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系统(SOR)-造型定版稿(最新修改版)_第1页
灯具系统(SOR)-造型定版稿(最新修改版)_第2页
灯具系统(SOR)-造型定版稿(最新修改版)_第3页
灯具系统(SOR)-造型定版稿(最新修改版)_第4页
灯具系统(SOR)-造型定版稿(最新修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汽车工程研究院 编号:SOR-W101-04-001-A 产 品 开 发 技 术 要 求 (SOR)零件名称: 灯具类零部件 零件类别: A类 项目名称: W101 乘用车技术开发 编制: 日期: 校对: 日期: 审核: 日期: 审定: 日期: 批准: 日期: 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011年 10月 27日一 名词解释.1二 项目总体描述.1三 性能指标与验收方式,技术要求与质量目标.2 3.1性能指标.2 3.2性能指标验收方式.6 3.3 技术要求. .13 3.4 质量要求. .133.5 其他要求.15四 双方工作任务、时间要求.16五 交付物的提交.16六 双方数据交换的

2、要求.17七 知识产权及保密.18八 测试要求.18九 投标书内容及要求.19版本日期更改描述 一、 名词解释产 品:指乙方根据本产品开发技术要求规定,设计、生产的左、前组合灯总成,左、右后组合灯总成零部件。参考样件:指甲方提供给乙方用于开发本产品开发技术要求规定的产品的参照件。技术要求:指甲方对产品结构、尺寸、性能、材料等的要求(非金属件含产品颜色、皮纹等)。技术资料:指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设计、开发、试验、制造的图纸、CAD数据、技术规范、分析报告、试验报告、样件等全部技术文件及实物,也包括在本产品开发技术要求履行过程涉及到的各方的专有技术、专利技术、企业秘密、生产信息、商业机密等资料。产品

3、数据:指描述产品结构、性能、材料、尺寸、公差、表面处理等特性的最终完整数据,它完全可以指导产品的后续工艺工装设计和产品制造。 电子文档:指用计算机数据对产品进行描述的文档。黑盒子部件:指因需要特殊加工工艺,而只能由产品供应商定义的零部件。 其结构布置图、详细设计及零件标准将由供应商提供,主机厂仅负责零部件的装配尺寸和形状修正。灰盒子零件:指的是由主机厂定义外表面及边界条件,由供应商完成具体内部结构详细设计的零部件。二、项目总体描述2.1 项目时间节点阶段标识里程碑日期外造型冻结2011-11-10A面数据冻结2012-03-13设计冻结数据发布2012-05-15S1试制样件到位2012-09

4、-15S2试制样件到位2012-12-103C证书及强检报告提交2013-01-30投产签署2013-05-15整车批量生产2013-06-30随着项目的开展以上节点可能有所变化, 任何变动都将与乙方进行沟通,并应以书面形式进行确认。2.2 产品信息2.2.1以下为此协议所涉及的零件号及名称清单零件名称零件代号零部件型号单车数量供货状态备注左前组合灯总成W1A0-412110001手调、不带透镜左前组合灯总成W1A0-412130001电调、带透镜右前组合灯总成W1A0-412120001手调、不带透镜右前组合灯总成W1A0-412140001电调、带透镜左后组合灯总成W1A0-4133100

5、01右后组合灯总成W1A0-4133200012.2.2产品外形2.2.2.1-1前组合灯总成 (W1A0-41211000/200-A01手调、 不带透镜) 2.2.2.1-2前组合灯总成 (W1A0-41213000/4000电调、 带透镜) 2.2.2.2后组合灯 (此图只作标识灯泡用,外型效果按最终造型执行)2.2.2.3其余小灯具三、性能指标与验收方式,技术要求与质量目标3.1 性能指标3.1.1 外观性能3.1.1.1 灯具上金属件表面无毛刺、电镀层均匀一致,无划伤及点蚀现象;塑料件、橡胶件、玻璃表面应光洁、美观、色泽均匀一致,无凹凸、气泡、裂纹、飞边、流痕、划痕、银丝等影响美观的

6、缺陷。3.1.1.2 图案、字符应清晰、完整,图形标志应符合GB 4094的规定。3.1.1.3 产品标识应满足嘉陵川江相关规定。3.1.1.4 外观质量外观检查评价标准见表1。表1检查项目评价标准毛刺(适用于钢板和树脂)适用区域: 安装支架, 调光结构,配光镜,灯壳。在模拟实车条件下更换灯泡时,手指可能接触到的部分的毛刺或在模拟实车条件下灯具可见部分的毛刺最大为0.3 mm。粘胶泄漏(只适用于采用了热熔胶粘合的灯具)应该在灯具样件边界以内,并且在实车安装下,泄漏的胶不应当被看到。倒角在模拟实车条件下更换灯泡时,手指可能接触到的部分的毛刺或在模拟实车条件下灯具可见部分的倒角应大于1mm。收缩如

7、果用肉眼检查,应当无法发现灯具在实车安装后其可见部分的收缩现象(包括灯内部)分模线在模拟实车条件下更换灯泡时,手指可能接触到的部分或在实车条件下灯具可见部分的分模线高度最大为0.3 mm。颜色、颗粒、光泽及其它对配光镜:配光镜表面应洁净,无明显的凹陷、变形、无气泡;配光镜上不允许有1mm的颗粒及黑点,1mm的在每平方厘米内不多于2个,整个零件上不多于10个,且每两个黑点间距需大于15mm。允许有的缺陷:1.01.8mm的气泡不多于3个,且气泡间的间距大于30mm。0.8mm的气泡在1平方厘米内不得多于3个;翘曲0.7mm对灯壳:灯壳表面应洁净,无裂纹及明显的变形、皱缩。对装饰圈:装饰圈镀铝表面

8、应光洁明亮,无划伤,无手印,无明显擦痕,无漏镀,无明显发黄、发黑或发蓝色彩。1mm的颗粒及黑点不允许有,1mm的在每平方厘米内不多于2个,整个零件上不多于10个,且间距大于15mm。3.1.1.5 灯具外观尺寸使用嘉陵川江认可的检具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图纸要求以及下列要求:1)混合前灯面轮廓度:±1mm,线轮廓度:±1mm;2)其他灯具面轮廓度:±0.7mm,线轮廓度:±0.7mm。3.1.2电气性能3.1.2.1 前照灯的上下、左右照准扭矩、前雾灯上下照准扭矩均为0.3N.m1.2N.m。3.1.2.2前照灯出厂时,调整机构应能保证近光灯的光束初始

9、基准为1.3%(向下)。3.1.2.3 当近光位于垂直-1.3%,水平V-V的起始位置时,调整机构应能保证:近光灯的光束中心在水平方向可调整的范围不小于±3.0°,在垂直方向可调整的范围不小于±3.0°(无调光电机);近光灯的光束中心在水平方向可调整的范围不小于±2.0°,在垂直方向向上可调整的范围不小于3.0°,向下可调整范围不小于5.0°(带调光电机)。3.1.2.4 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应符合GB7258中8.4.7的规定。3.1.2.5按实际负载情况下,测量带调光电机前大灯(单只)工作噪声;噪声应不大于60

10、 dB(A)。3.1.2.6 调光电机技术性能与参数、外观及安装尺寸、无载通风存放、低温工作耐久、高温工作耐久、机械振动、高低温循环耐久、湿热循环、热冲击、防尘防水试验、盐雾试验、耐电源极性反接、耐电源过电压应符合汽车前照明用调光电机(征求意见稿)的相应要求(见附件1),并提供调光电机试验报告。3.1.3 接触负载接触弹簧和灯泡间接触负载应5N且10N。3.1.4色度及配光要求3.1.4.1产品的光色和色度特性应符合GB 4785中第4章中表1、2的规定。3.1.4.2 产品的配光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3.1.4.2.1前照灯配光性能应符合GB4599中的有关规定,其中远光灯光束发光强度应满足G

11、B 7258中8.4.4条。3.1.4.2.2前后位灯、制动灯的配光性能应符合GB 5920中的的规定。3.1.4.2.3转向灯的配光性能应符合GB 17509中的规定。3.1.4.2.4前照灯地面照度应满足性能目标(下表的设计目标主要适用于近光采用透镜的结构,不适用非透镜的结构。)项目:设计目标前大灯照度近光亮度前大灯地面最大照度Emax(lx) 150 前方5米路面照度E5(lx)80 前方10米路面照度E10(lx) 120 照射宽度前方20米5Lx的扩散宽度W20(m) 13 前方40米路肩侧5Lx的宽度W40(m) 5 照射距离路肩侧2.25m 3Lx到达距离L2.25(m) 50

12、远光亮度前大灯地面最大照度Emax(lx) 80 灯前90m高0.1m处E90(lx) 8 照射宽度灯前50m右侧8m处地面照度Er50(lx)3 灯前50m左侧8m处地面El50(lx) 1.5 照射距离车辆中心5Lx到达的距离L5(m) 100 3.1.4.2.5 倒车灯的配光性能应符合GB 15235-2007中的规定。3.1.4.2.6 后雾灯的配光性能应符合GB 115541998中的规定。3.1.4.2.7配光稳定性 前照灯在配光稳定性试验前后应符合GB4599中A.1.1.2的规定;前雾灯在配光稳定性试验前后应符合GB4660中A.1.1.2的规定。3.1.5 光电性能和寿命3.

13、1.5.1 光电性及寿命灯具中所有的灯泡寿命、光通量、扭力强度、玻壳强度等,应符合GB/T15766.2-2007中的有关规定。灯泡经过通电老化后,所有灯泡的尺寸、光电性能均应符合GB 15766.1和GB/T 15766.2的要求。3.1.5.2绝缘电阻在常温常湿条件下,灯具中互不连接的导电零部件之间及导电零部件和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防水性能试验后,应不小于0.5M。3.1.5.3 耐异常电压性能3.1.5.3.1耐短时间高压性能试验后,树脂件应无烟雾、变形或者变色。(若试验过程中灯泡失效,则更换灯泡后重新进行试验)3.1.5.3.2耐长时间异常电压性能试验后,应无任何起火的情况

14、。(若试验过程中灯泡失效,则更换灯泡后重新进行试验。)3.1.5.4前照灯连续照明性能应无下列缺陷:1)松弛;2)裂纹);3)灯丝断开(1000小时点灯后产生的断裂除外);4)不良接触;5)其他可能影响功能和使用的缺陷。3.1.6耐环境性能注:前组合灯总成(左)/(右)、前保险杠灯总成(左)/(右)统称前雾灯,组合后灯总成(左)/(右)、后尾饰灯总成(左)/(右)、高位制动灯总成、后回复反射器总成(左)/(右)统称后灯。3.1.6.1 前后灯室内强化耐候性经室内强化耐候性试验后,各塑料件及涂层应符合QC/T 17-92中第10条塑料件A级的要求。3.1.6.2 前后灯热变形试验经热变形试验后,

15、塑料部件应不变形。试样配光性能应符合3.1.4的要求。3.1.6.3 前后灯耐润滑油、耐燃油和耐清洗液试验试验后,配光镜外表面应无裂纹、变色、和变形,试样配光性能应符合3.1.4的要求。3.1.6.4 前灯起雾性能3.1.6.4.1 经起雾试验后,灯壳内应无渗水。3.1.6.4.2 灯具(除前照灯外)配光镜内部有湿气时, 在30min后从1m处的距离观察时,不应看到配光镜上雾气。在60min后从30 cm处的距离观察时,不应在配光镜上观察到雾气。3.1.6.5 前后灯气密性3.1.6.5.1 性能一对灯具进行气密检查,充气后保压10S,两次测量的气压值之差不得大于0.35KPa。3.1.6.5

16、.2 性能二灯具经密封性试验时,整个过程中,灯具的任何部位均不应有气泡。3.1.6.6 前后灯耐温性在高、低温及温度变化试验中及其后,产品工作应正常,塑料零部件不应有软化、龟裂、变形、光泽变化和脱胶等影响产品外观和性能的缺陷。3.1.6.7 前灯室外耐候性试验按照QC/T 17-92中8.1,8.2试验(WON)进行,试验时间2年,试验开始后的第1、2、3、4、6、9、12、15、18、21、24个月分别对样件进行评价。3.1.6.8 前后灯耐振动性能按GB/T10485规定进行振动试验中及其后,产品应能够正常工作,不得出现下列缺陷:各零部件变形、龟裂、松动、开胶、灯丝断裂和电器接触不良、功能

17、损坏及其它影响灯具外观和寿命的缺陷。试验后应满足相关法规对于其配光的要求。3.1.6.9 前后灯耐热冲击性能灯具按GB/T10485规定进行热冲击试验中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各零部件不应有变形、起泡、龟裂、松动、开胶、灯丝断裂和电器接触不良及其它缺陷。3.1.6.10 前后灯防水性能灯具按GB/T10485规定进行经防水性试验后,试样功能应正常。3.1.6.11 前后灯防尘性能灯具按GB/T10485规定进行防尘试验后,最大发光强度的降低量不得大于试验前的8%;在30cm的距离外看不到灰尘,且满足3.1.4的要求。3.1.6.12 前灯电磁兼容性能对混合前灯附带的电机进行电磁兼容性能试验,试验

18、结果应满足SJ-DQ-16电器部件电磁兼容测试规范的相关规定。3.1.6.13 前后灯耐盐雾性产品按GB/T10485规定进行盐雾试验后,金属镀层应无白色或灰黑色腐蚀物等缺陷,且满足3.1.4的要求。3.1.6.14 前灯耐温、湿循环性 产品按QC/T413规定进行温湿循环试验前后所得的配光偏差值不大于10%,包括配光测试的误差。3.1.6.15 前灯配光镜的强度性能产品按GB/T10485规定进行配光镜强度试验后,目视检验样件,应无裂纹和变形。3.1.6.16 接插件插拔试验产品插接件应符合Q/JD 1920-2008中表1的规定。3.1.6.17 端子与电线拉力值检测检测结果要求满足QC/

19、T 29106-2004的相关规定。 3.1.6.18 端子与电线压接端面图检测。检测结果要求满足QC/T 29106-2004的相关规定。3.1.6.19 线束的强度试验后,应无断裂、松弛或者分离的现象。3.1.6.20 前灯机械磨损试验按照GB4599-2007附录E的试验方法和设备进行,按规定的测试点和位置测量配光值,所测得的配光值不超过规定值的30%,不低于规定值的10%。完成试验后清洗配光镜表面,从1m外肉眼观察配光镜表面,不得有明显可见的擦痕。3.1.6.21 前灯配光镜性能试验配光镜经耐温试验、光源辐照试验、耐化学试剂试验、耐洗涤剂和燃油试验、配光镜涂层附着力试验,塑料配光镜的整

20、灯试验后,应符合GB4599-2007附录A和B中对应的要求。3.1.6.22 后灯光源辐照试验试验后,试样外表面应无裂纹、擦伤、屑片和变形试验后,其配光性能应符合3.1.4的规定。 3.2 性能指标验收方式:3.2.1 产品试验:(试验项目必须与前面的性能指标对应)试验条件:试验中除特殊要求外,灯具电压均为13.2V±0.1V,标准温度条件20±15, 标准湿度条件65%±20%;试件的安装: 除非另有规定,试件应当按在车辆中的安装方法安装在局部车体或测试台或夹具中。试件调整:除非另有规定,试件在制造后,通常应当静置24小时或以上,试件应当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测

21、试(不关闭排水孔,气孔及其它)。标准的照明条件:如果照明指示没有专门规定照明条件,每一种灯均应在下列条件下开启:(1)前照灯远光:连续开(2)前照灯近光:连续开(3)后雾灯:连续开(4)位置灯:连续开(5)转向灯:闪烁(90次/分)(6)制动灯:开5分钟,关5分钟(7)倒车灯:开5分钟,关5分钟 汽车工程研究院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判断标准引用的国家/企业标准验收方式备注1外观检查1、 灯具的外观质量检查,在目距250mm的条件下用目视法检查。2、 用手指触摸检查。符合3.1.1.13.1.1.3的规定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2外观尺寸检查在环境温度23±2,湿度50±5%的条

22、件下,用通用或专用量具进行检测。符合3.1.1.4的规定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3照准扭矩用扭力扳手检查。满足3.1.2.1的要求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4调整范围检查用专用的检测仪进行检测。满足3.1.2.2、3.1.2.3的要求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5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检测方法参照GB 7258中8.4.5。满足3.1.2.4的要求GB 7258试验报告6电动调节操作噪声试验在常温(23±5)和车载电压(13.5V±0.1V)的条件下,环境噪声不大于25dB,离地1.2m±0.1m,传感器端的水平轴线与电机中心轴线重合,放置在距离调光电机安装端面250mm±1

23、0mm处,测量带调光电机前保险杠灯总成(单只)的工作噪音。满足3.1.2.5的要求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7调光电机测试调光电机技术性能与参数、外观及安装尺寸、无载通风存放、低温工作耐久、高温工作耐久、机械振动、高低温循环耐久、湿热循环、热冲击、防尘防水试验、盐雾试验、耐电源极性反接、耐电源过电压应按QC/T XXXXXXXX汽车前照明用调光电机(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的要求试验。满足3.1.2.6的要求QC/T XXXXXXXX汽车前照明用调光电机试验报告8接触负载试验采用尺寸合格的的灯泡座测量负载。测量时,将灯泡(在纵向轴方向)5次插入的灯泡座时,不应产生无法改变的接触变形,经试验后。符合3

24、.1.3的规定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报告9光色及色度检查用肉眼及光学色度计检查。符合3.1.4.1的规定GB 4785试验报告10前组合灯的配光性能前组合灯的配光性能及发光强度按GB 4599的规定检测。符合3.1.4.2.1的规定GB 4599试验报告11位置灯、制动灯的配光性能位置灯的配光性能按GB 5920中的规定检测。符合3.1.4.2.2的规定试验报告12转向灯的配光性能转向灯的配光性能按GB 17509中的规定检测。符合3.1.4.2.3的规定GB 17509试验报告13地面照度要求车辆在夜间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行驶,在3.1.4.2.5各点位置处用专用检测仪器检测其照度值。符合3.1.4.

25、2.5的要求试验报告14倒车灯的配光性能倒车灯的配光性能按GB 15235-2007中的规定检测。符合3.1.4.2.6的要求GB 15235试验报告15后雾灯的配光性能后雾灯的配光性能按GB 11554-1998中的规定检测。符合3.1.4.2.7的要求GB 11554试验报告16配光稳定性测试前照灯按GB4599中A的方法进行,前雾灯按照GB4660中A.的方法进行。符合3.1.4.2.8的要求GB4599试验报告17通电老化灯具使用的灯泡在做光电性能试验前,应以16.2V的试验电压对灯泡进行5min的通电老化,然后在光度室按GB 15766.1及GB/T15766.2中有关规定检查。符合

26、3.1.5.1的规定GB15766.1、GB/T15766.2试验报告18绝缘电阻检查灯具在常温下和经过防水试验(试验方法见3.1.9)后,分别用500V兆欧表检测不连接的导电零部件之间及导电零部件和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3.1.5.2的规定 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19耐异常电压性能1、以24V通电一分钟。2、以19V通电一小时。符合3.1.5.3的规定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20前灯连续照明性能在各种点灯试验后,应满足3.1.5.4的规定。满足3.1.5.4的规定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21前灯室内强化耐候性试验按照QC/T 17-92中8.5,8.6中的强化耐候性试验(WAN)进行,符合3.1.

27、6.1的规定QC/T 17-92试验报告22前后灯热变形试验热变形试验按GB/T 10485-2007第8条的规定进行满足3.1.6.2规定GB/T 10485-2007试验报告23前后灯耐润滑油、耐燃油和耐清洗液试验耐润滑油、耐燃油和耐清洗液试验按GB/T 10485-2007第14条的规定进行满足3.1.6.3规定GB/T 10485试验报告24前灯起雾试验实验方法一(模拟整车使用状态试验)将灯具在50环境下放置20分钟,然后将灯罩浸于0°C水中,5分钟后取出,前组合灯/前雾灯应符合3.1.6.4.13.1.6.4.4的相关规定;信号灯应符合3.1.6.4.6的相关规定试验方法二

28、(模拟整车淋雨试验)灯具以装车状态固定淋雨,考虑到整车底部淋雨状况,试验支架底部可以适当镂空或将灯具直接放在淋雨试验台上。先用13.5V电压点灯5分钟(所有功能点亮),再淋雨10分钟,水压4Kgf/cm2,喷水方向:上,下,左,右,后。试验后,观察试件内部是否进水,并且拔下通气盖,仔细地检查通气口部位有无积水,通气盖(管)内的海绵体是否干燥,其结果应符合3.1.6.4.5的规定。符合3.1.6.4的规定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25前后灯气密性试验试验一 盖上灯具后盖,插上对应接插件,封堵住灯具的各通气孔至仅剩一个,通过剩下的通气孔在20-30s内向灯具内部充气至灯具内部气压达到6-8KPa范围内并

29、记录气压值,放置10s后,检测灯具内部气压值。试验二 盖上灯具后盖,插上对应接插件,封堵住灯具的各通气孔,将灯具整个沉浸于水中,然后向灯具内加上气压19.6kPa(0.2kgf/cm )。1、 气压差满足3.1.6.5.1的规定2、 符合3.1.6.5.2的规定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26前后灯耐温性试验耐温性试验用GB/T 10485中5.2规定的设备和5.4规定的条件,将灯以正常工作状态(其中对混合前灯进行试验时,需将远、近光灯同时点亮)置于试验箱内,用规定测试电压进行试验。试验期间,测量灯泡触点插座部分的温度,检查灯泡插座有无热引起的变形。1)对于混合前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耐温试验:温度设置

30、70±2ºC,点灯1h。温度设置50±2ºC,点灯100h。温度设置80±2ºC,不通电连续放置100h。温度设置20±5ºC,点灯200h。温度设置-30±2ºC,不通电连续放置100h。温度设置-40±2ºC,点灯1h。按下图所示做温度变化试验,不通电连续放置做10个循环。2)对于其他灯具,按照以下试验办法:温度设置50±2ºC,点灯1h。温度设置-40±2ºC,点灯1h。按上图所示做温度变化试验,不通电连续放置做10个循环。每项试

31、验完成后,结果均应符合3.1.6.6的规定GB/T 10485、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27前灯室外耐候性试验试验中及试验后,各塑料件及涂层应符合QC/T 17-92中第10条塑料件及涂层A级的要求。符合3.1.6.7的规定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28前后灯耐振动性试验振动试验按GB/T 10485第11.2规定的设备,11.4规定的条件,11.5规定的方法及如下表的试验条件进行。将试件以工作状态安装于振动试验台上: 频率Z加速度的功率密度(m/s)/HZ加速度有效值m/s10720.9503.520.9601.720.91000.0620.9应符合3.1.6.8的规定GB/T 10485试验报告29

32、前后灯耐热冲击性试验热冲击试验按GB/T 10485第7.2规定的设备,7.4规定的条件,7.5规定的方法进行。符合3.1.6.9的规定GB/T 10485试验报告30前后灯防水性试验按GB/T 10485第12条的规定进行。每项试验完成后,结果均应符合3.1.6.10的规定产品开发技术要求试验报告31前后灯防尘性试验按GB/T 10485第10.2、10.4的设备和条件,10.5规定的方法进行。符合3.1.6.11的规定GB/T 10485试验报告32前灯电磁兼容试验根据“SJ-DQ-16 电器部件电磁兼容测试规范”附录B要求制订测试计划,测试计划经嘉陵川江电磁兼容工程师认可后,乙方持经过认

33、可的测试计划在嘉陵川江指定的第三方试验室完成测试,将合格的测试报告交付嘉陵川江。在零部件开发的B样、C样各阶段,乙方分别持经过嘉陵川江认可的测试计划在嘉陵川江指定实验室根据认可的测试计划完成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满足3.1.6.12的要求SJ-DQ-16-2009 “电器部件电磁兼容测试规范”试验报告33前后灯耐盐雾性试验盐雾试验按GB/T 10485第9.2条规定的设备,9.4规定的条件,9.5规定的方法进行。满足3.1.6.13的规定GB/T 10485试验报告34前灯耐温、湿循环试验按照QC/T 413中4.11的有关规定进行。满足3.1.6.14的规定QC/T 413试验报告35前灯配光

34、镜强度试验按照GB/T 10485中13的有关规定进行。满足3.1.6.15的规定GB/T 10485试验报告36插接件试验试验要求应满足Q/JD 19202008。满足3.1.6.16的规定。Q/JD 19202008试验报告37端子与电线拉力值检测按QC/T 29106-2004规定进行满足3.1.16.7的规定。QC/T 29106-2004试验报告38端子与电线压接端面图检测按QC/T 29106-2004进行满足3.1.6.18的规定。QC/T 29106-2004试验报告39线束强度试验固定试件,按下列方向在静荷条件下拉动导线:以50Nmin分别从导线引出方向向上45º,

35、向下45º,向左45º和向右45º(见下图)满足3.1.6.19的规定。产品开发要求试验报告40前灯机械磨损试验机械磨损试验按GB 4599中附录B.2.5的规定进行应。满足3.1.6.20的规定GB 4599试验报告41前灯配光性能试验配光镜或材料试样和整灯试验按GB4599附录B的规定进行满足3.1.6.21的规定GB4599试验报告3.2.2 整车/机试验: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判断标准引用的国家/企业标准验收方式备注1地面照度试验试验要求:温度20±5,夜间照度小于0.2lx,相对湿度50%60%,25m×100m区域内,配备必须的遮光

36、装置,室外放置的各种设备及物品不能反光。在模拟车辆状态下,灯泡端电压为标准测试电压,测量中规定的近光和远光每个测试点的照度,应符合7的规定。组合前灯地面照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前大灯照度近光亮度前大灯地面最大照度Emax(lx) 150 前方5米路面照度E5(lx)80 前方10米路面照度E10(lx) 120 照射宽度前方20米5Lx的扩散宽度W20(m) 13 前方40米路肩侧5Lx的宽度W40(m) 5 照射距离路肩侧2.25m 3Lx到达距离L2.25(m) 50 远光亮度前大灯地面最大照度Emax(lx) 80 灯前90m高0.1m处E90(lx) 8 照射宽度灯前50m右侧8m处地面照

37、度Er50(lx)3 灯前50m左侧8m处地面El50(lx) 1.5 照射距离车辆中心5Lx到达的距离L5(m) 100 试验合格2重庆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汽车开发可靠性道路试验参照引用标准参照引用标准GB/T12678-1990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试验合格3.2.3 国家法规试验:序号性能要求项目试验方法判断标准引用的国家/企业标准验收方式备注1强制性检验参照引用标准参照引用标准GB4785、GB4599、GB17509 GB15235GB5920/GB11554检验合格报告23C检验参照引用标准参照引用标准3C证书3电磁兼容试验零部件技术方案确定后,根据“电器部件电磁兼容测试规范”

38、附录B要求制订测试计划,测试计划经嘉陵川江电磁兼容工程师认可后,乙方持经过认可的测试计划在嘉陵川江指定的第三方试验室完成测试,将合格的测试报告交付嘉陵川江。在零部件开发的B样、C样各阶段,乙方分别持经过嘉陵川江认可的测试计划在嘉陵川江指定实验室根据认可的测试计划完成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SJ-DQ-16-2008 “电器部件电磁兼容测试规范”SJ-DQ-16-2009检测合格报告 汽车工程研究院 3.2.4试验规范3.2.4.1 GB 47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3.2.4.2 GB/T 104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基本环境试验3.2.4.3

39、 GB 15766.1-2008 道路机动车辆灯丝灯泡尺寸、光电性能要求3.2.4.4 GB/T 15766.2-20008 道路机动车辆灯丝灯泡性能要求3.2.4.5 GB 45992007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3.2.4.6 GB7258-2004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及发光强度3.2.4.7 GB11554-2008后雾灯配光性能3.2.4.8 GB5920-2008 前位灯、后位灯、制动灯、高位制动灯配光性能3.2.4.9 GB15235-2007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3.2.4.10 GB17509-2008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3.2.4.11 GB11564-2008回复反射器3.2.4.12

40、 QC/T 17-1992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3.2.4.13 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3.2.4.14 SJ-DQ-16-2009 电器部件电磁兼容测试规范3.2.4.15 GB/T 191-2000 包装出储运图示标志3.2.4.16 整车可靠性耐久试验规范3.3技术要求3.3.1 重要制造要求3.3.2关于禁限物质要求3.3.2.1零部件所用材料应满足SY-HB-14-2010甲方汽车禁限用物质要求的规定;3.3.2.1.1 提交零部件的CAMDS数据作为通过PPAP (PSW)的必要条件(注释: 通过EWVTA认证需要CAMDS数据支持,而通过EW

41、VTA认证为出口欧盟的必要条件之一);3.3.2.1.2 提交禁限用物质(暂定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s)、多溴二苯醚(PBDEs)等六种物质)的合格测试报告作为通过PPAP (PSW)的必要条件。(注释: 提交合格测试报告是保证CAMDS数据正确的条件之一)注:对于黑盒子件或随总成一起供货的金属标件、镀铬件等,要求一级厂家寻找的二级厂家在2012年3月17日前能生产出满足SY-HB-14-2010 甲方汽车禁限用物质要求的产品能力。3.3.3质量(重量): 混合前灯总成(左)不大于3.5kg前保险杠灯总成(左)不大于0.8kg组合后灯总成(左)不大于1.5kg3.3.4工装、夹、

42、模、检具要求:须嘉陵川江公司认可,提供一套检具给甲方。3.3.5工装、夹、模、检具开模评审:供应商组织评审,需嘉陵川江公司认可。3.3.6 二次配套件的限定:1)灯泡H7必须使用PHILIPS、ORSRAM、GE的合格产品,其余型号灯泡可选用PHILIPS、ORSRAM、GE、来福的合格产品;2)接插件使用指定供应商的产品;3)调光电机必须使用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思博(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艾默林汽车活动照明组件(无锡)有限公司的产品;4)PES透镜必须使用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江阴杜雅特模业有限公司、江苏云瑞照明器材有限公司的产品;所有灯泡、调光电机、PES透镜、接插件必须使用甲方指定的产品

43、,若因甲方指定的产品满足不了要求,而需要选择其他厂家的灯泡、调光电机、PES透镜或其他型号的接插件,必须获得甲方模块负责单位书面认可。3.3.7零件防护要求。3.3.8清洁度及碰划伤。3.3.9 其它。3.4 质量要求:3.4.1乙方必须满足向甲方所作的质量承诺,即对每种发往甲方的零件必须保证每1,000,000件中废品100 件。3.4.2质量保证期。最短质量保证期为2年或60000Km,先到为准,随着国家三包政策调整,嘉川会及时发布产品生命期内质量保证期调整的通知3.4.3质量保证目标和费用设置质量保证目标的目的是激励供应商健壮设计,增强过程保证能力,使质量问题快速解决,同时通过合作协议,

44、使供应商和嘉川共同承担车辆性能开发和管理责任,预防和持续改进为最高管理目标。为定期评价和比较供应商子系统或零部件设计和过程保证的可信性,在开发报价期间,要求每个供应商提供90天/360天/720天/1080天IPTV(千台故障项次)承诺目标。IPTV协议应包括各种质量索赔和无故障质量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供应商必须提供年度IPTV提升目标;嘉川将会利用整车产品线应有的质量保证数据追踪系统,监视质量保证协议完成情况。供应商应保证制造状态符合定义的各种规定,避免产品存在缺陷,同时和采购订单或合同及适应的法律要求一致,质量索赔和召回费用由供应商承担。3.4.4质量保证分析供应商应定期的分析评价嘉川提供的质量保证信息,确定退回零部件失效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进,供应商应提供周期性的分析报告并被嘉川批准。3.4.5可靠性计划 供应商应制定可靠性计划,描述了详细的可靠性工作任务,计划主要包括要求的任务、每项任务开始和完成的时间,并按计划规定,提供工作任务状态报告。3.4.6设计失效模式影响分析在部件设计完成前,供应商应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