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7_第1页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7_第2页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7_第3页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7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合练十七语言文字运用十名篇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题。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 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 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 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 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 只强调复制和模仿, 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 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 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 没有一位 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 就自己的。京剧大师

2、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 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断,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1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

3、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 的创新之路来。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 接受的创新之路来。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 的创新之路来。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 接受的创新之路来。【解析】 根据推理不难看出,前后文的逻辑是要谈创新对于戏曲发展带来的影响。A项,阐述戏曲发展的制约因素。 B项,阐述戏曲发展和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强加因果。D项,创新缺失对 起作用一般体现为好作用。褒贬误用。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

4、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解析】解题核心要素:“是而不是”是并列关系复句,强调是两者.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C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 兼容井蓄按图索骥 博采众长照猫画虎 博采众长按图索骥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无疾而终: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解析】 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名噪一时:意思是一

5、时名消灭。名垂青史: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博采众长:意思为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面的优点, 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只是依样画葫芦,实际上并不理解。按图索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这道题用排除法,首先我们知道戏曲应该是在复制和模仿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寿终正寝是自然而然的不受影响的,最后灭亡。所以应该选择无疾而终。接下来,名垂青史是长时间的影响,名噪一时是某个时期名声大。此处应该选择历史上一直有影响的艺术大家。博采众长是去采纳,在文段中通过“胸怀” “眼界开阔” “探索”,艺术大家的选择是采纳各个大 家的优秀品质,按图索骥是守

6、成规,照猫画虎是一味模仿, 通过全文角度来看,是跳出模仿, 不满足于模仿。因此选 Co4 .下面是西安市长途汽车总站的一则告示,请找出其中五处使用不当或不得体的词语并予以修改。(5分)敬告西安至汉中3月5日6日的车票已经告罄一空;本站将调拨客车增开加班车,请旅客 随时察看本站公布的临时行车信息再购加班车票,由于本站扩建,北门暂时封锁,请旅客遵从本站人员的指挥,从南门出入。不便之处,敬请各位旅客见谅。答案“告罄”改为“售完”把“一空”删除; “察看”改为“查看”或“留意”;“由于该站扩建”的“该”改为“本”;“封锁”改为“封闭”;“遵照”改为“服从”或“按照”。【解析】这是西安市长途汽车总站的一

7、则告示,面对不同层次的旅客, 需要用口语表达,避免晦涩词语或书面语。80个字。(6分)5 .下面是某公司参与网上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答案 首先登陆企业注册页面, 然后填写报名信息, 如果注册不成功, 需要重新填 写信息。如果注册成功,即可登陆,然后参与活动。【解析】这个网上活动的框架构思的节点就是填写报名信息,如果填写后注册成功,则登录参与活动,如果填写后注册不成功,则需要重新填写,直至注册成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即可,注意字数要求。二、名篇名句默写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6分)(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

8、氛和危急形式,并借日光显示守军 威武雄壮的一句是:黑云压城城欲催, 甲光向日金鳞开 。(2)苏轼赤壁赋中,极言生命短暂渺小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 一 羡长江之无穷 。(3)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师生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其原因是: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18黑龙江实验中学12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五尺道的回声 尹汉胤 走进盐津豆沙关,两山陡然收紧,深谷一线,壁立森严,好个一夫御万敌的关隘。沿秦 汉五尺道攀登,落满沧桑的石阶,崎岖而破碎。然而被踩踏得光可鉴人的岩石,却一律高傲 地昂起头,斜睨着喘息不已的人们。它们有理由睥睨一切,因为在它们伤痕累累的肌体

9、中, 蕴藉着两千多年绵延不息的厚重足音。在这南方丝绸古道上行进, 你会发现较为完整的石阶上, 深嵌着一个个马蹄踏出的蹄里 像是铃印在五尺道上的省略号引人遐思,又像是凝重的眼睛, 虽已老迈昏花,却潜藏着无尽故事。踏上它时,感觉有幽远的回声透出;登上高处,那声音渐渐雄浑起来,飒然撞击着岩 壁,动人心魄。此刻,你一定对脚下的每块石头充满敬意。它们恪尽职守,雄踞于此千年,坚实的肌体不知承载了多少行旅脚步,目睹了多少世纪风雨。 在它们的记忆中,一定有当年大唐命官袁滋一行,不畏艰险,肩负使命从戎州行至此地,鄢躅于古道的情形。站在五尺道上,仰望袁滋当年的摩崖题记。 其笔画线条有如血脉般充满张力,依然可以感觉

10、到袁滋当年持笔时涌动于心的情感。少年便才华出众的工部员外郎袁滋,被朝廷委以持书修好与大唐隔绝已久的南诏的关系的重任。这无疑是一个影响历史的重大使命。然而在朝廷派遣往谕官吏时,竟有多位官员以西南遐远而拒绝前往,唯有袁滋欣然赴命。 烟瘴蛮荒的云南边地,路途遥远,险阻万端。袁滋一行历经数月艰难跋涉,终结了南诏与唐朝对抗40多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西南的重大使命。这块历经磨难的摩崖石刻,穿越时空,与空谷的风声、水声、足音一起,述说着民族融合的历史。举头眺望对面如削的崖壁,只见其凹陷处,摆放着几具一睡至今的神秘救人的悬棺。相传2500年前,曾参加过周武王伐纣的牧野大战的救人便在这片高山峡谷中繁衍生息。

11、勇武善战的救人去世后的丧葬方式,充满着独特无畏的惊险。他们让逝者聆听着奔流不息的涛声 安眠,希望其灵魂如同岩石般永远凝固在那里,与日月一同守望着故乡, 倏忽间便千年已逝。当岁月演进到了又一个新世纪,沉睡瞩望在高山岩壁之上的 焚人,突然被车水马龙的喧嚣声惊醒了。古老的豆沙关,在短短30多年间被彻底改写了面貌。在这古老关隘的天堑峡谷中, 呈阶梯状层次分明地分布着河道、五尺道、铁路、 325省道、渝昆高速公路。凌空飞架的大 跨度高速公路大桥, 彩虹般将两山衔接起来。 站在袁滋摩崖题记处望去, 那图景就像是天地 间的一部壮阔五线谱,汽车、火车、船只、人影如同音符般游动于其间,在古老的峡谷中鸣 响着一曲

12、交响乐。扼守着历史咽喉的古老豆沙关,而今将郁积于心的块垒一吐为快。登上豆沙关,走过一道“焚道春深”牌坊,一座古朴繁华的古镇出现在眼前。谁能想到, 眼前这座古镇,十年前因一场强烈地震毁于一旦。十年春秋,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救人后裔,以先人血液中的豪迈气魄, 不弃故土,在这里重建起了新的家园,古老血脉再次焕发出不朽辉煌。在盐津牛寨乡桢楠保护区,挺拔着一片郁郁苍苍的古桢楠林。桢楠是不可多得的名贵树 种,自古就被誉为高雅君子。 在一处村落旁,几株笔直高大的桢楠树冠如云,自成一片天地。穿行其间,忽见一株不知何时被砍伐的桢楠,以其不离故土的巨大树根托起两间屋宇。有朗朗书声盈耳,走近一看,竟然是由两间陋室组成的

13、一所小学。十几个孩子正全神贯注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望着眼前的景象,我顿时觉得一股力量从地下升腾而起。那株被砍伐的桢楠残木虽已没有了躯干,却仍以深扎于大地的根系,托举着我们民族的未来。思绪间,五尺道上的猎猎长风掠过耳边,石阶蹄窝中回响着马的嘶鸣声 “轰”的一声,天真活泼的少年们从教室冲出,欢声笑语地跑过那株枯守在侧、坚如磐石的桢楠树墩, 消失在那片风姿千古的桢楠树林中。栉风沐雨的千年豆沙关,后人又将在这里听到什么样的回声呢?(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五尺道又称“焚道”,是南方丝绸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40年

14、来,古道已退出了沟通蜀、滇交通的历史舞台。8 .古道天堑峡谷中的壮阔五线谱,是“救人”后裔继承先人血液中的豪迈气魄在新时 代取得伟大成就的明证。C.文章以游踪为线索,移步换景,层次分明地将古老豆沙关的情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D.作者行进在五尺道上,思古览今,虚实交织,使文章既具有深邃的历史厚重感,又 不乏现代气息,自有一种动人的力量。【解析】 B项,“古道天堑峡谷中的壮阔五线谱,是救人后裔继承先人血液中的豪迈气魄在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明证”错误;文章第五段写古老的豆沙关,在短短 30多年间被彻底改写了面貌;而能成为“救人”后裔继承先人血液中的豪迈气魄在新时代取得伟 大成就的明证是第六段那座“古朴

15、繁华的古镇”,这座古镇,十年前因一场强烈地震毁于一旦,从灾难中站起来的 救人后裔,不弃故土,以十年春秋在这里重建起了新的家园,这才是 救人后裔继承先人血液中的豪迈气魄在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明证。8.文章以“五尺道的回声”为题,作者在古道上听到了哪些“回声”?(6分)答案(1)袁滋一行古道跚。与摩崖题记述说的民族融合的历史回声。(2)汽车、火车、船只、人影在古老的峡谷中鸣响的交响乐与豆沙关将郁积于心的块垒一吐为快的面貌改 写之声。(3)村落小学教室里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与欢笑声。【解析】“在古道上听到的回声”,说明应到文中圈出有关 “声音”的内容。文章第二段最后说“踏上它时,感觉有幽远的回声透出;

16、登上高处,那声音渐渐雄浑起来,飒然撞 击着岩壁,动人心魄”,可见答题区域应在下文,第四段“这块历经磨难的摩崖石刻, 穿越时空,与空谷的风声、水声、足音一起,述说着民族融合的历史”,第五段“汽车、火车、船只、人影如同音符般游动于其间,在古老的峡谷中鸣响着一曲交响乐。扼守着历史咽喉的古老豆沙关,而今将郁积于心的块垒一吐为快 ”,第七段“有朗朗书声盈耳,托举着我 们民族的未来”,第八段“天真活泼的少年们从教室冲出,欢声笑语地跑过”,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9 .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蹄窝,像是铃印在五尺道上的省略号引人遐思,又像是凝重的眼睛,虽已老迈昏花, 却潜藏着无尽故事。(4分)答:比喻,将“蹄窝”比作“省略号”和“眼睛”,形象地写出了静默的古道历史悠久,见证了千年风雨,引人遐思。(2)扼守着历史咽喉的古老豆沙关,而今将郁积于心的块垒一吐为快。(2分)答:比拟(拟人),形象地写出了豆沙关由过去的险阻难行变成现在的通途的情形。【解析】 首先明确鉴赏的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