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妙笔生花”不再遥远写作文,不但仅是高中的一项学业,更是一种文字的倾诉,一种感情的寄托。中国那么多文人墨客,他们寄情于文字,成就一篇篇光耀千古的佳作,使的千年以后的我们能够从文字中解读他们的思想,碰触他们的灵魂。但是到了现在,我们的学生,这些能在博客和空间里洋洋洒洒写出千言的孩子们,为什么面对着语文试卷上的800字作文要求,却抓耳挠腮,江郎才尽呢?作文,为什么会成为让无数英雄尽折腰的难关呢?我自己是非常喜爱写些文章的,因而觉得写文章并不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一位老师能让学生们爱上写作文,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老师,但是这个步却很难达到。我同样希望自己的学生爱上作文,爱上
2、作文课,爱写作文。为此我一直在努力不懈的寻找解决的方法。在和学生交流中,我发现在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尽管写了整整九年的作文,但是依旧不知道作文要写什么,写作文是为了什么。他们对作文有种恐惧感。我从谈话中感觉到写不好作文不但是水平问题,还是一个心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了许多努力,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扎实地学到知识,能够学会使用,而不是仅仅只当了一个做试卷的机器。下面是我的一些尝试,这里和各位老师们做一个交流讨论。一、尊重学生的思想 许多老师指点学生作文时往往事无巨细,但是往往我们会失望的发现,尽管我们点评的字字珠玑,依旧不能真正使学生提高作文水平。这是什么原因呢?记得我自己在上大学时,有一次编班
3、级的报刊,我按照自己的审美把一篇稿子修改的面目全非,结果那位同学打电话来非常生气的指责了我。这件事让我反思了很久,写文章是一件私语化的事情,写的是自己的心得。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写。学生不喜欢作文,往往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在老师的教导下,慢慢变得假大空,慢慢变得千人一面,谁也不愿意写这样的文章吧。 所以在我的教学中,我首先去尊重学生。我会认真的阅读他们的文章,抛开所谓的技巧、文采,首先我要看文章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他们用心写的。老师一定要尊重那些用心写的文章,尽管它们有的时候看起来是那么粗陋或凌乱。要知道技巧能够教授,文采能够学习,但是真实地写文章却是非常难得的。而学生感受
4、到了老师的理解和认可,会慢慢的对写作感兴趣,然后我们再谈如何把作文写得更好一点,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了。二、让学生感受到倾诉的魅力。 作文其实就是倾诉,它的本质和学生在空间博客里发的牢骚是一样的,用文字去谈一个问题,用文字去诠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但是就是这么奇怪,学生能够在空间里洋洋千言,但是在作文纸上却举步维艰。 这是为什么?有一个学生告诉我,她一拿到作文题,就拼命在想论点是什么,然后开始搜索合适的论据,然后把这些堆在作文纸上,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说。结果到最后,一遇到题目,她就把“万用材料”堆上去,慢慢的,她的语言越来越干涩,越来越枯燥乏味,得分就越来越低了。
5、写作文能写的人文思枯竭,这不是很奇怪么?笔耕不辍的人不是该下笔如有神么?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学生在写这些新时代的八股作文时,慢慢的就不会写文章了。他们的心灵被束缚住了,只要一提到作文,“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证明观点”、“呼应观点”四段论立刻浮现脑海,其他的都想不起来了。这种看似讨巧的方法,也许能够在考试里保证分数不会太差,但是长久以后,学生们连表达自己都不会了,更是贻害无穷。 这不是我们教学的初衷,这也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我并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去解决,我尝试着让学生自由的写文章,收效甚微。后来我想到一句话叫“言为心声”,孩子们连说话都不自由,怎么可能写出自由的文章呢?在课堂上,我时常就班
6、级某一现象和学生们展开讨论,学生们很感兴趣,发言也很积极。在实行白热化的讨论后,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见解思想写下来,这个效果非常好,学生们举例子、讲道理,论述的头头是道,完全没有跑题的现象,而且语言中充满感情。这种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叙述论证水平是非常有效的。让学生在倾诉中慢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三、注重当下,了解社会。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博闻广识,注重我们这个时代不断更新的信息。我给学生定了报刊杂志,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我觉得只有见识多了,见解才会深刻。如果一味的闭门造车,怎么可能写出锦绣文章呢? 这个措施的收效是非常明显的,在作文中能够
7、看到学生在论证中能够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事例能够信手拈来,这让他们的文章与众不同,在考试或者竞赛中都能够脱颖而出。四、仿写句子,背诵名篇。如同过去私塾里的孩子想练一笔好字,就要从描红练起一样,现在的学生想写好一篇作文,是一定要先知道好文章是什么样子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心里有话却难以表达,这是语言表达水平的欠缺。就好像一个人没有读过书,你却要他文绉绉的说话一样,这就是强人所难了。在教学中,我常常印发一些好文章给学生,共同去赏析里面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去体会同样的一种情感,大家们是如何去表达阐述的。话要怎么说才能打动人心,感人肺腑。如果他们没有见过蓝天白云,就不会知道怎样把晴朗写出来,同样,见识到了优美的文章,他们心中才会有一个方向去努力。在赏析中遇到好的句子,我们一起朗诵、背诵和仿写。在共同的努力中,很多学生的词汇量慢慢扩大,相应的,他们的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