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最新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附答案_第1页
人教最新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附答案_第2页
人教最新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附答案_第3页
人教最新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附答案_第4页
人教最新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附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修一前三章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如图为正常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 )八正阐云JlQirB = C 二= DA、B、C、D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 C中 B中的CO浓度高于C血红蛋白(存在于血红细胞) 存在于D内A. B . C . D .A:淋巴B:细胞内液C:组织液D:血浆2 .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C )A.严重腹泻,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变化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 pH值会明显降低D

2、.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3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B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等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4 .下列关于人体缩手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兴奋从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的传递是单向的B.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经胞吞进入效应器的肌肉中C.扎指血时大脑皮层可抑制缩手反射弧的活动D.看到仙人掌后缩手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5 .以下有关神经元及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也会有离子进出B.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

3、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C.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使其兴奋6 .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B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7 .下面对突触和突触小体的理解,错误的是(B )A.突触一般涉及两个神经元,而突触小体只涉及一个神经元8 .突触和突触小体都属于细胞内部的结构C.突触和突触小体都具有生物膜结构D.突触前膜是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共有结构8.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 一肌肉接头的结构(与突触类似)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下

4、列叙述正确的是(D )突触前膜/g岚一 / 皖冲功口摘帆切胸脱气鳍 哆A. Ach属于神经递质,其合成发生在突触小泡中B.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处,不会导致突触前膜电位变化C.骨骼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开放后,Na+、Cl同时内流D.该结构为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后可引起肌肉收缩A.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C.条件反射的消退是记忆遗忘造成的,不需要大脑的参与D.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10. 下列有关大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大脑是不只是最高级中枢,还具有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B.语言功能不一定是人类特有的,如鹦鹉经过训练后也会说话C.

5、大脑神经元的数量已经确定了,无法再开发利用了D.自主神经系统不收大脑的控制,所以叫自主神经系统11.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 4 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D )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注入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一-> 制成提取液> 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与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B.与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C.上述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胰液中含有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应为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12 雪

6、后有些同学在草地上打雪仗。他们把雪团放在手里,过了一会,发现手比未握雪之前热,有关此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此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B.整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此过程中,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代谢增强D.当手握雪后,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其产生冷觉13. 野外旅游迷路的人, 长时间不吃饭、 不喝水、 不休息, 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C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14.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7、是(C )甲状腺A.垂体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所以它是内分泌腺的枢纽B.是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将饲喂给小蝌蚪,可以促进蝌蚪快速发育为青蛙D.作用于下丘脑促进的分泌,作用于垂体抑制的分泌15.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若用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该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B.通过八DE的过程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Z 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ZB-8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16 .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素质,下列关于长跑过程中机体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 )A.运动员出发后心

8、跳加快,是神经调节的结果(神经和体液调节)B.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较长的特点定,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D )C.途中运动员的血糖浓度未明显降低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有关D.途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17 .下列不属于神经递质、蛋白质类激素共有的特性是(C )A.都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起作用C.都作用于靶细胞(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非靶细胞)D. 一般发挥作用后都会迅速被灭活或分解18.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B

9、).0S.05.0S O 3,工 z L L0.(,&02,QQE明阳银京塞电血浆胰岛素/(uU , mL'1)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 40 a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注意纵坐标)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19 .以下是关于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C )A.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以在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下

10、丘脑含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pH调节中枢等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可以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20 .在寒意阵阵的隆冬季节人们既感觉到寒冷又容易感觉到饥饿,但人体的体温却保持相对稳A.当寒冷刺激温度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都会增加C.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人体需要释放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从而容易形成饥饿感D.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下丘脑受到刺激后发出信号,导致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减少散热二、非选择题(每空 2分,共50分)21 .图甲表示置于生理盐水中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刺激前

11、后膜两侧电位变化情况,图乙表示用电流(1)该离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受到适宜刺激后,ac段膜两侧电位变化的原因是 o(2)实验过程中,若适当提高生理盐水中 Na+浓度,给予神经纤维相同强度刺激 ,则图中c点所对应 的膜电位将会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若用适宜?度的 KCl溶液代替生理盐水,则给予神经纤维相同强度刺激时 (填“能”或“不能”)产生神经冲动。(3)在A、B两电极之间的任意一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电流计指针将会发生0或2 次偏转。(注意特殊位置情况)(4)在图乙M处滴加适量的某种药物,N处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若电流计指针发生 次偏转,则说明该

12、药物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2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请回答: 据图判断谷氨酸是(填“兴奋”或“抑制”)型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2)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的意义是防止被酶水解 o(3)据图分析,NMDA受体的作用有 o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 能。(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 ,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

13、理可能是。(答出一点,合理即可 )23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破坏,丙的胰岛 B细胞功能正常、但胰岛素受体被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血液中 和(填激素名称)的明显增加引起的(2)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 o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乙尿样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是给丙注射胰岛素(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24 .如图是正在传递神经冲动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4、1)图1中,构成 的基本支架是 ,物质X是 o(2)物质X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上图所示方式释放,其意义是(C )A.不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B.避免被酶降解C.短时间内可大量释放D.减少能量的消耗(3)东汉时期,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它是人类记载的最早的麻醉剂,可通过抑制突触神经冲动的传递而发挥作用,从而减少手术病人的痛苦。根据上述资料及突触的相关知识,分析麻醉剂减少手术病人的痛苦的可能原因(P 或 Q)(4)钠离子通道是由内在膜蛋白形成的离子通道,可以让钠离子通过细胞膜,一些药物能够通过模拟或阻断物质 X的作用而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如图老年痴呆病因可能与物质X 的不足有关,

15、据图可知, 类药物可用于该病的治疗。非选择题答案:21 (4) 在图乙M 处滴加适量的某种药物 ,N 处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若电流计指针发生次偏转 , 则说明该药物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解析 :(1) 该离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 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 受到适宜刺激后,ac 段膜两侧电位变化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2)实验过程中,若适当提高生理盐水中Na+浓度,则提高了细胞膜内外Na+的浓度差,给予神经纤维相同强度刺激,则Na讷流量增多,导致图中c点所对应的膜电位将会增大;若用适宜浓度的KCl溶液代替生理盐水, 则给予神经纤维相同强度刺激时, 由于没有钠离子内流, 因此不能

16、产生神经冲动。(3) 如果刺激 AB 之间的中点 , 兴奋向两侧传导,A 、 B 两点同时兴奋 , 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如果刺激其他点 ,A 、 B 两点的电位变化是不同步的 , 电流计指针将会发生2 次偏转。(4) 在图乙 M 处滴加适量的某种药物 , 如果该药物能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N 处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 , 产生的兴奋只能传到 B 点 ,A 点不会兴奋 , 则电流计指针发生1 次偏转。答案:(1)外正内负 神经细胞对Na+的通透T增强,钠离子内流(2)增大不能 (3)0或2(4)122.答案 (1)兴奋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吉合后,促进Na+内流(2) 防止被细胞内

17、的酶分解(3) 识别谷氨酸、运输Na ; 控制物质进出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4) 升高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 或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或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或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解析 (1)神经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 Na+的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分析图示可知: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吉合后,促进Na+内流,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因此谷氨酸是兴奋型神经递质。(2) 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可以防止被细胞内的酶分解。谷氨酸与NMDA吉合后,促进 Na+内流,可见 NMDA勺作用有:识别谷氨酸、运输Na+;体现了细胞膜可以控

18、制物质进出以及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而Na+过度内流,会使神经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增大, 渗透压升高, 最终使神经细胞因吸水过多而导致水肿破裂。 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 结合 ALS 的发病机理可推知, 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或者是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或者是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或者是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最终导致突触间隙谷氨酸的含量减少。23答案 (1) 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2)蓝色、砖红色、砖红色乙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高(3) 不能 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结合解析 (1) 运动时人体需要分解大量葡萄糖为运动提供能量,而机体不能快速形成血糖,因而开始运动后的一段时间,血糖浓度会下降;一段时间后,经体液调节( 主要是激素调节) , 由肾上腺髓质产生的肾上腺素和由胰岛 A 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两者协同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2) 甲为正常个体, 其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用斐林试剂鉴定后不发生颜色变化, 溶液仍呈现蓝色;乙的胰岛 B 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 不能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