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野外调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水文地质野外调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水文地质野外调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3页
水文地质野外调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4页
水文地质野外调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几个术语几个术语简单地区简单地区中等地区中等地区复杂地区复杂地区地层及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及地质构造简单;含水层空间分布比较稳含水层空间分布比较稳定;定;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简单,水化学类型泄条件简单,水化学类型单一;单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未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未发生明显变化,生态环境问生明显变化,生态环境问题不突出。题不突出。地层及地质构造较复杂;地层及地质构造较复杂;含水层层次多但具有一含水层层次多但具有一定规律定规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动力特征、水泄条件、水动力特征、水化学规律较复杂化学规律较复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发生明显变化,生态环境问题明显变化,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较突出。地层及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及地质构造复杂;含水层系统结构复杂、含水层系统结构复杂、含水层空间分布不稳定;含水层空间分布不稳定;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动力特征、水泄条件、水动力特征、水化学规律复杂;化学规律复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很大变化,生态环境问题很大变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突出。地地 区区 类类 别别调查路调查路线间隔线间隔(km)(km)调查点调查点 ( (个个) )水位统水位统测点测点( (个个) )水文物探水文物探(km)(km)抽水试验抽水试验(组)(组)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3、钻孔钻孔( (个个) )浅钻浅钻(个)(个)水质分水质分析析 ( (件件) )平原平原盆地盆地区区简单地简单地区区1.71.72.02.0404055556 68 88 815151 12 23 35 52 23 36 61010中等地中等地区区1.51.51.71.7555565658 81212121218181 13 34 48 83 35 510101515复杂地复杂地区区1.21.21.51.56565707012121616151520201.51.53 35 516165 57 715152525山 地山 地丘 陵丘 陵区区简单地简单地区区1.21.21.51.545455555

4、8 81010 6 612121 12 22 26 61 12 26 61515中等地中等地区区0.90.91.21.255558080101014148 812121 13 34 48 82 24 410102020复杂地复杂地区区0.60.60.90.9808012012014141818101020202 23 35 510104 46 612122525岩溶岩溶区区简单地简单地区区1.21.21.51.5404060606 612121 12 23 35 51 12 24 48 8中等地中等地区区0.90.91.21.2606090908 812121 13 34 48 82 24 4

5、8 81212复杂地复杂地区区0.60.60.90.99090130130101020202 23 35 516164 46 612122020填图单位的确定填图单位的确定综合水文综合水文地质图地质图图面内容图面内容综合水文地质图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内容的内容TDSTDS分级表示分级表示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含水岩组类型含水岩组类型富水性富水性( (单井单位涌水量单井单位涌水量、分级表示)分级表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埋藏条件埋藏条件(岩性、埋深、厚度等)(岩性、埋深、厚度等)填图要素填图要素镶镶 图图按标准图幅应编制的图件综合水文地质图综合水文地质图

6、立体水文地质结构图立体水文地质结构图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剖面图平面图平面图水化学类型图水化学类型图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图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图 镶镶 图图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必必编编图图件件按地下水系统应编制的图件地下水化学图地下水化学图地下水开采潜力分区图地下水开采潜力分区图地下水资源图地下水资源图地下水质量分区图地下水质量分区图地下水防污性能图地下水防污性能图地下水系统空间分布、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模数分区、地下水开采资源模数分区、地下水天然资源数量及变化、地下水开采资源数量及变化。包气带厚度、岩性包气带结构图包气带结构图(三)(三)野外定点、记录野外定点、记录n界线点界线点(3)

7、地质构造点断裂:断裂位置、类型、规模、产状、断距、节理发育程度;断层破碎带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情况;断层带的导水性、含水性。节理:节理的力学性质、发育程度、充填情况、延伸和交接关系及其富水性。进行节理频度统计。褶皱:褶皱的类型,轴的位置、长度及延伸和倾伏方向;两翼和核部地层的产状、裂隙发育特征及富水地段的位置。 调查点统一编号调查点野外编号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状况图幅名称及编号野外照片编号地理位置省 市(县) 镇(乡) 村经度X坐标高程(m)纬度Y坐标取样情况样品编号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点间记录地质剖面图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1000)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A.A.地质地貌

8、点调查表地质地貌点调查表 路线统一编号路线野外编号调查日期天气状况图幅名称及编号路线目的(任务)路线起(经)止路线长度(km)样品及编号野外照片编号点性质及数量点性质及数量路线小结路线小结路线示意图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野外调查路线表野外调查路线表调查点统一编号调查点野外编号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状况图幅名称及编号野外照片编号地理位置省 市(县) 镇(乡) 村经度X坐标地面高程(m)纬度Y坐标类型井 泉 地表水 用途井井的类型井 台 高 度(cm)井口直径(m)水位埋深(m) 成井深度(m)成井时间井壁结构取水层段取水设备及型号含水层岩性泉泉的类型含水层岩性泉点高程补给来源沉淀物及

9、气体成分测流方法流量(l/s)河流河流名称所属水系是否衬砌测流方法流速(m/s)流量(m3/s)测流期丰水期 枯水期水水文文地地质质点点调调查查表表水库面积(km2)用途库容(104m3)水位标高(m)入库流量(m3/s)入库流量(m3/s湖 泊 池塘面积(km2)水位标高(m)水均水深(m)补给来源取样情况(包括化学处理方式、取样体积、取样数量等)样品编号水体特征水温()气 温()味色嗅透明度PHEH(mV)溶解氧(mg/L)电导(S/cm)TDS(mg/L)浊度井结构剖面图(泉水成因剖面图、地质地貌素描图)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1000)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水文地质

10、点调查表水文地质点调查表(续)(续)井统一编号井野外编号调查日期年 月 日天气状况图幅名称及编号野外照片编号地理位置省市(县) 镇(乡)村经度X坐标地面高程(m)纬度Y坐标井台高度(cm)井的类型开采方式用途开采层位单井开采量调查农业用水作物类型灌溉面积(亩) 灌溉定额(m3/亩)用水量()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开采时间(h)额定出水量用水量()单井年开采量统计耗电法耗油法流量法额定出水量m3/kwhm3/Lm3/h单井年耗电量(kwh/a)单井年耗油量(L/a)年开采时间(h/a)单井年开采量(/a)典型井核查核查分类号同类机井总数用水定额灌溉用水典型井年灌溉次数灌溉面积作物种类次数1234567

11、89101112灌溉时间(h)出水量(m3/h)农村生活用水典型井人口数量牲畜数量月份123456789101112开采时间(h)出水量(m3/h)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地地下下水水单单井井开开采采量量调调查查表表泉的的位置、出露条件(地层岩性、构造条件)、成因类型(上升泉、下降泉、水下泉、温泉、断层泉、接触泉、侵蚀泉、溢流泉等)和补给来源。 剖面图要准确表现泉的成因(泉点位置、潜水位、泉符号方向等)。 泉的流量、水质、水温、水化学成分和沉淀物。 泉的动态变化、利用情况。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三)野外定点、记录(三)野外定点、记录n 泉点泉点调查点统一编号调查点野外编号

12、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状况图幅名称及编号野外照片编号地理位置省 市(县) 镇(乡) 村经度X坐标地面高程(m)纬度Y坐标类型井 泉 地表水 用途泉泉的类型含 水层 岩性泉点高程补 给来源沉淀物及气体成分测流方法流量(l/s)取样情况(包括化学处理方式、取样体积、取样数量等)样品编号水体特征水温()气 温()味色嗅透明度PHEH(mV)溶解氧(mg/L)电导(S/cm)TDS(mg/L)浊度井结构剖面图(泉水成因剖面图、地质地貌素描图)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1000)备注调查单位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n地表水点地表水点地表水点所处的河段、地表水点所处的河段、规模、规模、水位及其变化

13、水位及其变化;河床或湖底的河床或湖底的岩性和岩性和淤积淤积情况,岸边的稳情况,岸边的稳定性。定性。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注意排关系。注意水利工水利工程程作为人工补给地下作为人工补给地下水的可能性水的可能性。地表水体污染源地表水体污染源(包(包括括农田灌溉和农田灌溉和排污口、排污口、排排污河渠污河渠)对地下水的影对地下水的影响响。 (三)野外定点、记录(三)野外定点、记录调查点统一编号调查点野外编号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状况图幅名称及编号野外照片编号地理位置省 市(县) 镇(乡) 村经度X坐标地面高程(m)纬度Y坐标类型井 泉 地表水 用途河河流流河流名称河流名称所属水

14、所属水系系是否衬砌是否衬砌测流方法测流方法流速流速(m/s)流量流量(m3/s)测流期测流期丰水期丰水期 枯水枯水期期水水库库面积面积(km2)用途用途库容库容(104m3)水位标高水位标高(m)入库流入库流量量(m3/s)入库流量入库流量(m3/s湖湖泊泊池池塘塘面积面积(km2)水位水位标高标高(m)水均水水均水深(深(m)补给来补给来源源取样情况(包括化学处理方式、取样体积、取样数量等)样品编号水体特征水温()气 温()味色嗅透明度PHEH(mV)溶解氧(mg/L)电导(S/cm)TDS(mg/L)浊度n地质调查表的设置与填写地质调查表的设置与填写内容要全面;调查表与野外记录本相结合。内

15、容要全面;调查表与野外记录本相结合。调查表的内容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否则调查表的内容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否则易造成空易造成空白项白项。分类要合理,对调查表进行分类,明确点上调查分类要合理,对调查表进行分类,明确点上调查表、统计表类别。表、统计表类别。如:规范中的D.1海水入侵调查表(咸水体的特征、入侵面积、层位及入侵程度分区、入侵历史、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D.6地方病调查表(地方病分布范围及面积、产生原因、形成条件、地方病与地下水关系、地方病发展的程度、危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发展趋势)。D.2地面沉降调查表(沉降区面积(km2)、长轴/短轴、中心累计沉降量(mm) 、开采区水位(m) 、发展趋势

16、及潜在损失、造成危害、经济损失)。对于对于在野外点上难以填写,在野外点上难以填写,需要通过需要通过对对面上面上相应调查点分析、统计后才能回答的问题,相应调查点分析、统计后才能回答的问题,填写填写统计表统计表。 碎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砂土: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四)(四)n 粒度(粗粒土)粒度(粗粒土)n粒度粒度(细粒土)(细粒土) (四)(四)n粒度粒度(细粒土)(细粒土) (四)(四) (四)(四)(四)(四)地 下 水 类 型 含 水 岩(层) 组 分 布 大类 亚 类 地层时代代 号

17、 主 要 含 水 岩 性 松散岩类孔隙水潜水 Qh 、 Qp3粉细砂、粉土、粉质粘土 除基岩裸露区外均有 第承压水 Qp3中粗砂、细中砂、砾石粗砂、粉细砂 平原区 第承压水Qp2中粗砂、细中砂、砾石粗砂、粉细砂 平原区 第承压水Qp1中粗砂、细中砂、砾石粗砂、粉细砂 平原区 第承压水 N 细砂、中粗砂、含砾及半胶结砂 平原区 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T1-2、P、C、O、 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 丘岗及其丘岗附近隐伏区 基岩裂隙水 碎屑岩火山岩类裂隙水 K2、J、T3、D、 砂岩、石英岩、砂页岩、火山岩系 丘岗与平原 侵入岩类裂隙水 、等 燕山期为主的花岗岩、二长岩等 零星分布 长长江江三三角

18、角洲洲地地下下水水类类型型及及含含水水岩岩( (层)层)组组划划分分 通过钻探工程揭露地下水通过钻探工程揭露地下水( (含水层含水层) )及有关水及有关水文地质现象,以便精确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文地质现象,以便精确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运动规律以及水质、水量、水温水的赋存条件和运动规律以及水质、水量、水温的变化,正确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正确评价地下水资源。 n研究地质、水文地质研究地质、水文地质剖面剖面,确定含,确定含( (隔隔) )水层的层位、厚水层的层位、厚度、埋藏深度、岩性、分布状况、空隙性和隔水层的隔度、埋藏深度、岩性、分布状况、空隙性和隔水层的隔水性;水性;n测定

19、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位测定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位( (包括包括初见初见水位与水位与稳定稳定水位水位) ),各含水层之间及含水层与地表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各含水层之间及含水层与地表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n进行水文地质进行水文地质试验试验,测定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以以了解含水层的渗透性和富水性,取得合理的布井距离了解含水层的渗透性和富水性,取得合理的布井距离、井深以及分段用水等资料。井深以及分段用水等资料。 n进行地下水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动态观测,预测其动态变化趋势;,预测其动态变化趋势;n采取水样采取水样做水质分析,采取岩样和土样做岩土的做水质分析,采取岩样和土样做岩

20、土的水理性质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水理性质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n在可供利用的情况下,可作排水在可供利用的情况下,可作排水疏干疏干孔、孔、注浆注浆孔孔、供水、供水开采开采孔、孔、回灌回灌孔或长期动态孔或长期动态观测观测孔之用。孔之用。 n最最主要主要的、的、可靠可靠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研究手段,可直接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研究手段,可直接揭露地下水揭露地下水( (含水层含水层) ),检验检验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测绘和水文地质和水文地质物物探探结果。结果。n孔孔径径较大较大(多在多在150150毫米以上毫米以上)。钻进。钻进中中采取的护壁堵漏采取的护壁堵漏措施不措施不能能影响含水层的水质和出水量影响含水层

21、的水质和出水量,施工要求严格施工要求严格,工期长、费用高。工期长、费用高。n孔身结构复杂孔身结构复杂:安装井管和过滤器,进行止水、固井等安装井管和过滤器,进行止水、固井等成井工艺成井工艺;多层抽水,有时需下数层套管。多层抽水,有时需下数层套管。n一孔多用一孔多用:兼作取样、观测、开采以及与地下水研究相:兼作取样、观测、开采以及与地下水研究相关的各类试验。关的各类试验。 钻孔类型工作段直径mm终孔直径mm工作段淤塞长度% 岩芯采取率% 冲洗液止水要求勘探孔919120主要含水层70破碎带60松散层50可用泥浆,工作段用清水可不止水水文地质孔11091清水止水观测孔 91 76清水分层止水探采结合

22、孔泵径50mm以上较工作段小一级清水止水探放水孔 4242可用泥浆止水先水文地质测绘与物探,后钻探施工先水文地质测绘与物探,后钻探施工 先踏勘、后设计和先设计、后施工的工作程序。先踏勘、后设计和先设计、后施工的工作程序。在施工全过程中,始终贯彻在施工全过程中,始终贯彻“优质、高效、低耗、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安全”和和“质量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推广应用钻探新设的原则,推广应用钻探新设备、新方法、备、新方法、 新工艺,提高经济效益。新工艺,提高经济效益。 类型勘探线的布置宽度小于5km的山间河谷、冲积阶地地区垂直地下水流向或地貌单元布置。在傍河或在河床下取渗透水时,应结合拟建取水构筑物类型布置

23、垂直和平行河床的勘探线冲洪积平原地区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冲洪积扇地区沿扇轴布置勘探线,选择富水地段,再在富水地段布置垂直扇轴(或垂直地下水流向)的勘探线滨海沉积地区垂直海岸线布置,查明咸水与淡水的分界面,再在分界面上游选择一定距离(按咸水不能人侵到拟建水源地考虑),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勘探线松散层地区勘探线的布置松散层地区勘探线的布置水水文文地地质质钻钻孔孔 a .井管:包括井壁管、井管:包括井壁管、过滤管、沉淀管的过滤管、沉淀管的类类型、型、直径、孔段和深直径、孔段和深度度b填砾、止水与固井填砾、止水与固井位置位置、深度深度及方法及方法。钻孔结构钻孔结构: :指由开孔至终孔的深度内钻孔孔径的指由

24、开孔至终孔的深度内钻孔孔径的变化,包括孔径、孔段和孔深变化,包括孔径、孔段和孔深、过滤器类型、止、过滤器类型、止水方法等。水方法等。一一径径成成孔孔多多径径成成孔孔孔径的大小孔径的大小取决取决于钻孔的类型、钻孔的结构、抽于钻孔的类型、钻孔的结构、抽水设备及对钻孔出水量大小的要求。水设备及对钻孔出水量大小的要求。孔径设计的孔径设计的内容内容包括:包括:n 孔径孔径变径尺寸变径尺寸和止水和止水终孔直径终孔直径开孔直径开孔直径过滤器过滤器在浅部在浅部松散覆盖层松散覆盖层和和基岩破碎带基岩破碎带,为保证进水、,为保证进水、维护孔壁稳定,必须在孔内下维护孔壁稳定,必须在孔内下护壁井管护壁井管、过滤器过滤

25、器,有时还要在井管与井壁之间有时还要在井管与井壁之间充填滤料充填滤料。一般抽水孔直径应比过滤器大一般抽水孔直径应比过滤器大l l 2 2级级,观测孔应,观测孔应大大1 1级。级。在松散地层应在松散地层应大于大于400mm400mm,保证下入保证下入200mm200mm口径的口径的滤水管滤水管及滤水管外有及滤水管外有7575100mm100mm的填砾厚度,的填砾厚度,基岩基岩钻孔孔径应钻孔孔径应大于大于100mm 100mm 。n 成井工艺成井工艺冲孔换浆冲孔换浆测井测井下管下管填砾填砾止水止水洗井洗井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换浆工作在扩孔修井后期就应当开始逐渐采用稀泥换浆工作在扩孔修井后期就应当开始逐

26、渐采用稀泥浆,即扩孔修井终了全孔换浆循环也即完成。浆,即扩孔修井终了全孔换浆循环也即完成。换浆目的:换浆目的:将孔底岩屑和含岩屑的粘稠泥浆全部置将孔底岩屑和含岩屑的粘稠泥浆全部置换出来,减少下管过程中孔内泥浆产生沉淀,使井换出来,减少下管过程中孔内泥浆产生沉淀,使井管顺利地下到预定位置;防止堵塞滤水器水管的孔管顺利地下到预定位置;防止堵塞滤水器水管的孔隙;防止砾料粘结,保证投砾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隙;防止砾料粘结,保证投砾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洗井。利于洗井。目的:目的:钻孔施工达到设计深度终钻孔施工达到设计深度终孔后须采用水文物探数字孔后须采用水文物探数字测井仪测井(或井下数字测井仪测井(或井

27、下数字摄像),以摄像),以检查钻孔是否检查钻孔是否圆直和孔壁是否平滑并探圆直和孔壁是否平滑并探测井深,测井深,并详细划分地质并详细划分地质剖面、准确确定地岩性、剖面、准确确定地岩性、含水层位置与厚度,以指含水层位置与厚度,以指导下管成井。导下管成井。井管井管柱柱的组成的组成: : 井壁管井壁管过滤器过滤器沉淀管沉淀管含水层的渗透性差,含水层的渗透性差,长度可适当增加。长度可适当增加。(2-4m)2-4m)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 30m30m,采用采用202030m30m;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 30m 30m,与含水层厚度一致与含水层厚度一致 井管选择:井管选择:n井管应井管应无残缺、断裂、弯曲无

28、残缺、断裂、弯曲等现象,连接后管柱应保证等现象,连接后管柱应保证同心。同心。n井管井管内壁应平滑、圆整内壁应平滑、圆整,便于洗井和安装抽水设备;,便于洗井和安装抽水设备;n井管应具有一定的井管应具有一定的抗压、抗拉、抗弯曲强度抗压、抗拉、抗弯曲强度,以保证承,以保证承受井壁岩层和填砾的压力和井管全部重量;受井壁岩层和填砾的压力和井管全部重量;n应具有较高的应具有较高的抗腐蚀能力抗腐蚀能力,延长使用年限;井管材料要,延长使用年限;井管材料要无毒,对水质不污染。无毒,对水质不污染。n过滤器应具有过滤器应具有较大孔隙率较大孔隙率,以减少地下水流入井管内的,以减少地下水流入井管内的阻力,获得最大的出水

29、量,同时要具有阻力,获得最大的出水量,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档砂能力良好的档砂能力,防止泥砂淤塞水井。,防止泥砂淤塞水井。 各种材质井管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各种材质井管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花管在花管( (井壁管上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加工进水孔井壁管上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加工进水孔或眼的或眼的的带孔的井管的带孔的井管) )外面垫筋、缠丝、包网或填外面垫筋、缠丝、包网或填砾或贴砾称为过滤器或滤水管。砾或贴砾称为过滤器或滤水管。n作用:作用:安装在孔中含水层处安装在孔中含水层处, , 防止井壁坍塌及含水防止井壁坍塌及含水层的细粒物质进入井中而造成井孔淤塞。同时增加层的细粒物质进入井中而造成井孔淤塞。同时增加汇水面积保

30、证足够涌水量。汇水面积保证足够涌水量。n安装:安装:一般与抽水含水层的厚度相一致一般与抽水含水层的厚度相一致n管径、孔隙率:管径、孔隙率:取决于出水量要求和含水层性质。取决于出水量要求和含水层性质。含水层类型含水层类型粗砂、砾石含水层粗砂、砾石含水层中、细、粉砂含水层中、细、粉砂含水层钻孔类型钻孔类型勘探孔勘探孔供水孔供水孔勘探孔勘探孔供水孔供水孔填砾厚度填砾厚度mmmm5050757575751001007575100100100100l 50l 50咸淡咸淡水界水界面面离地离地表最表最近的近的含水含水层层相邻相邻含水含水层层目的含水层目的含水层隔离含水层隔离含水层止水类型止水类型: :同径

31、止水同径止水异径止水异径止水联合止水联合止水n止水效果检验:止水效果检验:水位压差法检验水位压差法检验:采用注水或抽水的方法造成井管内、:采用注水或抽水的方法造成井管内、外的水位差,使其差值达到外的水位差,使其差值达到10 m10 m或抽水试验最大降深值或抽水试验最大降深值时,稳定半小时,时,稳定半小时,其其水位波动不超过水位波动不超过0.1m0.1m。 泵压法检验泵压法检验:将止水管口密封,用水泵往管内送水,:将止水管口密封,用水泵往管内送水,使水泵压力达到止水段在试验期内可能受到的最大压力值使水泵压力达到止水段在试验期内可能受到的最大压力值时,稳定半小时,时,稳定半小时,其其耗水量不超过耗

32、水量不超过1.5L1.5L者。者。 食盐扩散法检验食盐扩散法检验:先测定井水的电阻率,再用浓度为:先测定井水的电阻率,再用浓度为5 5的食盐溶液倒入止水管与钻孔之间的环状间隙内,的食盐溶液倒入止水管与钻孔之间的环状间隙内,2h2h后后测定止水管内液体的电阻率,与未倒入食盐溶液前测得的测定止水管内液体的电阻率,与未倒入食盐溶液前测得的井水电阻率基本相同。井水电阻率基本相同。材料名称适 用 条 件优 缺 点海带松散地层和完整基岩孔中暂时止水孔斜不大的斜孔的同径止水或异径止水管径与孔径必须相差2级以上海带膨胀性强,止水快,效果好,但不能用于永久性止水,也不适合在破碎带及裂隙岩层中止水橡胶普通橡胶完整

33、基岩钻孔松散地层可适用暂时性止水可塑性强,富有弹性,效果好,但成本高,止水工艺复杂遇水膨胀橡胶完整基岩井孔松散地层井孔暂时性止水永久性止水(止水段长期有水)操作方法简单,可塑性强,富有弹性,效果好,但成本高,材料名称适 用 条 件优 缺 点粘土粘土水压和水量不太大,隔水层厚度大于5m的同径或异径止水松散岩层、裂隙和岩溶含水层中止水斜孔及长期观测孔止水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果好,止水处易被钻具碰击而失效,且止水附近不宜做强烈的活塞式洗井。水泥用粘土止水基岩破碎带止水永久性止水方法简单,效果好,但成本高,固结时间长,起拔管材困难。水溶性聚氨酯完整的基岩井孔松散地层井孔永久性止水浆液遇水后形

34、成不透水的、永久性的胶状固结体,且具有二次渗透的特点,浆液黏度、固化时间可调。止水厚度要求止水厚度要求:永久性:永久性止水不得少于止水不得少于10 m10 m,临,临时性止水不得小于时性止水不得小于5m5m。 洗井目的:洗井目的: 彻底清除孔内泥浆和岩屑,破坏彻底清除孔内泥浆和岩屑,破坏泥皮,抽出含水层的泥砂、粉砂泥皮,抽出含水层的泥砂、粉砂,以疏通含水层;使过滤器周围,以疏通含水层;使过滤器周围形成从粗到细良好的人工过滤层形成从粗到细良好的人工过滤层,以增大出水量。,以增大出水量。洗井方法:洗井方法:l冲孔器洗井法冲孔器洗井法l空压机振荡洗井法空压机振荡洗井法l活塞抽拉洗井法活塞抽拉洗井法l

35、联合洗井法联合洗井法l胶磷酸钠及其它洗井液洗井法胶磷酸钠及其它洗井液洗井法l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法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法1 1岩芯的地质描述岩芯的地质描述 2 2测算岩芯采取率测算岩芯采取率3 3统计裂隙率及岩溶率统计裂隙率及岩溶率4 4进行物探测井进行物探测井5 5取样分析取样分析岩芯的描述和测量岩芯的描述和测量1 1水位观测水位观测2 2水温观测水温观测3 3冲洗液消耗量的观测冲洗液消耗量的观测 4 4钻孔涌水现象的观测钻孔涌水现象的观测5 5钻具陷落的观测钻具陷落的观测 6 6取水样取水样水文地质观测水文地质观测1 1整理岩芯整理岩芯2 2填写资料记录表填写资料记录表3 3编绘钻孔综合成果图编绘

36、钻孔综合成果图 4 4成果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成果资料综合分析研究 水文地质编录水文地质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1000LLKu基岩、 粘土层Ku70%构造破碎带、风化带、裂隙带、岩溶带、非粘土层Ku50%KuKu岩芯采取率;岩芯采取率;L0L0某回次所取岩芯的总长某回次所取岩芯的总长度,度,m mLL本回次进尺长度,本回次进尺长度,m m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1 1水位观测水位观测2 2水温观测水温

37、观测3 3冲洗液消耗量的观测:发现冲洗液消耗量的观测:发现漏水、严重漏水漏水、严重漏水及全漏水的位置及全漏水的位置。4 4钻孔涌水现象的观测:钻孔涌水现象的观测:承压自流水承压自流水5 5钻具陷落的观测:钻具陷落的观测:孔壁坍塌及严重掉块、涌孔壁坍塌及严重掉块、涌砂、气体逸出及水色变化等异常现象砂、气体逸出及水色变化等异常现象6. 6. 水样采取水样采取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 潜水潜水 初见水位初见水位 稳定水位稳定水位 承压水承压水 初见水位初见水位 稳定水位稳定水位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潜水

38、:初见水位潜水:初见水位 三次三次H H2cm 2cm 稳定水位稳定水位承压水承压水: :初见水位初见水位 水位上升水位上升 三次三次H H2cm 2cm 稳定水位稳定水位下下提提提提下下初见水位初见水位一般要求钻进中每次一般要求钻进中每次提钻后提钻后,下钻前下钻前各观测一次水各观测一次水位。位。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含水层含水层含水层含水层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 5m5mffdQ0013. 01112fdQ211 5m5mff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钻探的观测与编录n 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质试验 抽水试验抽水试验 钻孔注水试验钻孔注水试验 钻孔压水试验钻孔压水试验 连通试验连通试验 弥散试验弥散试验1.1. 抽水试验的目的抽水试验的目的2.2. 抽水试验的分类抽水试验的分类3.3. 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4.4. 抽水试验现场工作抽水试验现场工作5.5.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分析抽水试验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