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_第1页
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_第2页
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_第3页
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_第4页
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履带吊行走时对地面坡度的相关要求1、CC1400履带吊1.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1.1.1主臂工况(详见说明书第六章641-643/P15 )和主臂超起工况(详见说明书第六章 6.8.1-6.8.2/P45)请根据下表要求进行控制(包含所有配重组合方式)主臂长度HA(m)副臂长度HI(m)最大允许爬坡角度STW(°)最大允许爬坡比STP( %1816.028.02416.628.03014.025.03614.025.04211.019.04811.019.05411.019.0608.515.0668.515.0728.515.01.1.2轻重混合工况(见说明书第六章6.5.1

2、-6.5.3/P21)和轻重混合超起工况(见说明书第六章 6.9.1-6.9.2/P49)请根据下表要求进行控制(包含所有配重组合方式)主臂长度HA(m)副臂长度HI(m)最大允许爬坡角度最大允许爬坡比STP( %STW(°)548.515.0608.515.0688.515.0728.014.0788.014.0848.014.0908.014.0968.014.01028014.01088014.0说明:上表中红色部分为超起工况下特有的臂杆组合情况下的行走坡度要求。1.1.3塔式工况(见说明书第六章6.6.1-6.6.3/P33)和塔式超起工况(见说明书第六章 6.10.1/P5

3、3)请根据下表要求进行控制(包含所有配重组合方式)主臂长度HA(m)副臂长度HI(m)最大允许爬坡角度最大允许爬坡比STP( %STW(°)241811.019.0242411.019.0243011.019.024368.515.024428.515.024485.08.824545.08.824605.08.8301811.019.0302411.019.030308.515.030368.515.030425.08.830485.08.830545.08.830603.56.1356.1361811.019.036248.515.036308.515.036365.08.836

4、425.08.836485.08.836543.56.136603.56.1匝6.142248.515.042305.08.842365.08.842425.08.842483.56.142543.56.142603.56.142203.548245.08.848305.08.848365.08.848423.56.148483.56.148543.56.148602.03.5阴2°3.554305.08.854363.56.154423.56.154483.56.154542.03.554602.03.5匹3.560303.56.160363.56.160423.56.160482

5、.03.560542.03.560602.03.5匝3.5366.1423.5483.53.5603.5巨3.572363.56.172423.5723.5723.572603.5723.5说明:上表中红色部分为超起工况下特有的臂杆组合情况下的行走坡度要求。1.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1.2.1主臂工况带载行走带载行走时必须保证路面是水平的,若路面有轻度坡度应减少相应载荷。当坡度W1 °时,负荷率应降低15%当坡度W 2°时,负荷率应降低30%1.2.2副臂工况带载行走副臂工况带载行走时,必须保证臂杆在履带的纵轴方向。当行走距离20m时,负荷率应降低25%当行走距离W 2

6、0m时,负荷率应降低1%2、CC2500履带吊2.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059-1060-008/ P17 )臂杆在吊车的轴向角度臂杆长度主臂角度副臂角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长度W 72m75°-总坡度W 10° 横坡W 3°-臂杆朝上坡方向-没有驾驶路程的限制主臂+副臂长度W 72m85°65°主臂长度 72m75°-总坡度W 5°横坡W 2°主臂+副臂长度 72m85°65°臂杆360°回转臂杆长度主臂角度副臂角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长度W 72m75

7、6;-总坡度W 3°主臂+副臂长度W 72m85°65°主臂长度72m75°-总坡度W 2°主臂+副臂长度72m85°65°2.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059-1060-008 )2.2.1带载在坡度W 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21)主臂在吊车轴向方向臂杆长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所有主臂长度< 0.3 °-没有驾驶路程的限制-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所有主臂和副臂长度主臂360 °臂杆长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所有主臂长度< 0.3 °-吊物最大起升高度为

8、20m-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所有主臂和副臂长度2.2.2带载在坡度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25)主臂360 °臂杆长度1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长度W 72m< 1 °< 2 °-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负荷率降低20%-负荷率降低30%主臂长度72m< 1 °-负荷率降低30%-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主臂和副臂360°臂杆长度1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副臂长度W 72m< 1 °< 2 °-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负荷率降低30%-负荷率降低40%主臂+副

9、臂长度W 72m< 1 °< 2 °-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负荷率降低30%-负荷率降低40%主臂+副臂长度108m< 1 °-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负荷率降低40%主臂+副臂长度108m< 1 °-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负荷率降低50%3、CC2800-1 履带吊3.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059-1060-008/P15 )臂杆在吊车的轴向方向臂杆长度主臂角度副臂角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副臂长度W 84m85°65°总坡度W 10° 横坡W 3&

10、#176;-臂杆朝上坡方向-没有驾驶路程的限制主臂+副臂长度 84m85°65°总坡度W 5°横坡W 2°臂杆360°臂杆长度主臂角度副臂角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副臂长度W 84m85°65°总坡度W 3°主臂+副臂长度84m85°65°总坡度W 2°3.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059-1060-008)3.2.1带载在坡度W 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19)主臂在吊车轴向方向臂杆长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所有主臂长度< 0.3 °-没有驾驶路程

11、的限制-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所有主臂和副臂长度主臂360 °臂杆长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所有主臂长度< 0.3 °-吊物最大起升高度为 20m-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所有主臂和副臂长度3.2.2带载在坡度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21)主臂360 °臂杆长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长度W 84m< 1 °< 2 °-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负荷率降低20%-负荷率降低30%主臂长度84m< 1 °-负荷率降低30%-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主臂和副臂360°臂杆长度允许

12、坡度限制条件主臂+副臂长度W 84m< 1 °< 2 °-最大行驶速度为0.5KM/h-负荷率降低30%-负荷率降低40%主臂+副臂长度W 72m< 1 °< 2 °-最大行驶速度为0.5KM/h-负荷率降低30%-负荷率降低40%主臂+副臂长度W 120m< 1 °-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负荷率降低40%主臂+副臂长度120m< 1 °-最大行驶速度为0.5KM/h-负荷率降低50%4、CC5800履带吊4.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part6,6.3 6.4部分/P1

13、5)臂杆在吊车的轴向方向臂杆长度主臂角度副臂角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副臂长度W 84m85°65°总坡度W 10° 横坡W 3°-臂杆朝上坡方向-没有驾驶路程的限制主臂+副臂长度 84m85°65°总坡度W 5°横坡W 2°臂杆360°臂杆长度主臂角度副臂角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副臂长度W 84m85°65°总坡度W 3°主臂+副臂长度84m85°65°总坡度W 2°4.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操作手册第六章part6 , 6.3 6.

14、4部分)当带有超起配重行走时,超起配重必须离地。因此驾驶时要时刻留心超起配重托盘与路面之间的间距。最小间距为 100mm最大间距400mm4.2.1带载在坡度W 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19)臂杆在吊车轴向方向臂杆长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所有主臂长度< 0.3 °-没有驾驶路程的限制-最大行驶速度为0.5KM/h所有主臂和副臂长度臂杆360 °臂杆长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所有主臂长度< 0.3 °-吊物最大起升高度为 20m-最大行驶速度为0.5KM/h所有主臂和副臂长度4.2.2带载在坡度0.3。的斜坡和水平地面上行走(P21)主臂360 

15、6;臂杆长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长度W 84m< 1 °< 2 °-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负荷率降低20%-负荷率降低30%主臂长度84m< 1 °-负荷率降低30%-最大行驶速度为0.5KM/h主臂和副臂360°臂杆长度允许坡度限制条件主臂+副臂长度W 84m< 1 °< 2 °-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负荷率降低30%-负荷率降低40%主臂+副臂长度W 72m< 1 °< 2 °-最大行驶速度为0.5KM/h-负荷率降低30%-负荷率降低40%主臂+副

16、臂长度W 120m< 1 °-最大行驶速度为 0.5KM/h-负荷率降低40%主臂+副臂长度 120m< 1 °-最大行驶速度为0.5KM/h-负荷率降低50%5、SCC400(履带吊5.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 (见说明书第二章(安全)P113-116)5.1.1臂杆方向与履带前后纵轴平行时脅架长S主肾角度副臂角度允许披度条件/限制HA+H1AC6665度W架方向纵向坡度W7度 并11橫向坡度茎3度-当坡度孑3度时. E配重必须朝向 坡上扌了驶HA+HiA> 66 果的度65度W,度总计 并11横向坡度呈2度5.1.2臂杆任意方向时臂架长度生臂角度副臂

17、角度允许坡度条件F限制HA+H1A茎启6来85 a65度W3度总计HA+HiA>66 米85度65度茎2度总计*注:1)必须将主臂的角度设置为表格中规定的角度。必须将副臂的角度设置为表格中规定的角度;2)在坡上行驶时,臂架角度85度是指与底盘之间的角度。当坡度3度时,后配重必须朝向坡上行驶。5.2带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说明书第二章(安全)P113-116)当带有超起配重行走时,超起配重必须离地。因此驾驶时要时刻留心超起配重托盘与路面之间的间距。最小间距为100mm最大间距400mm5.2.1带载在W 0.57。的斜坡上行走1)臂杆纵向于履带架时痔架长度允许坡度条件/限制HA总长度茎

18、0”刃度-没有对驾驶路程的限制-最大驾驶速度是0.4千粗小时HA+H1A总枪穴2)臂杆在任意方向时臂架长度允许坡度条件,限制HA总长度0,57 度- 负载高度最大20米- 最大驾驶速度是0.4千妆小时HA+H1A总长度5.2.2带载在 0.57。的斜坡上行走(臂杆非纵向于履带架)1)主臂工况,主臂在任意方向时臂架长度允许坡度条件/限制HA茎66米ft- 最大行走速度建0 4咪小时- 减少20%的提升能力勺度-最大行定速度是0 4千米/小时- 减少30%的提升能力HAA66 米苍1 «- 最大行走速®是04千米丿小时- 诚少30%的提升能力2)塔式工况,主臂、畐寸臂在任意方向时设备允许坡度条件”限制HA-HiAW66 来茎1应- 最大行走速ffitt 0.4千米f小时- 减少30%的捉升能力W2度-最大行走速度是0.4千米小时W 减少4C%的提升能力HAHiA105 来茎1度- 最大行走速度是0.4千米"卜时- 减少40%的提升能力HA+HiA>105 米茎1度-最大厅走速度是CU咪/小时- 减少50%的提升能力6、SCC630履带吊6.1空载行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见说明书操作说明P68)SCC6300履带起重机的爬坡能力为15%,即在带24m基本臂空载的情况下,起重机可以爬上8.5。的斜坡(注:爬坡时臂杆扬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