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思维导图思维导图1.识记气候变化的趋势。识记气候变化的趋势。2.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3.能够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气能够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候变化的影响。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知知 识识 整整 合合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1)含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 的气候改变。的气候改变。(2)衡量指标:衡量指标: 、 、风、风等。等。长时间长时间温度温度降水量降水量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期时期图示图示变化特点变化特点地

2、质时地质时期期(距今距今1万年以万年以前前) 变化变化 相互交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变化周期波动波动冷暖干湿冷暖干湿长短不一长短不一历史时期历史时期(近近1万年万年以来以来)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5000年年到公元前到公元前1500年为年为 ;15世纪以来为世纪以来为近现代近现代(近一两百近一两百年来年来)气温呈波动气温呈波动 趋势趋势 变化显著变化显著(温带温带、 增加,增加, 减少减少)温暖期温暖期寒冷期寒冷期上升上升降水量降水量热带热带亚热带亚热带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正确认识气候变化,克服思维正确认识气候变化,克服思维定势定势 (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研

3、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 (3)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氮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氧化物、氟利昂。 (4)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

4、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 深深 度度 解解 读读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对对 接接 高高 考考 命题角度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命题角度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2013江苏地理,江苏地理,1314)2013年年5月月2日日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

5、(CO2)浓度日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月初超过400ppm。下图是。下图是CO2浓度曲线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比较图。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2)题。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 (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浓

6、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一因素 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一因素 【审题突破审题突破】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 答案答案(1)B(2)A 2(2015海南地理,海南地理,1314)全全球变暖已经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

7、纬度地区比低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2)题。题。(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大洋环流的差异 解析解析第第(1)题,从材料中题,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北半球比

8、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第原。第(2)题,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题,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较小。 答案答案(1)A(2)B 命题角度二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命题角度二影响碳排放的因素 3(2012重庆

9、文综,重庆文综,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年11月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读图完成下题。 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矿业发达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石油资源丰富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和区域特本题考查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和区域特征的分析判断能力。南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征的分析判断能力。南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其发达的工矿开采、加工有关,因此人

10、,与其发达的工矿开采、加工有关,因此人均碳排放高,均碳排放高,A项正确;人口数量大有可能会项正确;人口数量大有可能会使人均碳排放降低,使人均碳排放降低,B项错误;森林覆盖率高项错误;森林覆盖率高低与人均碳排放没有联系,低与人均碳排放没有联系,C项错误;南非石项错误;南非石油资源不丰富,油资源不丰富,D项错误。项错误。 答案答案A 考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考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知知 识识 整整 合合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有人认为冰川融化会导致淡水资源更加充沛有人认为冰川融化会导致淡水资源更加充沛,而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而事实上,

11、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遍增加,从而使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 深深 度度 解解 读读 1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 2对农业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5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对对 接接 高高 考考 命题角度一全球变暖的影响命题角度一全球变暖的影响 1(2014福建文综,福建文综,34)下图示意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

12、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积的变化(单位:单位:km2)。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2)题。题。 (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风力侵蚀 (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蚀作用增强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绿洲面积增大大 C干旱程度加剧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流域面积扩大大 【审题突破审题突破】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题干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

13、语有:题干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我国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冰川面积冰川面积”等。等。(2)第第(1)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冰川面冰川面积积 ”“主主要原因要原因”等。等。(3)第第(2)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变化趋变化趋势势 ”“将将 ”等。等。变化变化不变不变导致导致 2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 答案答案(1)A(2)C22012重庆文综,重庆文综,36(2),12分分依依据图文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题。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

14、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下图中阴影所示区下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意图。 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

15、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含量_。 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响。(12分分) 解析解析从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来分从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来分析判断,俄罗斯出租土地所在地区位于远东析判断,俄罗斯出租土地所在地区位于远东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带性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带性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且受海洋温低,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且受海洋影响大,降水较我国西北地区多,因此该地影响大,降水较我国西北地区多,因此该地土壤水分含量较我国西北地

16、区高。全球变暖土壤水分含量较我国西北地区高。全球变暖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来说,热量增多,有利于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来说,热量增多,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生长时间延长和降水增多,喜温作物生长,生长时间延长和降水增多,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答案亚亚寒带针叶林高寒带针叶林高 有利影响:有利影响:热量条件得到改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适宜农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大;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农作物可利用的水分增加(降水增加降水增加)。 命题角度二减少碳排放的措施命题角度二减少碳排放的措施 32013浙江自选,浙江自选,11(1)200

17、8年年5月杭州月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下图为杭州某区域公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下图为杭州某区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完成下题。 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 () 缓解交通拥堵缓解交通拥堵吸引外来游客吸引外来游客倡导倡导低碳出行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促进自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行车产业发展 A B C D 解析解析根据试题根据试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自行车出行”信息,并结合自行车出行信息,并结

18、合自行车出行“低碳低碳环保环保”的特点可判断出杭州推出该项目的主要的特点可判断出杭州推出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倡导低碳出行、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倡导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故选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故选B,排除,排除与与。 答案答案B 4(2012浙江文综,浙江文综,1)2011年年11月月28日至日至12月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完成下题。完成下题。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二氧化碳

19、排放比2005年下降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推广太阳能、核能降低非化石能源推广太阳能、核能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森林面积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森林面积提高单位提高单位GDP能耗能耗A B C 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全球变暖的因素。推广本题考查影响全球变暖的因素。推广太阳能、核能可以降低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太阳能、核能可以降低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燃料的比重,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故燃料的比重,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故项正确;项正确;项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加森林项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加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可减少二氧化碳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排放量,故B正确;而正确;而项降低非化石能源占项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即相对提高了化石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即相对提高了化石燃料的比重,燃料的比重,项提高单位项提高单位GDP能耗,也增能耗,也增加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加了化石燃料的消耗,、项均增加了二项均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氧化碳的排放,故、项均错误。项均错误。 答案答案B5(2013广东文综,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