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公开课教案_第1页
木兰诗公开课教案_第2页
木兰诗公开课教案_第3页
木兰诗公开课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木兰诗【教材分析】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理解水平,本班学生对实词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虚词积累比较少。本篇课文布置了背诵作业,全体学生都能够默写。但是在朗诵和理解上需要点拨。【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1. 背诵诗歌,领会诗歌大意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2. 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3.感受木兰这个艺术形象的魅力。过程与方法:讲练法,合作探究。情感与价值观:体会花木兰的代父从军的感情。【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研读刻画

2、木兰这个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教学难点】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大家听到的是家喻户晓的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中国漫长历史上,女子的地位一直是比较卑微的,但是在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出现了很多巾帼英雄。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木兰诗感受北朝乐府民歌的魅力。二、作品介绍关于木兰诗产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从诗中的地名看,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和柔然的战争相关。而游牧民族强悍尚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乐府诗集, 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中的一

3、首叙事诗。 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3、 整体感知 (一).背诵全文。(2) .概括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哪些故事或场景?1 .木兰决定代父从军2. 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3. 十年征战4. 还朝辞官5. 还乡与亲人团聚6. 比喻赞美,讴歌英雄。四逐步分析每个情节。木兰决定代父从军。(1-2段)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2.从第一段能够看出木兰的身份是什么?“当户织”一句能够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代父出征奠定了基础。 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

4、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 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木兰的父亲入伍,不过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 那木兰能够替父从军,又愁什么呢? 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 是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 女扮男装。 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别无选择,为了家庭,为了父亲,只能如此。如果年迈的父亲去了战场,只能是一死。我们不禁为木兰捏了一把汗。4. 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仔细揣摩。 忧

5、虑(唧唧复唧唧)反复思考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3段1. 第三段中,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 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诚如谢榛所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

6、叶南,鱼戏莲叶北。”东西南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和人们采莲时愉悦的心情。 2思考:奔赴战场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 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写极婉转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听到黄河流水,听到燕山胡骑,都不由让她想起父母的呼唤,对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长。 十年征战 第四段1. 这段只有六句,却写了三个阶段途中、战中、战后。 (l)读课文,找出哪句写途中,哪句写战中,哪句写战后? 途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战中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战后一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

7、我们重点欣赏写“战”中的两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十个字,就写出了十几年的战斗生涯,可谓字字千金。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朔气传金拆”意为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风凛烈,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想一下,她在想什么呢? 思父母,思姐妹,思家乡,甚至思念她的织机 木兰又在做什么呢?从“寒光照铁衣”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正穿着铠甲,和战友们一道在边防线上巡逻,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 (3)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文章中没说,但我们想一定是智勇双全。根据这么多年,女扮男装本被发现。从下文的暗示中也可以看出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还朝辞官 第五段 1.在这

8、部分有一个疑点: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学生讨论后明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男主乎外,女主乎内”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地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

9、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其他的故事也反映过这一点,如黄梅戏女驸马等。木兰只有辞受封爵、解甲归田这惟一道路可走。 还乡与家人团聚 第六段1.从“爷娘闻女来”到“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到家,受到热烈欢迎。显出女郎面目后,令战友们惊惶。这段首先用三组复叠句式极力铺写木兰抵家时家人欢腾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形象非常生动。 2.作者省略了木兰回家后亲人相聚、畅叙别情的热烈场面,你能否根据课文内容, 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扩写?亲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当然,这里边最高兴的当属木兰,下面几个排比句

10、,从描写她急于回到日常生活 的行动中显出其初到家时的狂喜心情,共同形成一种大团圆的热闹欢乐的气氛:“开我东阀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反映了木兰的什么心理? 一是回到家心情舒畅;二是爱美之心,木兰亦有,表现了她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和对正常人生的向往。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真实。 这几句木兰还原“本来面目”与哪个地方照应? 与开头交待木兰是女儿身照应。 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第七段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惶”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互文见义的手法,说无论是“

11、雄兔”还是“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它们在一起跑动的时候,你怎么能分辨雄雌呢?这幽默风趣的比喻,表现了木兰的稳重机智,又使这首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悠扬不尽!更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你还能再举几例吗?五探究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1. 开篇的一问一答。2. 语言生动质朴,运用多种修辞方法。3. 语言繁简得当。6、 总结木兰形象。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过,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7、 总结木兰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为了塑造木兰的形象,作者选取了广阔的生活场面进

12、行描写。从时间上说,前后长达十多年;从地域上说,涉及家庭、乡里、战场和朝廷。对这样丰实的生活内容,作者以“木兰是女郎”为准则进行了精心剪裁,使全诗繁简得当。千百年来,木兰诗一直被人们传诵着,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教师可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8、 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

13、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