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起源与种类_第1页
粽子的起源与种类_第2页
粽子的起源与种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粽子的起源与种类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 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 字。”粽”字本作”楼”,说文新附?米部谓”楼,芦叶裹米 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意为鸟飞 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楼,角黍也。或作粽。”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 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 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春 孚雏,至復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 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楼” 一名

2、”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 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 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 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 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 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 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

3、肉、板栗、红枣、赤豆等, 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 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 ”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 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 ”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 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 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 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 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 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

4、 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 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 亚诸国。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屈原。为了不使 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 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也就是所谓的竹筒饭。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 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 ,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 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 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

5、! 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 为我国端午节食品。粽子种类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 除鲜肉粽、豆沙粽外, 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盯鸭肉盯叉烧肉、 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驰名海内外。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多为四角形,有赤豆粽、红枣 粽等品种。嘉兴粽子。浙江嘉兴粽子历史悠久, 有三角形和长方形, 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苏州粽子。苏州粽子多为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 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 特色。四川粽子。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 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独特。海南粽子。与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 翅等。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 四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山东粽子。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夹以红枣,风 味独特。台湾粽子。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