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区56年级民工子弟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_第1页
南京区56年级民工子弟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_第2页
南京区56年级民工子弟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_第3页
南京区56年级民工子弟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_第4页
南京区56年级民工子弟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某区5、6年级民工子弟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作者:张学宁,田子颖 ,郭海健 ,张珍 ,吴建茹 ,李小宁 ,高倩 ,王蓓【摘要】 目的:了解南京某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文献设计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对南京市建邺区河南村外来工子弟学校5、6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同时与南京市某市属普通小学作比较。结果:该子弟学校5、6年级有93.8%的学生知道艾滋病,93.4%的学生想知道有关艾滋病的知识,89.8%的学生认为艾滋病教育非常重要;民工子弟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多低于70%,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及普通小学学生。结论:民工子弟艾滋病

2、知识知晓情况较差,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健康教育。 【关键词】 民工子弟; 艾滋病; 知识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e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school in a district of Nanjing, in order to provid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

3、 questionnaire about AIDS knowledge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was done on all the 5, 6grade students in the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school in Jianye District of Nanjing, at the same time, an ordinary city primary school in Nanjing was selected for comparison. Results: 93.8

4、% of the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have heard about AIDS, 93.4% of them would like to know the AIDS knowledge, 89.8% of them thank that the AIDS education was very important. Their awareness rates of nonAIDS routes of transmission and preventive ways were mostly lower than 70%, and they didnt grasp A

5、IDS knowledge as good as the ordinar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nclusion: The AIDS knowledge known among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is poorer, it is important to reinforce the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students.Key words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knowledge

6、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而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长已成为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者是流动人口的主体,是艾滋病防治的一个薄弱环节,伴随着这个群体愈来愈明显的“家庭化趋势”,重视并积极开展农民工及其家属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调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与行为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薄弱问题,为进一步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9年4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南京市办学规模较大的河南村外来工子弟学校(简称子弟学校)的5、6年级全体学生作为调查

7、对象;同时选取南京市某市属普通小学(简称普通小学)同年级各1个班的学生作为一般对照。1.2 研究方法根据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5月25日印发的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要求,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封闭式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的态度等。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老师和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的组织下在教室进行集中式匿名填写,当场发放和收回。1.3 统计学处理对所有问卷进行整理、统一编号,数据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双人双机录入,核对准确后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

8、比较采用2检验。2 结 果2.1 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子弟学校5、6年级共5个班,226人,其中男生130人,女生96人。普通小学5、6年级各1班,共86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45人。两所学校被调查学生的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885,P=0.089)。子弟学校中省外来源学生151人(占66.8%),其余均来自江苏省内其他地区,无南京市户口;普通小学学生均为南京市人。2.2 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5.5%的5、6年级学生知道艾滋病,但对艾滋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且子弟学校学生的知晓率低于普通小学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9、,详见表1。表1 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注:括号内为百分率2.3 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被调查学生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中的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有一定了解,但完全正确知晓3种传播途径者只有30%左右,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很低,多在50%以下。两校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低于国家中长期计划中的目标要求的70%,且两校学生的知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子弟学校学生对上述问题的知晓情况普遍不及普通小学学生。详见表2。表2 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注:括号内为百分率2.4 对艾滋病的态度与行为在所有调查的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艾滋病教育非常重要,并想知

10、道有关艾滋病的知识。结果显示,学生们普遍存在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现象,见表3。表3 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与行为情况3 讨 论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长已成为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者是流动人口的主体,而且他们的“家庭化”流动趋势也日益明显,即在外来工的流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其子女的流动,这些子女已成为流动人口的一部分,而目前民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在管理体制和其他方面相差很远,尤其是卫生工作相当薄弱1。因此,在开展流行人口艾滋病防治时,不能忽视对这个群体的健康教育,同时还可以通过他们去影响其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工子弟学校小学5、6年级学生对艾滋病的正确认

11、知水平较低,远远低于国家中长期计划中的目标要求(70%)2。正是由于他们对艾滋病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因此会产生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3。同时,我们看到类似的问题同样出现在城市正规小学学生中,尽管城市学生对许多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同年级的外来工子弟学生。初步分析其原因,一是目前全民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尚未涉及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所以即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相关教育,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各类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网络等。这样的途径对于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艾滋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二是外来工子弟的受教育环境大大落后于城市同龄学生,包括学校条件和家庭环境,这是

12、导致其知识掌握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防艾知识的核心部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学生的知晓率均在较低的水平。对于输血、患妇育婴、共针吸毒是否传播艾滋病,外来工子弟的掌握程度不及城市同龄小学生,而这3种途径往往是流动人口中导致艾滋病流行传播的重要途径4。而外来工子弟中的一部分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他们会跟随父辈成为流动大军的一员。其艾滋病知识的缺乏势必会影响到流动人口群体艾滋病的防治。因此,对农民工子女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一方面在他们处于健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使学生及时获得应有的保健知识,为其成年以后拥有健康的身心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对防艾核心知识的宣教,并探索如何更好地将此类知识融入外来工子弟课堂学习。还有,应加大对农民工群体的重视程度,投入更多的软硬件教育资源于这个庞大的队伍,尽力缩小存在明显城乡差异的艾滋病知识程度5,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国家的防艾水平。【参考文献】 1 冯碧君,李建莉.宁波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卫生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571572.2 卫生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EB/OL.20090929.0929/con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