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评价检测(三)(90 分钟 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B )A.蝉则千转不穷B.回清倒影C.窥谷忘反D.略无阙处【解析】A 项“转”同“啭”;C 项“反”同“返”;D 项“阙”同“缺”。2.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D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 沿溯阻绝哀转久绝C. 回清倒影清荣峻茂D. 不见曦月隐天蔽日【解析】D 项都译为“太阳”。 A 项“自”分别译为“在”“如果”;B 项“绝”分别译为“断绝”“消失”;C 项“清”分别译为“清波”和“(水)清澈”。3. 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2、一项是(2 分)(C )A.春冬之时B.实是欲界之仙都C.康肃笑而遣之D.水陆草木之花【解析】C 项中“之”为“代词,他”。其他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的”。4. 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A. 至/于夏水襄陵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解析】正确的停顿应为:至于/夏水襄陵。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游记名著。B. 答谢中书书作者是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C.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被贬黄州期间。D. 使至塞上是王维的一首边塞诗,其晚年

3、多写山水诗,成就很高。【解析】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名著。6. 诗文默写。(10 分)(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 化。(8)(2017 南通中考)王维使至塞上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9)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庭下如积水

4、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10)落日受到诗人的青睐。王绩在野望用“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山中落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旅途落日。二、阅读品悟(40 分)(一)阅读三峡,完成 710 题。(14 分)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

5、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7.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1)略无阙处(丝毫)4则素湍绿潭(白色的)(3)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虽乘奔御风(即使)8. 翻译下列句子。(4 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9.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4 分)答: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

6、急。_10. 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2 分)答:寂静凄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3 分)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1)负势竞上,互相轩(凭借、依仗)(2)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7、消失)(3)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在昼犹昏(白天)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1)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文:(山峦)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2)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至 U (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13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2 分)答:表达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表达对朋友婉言相劝) ;从侧面衬托了山水的奇异之美。51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答: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

8、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关键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再结合作者所处的背景思考回答。(三)(2017 舟山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518 题。(13 分)范石湖使北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 圣意坚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 旨,难载国书,

9、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 地。再传宣曰:“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 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 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 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注】范石湖:即范成大(1126 1193),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通“返”,归还)(才)(慢慢地)(答应、应允)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

10、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答: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金朝群臣都不平,议论羁押范至能,而金主不同意。根据句意断句。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1)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译文:范至能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1)愿反侵地议定乃行(3) 至能徐出袖中书虏主许之6(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译文:(范至能)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18. 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

11、起”。你怎样看待 他们的行为?请简要分析。(3 分)答:示例:两人都具有勇敢、镇定和自信的性格,都是忠肝义胆(具有爱国情怀),都是英雄,都不辱使命。只是因为时势不同,任务各异,所以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解析】此题考查评价人物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分析两者行为的可赞扬之处,然后结合时代的不同来分析采用的方法。附【译文】淳熙年间,范至能出使金朝,孝宗让他口奏金主,说河南是宋朝陵寝所在地,希望归还侵 略的土地。至能上奏说:“这个事情太重大,必须与宰相商量,臣希望以皇上的旨意告诉他,议定后才施行。”皇上点头表示同意,一会儿宰相坚决认为不可,而皇上的旨意坚决不变。范至能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

12、在上面。到了金朝朝廷之上,把信放在袖子里。然后就跪着献上国书,伏在地上不起来。当时金主是葛王,性情宽厚仁慈,传令宣召问出使的人为什么不起来,至能慢慢地从袖子中拿出信,上奏说:“臣来的时候,大宋皇帝另有圣旨,难 以记载国书,让臣口奏,臣现在郑重地,恭敬地用信来表达,希望得到圣上御览。”信已经送 上,殿上观看的人都变了脸色。至能还是伏在地上。第二次传令宣召说:“信上的内容已经看了,你可以到使馆去了。”至能拜两拜然后退下。金朝群臣都不平,议论羁押范至能,而金主不同意。至能将要回国,又上奏说:“口奏的事,希望在国书中明报,仍要先宣示,希望使臣 不落得欺骗蒙蔽的罪过。”金主答应了他。国报上写着:“口奏之说,看了听了特别让人震惊,事情必须审慎处理,国家才能信誉美好。”(范至能)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 赏。因为这个升迁,越级,一直得到重用。三、写作(40 分)19. 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