。生理变化在飞行的头几天,航天员出现食欲减退,嗅觉和味觉敏感度降低,以及腹胀、排气和打嗝等胃肠道不适反应。因此,航天飞机上备有各种香辣刺激的调味品供航天员选用。当然,这些调味品都是液体状,装在像眼药水瓶一样可挤压的瓶子里。除此以外,航天员的外观也发生了某些变
14、化。因为在失重环境中,人的各个脊椎之间会变得比较松弛,因而身高会有所增加,所以飞行时航天员穿的航天服都比平常训练时穿的要长一些。只要你在失重环境里待上两小时,血液就会平均分布到身体各个部位。你会发现,腿变细了,上半身却膨胀了,每块肌肉都鼓鼓胀胀的,面部也肿胀了,长脸变成了圆脸,皱纹也不见了。(选自“载人航天科普”丛书之一超凡生活,大象出版社出版,有改动)2 扩读材料之一:永不放弃航天梦 据新华社电(2003年2月4日11:36:51):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震惊了全世界。这是世界航天事业的重大损失,遇难的7名宇航员是人类航天史上的英雄。尽管人们备感痛惜,这一挫折并没有动摇人类进军宇
15、宙的决心。进军宇宙深处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宇宙航行是一项难度很大、非常复杂、风险很高的伟大事业,必然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我们应该看到,人类进入太空的历史仅仅42年,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发生事故,需要找出事故原因,认真研究,改进设计,但是,人类不会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 自1957年苏联卫星首次进入太空以来,世界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目前,人类派出的“侦察兵”各种行星际探测器几乎拜访了太阳系的各大成员,有的还飞出了太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先头部队宇航员早在1969年就踏上了月球。人类在开发近地空间方面已取得巨大
16、的经济效益。太空的特殊环境使得各种空间实验和各种宇宙探测成为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有效手段。尽管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给世界航天业蒙上一层阴影,但世界各国仍加紧研制载人航天技术。美国正在加紧研制第二代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空天飞机将能使人类进入太空像乘普通飞机一样方便。此外,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和巴西等二些国家也都在加速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最近几年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航天强国行列。同样:我们坚信“哥伦比亚”号的失事不会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一些国家的政府纷纷表示他们的航天飞行计划不会因“哥伦比亚”号的“灾难性”事件而停滞不前
17、。科学需要献身精神,科学少不了挫折与失败。历史证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反而更加坚定了人类飞向浩瀚太空的决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类还将重返月球,登上火星。我们相信,随着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大规模开发宇宙的梦想必将实现。之二:人类首次登月 历史化做瞬间的永恒 迄今为止,阿波罗登月是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最富传奇性的人类对太空的探险行动。早在1957年就开始设想阿波罗登月计划,经过若干年科学、技术和财政支持的多方面综合论证,1961年5月25日,美国正式宣布实施该项计划。历时10年多时间,于1972年12月底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参加阿波罗登月计划的,除美国航空航天局宇航中心外,先后有 1
18、20所高等学校、20000家工厂、400多万人,耗去资金250亿美元。在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的10年时间里,共进行了17次飞行试验,包括6次无人亚轨道和地球轨道飞行、1次载人地球轨道飞行、3次载人月球轨道飞行、7次载人登月飞行(其中6次成功,1次失败)。阿波罗重50吨、高25米,装在高85米的土星V运载火箭上,合成高度达110米,相当于一座36层现代化大楼的高度。飞船由3部分组成。指挥舱高3.6米,最宽处近4米,约有一辆旅行车大小;服务舱长7.3米,内装飞船主要发动机、电源、水、氧以及仪器设备;登月舱高6.9米,直径9.2米,重约16吨,分上升和下降舱段两部分。土星V火箭由三级组成。第一级火箭工作2.5分钟,可使飞船速度达每秒2.7公里。飞船飞到离地60公里高度时,第一级火箭脱落后坠入海洋中。接着第二级点火,第二级火箭点火后工作约6分钟,飞船速度可达每秒6.8公里,当飞行高度达 180公里时,第二级火箭脱落,第三级火箭接着点火,工作约2分钟,即起飞后12分钟,飞船速度达到每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地球轨道后,第三级火箭再启动工作约5分钟,使飞船达到每秒10.9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这时飞船逸出地球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51.10-2025道路车辆液化天然气(LNG)燃气系统部件第10部分:不锈钢钢管
- 2024年火电电力职业鉴定考前冲刺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应急安全培训标语大全课件
- 应急安全培训仿真课件
- 应急处理课件教学
- 秋季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高危人群分析
-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气道管理与护理措施
- 病毒感染与癌症关联机制
- 城镇建设合同(标准版)
- 2024安全监察人员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大客户管理和销售》
- 公司VI、SI设计内容选项
- YY/T 0698.2-202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 沪教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集体备课含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
- 5.《秋天的怀念》课件+教学设计+视频朗读
- 上海破产管理人扩容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涉河建设项目审查管理体会及探讨课件-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及建设方案审查技术标准课件
- DB44∕T 1168-2013 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
- NMR有机氟谱课件
- 急诊科标本采集错误应急预案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