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_第1页
第三章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_第2页
第三章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_第3页
第三章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_第4页
第三章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3-1 3-1 概概 述述345Tm( )1MbM BsM BbPKWseMT st-=+( )1MMM TsM TbPKWseMT st-=+678( )1bT BT BTbPKWsT sm= -+1( )()1MT MT MTbPKWsKT sm= -+910111213 1s1s14 15 16 17 181920TTpgpT21222324 25261sp27W2829p1 s1s30313-2 3-2 中储式锅炉燃烧中储式锅炉燃烧控制策略控制策略32333435363738394041mmmGvRpm22mGvRp22422222mmmmmmvRpGCKRvpRGRvvKm224

2、3444546474849505152532%O2%ObQbdPDDCdt=+5455nn563-3 3-3 中储式锅炉燃烧中储式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实例控制系统实例57 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3-4 3-4 直吹式锅炉燃烧直吹式锅炉燃烧控制策略控制策略91 9293 949596979899100101102103G (s)PID _+给煤量给煤量定值给煤量指令给煤量控制系统给煤量转速104105106(M A 7 .2 5 t/h)( 作 其 他 运 算 0 - 1 0 0% )M I

3、2 7A 5总 给 水 流 量F (X )F (X )B T U 校 正 后 总 燃 料 量0 . 0总 煤 量( - )+0 .8 .1 .2( 1 1 - 4 3 - 3 - 7 - 3 3 )S 10 .1 0 0 %ATS 2S 1T( - 1 0 1 0 )I( + )_(E A 1 .1 0)(E A 1 .1 0)(H B 2 .6)(H A 2 .6)校 正 后 总 燃 料 量 故 障给 水 流 量 信 号 故 障S 2任 一 启 动 油 枪 运 行任 一 点 火 油 枪 运 行S 2( 自 判 断 )锅 炉 主 控 手 动( 自 判 断 )(L A 7 .1 2)( 4 4

4、- 2AT B 2 -1, 2 )启 动 油 燃 油 流 量点 火 油 燃 油 流 量( 4 4 - 2AT B 2 -3, 4 )F 给 煤 机 煤 量F 磨 煤 机 马 达 运 行( 4 4 - 4AT B 1 -7, 8 )TS 1S 1TS 2S 1T+( 自 判 断 )(G B 2 .6)(G A 2 .6)(F B 2 .6)(F A 2 .6)S 2S 2S 2S 2S 2( 4 4 - 3AT B 1 -7, 8 )E 给 煤 机 煤 量D 磨 煤 机 马 达 运 行E 磨 煤 机 马 达 运 行( 4 4 - 4AT B 1 -5, 6 )D 给 煤 机 煤 量C 磨 煤 机

5、 马 达 运 行C 给 煤 机 煤 量( 4 4 - 3AT B 1 -5, 6 )B 给 煤 机 煤 量B 磨 煤 机 马 达 运 行A 磨 煤 机 马 达 运 行( 4 4 - 2AT B 1 -7, 8 )( 0 - 1 0 0 % 给 煤 率 )A 给 煤 机 煤 量( 4 4 - 2AT B 1 -5, 6 )B T U 校 正 自 动TS 1TS 1S 1TT SS 2调 节 自 动TTS 1S 1107(0 -1 0 0 % 作 其 他 运 算 )(L C 7 .1 6 0 -1 0 0 %)M I煤 主 控 指 令氧 量 校 正 后 总 风 量运 行 给 煤 机 平 均 指 令

6、总 燃 料 量 测 量 信 号 故 障总 风 量 测 量 信 号 故 障给 煤 机 自 动 投 入 少 于 2 台送 风 机B动 叶 调 节 投 自 动 位送 风 机A动 叶 调 节 投 自 动 位( 自 判 断 )( 自 判 断 )(L A 7 .3 1)(L C 7 .1 8)(L C 7 .1 7)N O TN O TS 1T S(L A 7 .3 0)(L A 7 .3 1)给 煤 机 全 手 动S 2N O TTS 2调 节 自 动F (X )(L A 7 .1 2 0 -6 0 0)锅 炉 主 指 令3D 1 6(1 -4 3 -3 -7 -2 3)(1 1 -4 3 -3 -7

7、-2 3)S 2ATS 1S 1TP VP IDS PB T U 校 正 后 总 燃 料 量F (X )(L A 7 .3 3 0 -1 0 0 %)1 5B 1 48D 1 0108109110()1 1B 6磨 煤 机A一 次 风 量S 2T0 . 0A2 5 %F (X )S 19D 1 1FC DA B E+ / 6S 1S 2EFB CA运 行 给 煤 机 给 煤 指 令D()0 . 0给 煤 机 平 均 指 令 / 6给 煤 机 偏 置()+ N O T(手 动 设)A给 煤 机 平 均 偏 置T0 . 0()TS 2+-+S 1T给 煤 机A煤 量 偏 置S 1给 煤 机A运 行

8、S 2至 少 2 台 给 煤 机 煤 量 控 制 投 自 动(1 1 - 4 3 - 3 - 7 - 3 1)(磨)TA(自 动)M IT SS 1N O T(F A 1 0 .7)S 1S 2TN O T(L B 7 .8)( 坏 质 量 )1 0 0(L B 7 .7)磨 煤 机A运 行(F A 2 .6)给 煤 机A置 最 小 输 出给 煤 机A输 出 小 于 2 5 %磨 煤 机A热 风 调 门 自 动磨 煤 机A冷 风 调 门 自 动给 煤 机 A 煤 量 控 制 投 手 动(站 输 出 小 于 2 4 . 5)A制 粉 系 统 出 力 能 力( A 磨 组 出 力 能 力作 为 磨

9、 组 出 力 能 力 计 算 用 )A 给 煤 机 转 速 指 令煤 主 控 指 令S 2()(1 1 - 4 3 - 3 - 7 - 2 4)(给 煤 率)(控 制 给 煤 机 转 速4 - 2 0m A 0 -1 0 0 %)(4 4 - 2D,T B 4 -1, 2)( 给 煤 机 控 制 柜 )1111120N O T调 节 自 动( 4 4 - 0 7D ,T B 2 -3 ,4)磨A磨 辊 加 载 油 压PS 2( 1 1 - 4 3 - 5 - 7 - 9 )M IT AS 1TS 2S 1F (X )( 1 1 - 4 3 - 5 - 7 - 9 )S PP ID_+( 1 H

10、 F B 1 0 A A 0 0 1 A O 0 1 0 0 )(L A 7 .2 4 0 -1 0 0 % )1 0D 1 4磨A给 煤 指 令( 1 H F V 1 0 A A 0 0 1 A O 0 1 0 0 )( 0 - 1 0 0 %4 4 - 5D ,T B 4 -5, 6控 制 液 压 油 比 例 溢 流 阀)P VT S磨 煤 机A磨 辊 加 载 指 令( 自 判 断 )磨A加 载 油 压 信 号 故 障给 煤 机A运 行(F A 2 .6)磨A允 许 变 加 载 控 制 (F S S S来 )AN O T113G (s)PID _+磨风量磨风量定值磨风量挡板开度指令给煤量控

11、制系统磨风量偏差114115116(1 1 - 4 3 - 5 - 7 - 7)M ITS 1A+(1 1 - 4 3 - 5 - 7 - 7)S 1TS 2P IDS P_ F (X )+F (X )磨A给 煤 指 令1 0D 1 4S 2P V+磨A给 煤 量磨A一 次 风 量VA(F A 2 .6)磨 煤 机A风 量 故 障(自 判 断)磨 煤 机A运 行N O T热 风 门 在 中 间 位 置(F A 9 .2 5)热 风 门 全 关(组 态 里 自 设)(组 态 里 自 设)热 风 门 全 开S 11 0 00S 2TAT SN O T调 节 自 动S 1S 1S 2TAS 2TA2

12、 0(手 动 设)(1 2 .)S 2磨A入 口 风 压F (X )S 1 磨 A 入 口 风压 测 点 故 障F PS 2F (t)1 . 01 . 0TA 磨 一 次风 偏 置+- 磨 A 入 口 风温 测 点 故 障磨 A 入 口 风 温S E LS E L(二 取 均)S 1F (X )(二 取 均)磨A入 口 风 量F LF LA BF TF TA B(4 4 -5 D ,T B 4 -1 ,20 -1 0 0 %控 制 热 风 门)磨 煤 机A热 风 门 指 令117G W(s)PID _+磨出口温度磨出口温度设定磨风温主指令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磨热风门开度指令G C(s)磨冷风门开

13、度指令+118119120磨 煤 机A冷 风 门 指 令AT冷 风 门 在 中 间 位 置( 磨A出 口 温 度 故 障L B 7 .3)磨 煤 机A风 量 故 障磨 煤 机A运 行(F A 2 .6)冷 风 门 全 关( 逻 辑 自 控 制 )(F A 9 .2 5)冷 风 门 全 开N O TN O TT S1 0 0AT0ATS 2S 1S 2S 12 0调 节 自 动(C :4 4 - 6A ,T B 1 -1 ,2 ,3)(B :4 4 - 5A ,T B 1 -4 ,5 ,6)( 1 H F C 1 0 C T 3 5 4 0 3 0 0 )( 1 H F C 1 0 C T 3

14、5 5 0 3 0 0 )( 1 H F C 1 0 C T 3 5 6 0 3 0 0 )( A :4 4 - 5 A , T B 1 - 1 , 2 , 3)( 逻 辑 自 控 制 )S 2S 1磨 A 出 口风 温 偏 置AVS E L( 三 取 中 )磨A出 口 温 度F TF TF TA BC+-F (X )( 1 1 - 4 3 - 5 - 7 - 8 )M IT AS 1TS 1S 2( 4 4 - 0 5D T B 4 -3 ,4 0 -1 0 0 %控 制 磨A冷 风 门 )8 0+P V_S 2P ID+S P +F (X )( 1 H F E 5 1 A A 7 0 2

15、A O 0 1 0 0 )( 0 - 1 0 0 % L B 7 .7)1 1D 1 5磨A热 风 门 指 令( 1 H F B 1 0 A A 0 0 1 A )( 0 - 1 0 0 % L A 7 .3 2)A磨A给 煤 指 令1 0D 1 4( 调 节 器 输 出 )121 122 图中炉膛负压控制子系统与中储式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相同。123 即与进入炉膛的燃料量成比例变化,也有利于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在一次风量V01变化后,燃料量调节器PI1输出改变,改变进入磨煤量M0。124 1251261273-5 3-5 直吹式锅炉燃烧直吹式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实例控制系统实例128129130(

16、 1 E G B 1 0 C P 0 0 2 0 2 . 5 )(4 4 -2 A,T B 2- 5 , 6 )点 火 油 压 力 调 节 阀 控 制 强 制 手 动压 力 调 节 自 动点 火 油 压 力调 节 阀 后 压 力点 火 油 压 力 调 节 阀 指 令M F T(自 判 断)(4 4 -0 2 C T B 4 -3, 4 )点 火 油 压 力 调 节 阀 后 压 力 测 点 故 障N O T(E A 1 .1 0)(E A 7 .9)(E A 1 2 .2)M F T置 泄 漏 试 验 位置 点 火 位强 制 全 开AS 2S 1TTS 1S 20 .0(2 0)ATTS 1S

17、2S 1S 21 0 0(1 0)T(4 4 -3 D,T B 4 -5,6)(0 -1 0 0 % 控 制 点 火 油 压 力 调 阀 )M I(1 1 -4 3 -3 -7 -3 5)ATS 2T SS 1S 1S 2P V_+P IDS PVPA( 手 动 设 )131132133( 自 判 断 )(E A 1 .1 0)有 2 对 以 上 油 枪 运 行启 动 油 压 力 调 节 阀 后 流 量 测 点 故 障启 动 油 压 力 调 节 阀 后 压 力 测 点 故 障( 自 判 断 )启 动 油 压 力 调 节阀 控 制 强 制 手 动启 动 油 压 力 调 节 自 动S 2TS 1N

18、 O TTS 1TS 2( 1 1 - 4 3 - 3 - 7 - 3 6 )_P VP ID+置 泄 漏 试 验 位置 点 火 位M F T(4 4 -0 2 CT B 4 -3, 4 )(E A 1 .1 0)(E A 7 .1 0)M F T(E A 1 2 .2)强 制 全 开(1 0)ATTS 1TS 2S 1S 2启 动 油 压 力调 节 阀 后 压 力( 4 4 - 2AT B 3 -1, 2 )P(2 0)A0 .0TS 1S 2S 1( 1 1 - 4 3 - 3 - 7 - 3 6 )( 0 - 1 0 0 % 控 制 启 动 油压 力 调 节 阀 指 令 )AS PV启

19、动 油 压 力 调 节 阀 指 令S 21 0 0A( 1 1 - 4 3 - 3 - 7 - 3 6 )S P P VS 2S 1S 2TS 1P ID+_+VTS 1AS 2( 1 E G B 2 0 C F 0 0 1 0 )( 4 4 - 2A T B 2 -3,4)启 动 油 压 力调 节 阀 后 流 量F (X )(E A 1 .1 0)启 动 油 枪 投 入 对 数F134135136(0 -1 0 0 % 作 其 他 运 算 )(L C 7 .1 6 0 -1 0 0 %)M I煤 主 控 指 令氧 量 校 正 后 总 风 量运 行 给 煤 机 平 均 指 令总 燃 料 量 测

20、 量 信 号 故 障总 风 量 测 量 信 号 故 障给 煤 机 自 动 投 入 少 于 2 台送 风 机B动 叶 调 节 投 自 动 位送 风 机A动 叶 调 节 投 自 动 位( 自 判 断 )( 自 判 断 )(L A 7 .3 1)(L C 7 .1 8)(L C 7 .1 7)N O TN O TS 1T S(L A 7 .3 0)(L A 7 .3 1)给 煤 机 全 手 动S 2N O TTS 2调 节 自 动F (X )(L A 7 .1 2 0 -6 0 0)锅 炉 主 指 令3D 1 6(1 -4 3 -3 -7 -2 3)(1 1 -4 3 -3 -7 -2 3)S 2A

21、TS 1S 1TP VP IDS PB T U 校 正 后 总 燃 料 量F (X )(L A 7 .3 3 0 -1 0 0 %)1 5B 1 48D 1 0137138139给 煤 机 平 均 指 令0 . 0()D运 行 给 煤 机 给 煤 指 令ACBFES 2S 1 / 6+EBA DC F9D 1 1S 1F (X )2 5 %A0 . 0TS 2磨 煤 机A一 次 风 量1 1B 6()( 给 煤 机 控 制 柜 )(4 4 - 2D,T B 4 -1, 2)(控 制 给 煤 机 转 速4 - 2 0m A 0 -1 0 0 %)(给 煤 率)(1 1 - 4 3 - 3 - 7

22、 - 2 4)()S 2煤 主 控 指 令A 给 煤 机 转 速 指 令( A 磨 组 出 力 能 力作 为 磨 组 出 力 能 力 计 算 用 )A制 粉 系 统 出 力 能 力(站 输 出 小 于 2 4 . 5)给 煤 机 A 煤 量 控 制 投 手 动磨 煤 机A冷 风 调 门 自 动磨 煤 机A热 风 调 门 自 动给 煤 机A输 出 小 于 2 5 %给 煤 机A置 最 小 输 出(F A 2 .6)磨 煤 机A运 行(L B 7 .7)1 0 0( 坏 质 量 )(L B 7 .8)N O TTS 2S 1(F A 1 0 .7)N O TS 1T SM I(自 动)A T(磨)

23、(1 1 - 4 3 - 3 - 7 - 3 1)至 少 2 台 给 煤 机 煤 量 控 制 投 自 动S 2给 煤 机A运 行S 1给 煤 机A煤 量 偏 置TS 1+-+S 2T()0 . 0T给 煤 机 平 均 偏 置A(手 动 设)N O T +()给 煤 机 偏 置 / 6140调 节 自 动S 1( 1 1 - 4 3 - 7 - 7 - 1 5 )S 2S 1S P_P IDP IDP V+N O T L = 3 %H = 6 %VVA A氧 量 设 定 偏 置+ +F (X )F (X )机 组 负 荷 指 令1D 1 4(L A 7 .8)( 1 H N A 1 0 C Q

24、1 0 1 0 1 0 )( 1 H N A 1 0 C Q 1 02 0 1 0 )( 1 H N A20 C Q 1 0 1 0 1 0 )( 1 H N A20 C Q 1 02 0 1 0 )( 手 动 设 )( 4 4 -4 B T B 2 -5, 6 )( 4 4 -5 B T B 2 -5, 6 )( 其 他 计 算 )总 风 量 指 令( 其 他 计 算 )总 风 量1 0 0 %0F (X )1 . 20 . 8 XA & B侧 氧 量 信 号 故 障机 组 给 定 负 荷 信 号 故 障A B送 风 机 控 制 均 在 手 动氧 量 校 正 操 纵 器 跟 踪L =

25、 3 5 %1 . 20 . 81 0 0 %0( 4 4 -5 B T B 2 -3, 4 )L B 7 .4 5总 燃 料 量F (X )F (X )8D 1 1( 0 - 1 0 0 %L A 7 .3 3)F (X )a / bbaF (X )+ +-总 一 次 风 量+F (X )( 0 - 1 0 0 % L A 7 .1 2)总 二 次 风 量总 燃 料 量 指 令9D 1 1L C 7 .3 8 / 2+ +S E L( 二 取 均 )+( 二 取 均 )S E L( 4 4 -4 B T B 2 -3, 4 )A侧 烟 气含 氧 量BAB侧 烟 气含 氧 量BATATS 2T

26、 SM I141142143144送 风 机 动 叶 公 共 指 令送 风 机A动 叶 指 令S1(44-9D,TB4-1, 2)(0-100%)送 风 机B动 叶 指 令AT(LC 7.8)(LC 7.8)(LC 7.8)炉 膛 压 力 高S1S2炉 膛 压 力 低S1S2M ITSNO TS1SP调 节 自 动 S2(CA9.1)B送 风 机 动 叶 在 中 间 位 置B送 风 机 动 叶 全 开B送 风 机 动 叶 全 关引 风 机AB手 动输 入 信 号 故 障送 风 机A运 行NO TA0100AS2S2A20S2S1TS1T(LC 7.16)送 风 机B运 行送 风 机B输 出送

27、风 机A输 出送 风 机A运 行S2t=30S2(CA 9.1)(EA 1.10)M FT(DA 10.1)(LC 7.17)总 风 量总 风 量 指 令16A1516A14(LC 7.16)送 风 机B来(44-08D TB4-1, 2)( 控 制 送 风 机A动 叶 )TS1A(CA9.1)(DA 10.1)(LC 7.8)炉 膛 压 力 高S1S2(LC 7.8)炉 膛 压 力 低S2S1(CA 9.1)(0-100%)NO TTM ITSNO T调 节 自 动 S2A0100AS2S2A20S2(CA 9.1 D A 9.1)引 风 机AB手 动输 入 信 号 故 障送 风 机A运 行

28、( 风 量 燃 料 )(DA 10.1)动 叶 在 中 间 位 置S1TS1TTS1(DA10.1)动 叶 全 开动 叶 全 关( 公 共 指 令 )17( 跟 踪 公 共 指 令 -A输 出 ) (A,B手 动 )( 手 动 设 ) (A,B自 动 )偏 置S2S2NO TTNO TTS2S1AS1S1S1S2( 跟 踪 ) /2NO TS1TTS1+-T-+T0.00.0PIDPID(+)(-)PVSP145146147-+(S1)S2S1T(S2)-+ /2+0.0TS10.0TS1(+)PVPIDPIDSPBAC(CA 9.1)(DA 10.1)一 次 风 机A输 出一 次 风 机B输

29、 出一 次 风 机B运 行一 次 风 机A运 行SEL一 次 热 风 母 管 压 力FPFPFP(A: 44-4B,TB1-3, 4)(1HEF32CP001 ? ? ? ? ? ? )(1HEF32CP002 ? ? ? ? ? ? )(1HEF32CP003 ? ? ? ? ? ? )调 节 自 动TSS2NOTNOTTAA20A0100S2TS1S2TS1S2S1(DA 10.1)一 次 风 机A运 行输 入 信 号 故 障(DA 10.1)A风 机 导 叶 全 关A风 机 导 叶 全 开A风 机 导 叶 在 中 间 位 置(-)(11-43-7-7-4)( 给 煤 指 令A-F)磨A给

30、 煤 量18FEDCB( 给 煤 量 0-100%)其 它 磨 给 煤 量( 最 大 给 煤 量 )F(X)( 有 一 个 不 在 手 动 , 全 在 自 动 位 时 , 手 设 )NOTTS1-NOTTS2S1S2一 次 风 压 力 偏 置AVNOT (C: 44-6B,TB1-3, 4)(B: 44-5B,TB1-3, 4)(A: 44-4B,TB1-3, 4)F(t)S2S2(44-8D TB4-5, 6 0-100%)一 次 风 机B来 MI一 次 风 机A动 叶 指 令(0-100%)(44-9D TB4-5, 6)一 次 风 机B动 叶 指 令(11-43-7-7-6)S1MISP

31、AT调 节 自 动TSS2NOT MFT(CA 9.1)B一 次 风 机 动 叶 全 关B一 次 风 机 动 叶 全 开一 次 风 机A运 行输 入 信 号 故 障B一 次 风 机 动 叶 在 中 间 位 置NOT( 压 力 故 障 )TA20A1000AS2TS1S2TS1S2S1(11-43-7-7-5)S1AT送 风 机 动 叶 公 共 指 令(CA 9.1)MFT(EA 1.10)( 热 风 母 管 压 力 )148149150100A0S2A20S2AS2TS1TS1S1T(C A 9.1)引 风 机B运 行(LC 7.8)(LC 7.8)炉 膛 压 力 高炉 膛 压 力 低S2S1

32、S1S2A(C A 9.1)+NO TS1调 节 自 动M ITTSS2N O T 引 风 机A导 叶 指 令引 风 机 导 叶 公 共 指 令+(0-100%)(44-9D TB4-3, 4)引 风 机B动 叶 指 令S1(11-43-7-7-10)(LC 7.8)(LC 7.8)炉 膛 压 力 高炉 膛 压 力 低S2S1S1S2BIASA调 节 自 动M ITTSS2N O T B引 风 机 导 叶 全 关B引 风 机 导 叶 全 开B引 风 机 导 叶 在 中 间 位 置输 入 信 号 故 障NO T( 控 制 0-100%)(44-8D TB4-3, 4)(11-43-7-7-9)S2SELBCA(1HAG10CL001 0 )(1HAG10CL002 0 )(1HAG20CL001 0 )引 风 机B来100A0S2A20S2AS2输 入 信 号 故 障(D A 10.1)引 风 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