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架夹具、刀具课程设计_第1页
推动架夹具、刀具课程设计_第2页
推动架夹具、刀具课程设计_第3页
推动架夹具、刀具课程设计_第4页
推动架夹具、刀具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 造 技 术 项 目 综 合 训 练设 计 说 明 书设计题目 设计 “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年产量为 4 0 0 0件) 设计者 黄欢、夏中秋、江治均、付靖、王顺利、龙贞元指导教师 奚晓凤、汪惠群 上 海 电 机 学 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系2015年 12 月 30 日上海电机学院制造技术项目综合训练任务书题目: 设计 “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为 4 0 0 0件) 内容 : 1.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套4、专用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 1张5、专用夹具结构设计零件图 1张6、可转位车刀刀杆设计图 1套7、实训

2、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夹具的设计计算、机床的选择、可转位车刀的设计说明等)班 级 BJ1203 学 生 黄欢、夏中秋、江治均、付靖、王顺利、龙贞元指导教师 奚晓凤、汪惠群 系 主 任 2015年 12 月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据资料所示,可知该零件是B6065牛头刨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中小零件,32mm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给丝杠轴,靠近32mm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16mm孔装一棘爪,16mm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杆,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32mm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推动架如图所示:(二)零件

3、的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由零件图可知,32、16的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1. 32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32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16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以32为中心的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45、60、16孔2.以16mm孔为加工表面是16孔为中心的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40、25、6x1槽、6x9槽孔、M8孔16mm的端面和倒角及内孔10mm、M8-6H的内螺纹,6mm的孔及120°倒

4、角9.5mm的沟槽。这两组的加工表面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2.132mm孔内与16mm中心线垂直度公差为0.10;2.232mm孔端面与16mm中心线的距离为12mm。由以上分析可知,对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先加工第一组,再加工第二组。由参考文献中有关面和孔加工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经过分析,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降低加工成本,将32孔和16作为定位基准,以他为工艺基准能很好保证其他各个尺寸要求,完全可以达到图纸要求。加工时应先加工第一组表面,再以第一组加工后表面为精基准加工另外一组加工面。二、工艺规程设计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

5、式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2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2.1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2.2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为了使基准统一,先选择32孔和16孔作为基准.3 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

6、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3.1 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一 砂型铸造工序二 时效处理工序三 粗车、半精车、精车50左端面工序四 半精车、精车32内孔工序五 粗铣、半精铣、精铣50右端面工序六 粗铣35左、右端面工序七 铣深9.5mm宽6mm的槽工序八 车10mm孔和16mm的基准面工序九 钻10mm和钻、半精铰、精铰16mm孔 工序十 钻、扩、铰32mm,倒角45°工序十一 钻半、精铰、精铰16mm,倒角45°工序十二

7、钻螺纹孔6mm的孔,攻丝M8-6H 工序十三 钻6mm的孔,锪120°的倒角工序十四 拉沟槽R3工序十五 检验工序十六 入库3.2 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一 砂型铸造工序二 时效处理工序三 粗车、半精车、精车50右端面工序四 半精车、精车32内孔工序五 粗铣、半精铣、精铣50左端面工序六 粗铣35左、右端面工序七 钻扩铰16孔工序八 钻孔10,扩铰16孔工序九 铣深9.5mm宽6mm的槽工序十 钻6mm的孔,锪120°的倒角工序十一 钻螺纹孔6mm的孔,攻丝M8-6H工序十二 拉沟槽R3工序十三 检验工序十四 入库3.3 工艺路线分析比较 工艺路线一与工艺路线二的差别在于对16

8、销孔和铣槽6x1、6x9的加工安排的不同,工艺路线一将16销孔基准,加工槽6x1、6x9,准统一,能很好的保证槽6x1、6x9的精度要求,所以此次设计依据工艺路线一来开展设计。4.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两个方案都是按加工面再加工孔的原则进行加工的。方案一是先加工钻10mm和钻、半精铰、精铰16mm的孔,然后以孔的中心线为基准距离12mm加工钻、扩、铰32mm,倒角45°,而方案二则与此相反,先钻、扩、铰32mm,倒角45°,然后以孔的中心线为基准距离12mm钻16mm的孔,这时的垂直度容易保证,并且定位和装夹都很方便,并且方案二加工孔是在同一钻床上

9、加工的.因此,选择方案二是比较合理的。(三)具体工艺过程如下:表 3.1 拟定工艺过程工序号工序内容简要说明010一箱多件沙型铸造020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030粗车、半精车、精车50右端面040半精车、精车32内孔先加工面050粗铣、半精铣、精铣50左端面060粗铣35左、右端面070钻、扩、精铰16孔080钻孔10,扩、铰16孔090粗铣端面、铣深9.5mm宽6mm的槽0100钻6mm的孔,锪120°的倒角0110钻螺纹孔6mm的孔,攻丝M8-6H0120拉沟槽R30130检验0140入库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及寸.毛坯尺的确定4.1面的加工(所有面)根据加工长度的为5

10、0mm,毛坯的余量为3mm,粗加工的量为2mm。根据机械工艺手册表2.3-21加工的长度的为50mm、加工的宽度为50mm,经粗加工后的加工余量为0.5mm。对精度要求不高的面,在粗加工就是一次就加工完。4.2孔的加工1.32mm.毛坯为空心,通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7IT8之间。查机械工艺手册表2.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钻孔:31mm. 2z=0.75mm扩孔:31.75mm 2z=0.18mm粗铰:31.93mm 2z=0.07mm精铰:32H72.16mm.毛坯为实心,不冲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7IT8之间。查机械工艺手册表2.3-8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钻孔:15mm. 2z=0.85

11、mm扩孔:15.85mm 2z=0.1mm粗铰:15.95mm 2z=0.05mm精铰:16H73.16mm的孔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8IT9之间。查机械工艺手册表2.3-8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钻孔:15mm 2z=0.95mm粗铰:15.95mm 2z=0.05mm精铰:16H84.钻螺纹孔8mm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8IT9之间。查机械工艺手册表2.3-8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钻孔:7.8mm 2z=0.02mm精铰:8H75.钻6mm孔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8IT9之间。查机械工艺手册表2.3-8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钻孔:5.8m

12、m 2z=0.02mm精铰:6H7 表4.1 加工余量计算表 (mm) 工序加工尺寸及公差锻件毛坯(39mm二端面,零件尺寸118mm)粗铣二端面磨二端面加工前尺寸最 大124.6118.4最小120.6118.18加工后尺寸最大124.6118.4118最小120.6118.18117.93加工余量(单边)2最大3.10.2最小1.210.125加工公差(单边)-0.02/2-0.07/2(五)确理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5.1 切削用量 本工序为钻、半精铰,精铰16mm的孔。铰刀选用15.95的标准高速钢铰刀,r0=0,a0=8°,kr=5°铰孔扩削用量:确定进给量f 根据参

13、考文献三表10.4-7查出f表=0.651.4.按该表注释取较小进给量,按Z525机床说明书,取f=0.72。确定切削速度v和转速n 根据表10.4-39取V表=14.2,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可按表10.4-10查出,kmv=1。故K=0.87 故V=14.2×0.87×1=12.35m/minN=根据Z525机床说明书选择n=275r/min.这时实际的铰孔速度V为: V= 根据以上计算确定切削用量如下: 钻孔:d0=15mm, f=0.3mm/r, n=400r/min, v=18m/min 半精铰:d0=15.85mm, f=0.5mm/r, n=574r/min, v

14、=25.8m/min 精铰:d0=15.95mm, f=0.72mm/r,n=275r/min, v=13.65m/min5.2时间计算:1.钻孔基本工时:T = 式中,n=400,f=0.3,l=27.5mm,l1=l2=5mm T= 2.半精铰基本工时:l= L=27.5mm,n=530r/min,f=0.5mm,取l1=3mm, l2=4mm, T= 3.精铰基本工时:l=取l1=4mm, l2=2mm.l=27.5mmT= (六)车削计算6.1粗车端面 1.已知毛坯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2mm,端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且余量较小,采用一次走刀。ap=2mm.2.进给量 f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15、第3版)(以下简称切削手册表1.4,当刀杆尺寸为16mm×25mm,ap3mm以及工件直径为50mm时 f =0.50. 7mm/r按CA6140车床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0取 f =0.5 mm/r3.计算切削速度 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计算(寿命选T=60min)。 vc=(m/min)其中: Cv= 242, xv=0.15 , yv = 0. 35, m=0.2。修正系数kv见切削手册表1.28,即 kMv=1.21, ktv=1.0,ksv=0.83, kkrv=0.87, kkv=1.0, kTv=1.0。 所以 ve= =107.1(m/min)4.确定机

16、床主轴转速 ns= =(r/min)按机床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4.2-8,与682 r/min相近的机床转速为 700 r/min。所且实际切削速度v =109.9 m/min。5.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6.2-1。 l=25(mm),l1=2mm, l2=0, l3=0 tm=0.07(min)6.2半精车端面 1.已知毛坯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1mm,端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且余量较小,采用一次走刀。ap=1mm.2.进给量 f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3版)(以下简称切削手册表1.4,当刀杆尺寸为16mm×25mm,ap3mm以及工件直径为50mm时 f =0.40. 5mm/r按CA6

17、140车床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0取 f =0.4 mm/r3.计算切削速度 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计算(寿命选T=60min)。 vc=(m/min)其中: Cv= 242, xv=0.15 , yv = 0. 35, m=0.2。修正系数kv见切削手册表1.28,即 kMv=1.21, ktv=1.0,ksv=0.83, kkrv=0.87, kkv=1.0, kTv=1.0。 所以 ve= =115.9(m/min)4.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s= =(r/min)按机床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4.2-8,与682 r/min相近的机床转速为 800 r/min。所且实际切削速度v

18、 =115.9 m/min。5.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6.2-1。 l=25(mm),l1=2mm, l2=0, l3=0 tm=0.06 (min)三、 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经过与指导老师协商, 决定设计第七道工序钻16mm孔的专用夹具。本夹具将用于钻床。 (一)问题的提出在给定的零件中,对本序加工的主要考虑尺寸16,由于公差要求较低,因此,本步的重点应在卡紧的方便与快速性上。 (二)夹具设计1. 定位基准的选择出于定位简单和快速的考虑,选择孔32和端面为基准定位,侧面加定位销辅助定位,使工件完全定位。再使用快速螺旋卡紧机构进行卡紧。2.

19、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本步加工按钻削估算卡紧力。实际效果可以保证可靠的卡紧。钻削轴向力 :扭矩 卡紧力为取系数 S1=1.5 S2=S3=S4=1.1则实际卡紧力为 F=S1*S2*S3*S4*F=6.189N使用快速螺旋定位机构快速人工卡紧,调节卡紧力调节装置,即可指定可靠的卡紧力。3.定位误差分析: D=B+Y孔尺寸32 心轴尺寸32本工序采用孔32和端面为基准定位,使加工基准和设计基准统一,B=0;D=Y=ESD-EId=0.027+0.009=0.036<1/3 X 0.46=0.1533所以可以保证定位的精度。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卡具的卡紧力不大,故使用手动卡紧。为了提高

20、生产力,使用螺纹卡紧机构。四、高速钢可转位车刀设计加工推动架工序1中粗车50外圆端面,工件材料为HT200铸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a6.3,需采用粗车完成其端面车削,单边总余量为2 mm,使用机床为CA6140普通车床。试设计一把高速钢可转位外圆车刀。设计步骤为:1.选择刀片夹固结构。考虑到加工在CA6140普通车床上进行,且属于连续切削,参照表2.1典型刀片夹固结构简图和特点,采用偏心式刀片夹固结构。2.选择刀片材料。由原始条件给定:被加工工件材料为铸铁,连续切削,完成粗车及倒角,粗车工序,按照高速钢的选用原则,选取刀片材料为YG6。 3.选择车刀合理角度。根据刀具合理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

21、并考虑到可转位车刀几何角度的形成特点,选取如下四个主要角度:前角o= 12°;后角ao = 5°;主偏角kr = 45°;刃倾角s= -10°。后角ao的实际数值以及副后角a¢o 和副偏角k¢rg 在计算刀槽角度时,经校验后确定。4.选择切削用量。根据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查表确定切削用量。粗车时:切削深度ap=2mm,进给量f= 0.5mm/r,切削速度v= 107m/min ;5.选择刀片型号和尺寸:选择刀片有无中心固定孔。由于刀片夹具结构已选定为偏心式,因此应选用中心有固定孔的刀片。选择刀片形状。按选定的主偏角kr = 45

22、76;,参照文献5中2.4.4.2节刀片形状的选择原则,选用正方形刀片。选择刀片精度等级。参照文献5中2.4.4.3节刀片精度等级的选择原则,选用U级。选择刀片内切圆直径d(或刀片边长L)。根据已确定的ap=2mm,kr = 45°和s=- 10°,将ap、kr和s代入文献5公式(2.5),可求出刀刃的实际参加工作长度Lse为Lse =2.872mm则所选用的刀片边长L应为L1.5 Lse=1.5×2.872=4.308mm因为是正方形刀片,所以 L=d4.308mm选择刀片厚度s。根据已选定的ap=2mm、f=0.5mm/r及通过文献5图2.3(选择刀片厚度的诺

23、模图),求得刀片厚度s4.8mm。选择刀尖圆弧半径r。根据已选定的ap=2mm、f=0.5mm/r及通过文献5图2.4选择刀片厚度的诺模图,求得连续切削时的r=1.2mm。选择刀片断屑槽型式和尺寸,参照文献5中2.4.4.4节中刀片断屑槽型式和尺寸的选择原则,根据已知的原始条件,选用A型断屑槽,断屑槽的尺寸在选定刀片型号和尺寸后,便可确定。综合以上七方面的选择结果,确定选用的刀片型号是:SNUM150612R-A4(见文献5表2.10),其具体尺寸为L=d=15.875mm;s=6.35mm;d1=6.35mm;m=2.79mm;r=1.2mm刀片刀尖角b= 90°;刀片刃倾角sb=

24、 0°;断屑槽宽Wn =4mm;取法前角nb= 20°。6.选择硬质合金刀垫型号和尺寸。硬质合金刀垫形状和尺寸的选择,取决于刀片夹固结构及刀片的型号和尺寸。本题选择与刀片形状相同的刀垫,正四方形,中心有圆孔。表2.18,S15B,其尺寸为:L= 14.88mm;厚度s=4.76mm;中心孔直径d1=7.6mm。材料为YG6。7. 计算刀槽角度。可转位车刀几何角度、刀片几何角度、刀槽几何角度之间的关系,如文献5图2.5所示。刀槽角度计算步骤是;刀杆主偏角krg krg = kr = 45° 刀槽刃倾角sg sg =s= -10°刀槽前角og 将o= 12&

25、#176;、nb= 20°、s= -10°代入式(2.8),得 tana¢o = = - 0.092 则og= -5.297°(5°1752),取og= -5°。验算车刀后角ao。车刀后角ao的验算公式为tanao = ( 1 )当anb = 0°时,则式(1)成为tanao = - tanog coss ( 2 )将og= -5°、s= -10°代入式(2),得tanao = - tan(-5°)cos2(-10°)=0.87,则 ao =4.946°(4°564

26、4)与所选角度值相近,可以满足切削要求。而刀杆后角aog ao ,故aog = 5°。刀槽副偏角 k¢rg = kr = 180°- kr - r因为 r g =r ,krg= kr 所以 k¢rg = 180°- krg -r g = 180°- kr -r ( 3 )车刀刀尖角r的计算公式为: cosr = cosrb- tangog sinls cosls ( 4 )当rb=90°时,式(4)成为 cosr = -tangog sinlscosls ( 5 )将gog = -5°、ls=-10°代入

27、式(5 ),得cosr = -tan(-5°)sin(-10°)cos(-10°)= -0.0149r = 90.85°(90°5117)故 k¢rg k¢r = 180°- 45°- 90.85°= 44.15°(44°90)取 k¢rg = 44.2° 验算车刀副后角a¢o。车刀副后角a¢o的验算公式为 tana¢o = ( 6 )当anb= 0°时,式( 6 )成为 tana¢o = - tan

28、62;og cos2¢sg ( 7 )而 tan¢og = - tanog cosrg + tansg sinrg ( 8 ) tan¢sg = tanog sinrg + tansg cosrg ( 9 ) 将og = -5°、lsg = -10°、rg =r =90.52° 代入式(8 )、( 9 )中,得 tan¢og = - tan(-5°)cos90.85°+ tan(-10°)sin90.85°= -0.0888所以 ¢og = - 5.08°(-5&#

29、176;434) tan¢sg = - tan(-5°)sin90.85°+ tan(-10°)cos90.85°= 0.090所以 ¢sg = 5.14°(5°824)再将¢og = -5.08°、¢sg = 5.14°代入式( 7 ),得 tana¢o = - tan(- 5.08°)cos2(5.14°)= 0.088所以a¢o = 5.04°(5°221),可以满足切削要求。刀槽副后角a¢og a&

30、#162;o ,故a¢og =5.04°,取a¢og =5°。综合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归纳出:车刀的几何角度 o= 12°,ao = 4.946°,kr =45°,k¢r = 44.2°,ls= -10°,a¢o =5.04° 刀槽的几何角度 og= -5°,og= 5° ,krg =45°,k¢rg = 44.2°,lsg= -10°,a¢og =5°8. 计算铣制刀槽时需要的角度计算刀槽最大负前

31、角gg及其方位角gg。将og= -5°、lsg= -10°代入文献5公式(2.9),得 tangg = - = - 0.196 gg = -11.13°(-11°88.39)将og= -5°、lsg= -10°代入式(2.10),得 tangg = tan(-5°)/tan(-10°) = 0.496 gg = 26.38°(26°2321.7)计算刀槽切深剖面前角pg和进给剖面前角fg 。将og= -5°、lsg= -10°,kr =45°代入式( 8 ) 和式( 9 ),可得tanp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