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精密测量 if J严P1 I -f rTr *I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湖北.武汉二0 0九年月日J40无砟轨道平面精密测量网一般分三级控制,即 CPI、CPII、CP山。CPI、CPII为GPS空制测量点,由设计单位布点测量,施工单位复测,采用Leica或Trimb GPS接收机按照相应等级作业即可完成。CPIII测量才是正真意义上的“精测”,CP山精测网是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而从德国引进的,其测量精度高、外业数据采集量大、网形结构规则、平差计算量大等特点决定了其测量方法和平差模型都完全不同与传统控制测量,需要人员、仪器、CPIII标志元器件及相关软件的成龙配套,同时注
2、重细节才有可能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CPIII测量将会失败。CPHI测量网形称为自由设站边角交汇网,起闭于 手-0円ihCPI或CPII,如下图:二 X*r吕 ouni 厂'CP IICP山 测量必需的主要设备有:测量机器人(全自动自能型全站仪)电子水平仪、PDA手簿、精加工CPIII标志元器件、CP山精密棱镜以及CPIII数据采集软件和数据后处理软件。目前适合 CP山 测量的测量机器人主要有瑞士 LeicaTCA2003 TCRP1201+ TrimbS8;电子水平仪有 LeicaDNA03Dini12 ;软件有西南交大DMS DAS软件和铁三院CPIII软件;标志元器件有平插
3、口型和球棱镜型,CP山 标志的使用一般由业主或咨询统一确定,条线上CPIII标志必须统一。CP HI平面测量组至少需要一名测量工程师和三名熟练测量工,相互间密切配合,一般在夜晚作业,完成一个测站的测量时间约30mi n, 天正常作业(没有任何外界干扰)效率约为 8001000米。高程需配备 3 名测量技 术人员,一天(白天作业)正常作业效率约为 15001800米。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框架控制网 CP0控制整个线路的基本走向, 埋深较深(一般是钻孔埋桩),点间距 50km,CPI 的控制基准。2.1.2 基础平面控制网 CPI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在勘测阶段按
4、静态GPS相对定位原理建立。2.1.3 线路平面控制网CPU为勘测和线下工程施工提供坐标基准。可用GPS测量或常规导线测量在勘测阶段建立。2.1.4 轨道控制网CPH为无砟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三维基准。在线下工程完工后测设。2.1.5 精密水准测量CPIII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测量中,用于测量轨道控制网 各标志点高程的等级水准测量,其精度介于二等和三等水准测量之间,偶 然中误差为 2mm/km。2.1.6 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 s)预制轨道板通过水泥沥青砂浆调整层,铺设在现场浇筑的具有凸形挡 台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并适应 ZP W-200(轨道电路的单元轨道板无砟轨道
5、结构形式。2.1.7 CRTSU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I s)预制轨道板通过水泥沥青砂浆调整层,铺设在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支承层或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并适应 ZP W-2000轨道电路的连续轨道板无砟轨道结构形式。2.1.8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3 b)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组装成轨排,以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将轨枕浇入均匀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并适应 ZP W-2OO0轨道电路的无砟轨道结构形式。2.1.9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 b)以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通过机械振动法嵌入均匀 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并适应ZPW-200(轨道电路的无砟轨道结构
6、形式。2.1.10 自由设站后方交会在靠近线路中线位置架设全站仪, 测量线路两侧多对轨道控制网 CPIII控制点的角度和距离,以确定仪器中心点的平面和高程位置的测量方法。2.2 符 号0.5 、1、2全站仪一一全站仪测角精度等级DS05、 DS1、DS3水准仪精度等级D水平距离 mD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ma方位角中误差W三角形角度闭合差或水准路线的环闭合差卩一一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L测段长或环线周长Mt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W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R地球平均曲率半径P观测量的权S斜边长度H平均高程H高差n测段数; 测段往返高测差不符值。3 CPI 、
7、CPII 及高程控制网复测3.1 准备工作3.1.1 资料准备:项目上场后,应立即组织交接桩和复测。交接桩一般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加,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 位现场进行桩橛点交,同时进行线下工程测量成果资料的移交,并签订交 接桩协议书。交接协议书一式三份,应附有交桩资料详细清单,清单中应 分类说明交桩点号明细、等级、坐标(投影带、投影面等)和高程系统等。设计单位提交的测量成果应包括:1)CPI、CPII 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点之记;2)平面和高程控制桩点。3)线路平纵断面资料,线路平纵曲线参数。3.1.2 完成测量成果交接后,应及时复测及加密线下平面、高程控制 点并提交复
8、测成果报告。复测前应先编写复测技术设计书(复测方案), 并报监理单位审批,按照批准的复测设计书组织复测。3.1.3 人员、仪器准备:复测人员、使用的仪器应符合相关规定。主要 测量人员应具备测量资格证,测量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并附有效检定证 书复印件。3.1.4 CP I、CPII控制点GPS复测应符合现行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范的规定,CPI复测采用B级精度(必须采用双频机),静态 作业模式;CPII复测采用C级精度,静态作业模式。二等水准点复测的精 度和要求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的规定, 采用电子水平仪进行。增补、加密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时,测量方法
9、和测量 精度应与设计控制网要求相同。3.1.5复测时先进行外业 GPS测量网形构网设计、联测点尽量与设计保持相同。第一步首先复测 CPI控制点,与CPO联测,以CPO控制CPI。第二步复测CPII,与管段内所有CPI联测,以CPI控制CPII。3.1.6复测数据处理平差计算前应对起算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宜使用 原网起算点。CPI以CPO作为约束起算点,CPII以所有稳定的CPI作为约 束起算点。复测成果与设计成果的不符值在限差范围内时应采用设计成果, 不符时应重新测量,当确认设计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向监 理、设计单位书面报告,协商解决。3.1.7标段分段复测时,搭接处选取的相邻共用
10、平面控制点一般应不少于2个,坐标换带时应不少于4个;高程搭接应不少于一个共用水准点, 并与相邻标段签订书面共用桩协议。3.2 CPI、CPII平面控制网复测3.2.1 CPI复测采用双频GP接收机,静态测量方法进行,控制网的复测及成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复测约束平差结果与设计成果比较应满足表3.2.1的要求。表3.2.1 基础控制网CPI复测的限差要求边长相对误差同精度复测的X、Y坐标差值(mm)1/130000202当复测结果与原成果较差满足表3.2.1要求时使用原测成果。超限时,应重测相关基线,重新平差计算后采用新坐标成果(与设计、监理沟通)。322 CP n的复测应采用设计测量成果的测
11、量方法进行,控制网的复测成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GP方法复测CPn时,复测后的约束平差结果与原成果比较应满足表3.2.2-1的要求。表3.2.2-1 采用GPS方法复测线路控制网 CPn的限差要求边长相对误差X、丫坐标差值(mm)1/80000152 CPII复测一般不建议采用导线进行,当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复测CPII时,满足相应等级精度规定后,应进行水平角、边长较差的分析比较,较 差应满足表322-2的要求。表3.2.2-2采用导线方法复测线路控制网CPn的限差要求等级控制点水平角较差()测距边长较差(mm三等< 3.6W 2j2mD注:mD =( a+bx D),为仪器标称精度
12、。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一一测距边长度(km3当复测后的平差成果与原成果比较满足表3.2.2-1或322-2的要求时使用原测成果。超限时应重测相关边、角或基线,并重新进行平差计算 后采用新坐标成果(与设计、监理沟通)。3.3高程控制网复测3.3.1高程控制网复测应采用与设计相同的测量精度和方法。一般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施测,高程复测限差应满足表3.3.1的要求。表3.3.1水准点复测限差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m往返不符值或闭合差(mm复测较差(mm二等1.04Jl6/l注:L为测段长度,单位以千米计。3.3.2 当复测成果满足表 3.3.
13、1 要求时使用原设计成果。 测段高差超 限时应进行重测,确认点位有垂直位移时,重新进行平差计算,采用新成 果(与设计、监理)。3.3.3 如设计成果沿线布设有深埋水准点,水准测量必须与深埋水准点联 测,以深埋水准点作为控制基准。3.4 复测成果整理3.4.1 复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复测成果报告。复测成果报告应包括复 测的技术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测量人员、设备、测量方法、起算数据稳定性的检验分析、内业计算以及超限原因分析和成果取用等内容。3.4.2完成复测后应提交以下复测成果:精测网复测技术设计书(包括平面和高程技术设计书); 精测网复测报告,复测报告内容应包括:任务依据、技术标准、测量日期、作
14、业方法、人员设备、数据处理方法、控制网测量精度、复测点现状分析、复测资料尚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复测结论等。(b)闭合环闭合情况及精度统计。(C)起算点的点号、坐标,起算点稳定性分析。(d) 平面控制网坐标成果,包括点号、平面坐标、坐标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点对的坐标方位角及精度、平面边长及精度、复测基线、坐标成果和设计成果的比较。(e) 高程控制网高差成果,包括点号、距离、往返测高差、往返测不符值、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复测高差和设计高差的成果比较。(f) GPS水准仪等设备的鉴定证书。主要测量人员资格证书。施测单位的测绘资质证书。复测报告的附件:a)报告;平面:控制网图、基线报告、闭合环报告、约
15、束和无约束平差高程:水准测量线路示意图、水准测量原始观测数据;GPS测量和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手簿。3.5 注意事项3.5.1 CP I、CPU GPS复测坐标推算不能单点推算,以避免误差放大。3.5.2数据处理应先采用LGO或 TGO等随机商业软件进行基线处理,得到基线文件后,再采用COSA GP平差软件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和二维约束平差,进行二维约束平差时,固定已知点点位分布要均匀且稳定性良好。3.5.3 坐标投影换带进行坐标转换时,应采用专用软件 Geotrans 进行, 要注意大地高(参考椭球面)与水准高(似大地水准面)两个高程系统之 间的高程异常值,以减小投影变形。4轨道控制网CP HI
16、控制测量4.1 准备工作4.1.1 CP m平面控制网测量前,首先应对线下 CPI、CPII及二等水准点进行全面复测,确保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等基础资料准确无误;同时应确保 线路两侧50m范围内CPU控制点的密度达到500m-600n一个,高程控制点线 路两侧50m范围内的密度达到2000n左右一个,否则应同精度加密。4.1.2 CPII的加密:路基地段埋设于路基两侧稳固且不易破坏处,桥梁、隧道地段埋设于水沟电缆槽顶面。路基、桥梁的地段采用GPS按C级精度加密;隧道洞内采用导线网按四等导线精度施测。长度大于1000n的隧道洞内没有布设CRI控制网,在隧道贯通后,无砟 轨道铺轨前应对隧道贯通精度进行
17、检查,满足技术要求后再铺设无砟轨道; 因此,在CPm平面控制网测量前,应先施测洞内 CPU平面控制网,然后再 开展CPm控制网测量。1、隧道贯通后进行CPII控制桩测量时,CPU控制网测量只能采用导 线网测量,导线附合于隧道两端的CPI控制点上,边长以600800m为宜,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控制网级别附合长度 (km)边长 (m)测距 中误差(mm)测角 中误差()相邻点位 坐标中误 差(mm)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限差方位角 闭合差 限差 ()对应导线 等级CPU< 460080052.5101/40 000± n四等表1CPU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2、CPU导线控制
18、点的定位精度要求见表 2。CPU导线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mm表2控制点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相对点位精度CP U15103、CPU采用导线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 导线测量应起闭于隧道洞口两端的 CPI控制点上,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T、2mm+2ppr的全站仪施测。(2)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表 3的规定。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 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较差冋一方向 各测回间较差CPnDJ1469 6DJ2681392测回。(3)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各项限差应满足表4的要求。1km时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精度 等级测距中误差(mm)同一测回各次
19、读数 互差(mm)测回间读 数较差(mm)往返测平距 较差I<5572mDn5101015注:mD =(a+b x D),为仪器标称精度。 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 测距边长度(km) 电磁波测距仪的测距精度划分标准为:测距长度为I 级:|mD|w 5 mmn 级:5 mm <|mD| < 10 mm4、CPU导线应在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法进行计算。 建议采用COS进行数据处理。4.1.3 CP m测量标志的加工和安装精度:表4.1.4 轨道控制网CPm控制测量使用的配件加工和安装精度要求CPm
20、测量标志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重复性安装误差互换性安装误差精度指标± 0.01mn± 0.05mm± 0.3mm± 0.3mmX、丫、H三方向的误差应均小于±注:1 cpm测量标志应满足“铁建设 200880号”文的相关要求。2 CP m测量标志重复性安装误差和互换性安装误差,指的是0.3mmo4.1.4 CP m控制点埋设和编号:(1)路基地段cpm点沿线路布置在路基两侧 CP山 辅助立柱上,辅助立柱设置在接触网基础上并通过钢筋连接;桥梁地段设置固定支座端防 撞墙两侧;隧道设置于隧道二衬侧壁上。具体见后附图。(2) cpm点沿线路纵向间距宜为 6
21、0m左右(接触网杆间距)、横向间距不超过结构宽度,点位纵向里程差不大于 1m各CPH控制点应设于设计轨道顶面以上30cm的地方并应大致等高。(3)cpm点的预埋件要求埋设稳固;预埋件埋设于接触网基础顶面时保证其铅垂(球棱镜型);预埋件横向埋设时应使预埋件水平埋设(插销型)。(4)CPIII点的编号:点号一般由6位数字组成,前三位数字表示CPIII点所在里程的整公里数,第四位是“ 3”,表示是CP山等级点,后两位数字表示点的顺序号。点的顺序号为单数表示里程增加方向左线一侧的点,点的顺序号为偶数表示里程增加方向右线一侧的点。按60米间距一对点计算,一公里范围内点数在32个36个范围内。女口:点号为
22、258307表示线路里程为258公里至259公里区间的CPIII点第07号,位于里程增加方向左线一侧。里程数不足百公里时,在前面用“ 0”填充。每一对标识,允许的最大里程差为1米。设标时,在墙体或杆柱上用红油漆标注点号,字体大小不小于6cm 便于点的寻找。自由设站点编号按“ Z258001、Z258002 -. ”沿线路里程增加方向编号。4.1.5 CP m控制网测量设备的配置和精度:仪器类型相关要求备注全站仪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 ppmTCA2003 TCRP1201+ TrimbS8反射镜重复性和各标志点间互换性安装误差X、Y、H均不大于0.3mm金属框
23、精密棱镜温度计测量精度应不低于±0.5 C气压计测量精度应不低于± 5pa水准仪每公里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中数测量的中误差不大于±1mm/kmDNA03 Dini12水准标尺整体因瓦水准标尺2米条码尺表4.1.6-1轨道控制网CPm控制测量使用仪器精度要求表4.1.6-2轨道控制网CPm控制测量使用的配件加工和安装精度要求cpm测量标志互换性安装误差备注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 I重复性安装误差精度指标± 0.01mm士 0.05mm± 0.3mm± 0.3mm平插口型、球棱镜型注:1 CPm测量标志应满足“铁建设 200880号”文的相关要
24、求。2 CP m测量标志重复性安装误差和互换性安装误差,指的是X、丫、H三方向的误差应均小于士0.3mmoCP山 测量应使用原装木质脚架,水准测量使用的尺垫重量应不低于3kgo控制全站仪自动观测的测量软件和用于 CPn网内业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的数据处理软件应经过铁道部组织的鉴定与审批。4.1.6 CP m控制网区段的划分和区段之间的连接:1 cm网的区段指在上一级控制网点(CPI或CPII)约束下进行平差计算的era网段落。2 cpm网(包括平面网和高程网)可分区段分别进行观测和平差计算,区段的长度一般不宜低于4km3 CPm平面网区段的两端应起止在上一级控制网点 (CPI或CPU)上,必须有
25、连续的三个自由测站与上一级控制网点联测。4 CPm高程网每一区段联测上一级水准点的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且CPm高程网区段的两端应起止于上二等水准基点。5 cpm网区段与区段之间,要求重叠测量四对(8个)CPm点;重叠地段必须用同一个高等级控制点(CPI或CPII)约束,两区段各自平差后的公共点X、Y、H坐标较差应小于士 2mm勺要求;在达到上述要求后,前一区段CPm网的平差结果不变(作为约束点),后一区段的CPH网要再次平差,再次平差时除要约束本区段的上一级控制网点外( CPI或CPII点),还要约束前一区段中8个公共点。4.2 CP m平面控制测量421 CP m平面控制网在施测前,应进行详
26、细的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方案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CPm点的埋设与编号设计、与上一级控制点的联测方案设计、CPm观测网形设计、测量方法与精度设计、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其周期检定计划、内业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人员组织计划、应提交的成果资料清单和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等。422 CP m平面控制网观测前的准备工作:CPm点的埋设与编号,全站仪、棱镜、木质脚架、温度计、气压计、外业采集软件等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准备,人员的组织与分工,内业数据处理软件的准备与培训等。保证一名外业数据采集负责人,一名专业工程师负责数据处理和成果整理。4.2.3 CP m平面控制网的外业观测采用全站仪自由测站边角
27、交会的测量方法。观测时,从区段的一端依次观测至区段的另一端。4.2.4 CP山测量按120m间距自由设站,每一测站应观测 6对CPm控制点、每一个CPH点必须保证有三个方向和三个距离的交会。设站尽量靠近线路中心,保持CP山 网形规则,并就近联测CPI或CPII ,联测长度要严格控制基座对中精度,脚应控制在 150 米之内。联测 CPI、 CPII 时,架尽量架低。4.2.5 CP m平面网水平方向观测每设站CPIII 控制点采用多测回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同一设站的所以有 CPIII控制点要求一次完成观测(不建议采用分组观测);426 CP m平面网的水平方向观测的技术要求:表426水平方向观测
28、的技术要求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 数半测回归 零差同一测回各方向2C互差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2C误差CRn05369 ”6w± 15T469 ”6w± 15427 CP m平面网的距离测量:era控制点的距离测量与全圆方向观测同时进行;距离测量采用多测回距离观测,方向观测时,盘左和盘右分 别对同一 CPH点进行距离测量,盘左和盘右距离测量的平均值为一测回的距离测量值;距离测量的测回数与水平方向相同,各测回间距离较差W1.5mm428 CP m平面网外业观测细节:1测量前应仔细检校全站仪,对 CP山 棱镜、标志插件利用全站仪仔 细挑选,满足可重复精度方可使用,具体方法是固
29、定棱镜选插杆,固定插 杆选棱镜,挑选好后对应编号,妥善保管,严防变形。2每个自由测站测量前,均应量测温度和气压,并实时输入全站仪对距离进行气象改正。温度和气压量测误差应分别不大于0.5 C和50Pa。3自由测站附近有CPI或CPU时应进行联测,每个 CPI或CPU被联测的方向、距离数为三个。4平面观测时间宜安排在晚上或阴天进行。晚间观测时应注意视线方向不能有强光直射。自由测站附近不能有震动等外界干扰。5置于CPm控制点的棱镜杆与预埋件连接应保证两者完全套合。全站仪架设稳固,确保棱镜在棱镜杆上安装到位并正对全站仪,夜间湿气过大时,利用镜头纸擦拭干净,保持棱镜清洁。6外业测量前,按下表428格式填
30、写CPIII平面控制测量自由测站测量记录表。表4.2.8 CP山平面控制测量自由测站测量记录表线段第页共页429 CP m平面网外业观测成果质量评定与检核的内容包括:半测回 归零差、同一测回各方向2C较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互差、 同一 era点各测回距离较差、由相邻测站测量的观测值计算的相邻 cm点横向和纵向距离的相对闭合差等的检核。(见表 426、表427 )。4.2.10数据分析与检核:1 外业观测的半测回归零差、同一测回各方向 2C 互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和同一CPn点各测回距离较差的测站数据超过表4.2.6 和第 4.2.7 条的要求时,应重测该测站。2当由
31、相邻测站测量的观测值计算的相邻 era点横向和纵向距离的相对闭合差,分别超过 1/5200 和 1/9000 时,则相邻测站的观测数据都应该 重测。3在CRn平面网复测时,两次测量联测上一级控制点(CPI、CPII)的方法和数量必须相同,重复测量 CPn点坐标较差大于士 3mm时,应补测或重测。4数据处理时,首先重点关注CPn自由网平差结果,当各cpm点的方向改正数应超过士 3.5 或各cpm点的距离改正数超过士 1.0mm均应补测或重测;若验后单位权中误差超过士1.8 ,则首先应重测区段内方向或 距离改正数较大的测站。5当CPn自由网平差结果满足表4.1.2中的限差要求后,说明CPIII自由
32、网满足精度( CPIII 测量本身没问题)。但约束联测的上一级控制点(CPI、CPII)坐标平差后,相邻CPn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超过表 4.1.2的限差要求时,应检测一级控制点( CPI、 CPII )的稳定性和精度。若上一级控制点的稳定性欠佳或原测量精度未能满足CPU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则该控制点不能作为era平面网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予以剔除。当确认上一级 控制点的稳定性欠佳、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由 设计单位对上一级控制点的成果进行改正。4.2.11当区段跨越投影带边缘时,则该区段的CPn平面网应在两侧的投影带中分别进行约束平差,并提交左右投影带中两套CRn平面网的坐标成
33、果。两套坐标成果均应满足表 4.1.2的精度要求。用于约束该区段 CPn平面网的CPU点也应有左右投影带中的两套坐标(可通过专用的坐标换带 计算公式进行换带计算Geotrans软件)。4.2.12 CPn平面网的平差计算取位:表4.2.12CRn平面网平差计算取位的规定等级水平方向观 测值()水平距离观 测值(mm方向改正数 ()距离改正数(mm点位中误差(mm点位坐标(mmCPn平面网0.10.10.010.010.010.14.2.13 CP n平面网测量成果的整理:1 CPH平面网测量任务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技术总结。技术总结应对CPH平面网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标准执行情况、完成质量和主要技
34、术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技术总结应由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名, 方可上交。2经测量单位检查验收和审核后的 CPn平面控制网成果,应按区段进行资料整理、装订成册、编制目录和开列清单,并把整理后的资料上交给 有关资料审查和管理部门。3 CPn平面网测量和数据处理后,提交下列成果资料:技术方案设计书;各区段era平面控制网示意图;各区段全站仪外业观测的原始数据文件电子文本;各区段CPH平面控制网约束平差的原始资料;各区段CPH平面控制网CPH点坐标平差成果表;智能型全站仪的检定资料;技术总结报告。4.3 CP m高程控制测量431 CP m高程控制网在施测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方案设计。技术
35、方案设计的内容应包括:CPm点的埋设方案与编号设计、与上一级水准点 的联测方案设计、水准路线设计、测量方法与精度设计、所需要的仪器设 备及其周期检定计划、内业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人员组织计划、应提交的 成果资料清单和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等。4.3.2 CP编号,水准仪、m高程控制网观测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CPm点的埋设与水准尺、尺垫、木质脚架等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准备,人员的组织与分工,内业数据处理软件的培训等。4.3.3 CPm高程控制网的外业观测,应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cpm点与上一级水准点的联测应采用独立往返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 行。4.3.4 CP m点与CPm点之
36、间的水准路线,采用闭合环法或中视法,线路示意图如下:。1(一P1P . 甲r160mA < c)< (j) <)威)崛右4_©CP3-2CP3-4CP3-6CP3-8CP3-10CP3-12CP3-14CP3-1CP3-3CP3-5CP3-7CP3-9CP3-11CP3-13*&CP3-29CP3-31CP3-33OCP3-30CP3-32CP3-34CP山 高程测量闭合环法线路图lol二等水准点前视*中视联测线1*1仪器摆站点CPffi水准点采用闭合环法测量时,可单程测量,在第一个闭合环时要变动仪器高。采用中视法测量时,必须往返测,往测奇数站观测顺序为:后
37、前前后,偶 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观测顺序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CPIII高程测量起闭于高等级二等水准点,闭合长度一般为2Km435 CP m高程网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表4.3.5 CP m高程网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水准测量等级附合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精密水准< 2DS1因瓦往返单程4.3.6 CP m高程网水准路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6的规定。表4.3.6 CP m高程网水准路线的主要技术标准水准测量等级限差(m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 计差(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高差之 差附合路线或环线 闭合差精密水准W&
38、#177; 4±± 8<T±航4.3.7 CP m高程网水准测量测站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3.7 CP m高程网水准测量测站的主要技术标准水准测量等级前后视距差(m)视线高度(m两次读数之差(mm两次读数所测高 差之差(mm精密水准<± 2> 0.3<± 0.5<± 0.7438当桥面与地面间高差大于3m地面上水准点高程无法直接传递到桥面CPn点上时,选择桥面与地面间高差较小的地方进行 CPn点高程上桥测量。高程上桥测量可采用悬挂铟钢带尺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悬挂铟钢带尺水准测量进行高程上桥测量的高
39、差,应进行水准尺零点差改 正、温度改正、铟钢带尺的尺长改正。当高程上桥测量困难时,可采用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采用同一个对 中杆)的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与几何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中间 设站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就是在没有仪器高和棱镜高量取误差的情况下,求出点A和点B的高差。其测量原理,见下图438所示:图4.3.8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示意图439中间设站三角高程测量应满足表 439的主要技术要求。采用该方法传递高程时,前后视必须使用同一个棱镜,且观测过程必须确保棱镜 高度不变。仪器到棱镜的距离宜小于 30m最大不应超过50m仪器到前视棱镜和后视棱镜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一般
40、差值不宜超过5m垂直角应小于 28 °观测时,要准确测量温度、气压值,以便进行边长改正。表4.3.9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的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垂直角测量距离测量测回 数两次读数 差测回间指标差互差 测回 差测回 数每测回读数次 数四次读数差mm测回差mm4W± 4.0<± 5.0<± 5.044<± 3.0<± 5.04310 CP m高程网外业观测细节要求:1晴天观测时,应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应使用尺撑,使水准尺上的气泡居中和水准尺竖直。2各测段的一组往返测宜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4.3.11
41、CP m高程网外业观测成果的质量评定与检核的内容包括:测站数据检核、水准路线数据检核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的计算, 当cpm水准网的环数超过20个时还要进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 的计算。4.3.12数据处理与检核:1当CPm高程网水准测量的测站数据质量超过表 437的要求时,该测站的数据重测。2当CPm高程网水准路线的限差超过表 436的要求时,该水准路线的数据重测。3当根据水准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计算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超限时,首先应对往返测高差较差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当根据闭 合环闭合差计算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全中误差超限时,首先应对闭合 差较大的闭合路线进行
42、重测,重测后若 M和MV仍超限,则整个CPH高程网水准测量的数据都应该重测。4在CPH高程网复测时,若建网测量和复测联测上一级水准点的方法和数量相同,则约束平差后两次测量 CRn点高程的较差,应不大于士 3mm否则复测的CRn高程网数据应补测或重测。4313 CP n高程网内业平差计算和基础控制资料:1 CPn高程网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数据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内业平差计算。2 CPn高程网采用约束联测的上一级水准点高程的方法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单位权中误差,应该满足表4.1.3中MA的限 差要求。3若通过CPn点联测的两上一级水准点的高差与原高差比较,超过表 4.3.6中检测
43、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的允许限差,而本次联测的所有闭合环闭合差又满足表436中闭合差的允许限差时,应检测上一级水准点的稳定性 和精度;若上一级水准点的稳定性欠佳或原高差精度未能满足二等水准测 量的精度要求,则该水准点不能作为 CPn高程网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当确认设计单位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由设 计单位对上一级水准点的成果进行改正。4.1.14 CPH高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取位:表4.3.14 精密水准测量计算取位的规定等级往(返)测距 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 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 总和(mn)往返测高差 中数(mm高程(mm精密水准0.010.10
44、.010.010.010.14.3.15 CP n高程网测量成果的整理与提交:1、CPn高程控制网测量任务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技术总结。技术总结应对CPH高程网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标准执行情况、 技术方案、作业方法、 技术的应用、完成质量和主要技术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它是与CPn高程制网成果有直接关系的技术性文件,是永久保存的重要技术档 案。技术总结应由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名,方可上交。2、经过测量单位检查验收和审核后的 CRn高程网成果,应按区段进行资料整理、装订成册、编制目录和开列清单,并把整理后的资料上交给资 料审查和管理部门。3、CRn高程网测量和数据处理后,应该提交的资料包
45、括:1)技术方案设计书;2)各区段水准路线示意图;3)各区段电子水准仪外业观测的原始数据文件电子文本;4)测段往返测高差统计表及其 M的计算结果;5)6)各区段水准路线约束平差的原始资料;7)各区段CRn点高程平差成果表;8)水准仪和水准尺的检定资料;9)技术总结报告。各区段水准路线闭合差统计表及其 MW 勺计算结果;4.3 CPIII 测量质量控制4.3.1 CPIII 测量标志的精加工精度和重复互换性,必须经过检测,达到重 复互换精度。4.3.2 CPIII 点位埋设要控制沉降变形和位移, CPIII 点位必须埋设稳固、 点位间隔均匀,测量前必须经过沉降评估,水平埋设时必须保证预埋件水 平
46、,垂直埋设时必须保证预埋件垂直。预埋件孔口必须保持表面平整、清 洁,并采用塑料塞封堵保护孔口。433仪器使用前必须检定,且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自检和 ATR功能校准。4.3.4 外业观测数据采集质量控制,注意必须进行温度、气压改正,最好 夜间测量。仪器正常采集数据时,避免车辆、行人、强光、振动等外界干 扰。4.3.4 内业数据处理,软件必须采用经过部级鉴定软件,首先关注闭合环,般不超过1mm在关注自由网平差结果,相邻点位检精度不超过 1mm重 点关注约束网平差结果,相邻点位检精度不超过 1mm否则必须重测。425总之,CP III测量必须注意细节,同时要考虑人员、设备、标志的相互配套。5无砟轨道(
47、CRTS型双块式)精调测量质量控制5.1 准备工作检查5.1.1 线路设计资料复核检查: 仔细核对线路参数(左右线平曲线、 竖曲线、 超高、长短链、坐标分带)和CP山控制点,特别注意竖曲线边坡点的输入, 竖曲线必须前后跨越一个变坡点(保证竖曲线完整),资料检查无误后输 入计算机。5.1.2 对控制点进行检核,确保控制点(平面 坐标和高程)正确无误,检查控制点是否被破坏。5.1.3螺杆调节器的功能与润滑,扳手操作正常。5.1.4粗调精度在i5mm以保证将多数点的放 样偏差控制在2mm以内。5.1.5全站仪和精调机仪器正常,进行如下检查:自由设站精度W 1mm。全站仪与精调小车的通讯是否全站仪和精
48、调机检查:全站仪水平角、竖直角检查(偏差W 3),ATR 照准功能是否准确、 畅通。每次精调前, 小车都必须进行自检, 超高地段单轮 (活新购精调小车还应采用标定尺配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精调小车检查: 动端)置于高轨端。 进行标定。选配精密测量棱镜、棱镜插杆应仔细挑选,满足可重复精度。配备空 盒气压计,进行温度气压改正。5.2测量误差控制措施 521选用高精度全站仪(LeicaTCRP1201+、TCA2003),并定期检定。5.2.2 测量时棱镜要正对全站仪,采集数据时小车要停稳,全站仪采用精确 模式,测量时尽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小车棱镜应高于轨面一定距离, 般高于轨面 0.3m。5.2.3恶劣天气条件下禁止作业,一般中午 11 点到下午 3 点之间避免测量作业。5.2.4利用小车对轨道进行精调时,需要反复对轨道调整 3次或以上,目标距 离对无碴轨道测量控制在 60-80米,测量条件较差时,进行测量或者根据具 体环境缩短目标距(建议 50-60m)。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粘胶雪尼尔纱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政策试题及答案
- 化学中常见现象解释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西百色干部学院招聘教研人员真题
- 中国班锣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乐理知识点解析试题及答案
- 中国激光干涉测试仪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4年嘉兴市新韦进出口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中国汽车高强度紧固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年土木工程师考试考点试题及答案
- 优秀病例演讲比赛PPT
- 吉林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 最新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 公司员工基本礼仪培训ppt完整版课件
- 电气炉焊接工艺的自动化控制线设计
- 剪式汽车举升机设计说明
- 工程项目综合应急预案(通用版)
-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设计与仿真
-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附表
- 城市桥梁工程竣工验收
- NB_T 10393-2020《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_(高清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