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填空_第1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_第2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_第3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_第4页
语言学概论填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言学概论练习一、填空1.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3.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小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所以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4.涉及一种语言的,叫做历史语言学;涉及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5.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扑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6.德国的施莱歇尔,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他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

2、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7.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8.美国结构语言学是本世纪美国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驱者是鲍阿斯和萨丕尔,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创立美国语言学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成为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9.出现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1957年乔

3、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10.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分为:社会功能;思维功能1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12.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13.语言社会功能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14.世界上5500种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

4、点。15.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工具,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16.大脑左半球还控制着语言功能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央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17.语言功能区主要存在于左半球。右耳听语言刺激的能力强,这也证明掌管语言的机制在大脑左半球。18.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

5、性是一致的。语言的普遍性质也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19.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20.征候与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联系,而符号与所代表的事物没有必然的联系。21.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是人们的感官可感知的。任何符号的形式都不是抽象的,非物质的,否则人类就无法感知符号了。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22.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23.同其他符号一样,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是约定俗称的,具有社会性。24.语言符号有任意性,线条性。这是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

6、提出来的,现在这一观点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25.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仅指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指符号创制时有某种任意性成分,那时用什么语言形式表示客观事物是任意的,或者说是偶然的。但一定的声音形式一旦和一定的意义内容联系在一起,约定俗成了,得到社会全体成员的认可进入交际了,那么它就有了强制性,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得这样用一个相对固定的语音表某个事物,个人无权更改。26.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现,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依次出现的文字符号还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乱排。即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

7、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27.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的,而符号和符号组合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是可以论证和解释的。28.语言符号之间存在规律性的联系,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组合规则、运转规则。29.组合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可从低到高、或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各个语言符号间又存在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30.语言有层级性,最底层音位(音系层)。语言的上层(语法层):音位经组合后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低一级的层级单位再组成高一级的层级单位,最后组成语言这个复杂的系

8、统。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词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使用的单位;句子。31.在这个层级装置中,各个层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那就是层次的单位数量逐层增多,从有限到无穷。最底层的音位系统,一般只有几十个,它们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音位组合与意义联系构成数千个语素,语素组合构成数万个词,数万个词再组成无数的句子。语言二层性的核心就是以少驭多。32.从音位到语素,这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因为音位只能构成符号的形式,语素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符号;从音位到语素有性质上的飞跃。语言里的音位只有几十个,语素的数目则有几千。几十个音位的组合产生几千个符号的形式,故从音位到语素有数量上的飞跃。3

9、3.有两大运转规则:组合和替换。34.组合关系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按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并非是任意两个词能构成组合关系。35.聚合关系是指语言链条同一位置上有相同作用、互相能替换的符号间的关系。36.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音素从自然属性入手,音位从社会属性入手)37.音系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属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语音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自身的自然属性或听觉反映,与语言学的核心部

10、分是间接联系。38.音素: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语音共性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音位:以语音的社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音系学。39.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音标。音标中最通行的是“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上通用的记录人类语音的符号系统,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40.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作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也就具有社会属性。而且,一种语音代表什么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语音形式表达,也由社会所决定。因此,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所谓社会属性,就是指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的不同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41.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四要素:音质、音高、音重、音长

11、。42.音重在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43.在音高、音强、音长相同情况下,声音间差异就是音质的差异。音质在“四要素”中最重要。44.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的形状三个发音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声音。45.有的复杂而有规则,产生的音叫“乐音”。有的复杂而不规则,产生的音叫“噪音”。46.发音器官分三大部分:动力部分(肺);发音体(声带);共鸣器(口腔、鼻腔、咽腔)。47.音素可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发音时呼出气流是否受阻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48.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根据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位不同,可把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

12、元音、卷舌元音。49.舌面元音的音质差别由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50.发辅音时,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有10多种,普通话有7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51.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鼻音、颤音、闪音,普通话只有前5种发音方法。52.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

13、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来认识。53.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它总是属于一定语言(或方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54.k和k,汉语中是两个不同音位,英语中是一个音位。55.音位本身并不表示任何意义,但却能区别两个词的不同意义。音位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56.划分音素的目的是认识语音单位的构成特点,弄清音素与音素的区别,划分音位的目的是认识语音单位在语言体系中区别意义的功能。57.音位的划分离不开音素,要以音素为基础。58.对立和互补是划分音位的重要原则。与音位归纳有关的

14、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对立关系”,二是“互补关系”。“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互补”是对“对立”原则的补充。处在对立关系中的若干音素都有辨义功能,因而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59.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每个音素都不是独立的音位,它们可共同归纳为一个音位,因它们之间没有对立关系,不能构成对立,互相可替换,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替换后不影响一个音节所代表的意义。60.音位是一般的,变体是特殊的个别的,一般总是要通过个别表现出来,这就是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音位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61.在语音中,除音质音位外,音高、音重、音长也能区别语音单位的语音形式,起区别意义的

15、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调位(音高)、重位(音重)、时位(音长)是非音质音位。62.汉语音节通常可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其中韵母又可分为韵头(介音)、韵腹、韵尾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构成的,声调由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构成。63.根据韵母第一个元音的情况,一般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合称“四呼”。64.音位和音位组合时,或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65.语法规则的特性:语法规则具有概括性、语法规则具有重复性、语法规则具有系统性。66.聚合

16、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显性的)。67.可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成词,但构词能力很强。词尾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一个词除去词尾,就是它的词干。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把词根和词缀叫做构词语素,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68.语法的组合规则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子的规则,前者叫构词法,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做词法,后者叫做句法。69.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70.语法形式相对于语

17、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71.语动词“seeing”(看)附加上词尾“ing”,表进行体,英语名词“vases”(花瓶)附加上词尾“s”,表复数,这两种语法形式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但它们语法形式的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所以可把这两种有相同性质的语法形式概括为同一个语法手段,即词形变化,也即形态变化。72.常见的语法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73.递归性:结构中某个单位(如词)可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词组去替换,结果可使基本结构里的项扩展成非常复杂的结构,但作用仍等于原先的那个项。74.

18、语法的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的分类和变化的规则。75.英语等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可以根据词形变化确定词类;而汉语缺少词形变化,词类划分时有复杂性。76.在鉴别词类时可以参照词的意义,但不能完全根据意义,而需要有句法功能和形式上的实证。在同一个词类中,具体的成员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77.形态是指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也叫词形变化。词形变化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有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异根、重叠。附加词尾是最常见的词形变化。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指通过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某种语法意义,这种手段就是内部屈折。异根指用不同的词根表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同一个

19、词的不同的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78.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归类,是对语法意义类别的概括。一个语法范畴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且互相独立的语法意义构成,也就是说,只有表示共同的意义领域才能构成语法范畴;并且只有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才能进一步综合概括为语法意义。79.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形容词常修饰名词,它也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80.数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81.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82.体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方式,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83.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现在、过去

20、、未来。英语语法中通常说的“现在进行时”实际上包括时和体两个方面:现在时,进行体;“过去完成时”则是:过去时,完成体。84.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是动词所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85.英语形容词“bad”(坏的)的语法意义是原级,“worse”的语法意义是比较级,“worst”的语法意义是最高级,把这三个级的意义概括为一类,叫做“级”,这里的“级”就是语法范畴,是对形容词几种级的语法意义的概括性称呼。所以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具有上下义关系,语法意义隶属于语法范畴。86.句式的变换,就是运用增加、删除、换位、变更结构等手段,把一种句式变为另一种句式,以弄清句法意义,以适应表达上

21、的需要。87.根据语法结构特点,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类。孤立语也叫词根语,指缺少词形变化的语言。以汉语为突出代表。孤立语的主要特点:词序严格;虚词十分重要;复合词多,派生词少。88.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以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代表,如俄语、英语、法语等。主要特点是:有较丰富的词形变化;一种词形变化的语素可表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词尾和词干或词根结合十分紧密,脱离开词尾,句子中词根就不能独立存在。89.词的概念意义有的是概括地反映了各种客观物质现象,也有的是反映主观心理现象或主观的观念。90.联想色彩表示交际者受到相关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联想。它

22、包括三种类型:形象联想、意义联想、文化联想。91.词义的概括性特定具体表现在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92.产生同义词的原因:若干个同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现象虽一致,或基本一致,但强调的重点和方面可有所不同,因而在理性意义上表现出来细微的差别。由于词是被人们在交际中运用着的,所以往往渗透着人们对词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因此,对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能不一样,有褒有贬。不同的交际场合要求使用不同色彩的词,或正式庄重,或通俗随便。93.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词语的搭配还涉及每个语言词义系统内部语义场的特征。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

23、习惯。词语的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如褒贬、语体色彩等。词义在搭配组合中还会凸显一些语义特征,隐去一些语义特征。94.蕴涵:通俗地说,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95.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言谈现场”。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96.不同的语言中,话题的句法表现不同。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专门的虚词来标记,一种是用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97.话题是句子所传达的信息所关涉的实体,选择不同句子成分做

24、话题则所传递的信息也不同。98.焦点是句子中说话者所认为的受话者所不知道的信息。99.一般说来,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可以把文字分成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100.表音文字又叫“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还可根据所表的语音单位性质分为更小的类。音位文字: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辅音文字:字符只表语言中的辅音,元音无专门的字符表示。音节文字:字符表语言中的音节。101.文字的创造有两种方式:自源文字、他源文字。102.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的自源文字有四种: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美洲的玛雅文字。103.语言规范

25、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语言中的有些用法虽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但在人们的交际中已被广泛使用,那就应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加以肯定。104.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105.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在语言系统内表现为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不同:同时,由于各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往往导致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呈现出不平衡性的特点。106.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存在于社会完全分化条件下的、说话人认同为不同语言的地域分支,叫做“亲属语言”。107.是方言还是亲属语言的差别主要由语言外的因素决定的。社会方言

26、、地域方言、亲属语言是同一语言因社会分化状况不同而造成的语言分化程度不同的三种形式。108.方言形成的原因:交通的阻隔、大规模移民、社会割据。109.判断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后代是方言关系还是亲属语言关系的主要依据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110.谱系分类就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谱系分类分出的最大的语言类别是语系,语系下面是语族,语族下面再分语支。111.谱系分类是基于历史同源关系的发生分类,类型分类是基于语言结构共时同构关系的结构分类,两者的分类依据不同,分出来的类就有可能有交叉。112.语言的接触可分为五种主要类型:不成系统的借用、语言(区域)联盟与系统感染、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

27、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洋泾浜和混合语。113.两种或几种语言混合而成的临时交际语叫做“洋泾浜”。如后来作为母语传递给后代,如非洲新几内亚的“克里奥尔”语,就称作“混合语”。114.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借词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不把它们看作借词。115.“语言联盟”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这说明它们的相似是因后起的彼此接触造成的,

28、而不是来自同一祖先语或同一祖先语中关系密切的后代。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相对平衡接触的结果。116.“系统感染”是指处于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逐渐趋同,但仍然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有相当数量继承于自己语言祖语的核心词根。另外,这些语言也会有较大数量的词语借贷。117.语言替换是更深程度的语言接触。118.究竟哪种语言能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这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并不是决定的因素。语言替换还有一个客观条件,这就是各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局面。119.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

29、觉地放弃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有些民族为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的融合。前一种情况叫自愿融合,后一种情况叫被迫融合。120.语言融合过程一般是先出现双语现象,最后完成语言的统一。但语言是否融合要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121.语言接触还有个重要类型,这就是一个国家中通用书面语对各地方言或语言的影响。122.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的区别在于: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的通用交际语,而国家共同语是一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的通用交际语。123.究竟哪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决定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条件。现

30、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确定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主要是政治的原因。伦敦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由于文化的原因。124.在我国多民族混居地区还发现了为数不多的混合语。主要有四种:广西融水县的“五色话”;青海同仁县的“五屯话”;甘肃东乡县的“唐汪话”;四川甘孜雅江县的“倒话”。125.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世界语”。126.语音演变的凭借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古代借词。127.尖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团音:舌面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128.“

31、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129.浊音来归,从理论上说,有四种可能:全归送气;全归不送气;仄声归送气、平声归不送气;平声归送气,仄声归不送气。汉语北方话选择的是第四种办法,即把原先浊音中的仄声特征同不送气特征结合起来,平声特征同送气的特征结合起来。130.语音变化特点: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条件性)。时间性。地区性。131.语音对应关系是指方言或亲属语言间的同义或意义上有联系的一组词在语音上呈现出来的系统性差异。132.历史比较法: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间差别来拟测原始“祖语”的方法。133.语法的演变可以从演变结果和演变方式与途径两个方面来考察。从演变结果看,语法演变可以分为组合规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