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用“感知运动”的方法提高学生节奏能力的研究摘要: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当今的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许多学生对音乐中的节奏只是一种数字、数学式的机械反应,感受不到节奏的流动感,更无法感受和体现音乐的美感。为此,笔者通过有节奏地说、拍手、行走、想想做做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音值、节奏型、节拍、速度、力度等节奏要素,在节奏教学中强调音乐与身体运动相结合,以动为主,运用“感知运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使学生通过节奏运动学习获得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 提高节奏能力。关键词:感知 、运动、节奏
2、60;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应,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也提出了“节奏第一” 的口号, 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音乐和节奏性动作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音乐各方面的意识和知觉首先是通过动作加以表现的。对儿童的自发才能的歌唱的研究也指出,歌曲往往产生于节奏运动之中,而且, 孩子在被教唱歌曲时,首先注意的是节奏。在小学音乐教育
3、中,笔者把节奏训练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小学生好动、喜听、爱玩的特点,在节奏训练中把视、听、唱、触等多种感官,用“感知运动”的方法使之具体化、自我化、游戏化,在游戏中感知节奏、再现节奏。一、学生节奏能力的层次类别 根据达尔克洛兹对儿童节奏能力的研究,笔者在这几年对本校学生多次进行节奏能力测试,发现儿童在节奏能力方面有以下层次类别:1、完全没有节奏感的学生。他们的耳朵对说话声音的差别(如温和、严厉、讽刺等)都没有明显的不同感觉,尽管他们的智力正常,在音乐上却难以有所感应。不过,这样的学生极为少见。2、节奏感发展较好的学生。他们一开始就能自如的按节拍行走和做动作,但
4、唱准和听辨旋律的节奏较难。 3、具有较好节奏感的学生。他们能听辨有节奏的音调,但往往不能识别非节奏性的音响。他们一旦训练后,能很快获得良好的节奏感知能力。4、天生具有好的音乐耳朵和节奏感的学生。但音乐感觉能力也不同:有的听觉好,但读谱和歌唱差,或反之;有的对旋律听觉好,但听辨和弦差等等。、学生节奏能力表现的差异 上述学生节奏能力的层次类别,并不能包括学生在节奏能力方面的所有现象,学生节奏能力在表现上有许多差异,如:1、易于领会、理解节奏,但表现节奏较难。 2、用嗓音表现节奏容易,用身体表现节奏困难,或反之。3、表现已知节奏容易, 但辨别、记忆生疏节奏困难,或
5、反之。4、当音响和动作停止后,难以保留节奏的印象。5、表演他人提供创造的节奏容易, 但表演自己想象的节奏较难,或反之。三、学生节奏能力的培养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一种天生的节奏感,或者说节奏的本能。当他们还是母亲怀中的胎儿时,就已经感受着母亲有节奏的心脏搏动,当他们降生以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充满各种节奏声音的王国,因而对各种声音的节奏尤为敏感。(引自艾尔文.斯佩克新的韵律与生命)。学生节奏学习主要是拍子、重音、节拍、时值和节奏型的学习。这些概念的教学主要通过动作、倾听音乐和表演活动进行。和学习语言一样,听和说应在看之前, 所以,听觉感受是音乐节奏学习的基础,也是理
6、解音乐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通过实践, 分四个步骤来完成这些节奏学习:1、有节奏地说;2、说和做;3、轻声说和做;4、想和做。(一)节奏要素之一: 时值和节奏型的学习1、有节奏地说 在教学中,笔者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安排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人类的语言本身已含有生动、丰富而微妙的节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不仅容易,而且富有生命力。如 a 用介绍自己的姓名来练习节奏。单名的节奏常为 2/4 x x ,双名的节奏常为
7、 x x x ;这种节奏练习学生很容易做到准确掌握。b 老师拍节奏,学生模仿。如老师念 x x | x x | 学生答 x x | x x | 你 几 岁 了
8、; 我 八 岁 了师: x x x x | x x x | 学生答 x x x x | x x x |你的&
9、#160; 名字 叫什 么 我的 名字 叫 冬冬c 按节奏拍拍念念: x x | x x | x x | x - |
10、160; 国 旗 国 旗 我 爱 你 学生熟悉后按这一节奏说几句话。为了使节奏练习不
11、断深化,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一套节奏图片,图片上标有节奏, 让学生看着图片说相应的词,这样念几遍,注意节奏,再听老师念,注意强弱变化, 接着让学生轻声念,同时有节奏地拍手,最后让学生在脑子里默想这些词,但双手仍有节奏地拍。等学生熟练掌握后, 可以找出两张节奏不同的卡片,让学生根据看到的节奏图片念出词语,两组同时边拍边念,就出现了二声部的效果。还可以逐渐提高或降低声音,加快或减慢速度。通过游戏,初步感知音乐中的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等节奏手段。2、说和做人体动作节奏游戏 人体是一个天然的节奏乐器,我们可以用这“奏”出许多好听的节奏乐,如拍手、拍腿、跺脚、奔跑、点头
12、等等。(1)拍手 拍手常常是一个孩子们最经常重复的动作,因为它能够满足孩子们很多方面的兴趣。小学生生性好动,情绪外露,喜欢用动作来表现他们内心的喜悦,因此,拍手这一比较容易控制的简单动作就成为他们情不自禁时最常见的一个动作。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拍手这一节奏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a 为歌曲拍节奏。在学唱歌曲时,让学生为歌曲中的象声词拍节奏,或者为歌曲按节拍拍手。 b节奏模仿。老师拍一节奏,让学生重复拍出,这是一个纯节奏训练。在开始练习时, 用学生最经常接触到的比较熟悉的节奏型作为
13、入门手段。实践证明,这样的练习是行之有效的。它既便于学生模仿,又能帮助学生了解节奏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和意义。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从模仿动物叫声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入手进行节奏模仿。如: 喔 喔 喔 咯咯 嗒
14、; 咯咯 嗒 布谷鸟叫 x x ·| x x·| 小鸡叫 x x x x | x x x x | 咕咕 咕咕
15、60; 叽 叽 叽叽 叽叽 还可以从工具、自然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进行节奏模仿。秒针走动 x x x x | x x x x |
16、60; 风声 x- | x- | 嘀嗒 嘀嗒 嘀嗒嘀嗒 呼 呼知了叫 x ·x x &
17、#183;x | x· x x · x | 知 了 知 了 知 了 知 了 这些节奏都是学生较熟悉的,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节奏,通过他们比较容易把学生引入纯粹的节奏模仿上来。需特别指出的是:这类节奏练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穿插进
18、行,而这些节奏练习本身要具有音乐性,而不是纯机械地打拍子,要有力度变化,富有表现力,音量宁轻勿响。(2)行走 人的身体天生具有节奏的基本属性时间感, 即:a心脏跳动是以一定规律传导清晰的时间概念,是无意识的活动;b呼吸产生了时间的规则划分,是一种典型的律动;c常规的走是把时间划分为均等的部分,是一种完美的典型的律动。上述人体的本能节奏分别是:心脏跳动无意识,呼吸无意识但可受意识支配,行走有意识。其中,行走是唯一完全受意识支配的节奏运动,也是儿童身体活动中的典型活动。因此,行走是儿童学习节奏的自然起点。为了让学生感受x 的时值,在教学中让学生跟着教师拍击的速度
19、,用手当脚在大腿上走路,教师的速度有时是中速地走,有时快一点或慢一点,有时停止,然后再开始走.让学生跟随。学生熟悉以上活动之后, 让学生听鼓声活动。当学生尝试了非移动位置的活动, 开始进行移动位置的活动时,教师先让学生走路, 随即击出符合学生走路速度的鼓点。等学生熟悉以后, 再反过来让学生跟随教师的鼓点运动。 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自然的程度开始的原则。在较长音符的学习时,让学生迈一步后接以膝盖逐渐弯曲, 身体逐渐随之向前移动,最后身体上提,带动另一只腿完成下一步动作,如 x
20、 | x | 左腿迈出一大步
21、60; 右腿迈出一大步 膝盖弯曲 身体上提
22、0; x
23、 左腿迈出一大步 膝盖弯曲 再弯曲 稍弯曲身体上提在初步获得音值感后,对较长的音值还可以用手臂、 头的晃动来表示。要注意的是,在做这些活动时,教 师不能告诉学生“预备开始”、“一、二、三,起”等语言,
24、或者给学生以信号等动作提示,只让学生通过听觉判断开始,让音乐、声音引导动作, 而不是教师的口令、动作来引导。当学生做了很多从非移动位置到移动位置的活动,再逐步引导学生从身体运动开始识谱。 a 学生在位置上原地走路, 教师突然出示卡片“x” 带领学生边说“走走走走”,边看这个符号,继续走路。 b 教师说“我们现在开始跑”,学生用手拍击跑的律动时,教师随即出示卡片“x x ”,学生很自然的使动作和符号相联系,形成一种直觉反应,这时教师再说明“x x ”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常常一起出现,加起来刚好等于一个“x ”。
25、160; c 教师用很多卡片摆成各种组合,如 x x x x x x 等,学生用“走”、“跑”的名称来读,熟练掌握节奏符号。 d 教师用单一音节“咚咚”的发音,读出 x x x x x 等各种类型的节奏短句,学生做回声式模仿,先用“走、跑” 说出他们的节奏名称,再摆出他们的符号卡片。看着卡片发出声音,是从视觉上的学习,听声音摆出卡片,
26、是从听觉上的学习,两者缺一不可。 e 二分音符“x -”读做“慢走”,读时注意要把重音放在第一个字上,要读得有乐感。认识这个音符后,结合前两个音符共同练习。 f 全音符“x - - -”读做“慢、慢、慢、走”。练习过程同前,看着卡片读出声音和听着声音摆出卡片,使听觉、视觉、声响和符号结合起来,共同形成对音符时值的感知。 g 休止符是一种积极的孕育着活力的静默。练习的重点是逐渐抑制外部活动达到内心计拍的能力。如四分休止符“0”的练习时,双手放在嘴上,轻声说“嘘”,其他身体动作停止。休止符和
27、其他音符组成各种节奏型,结合练习。 h 结合旋律进行节奏识别。教师在铝板琴上敲击带有以上节奏和时值的旋律,让学生按节奏走步。3、想和做 当学生能熟练掌握一些基本节奏型后,让学生进行想和做,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如: (1)按乐曲乐句顺序排列节奏型。教师将学生熟悉的歌曲的节奏型以一个乐句为单位写在卡片上,听歌时,让学生将卡片的顺序按歌曲的乐句顺序排列。 (2)听鼓声传球。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膝盖相接,听着教师的鼓声传球,鼓声快时,球传得快;鼓声慢时,球传得慢;鼓声停止,传球也停止;
28、教师连击两声鼓时,反方向传球。教师在击鼓时使用 x、xx、 x -三种时值。学生在中速传球时没什么困难,变换到很快的速度时,他们发现自己的速度跟不上鼓声的节奏, 他们七嘴八舌地吵嚷者,教师不必着急,启发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很快发现只要把圈子缩小点,球 就可以传得快。鼓声很慢时,要使球落在手中跟鼓的节拍吻合(不可以快速传递加上停顿),该如何传球?学生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发现,球要举得高,慢放(在空中运动画弧线)才能吻合鼓的拍点。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按“前进三次后退一次”的顺序连续传递。通过活动,学生充分感受了 x、 x 、x -三种音符的时值,也体验到了音乐的流动性、连续性(
29、3)节奏回声(卡农练习)。通过卡农式的模仿练习,学习各种节奏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记忆、反应能力及协调的身体运动的能力。如教师表演一个节奏型或音型,学生紧接着模仿;教师再表演另一个节奏或音型,学生继续模仿.如此继续下去。进行卡农练习时,要求教师的表演具有音乐性,特别是教师用拍手表演节奏型和节奏句时,切忌干巴巴的只表示出音的长短关系,学生的表演同样要具有音乐性。卡农练习可采取下列渐进过程:教师用动作表演,学生用相同的动作模仿;教师用打击乐表演, 学生用动作或嗓音模仿节奏;教师弹奏或演唱均匀时值进行的音调,学生用唱歌模仿;教师用钢琴演奏音型或乐句,学生用动作模仿节奏。(二)节奏要素之二:节拍的
30、学习 识别和表达音乐中拍子的能力(跟拍的能力) ,构成了学生对音乐中节奏要素理解的基础,包括速度、节奏型中音符的持续关系、重音拍子等。盖尔在一篇关于节奏性动作教学方法的文章中指出:“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培养一种有规律的动作感觉,学生是被许多有规律的动作所包围,如呼吸、走路等,因此,动作是在拍子中,这是最自然不过的”。1、感受重拍音的活动。 感知重拍音是学习节拍的基础,也是对听觉的训练。能够准确把握住循环出现的重拍音,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稳定的律动感和富有韵律的音乐感。 (1)非移动位置上感
31、受重音。教师在鼓上敲击,以四拍为一个单位,每个四拍中都由一个不同的重拍音,例如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辨,然后伸出手指表示哪一拍是重音;教师连续敲击一段有相同重音的节奏段落,如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要求学生闭着眼睛听, 在重拍音上拍手,教师相隔一段时间变换重拍位置,锻炼学生的听觉、跟随音乐变化的能力。 (2)进一步做移动位置活动。教师仍然在鼓上敲击有不同重拍位置的节奏段落, 要求学生跟着鼓声走,在重拍上用动作表示出来,同时在活动中结合速度的变化进行。2、感受、体验节拍的活动。
32、160; 当学生基本掌握一些音值、节奏型和重拍音后,让学生玩“拍皮球”这一游戏,通过不同的拍皮球动作,比较、感受、体验2/4、3/4、4/4等拍子。首先,教师把学生分成甲乙两组,面对面站着,按下面三种方式练习拍皮球:(1)2/4 (x x/拍接) 第一拍甲组同学重拍, 第二 拍乙组同学轻接,然后第一拍乙组同学重拍,甲组轻接,依次进行下去;(2)3/4 (x x x/拍击接)第一拍甲组同学重拍,第二拍乙组同学轻击,第三拍甲组同学轻接。按此重复进行;(3) 4/4 (x
33、; x x/拍击扔接)第一拍甲组重拍, 第二拍乙组轻接,第三拍乙组重扔,第四拍甲组轻接。接着,教师分别演奏2/4、3/4、4/4拍的乐曲,演奏时突出节拍特点,学生跟着音乐的拍子拍皮球; 最后,教师把刚才的三种拍子的音乐交替进行演奏,每次变换拍子之前,在前段音乐的最后一拍发出数字口令,“2”表示2/4拍,“3”表示3/4拍,学生听到口令,迅速变换拍球的动作,做到与音乐的拍子吻合(三) 节奏要素之三:情感表现要素的学习 情感要素是指在音乐表现中与情感联系较密切的速度、力度及其变化、重音、艺术处理和各种类型的发音等。在教学中让学生随音乐所显示的力度、速
34、度、重音等的不断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及情绪变化。 1、基本训练 基本训练是指针对某一种或几种情感表现要素的专门训练。这种练习集中于某种或某些情感表现要素的学习,而不是动作中的节奏和拍子等。如(1)速度的学习。速度是音乐表现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的情绪及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身体运动,不同的速度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通过不同速度的练习,使学生获得全面的速度概念和均匀的速度感,能体会到不同速度在情感表现方面的差异。在练习中教师注意将各种速度贯穿于其他节奏要素中,将速度与音乐的表情结合起来。走和跑的速度及慢走的速度在音值的学习时,学生已充分感受,这里着重讲讲渐快和渐慢的学习:渐快的动作可用慢 走(跨步)行走跑步来表现,用相反的动作表现渐慢,或者通过整个手臂和肩膀的运动小臂的动作手腕的动作来表现速度来表现渐快与渐慢 。(2)力度 的学习。力度是人的肌肉的紧张程度和身体重量的结合。音乐中各种力度的对比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变化,通过学习使学生既能放松自如地运用身体各部位的重量,又能有控制地运用力量,同时不要失去对节奏的控制,失去平衡。如教师用不同力度弹奏固定节奏型(这个节奏型学生已掌握),学生用身体运动跟随表现:4/4 x x x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实践案例分析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评价试题及答案
- 药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指南
- 因果关系在护理研究中的试题及答案
- 掌握2025年主管护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知识体系全面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自考行政管理课程结构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多元化考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考试流程详解试题及答案
-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
- 吊装安全确认表及技术交底
- 遥控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 DBJ41∕T 228-2019 河南省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标准
-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的)
- 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练习(行政处罚法、新固废法、大气法)
- 芒针疗法课件
-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春夏秋冬》大象版(22张)ppt课件
- 第三章:船舶主机安装工艺
- 鼻咽癌放疗临床路径
- 地下水八大离子-阴阳离子平衡计算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