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危害信息_第1页
危险品危害信息_第2页
危险品危害信息_第3页
危险品危害信息_第4页
危险品危害信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险品危害信息1、硫化氢硫化氢(2.1类易燃气体)物质名称 硫化氢 分子式:H2S 物化特性沸点()-60.4饱和蒸汽压(kPa)2026.5(25.5)饱和蒸气压(kPa)4053(16.8)熔点()-85.5蒸气密度(空气=1)1.19溶解性溶于乙醇、水外观与气味无色有恶臭气味火灾爆炸危险数据闪点()-50爆炸极限4.3% 46.0%灭火剂雾状水、泡沫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反应活性数据稳定性不

2、稳定避免条件受热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健康危害数据侵入途径吸入皮肤口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444ppm(大鼠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迅速窒息而死亡。当浓度为70150mg/m3时,可引起眼结膜炎、鼻炎、咽炎、气管炎;浓度为700mg/m3时,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浓度为l000mg/m3以上时,可引起呼吸麻痹,迅速窒息而死亡。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引起神衰症候群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泄漏紧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

3、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注意收集并处理废水。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储运注意事项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平时要注意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现象。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

4、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防护措施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 10mg/m3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H2S浓度mg/m3接触时间毒性反应0.035嗅觉阈、开始闻到臭味0.4臭味明显47感到中等强度难闻的臭味3040臭味强烈,仍然忍受,是引起症状的阈浓度7015012小时呼吸道及眼剌激症状,吸入21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

5、臭味300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剌激性,长期接触引发肺气肿7607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接触时间长时引起头疼、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排尿困难1000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麻痹死亡1400立即昏迷、呼吸麻痹死亡2、氨水标识中文名:氨溶液10%含氨35%;氢氧化铵;氨水分子式:NH4OH分子量:35.05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熔点()/相对密度(水=1)0.91相对密度(空气=1)/沸点()/饱和蒸气压(kPa)1.59/20溶解性溶于水、醇。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 LD50:350mg/kg(大鼠经口)

6、LC50: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急救方法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

7、可燃燃烧分解物氨。闪点()/爆炸上限(v%)25.0引燃温度()/爆炸下限(v%)16.0危险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建规火险分级戊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酸类、铝、铜。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酸类、金属类粉末分开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泄漏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

8、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3、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物质名称:一氧化碳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物化特性熔点()-205沸点()-191.5相对密度(空气=1)0.97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水=1) 1.25饱和蒸气压无资料燃烧热(KJ/mol285.624外观与气味无色无臭气体火灾爆炸危险数据闪点()<-50爆炸极限(%)上

9、限74.2 下限12.5火灾危险类别甲类临界温度()-140.2临界压力(MPa)3.50燃烧性易燃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爆炸危险级别、组别AT1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反应活性数据稳定性无资料聚合危险性无资料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健康危害数据侵入途径吸入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

10、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耳鸣、心悸、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泄漏紧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

11、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

12、光曝晒。包装类别:O52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食入-/防护措施职业接触限值PC-TWA:20 mg/m3;PC-STEL:30 mg/m3项目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眼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 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

13、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4、汽油1 汽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汽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汽油危险品类别:低闪点易燃液体理化性质主要成分: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熔点():-60 相对密度(水=1):0.670.71(沸点():4020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烃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燃烧性:极易燃烧闪点():-43引燃温度():(415530)爆炸极限(V%):(1.47.6%)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

14、散到相当远的地方。燃烧(分解)产物:CO、CO2、H2O禁忌物:强氧化剂毒性及健康危害最高允许浓度(mg/m3):300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 并可引起肝、肾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

15、通风,工作现场严禁火种。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耐油手套。储运 存储要保持容器密封,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2)汽油蒸汽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浓度g/m接触时间毒性反映4938220秒46分3060分咳嗽、眼、咽喉等有刺激显著眩晕、头痛,可有生命危险可引起死亡30253060分可有生命危险20103060分可有急性中毒症状11.53.260分有明显刺激,兴奋,步态不稳1.60.67小时头

16、痛,咽喉不适,咳嗽,结膜刺激5、煤油标识中文名:煤油危险性类别:第3类 易燃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溶解性:不溶于水,混溶于溶剂油熔点/:-30临界温度/:密度/(g.cm-3):0.84沸点/:205(10%)临界压力/Mpa:相对密度(空气=1):最小引燃能量/mJ:饱和蒸汽压/Kpa: 燃烧热/(kJ·mol-1):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闪点/:40聚合危害:不聚合引燃温度/:280-456爆炸极限/%:下限1.1-1.3,上限:6.0-7.6稳定性:稳定爆炸物质级别、组别:禁忌物:硝酸、浓硫酸、高锰酸钾、重铬酸盐等强氧化剂危险特性:易燃,蒸气与

17、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闪爆)。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穿全身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燃烧罐和临近罐,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储罐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音,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毒性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毒性:微毒急性毒性:LD50 5000mg/kg(大鼠经口) LC50 5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

18、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如处理不当可发展为肺脓疡,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慢性影响:以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急救吸入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对症处理。吸入性肺炎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误服时给予饮牛奶及用植物油灌胃,对症处理。防护泄漏处理应急人员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泄漏源。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19、泄漏物,防止流入河流、下水道、排洪沟等地方。用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用雾状水驱散、稀释挥发的油气。收容的泄漏液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残液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搬运时轻装轻卸。6、柴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柴油 危险品类别:可燃液体理化性质主要成份:C15C23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凝点():10#不高于10; 5不高于5; 0不高于0; -10不高于-10; -20不高于-20;-35不高于

20、-35; -50不高于-50密度(20)Kg/m3:10#、 5、0、-10为810850、-20; -35、-50为790840 沸点():200365溶解性:不溶于水,与有机溶剂互溶。燃 烧爆 炸危 险特 性燃烧性:易燃烧闪点(): 10#、5、0、-10、-20不低于55;-35、-50不低于45 引燃温度():(350380)爆炸极限(%):(1.56.5)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明火易燃烧爆炸。燃烧(分解)产物:CO、CO2、H2O禁忌物:强氧化物毒性及健康危害低毒物质。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参照前页汽油项)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

21、通风,工作现场严禁火种。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耐油手套。储运存储要保持容器密封,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注:表中()内数据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局编防火手册。凝点、密度、闪点依据GB252-2011普通柴油。7、润滑油标识中文名机油;润滑油理化性质性 状油状液体, 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熔 点()临界压力(Mpa)沸 点()相对密度(水1)1饱和蒸汽压(kpa)相对密度(空气1)临界温度()燃烧热(KJ·mol-1)溶 解 性不溶于水燃烧爆炸危险性燃 烧 性可燃闪点()76爆炸

22、极限()无资料最小点火能(MJ)引燃温度()248最大爆炸压力(Mpa)危 险 特 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灭 火 方 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 忌 物稳定性稳定燃 烧 产 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聚合危害不聚合毒性及健康危害急 性 毒 性LD50(mg/kg,大鼠经口)无资料LC50(mg/kg)无资料侵入途径:吸如、食入;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

23、,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

24、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

25、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8、 原油物质名称原油、石油物化特性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有色并有绿色萤光的稠厚状液体,主要成份为芳香族烃的混合物,大部分原油的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自燃点:350)。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密度密度为0.8 1.0 克/立方厘米凝固点差别很大(30 -60°C)溶解性不溶于水外观、气味与主要成份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 (83% 87%)、氢(11% 14%),其余为硫(0.06% 0.8%)、氮(0.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