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1.1.1的变化a测试选修4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1.1.1的变化a测试选修4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1.1.1的变化a测试选修4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1.1.1的变化a测试选修4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1.1.1的变化a测试选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对应考点一反应热、皓变1 . 2020 玉溪一中上学期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一定有物质变化,不一定有能量变化B.化合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D.吸热反应不加热也可能发生解析: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变化,A错误;化合反应可能为放热反应,如此和G燃烧,也可能为 吸热反应,如C0a和C生成CO, B错误;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C错误。答案: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热量8 .当反应放热时AH>0,反应吸热时AH<0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熔与生成物

2、的总培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始解析:反应热也指反应中吸收的热量,A错;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焙与生成 物的总焙一定不同,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C3. 2020洛阳一中高二月考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解析:由于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即反应为放热反应,只有D项为放热反应。答案:D对应考点二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4. 2020 南昌二中期中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

3、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8. 灼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 Ba(0H)a* 8Hs0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解析:A项属于放热反应,C项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属于放热反应。答案:B5.(双选)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 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该现象说明了()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解析:在题目中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反应,停止加热后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生成物FeS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

4、铁和硫的总能量。答案:BC6. 2020 福建四地六校联考已知化学反应生6)+Bz(g)=2AB(g) AH=Q kJ- mol-1,其能量变 化如图所示,则Q的值正确的是()A. a-bB. aC. bD. b-a解析:AH=断键的吸热一成键的放热=a-b。答案:A5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A. HCI 的电子式:Hl: ci:*B. CK的球棍模型9c. S2的结标示意图:D. CS?的结构式:S=C=S2 .某1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Z. Fe3 CO32 SO

5、? 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10g mL溶洞HaClj溶液过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Na+,Na浓度是0.35mol/LB.溶液中只有SCU< CO32 NHJ离子C,溶液中可能含有C,一定没有Fe3+D.取原溶液少许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是否有cr3.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SO2气体通入NazSiO3溶液中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B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酸钾C向2支盛有5mL0.1mol/L

6、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力口入 2 滴 O.lmol/LCuClz 溶液和 2 滴 0.1mol/L CaCl2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KspCu(OH)2<KspCa(OH)2D向CuSCU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静置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成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 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A. AB BC a CD e D4 . CIO?和NaCIOz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由CIO?气体制取NaCIOz固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通入的空气可将发生器中产生的CIO?全部驱赶到吸收器中B.吸收器中生成NaCIOz的离子方程式为2cI

7、O2+H2O2=2CIO3+2H+O2个C,步骤a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D.工业上将CIOz气体制成NaCICh固体,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等金属B.恒温时,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 2co(g)+2NO(g)=N2(g)+2COz(g)在 298K 时能自发进行,则它的 AH<0D.在硫酸钢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过滤、洗涤,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 Ksp(BaSO4)>KsP(BaCO3)6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 BaSCUB.浓 H

8、2so4C.漂白粉D. S027 . NO?、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在石墨口附近发生氧化反应8 .该电池放电时N03向石墨口电极迁移C.石墨I附近发生的反应:3NOz+2e =NO+2NO3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02的体积比为4: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元素,如:氯、浪、碘、硫、钠、钾等元素主要 来自于海水B.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C.浙江省首条氢氧燃料电池公交线在嘉善试运行,高容量储氢材料的研制是需

9、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D.乙醇与水互溶,这与乙醇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B.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D.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10 .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W同 族,Z、Q同族,X、Y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均为0,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某几种元素组 成的两种化合物均可在一定条件下洗涤含硫的试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H2YO3<H2QO3,所以非金属性Y<QB. 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C.

10、 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D.由Z、W、Q三种元素形成的盐只有两种11 .反应Ch+2KI=2KC1+L中,氧化剂是()A. C1:B. KIC. KC1D. 1212 .下图是通过Li-CO2电化学技术实现储能系统和CO2固定策略的示意团。储能系统使用的电池组成为 钉电极/CO?饱和LiCIO4-(CH3)2SO(二甲基亚碉)电解液/锂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Li2CO3O c储能系统(可逆过程)CO2固定策略不可逆过程)2Li2CO3过程n4"+3CQ+4e- =2UOO3+C4Li"+2CO2t+ O2|+4e-15A. Li-CO2电池电解液为非水溶液B. C

11、Oz的固定中,转桐4mole生成imol气体C.钉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CO3+C - 4e =4Li+3cO2个D.通过储能系统和CO2固定策略可将C02转化为固体产物C 13.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2H4(g)+H2O(g) = C2H50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戌、势as四女发<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AH<0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i>p2>p3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上16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14.对于复分解反应X+Y>Z+W,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Z是强酸,则X和Y必有

12、一种是强酸B.若X是强酸,Y是盐,反应后可能有强酸或弱酸生成C.若Y是强碱,X是盐,则Z或W必有一种是弱碱D.若W是弱碱,Z是盐,则X和Y必有一种是强碱15.苯氧乙醇在化妆品、护肤品、疫苗及药品中发挥着防腐剂的功用,其结构为“。丁),下列有关 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氧乙醉的分子式为CgHioOzB.苯氧乙醇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而内C.苯氧乙醇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也可以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D.分子式为C8H8。2,结构中含有苯环且能与饱和NaHCCh溶液反应的物质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ZrOz是重要的耐高温材料,可用作陶瓷

13、遮光剂。天然钻英石的主要成分为ZrSiCh,另外还含有铁、铝、 铜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杂质,工业上以天然错英石为原料制备ZrO2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Fe (SCN) 3难溶于MIBK;Zr (SCN) 4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易溶于MIBK。请回答下列问题:(1)ZrSiCU错元素的化合价为H<0,高温(2) 氯化"主反应为 ZrSiCU (s) +2C (s) +4Ch (g) ZrCk (g) +SiCk (g) +2CO2 (g)氯化”过相同时间内ZrCU的产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氯化的最佳温度是程中ZrCU的产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3)写出AL0

14、3高温氯化”过程中转化为AlCb的化学方程式:(4)本流程使用NaCN除铜,若盐酸"溶解”后溶液中的c (Cu") =0.01 mohL】,当溶液中O?'开始沉淀 时,c (CN ) =o 己知 KspCu (CN) 2 =4.00x10 10(5)实验室进行萃取和“反萃取的玻璃仪器是0流程中萃取”与"反萃取”的目的是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7. PVAc是一种具有热塑性的树脂,可合成重要高分子材料M,合成路线如下:I. R,CHO+ MCH2cHO NaOH 洛/ . Ich2oh(1)标准状况下,4.48L气态燃A的质量是5.2g,则

15、A的结构简式为(2)己知A玲B为加成反应,则X的结构简式为: 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0(4) E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在E玲F玲G玲H的转化过程中,乙二醇的作用是°(7)己知M的链节中除苯环外,还含有六元环状结构,则M的结构简式为.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18.氯化铜可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用粗铜(含杂质Fe)经过系列步骤可制备氯化铜晶体(CuCI2*2H2O),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锌共热来制备C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加入试剂将CuCIz和Fe

16、Cb的混合溶液pH调至45,过滤得到纯净的CuCL溶液,应加入的试剂是(填字母编号)a CuO b NaOH c Cu2 ( OH) 2CO3 d Cu(3) CuCh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可得到CuS2H2O.蒸发过程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一.CuCl.>(aq) + 4H,0(l) 绿色蒸发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口Cu(HO)42 (aq) + 4Cr(aq)其原理是: 心L蓝色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欲使溶液由绿色变成蓝色的措施是:a: b.(4)由CuSCU溶液蒸发结晶得到CuSOa5H2O的过程中不用加入硫酸,其原因是 (用勒夏特列原理 解释).19. (6

17、分)(一)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中有广泛应用。硫原子最外层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形状是。硫与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相比,形成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大小为,从化学键角度解释其原因棉织物用氯气漂白后,加入Na2s2。3除去余氯,反应中 被氧化:若反应中生成0.2molSO42,则转移电子 mol。同温同浓度的Na2s(NH4)2SO3. NaHSO3三种溶液中式SCV)最大的是。 经测定NaHSO3溶液中c(H2SO3)c(SO32-), 5PJ NaHSCh溶液呈(填“酸或碱”)性,请结合相关方程 式解释原因 0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

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A【解析】【详解】A.HCI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没有阴阳离子,其电子式为A项错误: B.CE分子正四面体形,其中球表示原子,棍表示共价键,B项正确;C.S?-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18电子符合电子排布规律,C项正确;D. CS2分子中碳原子与2个硫原子各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D项正确。 本题选A。2. C【解析】根据信息,加入BaCh溶液,产生沉淀甲,沉淀可能是BaCCh、BaSCh至少有一种,沉淀甲中加入盐酸溶 液,还有沉淀,说明沉淀甲中含有BaSO打沉淀甲和沉淀乙的质量前后对比,说明沉淀甲中还含有BaCO3, 即原溶液中含有CO32 . SO42,根据离子共存,

19、Fe3一定不存在,根据沉淀的质量,推出n(CO32 )=0.01 mol, n(SO42 )=0.01mol,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此气体为N%,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 , n(NH4 )=0.005mol,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 A、根据电荷守恒,n(Na,)=0.035mol,原 溶液中可能含有。,因此c(Na')235moi L *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 , 故B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故C正确: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SO4?一对C厂的检验产生干扰, 故D错误。3. B【解析】【详解】A.将SO?气体

20、通入NazSiOs溶液中生成胶状沉淀说明发生反应SO2+ Na2SiO3+H2O=H2SiO3Jz+Na2SO3,根据 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酸性:H2SO3>H2SiO3,故A正确:B.淀粉遇碘变蓝,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颜色不变只能说明食盐中不含碘单质,不能证明不含碘酸 钾,故B错误:C.两支试管中c(OH)相同,且c(Ca2+)=c(Cu2+),但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说明氢氧化铜比氢氧化钙更容易 沉淀,且二者为同类型沉淀,所以KspCu(OH)2<KspCa(OH)2,故C正确;D.向CuSCU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静置上层呈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即铜离子将碘

21、 离子氧化,下层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不是氢氧化铜沉淀且无铜单质生成,说明发生反应2Cd+4 =2CuI4z+I2,故 D 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对于同种类型的沉淀(都是AB型或ABz型等),一般Ksp越小,溶解度越小,但若沉淀类型不同,不能根据 KSP判断溶解度的大小,比较(p的大小没有意义。4. B【解析】【分析】【详解】A.在CIO?发生器中一定产生CI02气体,通入空气,可以将其吹入吸收塔中进行吸收,选项A正确:B.吸收塔中加入了浓氢氧化钠溶液,显然其中的反应不可能得到氢离子,选项B错误:C.冷却结晶得到NaCIOz固体后,应该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选项C正确:D.气体的贮存和

22、运输都远比固体困难,所以将CIOZ气体制成NaCICh固体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选 项D正确。答案选B。5. C【解析】【详解】A.电解精炼铜时,在阳极上活动性比Cu强的金属,如Zn、Fe会被氧化变为Z/、Fe?+进入溶液,活动性比 Cu弱的金属Ag、Au等则沉积在阳极底部形成阳极泥,A错误;B.恒温时,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a, NaHSCU是可溶性强电解质,电离产生Na+、H SO?*,产生的 H+使溶液中c(H+)增大,导致水的电离程度减小,B错误;C.反应2co(g)+2NO(g)=Nz(g)+2CO2(g)是气体体枳减小的反应,$<(),在298K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23、说明 G=aH-TaS<0,贝IJ该反应的AH<0, C正确:D.在BaSCU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3溶液,振荡、过滤、洗涤,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沉 淀中含有BaC03,这是由于溶液中c(Ba2»c(CO32»Ksp(BaCO3),与KBaSOQ、KBaCOj的大小无关,D错 误:故合理选项是C。6. A【解析】【分析】电解质是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详解】A.BaSO,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故A选:B.浓H2s04是混合物,电解质必须是纯净物,故B不选:C.漂白粉是混合物,电解质必须是纯净物,故C不选;D.S0?溶于水生成亚硫酸

24、,亚硫酸是电解质,但SO?不是,液态SO?中只有分子,不能导电,故D不选: 故选Ao【点睛】BaS04这类化合物,虽然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完全电离,而且在熔融状态下也可以完全电离, 故BaSOa是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即必须是纯净物,所以混合物和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 不是非电解质。7. D【解析】【详解】A.石墨II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方程式为O2+2N2O5+4e=4NO3-, A错误:B.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NO3-向石墨I电极迁移,B错误;C.石墨I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Oz+NOl-e'NzOs,C错误;D.

25、负极反应式为:NO2+NO3-e-=N2O5,正极反应式为:Oz+ZNzOs+deRNO1,则放电过程中消耗相同条件 下的NO?和02的体积比为4: 1, D正确;答案选D。【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由化合价的变化推测电极产 物等,侧重于有关原理的应用的考查。8. A【解析】【分析】【详解】A. K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矿石和海水中,S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岩层中的单 质硫以及各类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石,如硫铁矿(FeSJ黄铜矿(CuFeS",石膏(CaSOa-2出0)和芒硝 (Na2so4 lOHzO)等,A 项错误:

26、B.同位素示踪法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化学反应历程,例如乙酸的酯化反应,就是通过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反 应过程是,乙酸分子竣基中的羟基与醉分子羟基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相互结合成乙酸乙酯的,B 项正确:C,氢气化学性质活泼,且在常温下是气体,因此氢的安全储运是氢能利用的一大问题,研发高容量储氢 材料是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C项正确:D.乙醉分子可以和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这使得其能够与水互溶,D项正确;答案选A。9. B【解析】【详解】A.淀粉是多糖,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A正确: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天然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了变

27、化,不具有原来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 了改变。因此鸡蛋煮熟过程是蛋白质变性,C正确;D.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 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10. C【解析】【分析】w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有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可知是Na元素,X、W同族,且X的原子序 数最小,是H元素,X、Y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均为0, Y是C元素,由上述五种元素中 的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均可在一定条件下洗涤含硫的试管,是H2O2或者CSz,故Q是S元素,Z、 Q同族,Z是O元素。【详解】A.酸性:H2YO3<H2QO3,碳酸小于亚硫

28、酸,但亚硫酸不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含氧酸,故不能得出非 金属性碳小于硫元素,故A错误:B.X与W形成的化合物是NaH,H元素没有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C.X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各类烧,只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由Z、W、Q三种元素形成的盐有Na2s。3, Na2SO4, Na2s2O3等,故D错误;故选:Ce11. A【解析】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反应物中,5属于单质,氯 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零,碘化钾中钾显+1价,碘显-1价,生成物中,氯化钾中钾为+1价,氯为;价,碘 单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零,因此反应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氯,氯气是氧化剂

29、,故选A。12. B【解析】【详解】A选项,由题目可知,LiCO?电池有活泼金属Li,故电解液为非水溶液饱和LiCICU(CWbSO(二甲基亚碉) 有机溶剂,故A正确:B选项,由题目可知,CO2的固定中的电极方粘式为:2Li2c。3 = 4Li+ 2CO2 t +O2+4e ,转移4moi生成 3moi气体,故B错误;C选项,由题目可知,钉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CO3+C-4e =4Li*+3CO2 t ,故C正确:D选项,由题目可知,C02通过储能系统和COz固定策略转化为固体产物C,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3. B【解析】【分析】A.温度升高,乙烯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

30、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烯的转化率增大:C.由图象可知a点时乙烯的转化率为20%,依据三段法进行计算并判断:D.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详解】A.温度升高,乙烯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向为放热反应,AHVO, A项正确: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烯的转化率增大,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转化率p】<p2Vp3,因此压强p1<p2Vp3, B项错误:C.由图象可知a点时乙烯的转化率为20%,那么乙烯转化了 O.2mol/LC2H4(g)+ H2O(g),C2H50H(g)始(mol/L)110转(mol/L)0.20.20.2平(mol/L)0.80.80.2c

31、(C,HsOH) 0 25平衡常数K=K=二-口 , ; 口,C项正确; c(C2H4)c(H2O) 0.8x0,8 16D.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b点温度和压强均大于a点,因此反应速率b>a,所需要的时间:a>b» D项正确;答案选B。14. B【解析】【详解】A. H2S+CuS04=CuS+H2S04o 错误:B. H2so4+2NaCl=Na2SCU+2HCl个:2HCI+FeS=FeCh+H2s 个,正确;C. Na2CO3+Ca(OH)2=CaCO3+2NaOH,错误;D. CuSO4+2NH3-H2O= Cu(0H)2+ (NHd)2S0d,错误。

32、15. B【解析】【分析】【详解】A.苯氧乙醉的不饱和度为4,则其分子式为C8H2皿2皿2。2, A正确:B.苯氧乙醇中,苯氧基上的C、。原子一定在同一平而内,非羟基0原子与2个C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内,所以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而内,B不正确:C,苯氧乙醇中的苯基可发生加成反应,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HOCH?-能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C 正确:COOHD.符合条件的有机物为G-CH2COOH、 共4种,D正确;CH3-故选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4360 360 C以前反应未达到平衡,升温过程中反应继续向正向进行,产率不断增大;360 以后反应达到平衡,由

33、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过程中平衡逆向移动,ZrCU产率又减小2AI2O34-3C高温+ 6CI2=4AICI3 + 3CO22x10 4 mol/L分液漏斗、烧杯除去铁元素杂质【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天然钻英石(ZrSiO-含有铁、铝、铜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杂质与焦炭、氯气高温氯化,主要 的反应为 ZrSiOa+2C+4cb 高温 ZrCU+SiCU+ZCO, 2AbO.+3C+6CI? 4AICI3+3CO2,同理铁、铜的氧化物, 将得到ZrCU、SiCk. AlCb. FeCh. Cu5用NaOH溶液碱浸,SiCL、AlCh溶解为硅酸钠、偏铝酸钠,ZrCU, FeCb、CuCh反应为Zr

34、 (OH) “、Fe (OH) 3、Cu (OH) 2沉淀,即为滤渣1,用盐酸将滤渣1溶解,得到 ZrCUx FeCb、CuCI2,使用NaCN除铜,滤渣2为Cu (CN) 2,向滤液加入NH&SCN与ZrC、FeCb发生配合 反应得到Fe (SCN) 3、Zr (SCN) 4,加入有机溶剂MIBK萃取,Fe (SCN)3难溶于MIBK,分液,Zr (SCN) 4在有机层,将含有Zr (SCN) 4的有机层用硫酸反萃取将Zr (SCN) 4与MIBK分离,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 ZrO2,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由于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为一2价,Si为+ 4价,可得

35、将英石(ZrSiO4)中Zr 14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2)根据图象可知ZrCL的产率在温度为360 时最高,说明“氯化”的最佳温度是360 ;根据图象可知, 在360 C以前,随着温度的升高,ZrC1的产率逐渐增大,是由于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有效 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更多的反应物发生反应变为生成物,所以ZrCU的产率逐渐增大,到360C 达到最大值,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 反应方向移动,使ZrCU的产率逐渐降低,因此温度升高,ZrCL的产率又逐渐降低。(3)AI2O3.焦炭在高温下与氯气反应产生AlCb、CO2,

36、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方程式为2Al2。3 + 3C+6cL声温 4AICI*+3CO:(4)由于 KspCu (CN) 2 = c (Cu23 -c2 (CN-) =4.00x10 10, c (Cu2*) =0.01 mol/L,当溶液中 Ci?'开始沉淀时,c (CN )-=2.00x10 4 mol/Lo fKzkJ I(5)由于萃取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所以萃取和反萃取使用的仪器有分液漏斗和烧杯; 在处理过程中Cd'与沉淀试剂形成Cu (CN) 2沉淀过滤除去,Fe3与加入的NH&SCN形成络合物Fe (SCN) 3, Zr"形

37、成Zr (SCN) 4,由于Fe (SCN) 3难溶于MIBK,而Zr (SCN) 4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MIBK, 向Fe (SCN) 3、Zr (SCN)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IBK充分振荡后,分液,可将Fe (SCN) 3分离除去,然后 向MIBK的溶液中加入硫酸进行反萃取,Zr (SCN)a进入硫酸溶液中,然后经过一系列处理,就可得到ZrO2. 所以进行萃取和反萃取目的是除去铁元素杂质。【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评价、氧化还原反应、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小的计算等,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题目信息的与相关基础知识联合分

38、析。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7. HCECHCH3COOH酯基、碳碳双键【解析】【分析】3.”标准状况下,3.36L气态燃A的质量是3.9g,则相对摩尔质量为 3.36L=26g/moI,应为HC三CH, A与22.4L/ molX反应生成B,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X为CH3coOH, X发生加聚反应生成PVAc,结构简式为4-CH-CH2-hr0-CCHy,由转化关系可知D为CH3CHO,由信息【可知E为-CHO ,由信息II可知F为,结合G的分子式可知G应为21,据此分析作答。【详解】CHlCHlCX。,在e玲F玲G玲H的转化过程中,乙二醇可保护醛基不被出还原,M为根据上述分

39、析可知,(1)标准状况下,4.48L气态燃A的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是5.2g,摩尔质量为26g/mol,所以A为乙 烘,结构简式为HC三CH:正确答案:HC三CH。(2)根据B分子结构可知,乙焕和乙酸发生加成反应,X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酯基、碳碳双键;正确答案:CHsCOOH;酯基、碳碳双键。(3)有机物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PVAc, PVAc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生成按酸盐和高分子醇,化学方程-j-CH-CH2-hro-coCH3+ n NaOH乎-十 n CH3COONaOH(4)乙焕水化制乙醛,乙醛和苯甲醛发生加成、消去反应生成有机物E,因此反应的反应

40、试剂和条件是是稀NaOH溶液/;正确答案:稀NaOH溶液/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5)根据信息H,可知芳香烯醛与乙二醇在氯化氢环境下发生反应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加热18. MnO2+4H+2Cl = MM'+C1个+2»0accCuCl;Jc Cu(H2O)-c4(C1)加水稀释 AgNCU溶液Ci?+易发生水解,加热促进水解;但硫酸不挥(6)从流程图可以看出,醛基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乙二醇的作用是保护醛基不被d还原:正 确答案:保护醛基不被Hz还原。(7)高分子醇中2个YH(OH)-CH与苯丙醛发生反应,生成六元环状结构的高分子环酷,则M的结抑制铜离子的水解,提高产品的产率发,且浓度越来越大,从而抑制水解;水不断蒸发,最终得到晶体【解析】【分析】 在加热条件下浓盐酸与二氧化钵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镒和水;调pH时不能消耗铜离子,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铜离子水解显酸性,加酸抑制水解;根据反应方程式书写,水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溶液由绿色变成蓝色,则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分析;(4)CuSO4在溶液中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水解不能完全进行。【详解】 在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