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向_第1页
新一轮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向_第2页
新一轮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向_第3页
新一轮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向_第4页
新一轮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一轮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向 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已经经历了 20 多年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我国中 小学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对英语教学 重新认识和定位: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重在实践。随 着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成为 21世纪公民生存、 求知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这一认识超越了传统教学观念,揭示了 英语课的本质特征。全国上下逐步形成了注重语言运用的教学趋势, 接受了应用语言学关于功能(Function)的概念,并根据这一概念制订 这要从 1990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中、英合编的初、高中英语 新教材 JuniorEnglishfor

2、 China,SeniorEnglishfor China谈起。这套教材 于 1990 年在全国进行试点实验, 1993 年正式推广使用, 作为当时组织 实验的一名教研员。我亲身体会到新教材崭新的结构、方法和理念。 它以强劲的生命力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打开了禁锢多年的传统英 语教学的大门,引发了人们对英语教学的重新审视和对自身素质的再 认识和紧迫感。新教材的实验推广有力地训练和提高了英语教研人员 和骨干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在全国各学科改革的浪潮中最早形成改 革势头。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目前,新一轮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已全 面启动。 这是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需要和英语的特殊地位, 又一

3、次改革创新。这次改革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力求从英语教学的目的、目 标、观念、内容、实施策略、手段、评价等方面,进行大幅度改革, 切实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以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显然,新一 轮的基础英语课程改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趋向,发人深思,值得 探究。一、新人本教育理念新人本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和以 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每 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一同发现这 些潜能,并使之变为现实的能力。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课程乃至整个 教育的价值和目的的认识不同

4、。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过分强调了学科 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深 化英语教育要重视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服务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也改变了人 的观念。培养体现人的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的, 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基点。二十一世纪的外语教育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英语教育教学应该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 全人格、文化知识与意识等的全面教育,把情感、策略、文化作为课 程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英语教学 的首要地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良好的

5、学习习惯作为学习目的的重 要组成部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智能;强调了解文化 差异,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增强全 球意识,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 体地位,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监控,学会自我评价,从而形 成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应该注意的是新课程改革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 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 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 新精神。教育的本质是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 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

6、整的人。显 然,人文精神是英语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英语教育虽强调人文 精神,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人的因素:学生和教师的作用。英语教育 功能的充分体现关键在于对人的理念作出重新确定。由此可见,人文 精神是英语教育的灵魂、方向、核心和根本。掌握英语与人文精神是 辨证的统一体。英语教育既要学会英语、学会学习,又要崇尚人文精 神,以人文精神为基点、方向和目标,使学生能使用英语更好地为祖 国、为全人类服务。二、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以 语音、语法、词汇”为主线,以教师讲解为主导, 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以往的教 学大纲分别阐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其中的教学目

7、标指听、说、读、 写四项技能的要求,教学内容指语音、语法、词汇、交际功能等。这 种做法实际上把知识与技能分割开来,不利于在实践中把教学目标与 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那么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 技能呢?新英语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通盘考虑,并且 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三个方面的 内容与目标。英语课程改革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确立英语教育教学的目标, 在总体构建上特别重视语言运用。这不仅有助于受教育者获得语言能 力,而且更重视语言教育在智力发展和情感结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 要作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

8、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 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 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地运用语言的 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 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 能力的形成。这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是:1. 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2. 语言知识 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3. 情感态度 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 视野;4. 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5. 文化意识 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这对学生的综合

9、语言素质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发展目标,使学生语 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相统一、语言的教育与思想情感的教育相 统一、语言智力的开发与语言技能的培养相统一。英语课程标准 从我国国情出发, 从基础教育的整体考虑出发, 设置目标分级, 共九级,取代教学大纲的分学段、 分年级的设计方式。 具体情况为:一级一3 4年级完成;二级一56年级结束时的要求;三五级一79年级完成;六八级一普通高中阶段完成; 九级一外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高中毕业课程目标的指导级,也 可作为部分学校少数英语特长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方向。这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 利用。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教

10、学多样化,有利于多 样化人才的培养。三、突出语言的实践性 相似论原理认为:技能、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在外语学习中,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语言 能力的发展依赖于足够量的语言实践。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体现语言的 实践性特征,语言呈现形式不以语言知识体系的描述作为主线,而是 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运用作为主线。强调 “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 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 际运用能力的过程 ”。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强调任务型学习的 教学模式 (Task-basedLangua

11、gelearning、) 语言的输入量 (Languageinput) 和真实语言(AuthenticLan-gnage实践的机会。Task-basedLanguageLearnin星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 什么是 TaskbasedLeanin?g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 作出了不同的解 释,但共同的一点是 Taskbasedlearni ng都涉及到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活 动途径。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 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教师应该根据 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学 习实际的教学活动, 吸引和组织

12、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 调查、 讨论和交流,学习和使用英语,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在外语学习中, 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学生的情感和性格有很大关系。 由于任务型学习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言知识,因此有 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任务型学习有较强的目的性,有利于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学习英语的价值, 有利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容易看到成绩, 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 觉到自我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激发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 内驱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综合 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要适当扩大听和读的输入量, 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要设法结 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的实际活动情景,增加语言 的真实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创造性地使用语 言,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