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发热概述一、发热概述 1 1、定义、定义体温调节中枢受致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源作用,或体温热源作用,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发热。发热发热可见于各种全身性和局部性感染以及许可见于各种全身性和局部性感染以及许多非感染性疾病;多非感染性疾病;内科急诊中最常见的症状内科急诊中最常见的症状3正常体温正常体温36363737,口腔温度,口腔温度36.336.337.237.2,腋,腋下温度比口腔低下温度比口腔低0.20.20.4 0.4 生理变异生理变异 2424小时波动小时波动1 1
2、 下午高于早晨下午高于早晨剧烈运动、劳动、进餐后剧烈运动、劳动、进餐后月经前及妊娠期月经前及妊娠期青壮年高于老年人;小儿高于成年人青壮年高于老年人;小儿高于成年人高温环境、情绪激动高温环境、情绪激动2 2、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异、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异43 3、致热源、致热源外源性致热源: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5(1 1)外源性致热源的)外源性致热源的发热机制发热机制 多为大分子物质,一般不能直接作用多为大分子物质,一般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但能刺激和激活主要于体温调节中枢,但能刺激和激活主要存在于白细胞、单核细胞和组织吞噬细存在于白细胞、单核细胞和组织吞噬细胞内的胞内的内源
3、性致热源前体内源性致热源前体,短期内合成,短期内合成新的新的mRNAmRNA和致热源,提高体温调节中枢和致热源,提高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而引起发热。调定点而引起发热。6(2 2)内源性致热源的发热机制)内源性致热源的发热机制作用于下丘脑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花生四烯作用于下丘脑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促使下丘脑调定点升高。酸代谢产物,促使下丘脑调定点升高。7二、评估思路二、评估思路 (一)病史(一)病史询问病史,寻找线索;询问病史,寻找线索;定时测量体温,密切观察热度的高低、时定时测量体温,密切观察热度的高低、时限、热型。限、热型。8(二)发热的分期与分型(二)发热的分期与分型1、
4、分期、分期低热低热 37.3-3837.3-38C C中度发热中度发热 38.1-3938.1-39C C高热高热 39.1-4139.1-41C C超高热超高热 4141C C以上以上92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 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疲乏、不适感、皮肤苍白、疲乏、不适感、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或寒战等症状。可伴全身肌干燥、无汗,畏寒或寒战等症状。可伴全身肌肉酸痛。肉酸痛。10体温上升的形式体温上升的形式骤升型:体温在数小时内达骤升型:体温在数小时内达39-40C以上,以上,常伴有寒战。常伴有寒战。缓升型:缓升型:体温于数日内升达高峰。体温于数日内升达高峰。11(2)高热持续期
5、高热持续期此时体温已达高峰。此时体温已达高峰。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快,可有出汗。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快,可有出汗。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数周。12 稽留热稽留热 体温在体温在39400C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周,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波动范围不超过10C。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热型热型13稽留热稽留热14 体温在体温在390C以上,波动幅度大,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体内体温差达温差达20C以上,体温最低时都高于正常以上,体温最低时都高于正常水平。水平。 见于败血症、脓毒血症、化脓性感染等。见于败血症、脓毒血症、化脓性感
6、染等。弛张热弛张热 15弛张热弛张热16高热期与无热期高热期与无热期(间歇期间歇期)交替出现,体温波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持续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持续1天乃至数日天乃至数日,反复发作。,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局限性化脓性感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局限性化脓性感染等染等。间歇热间歇热 17间歇热间歇热18 体温急骤上升达体温急骤上升达390C以上,持续数日后又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即规律地互相交替一次。见于回若干天,即规律地互相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7、等。回归热回归热 19回归热回归热20波状热波状热 体温逐渐升高达体温逐渐升高达3939C C以上,数以上,数日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日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次。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等。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等。21波状热波状热22不不规则热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化无规律。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化无规律。见于肺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见于肺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23不不规则热规则热24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滥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滥用);解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解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应用(不合理使用),上述典型热型应
8、用(不合理使用),上述典型热型已经不常见。已经不常见。影响热型的因素影响热型的因素25药物使用药物使用机体反应性机体反应性 年老体弱者:常无寒战、高热,表现年老体弱者:常无寒战、高热,表现为低热甚至不发热。为低热甚至不发热。(3)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 骤降型: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降至正骤降型: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降至正常,有时可低于正常,常伴有大汗;常,有时可低于正常,常伴有大汗; 渐降型:渐降型:体温于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体温于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三)重视发热的伴随症状(三)重视发热的伴随症状 具有定位意义的伴发的局部症状,以确定具有定位意义的伴发的局部症状,以确定病变所在。病变所在。 伴有伴有
9、昏迷昏迷常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伴有伴有寒战寒战的高热见于疟疾、败血症等;的高热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伴有伴有咳嗽、咯痰咳嗽、咯痰(四)重视流行病学资料(四)重视流行病学资料 患者来自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发患者来自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发病季节、旅游史等;病季节、旅游史等;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史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史(五)体查(五)体查 1、面容、面容 2、皮肤特征、皮肤特征 3、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4、脾肿大、脾肿大 5、发热伴有胸部体征、发热伴有胸部体征 6、肌肉与关节、肌肉与关节(六)辅助检查(六)辅助检查 1、三大常规、三大常规 2、血沉、血沉 3、血清学
10、检查、血清学检查 4、血培养(骨髓培养)、血培养(骨髓培养) 5、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七)中医(七)中医的辩证思路的辩证思路 外感发热外感发热 内伤发热内伤发热1、外感发热、外感发热 机体因机体因外感邪毒外感邪毒所致的急性发热综合征,所致的急性发热综合征,以体温升高、恶寒、或伴有口渴、脉数等以体温升高、恶寒、或伴有口渴、脉数等,见于温病、伤寒的发病过程。,见于温病、伤寒的发病过程。 外感六淫或疫毒之气:以温邪、风寒之邪外感六淫或疫毒之气:以温邪、风寒之邪和疫毒之气为主。邪毒外侵,正邪相交,和疫毒之气为主。邪毒外侵,正邪相交,阴阳失调,导致热盛急侯。阴阳失调,导致热盛急侯。2、区分外感发热与
11、内伤发热、区分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辨识病在卫气营血辨识病在卫气营血 分清轻中重分清轻中重(1)区分外感发热与内伤发区分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热 外感:发病外感:发病急急,病程,病程短短,多有传变,热无,多有传变,热无休止而休止而热势重热势重,有外感疫毒、风寒、邪热,有外感疫毒、风寒、邪热的病史,可兼见其它的病史,可兼见其它外感症状外感症状; 内伤:起病内伤:起病缓缓,病程,病程较长较长,热度可高或不热度可高或不高高而而多间歇多间歇,多起于其它病之后,必见其,多起于其它病之后,必见其它它内伤证候内伤证候。(2)抓主症以定病位)抓主症以定病位 卫分证卫分证 卫气同病卫气同病 气分证气分证 气营(血)两
12、燔气营(血)两燔 营分证营分证 血分证血分证(3)分级)分级 轻轻-38.9C以下,发病初起,全身症状轻以下,发病初起,全身症状轻,热势虽高,但其病在表,辅助检查无明,热势虽高,但其病在表,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显异常; 中中-39-39.9C,全身症状显著,辅助检,全身症状显著,辅助检查多见明显异常;查多见明显异常; 重重-40C以上,出现痉、厥、闭、脱、以上,出现痉、厥、闭、脱、危证,辅助检查显著异常。危证,辅助检查显著异常。(4)病情观察病情观察 要注意病程的长短要注意病程的长短 外感外感发热病人久治不愈,或发散太过,日发热病人久治不愈,或发散太过,日久伤津,外邪入内,可发展为内伤发热。久
13、伤津,外邪入内,可发展为内伤发热。 要注意恶寒的轻重。要注意恶寒的轻重。“有一份恶寒,就有有一份恶寒,就有一份表证一份表证”,通过恶寒的轻重判断表证是否,通过恶寒的轻重判断表证是否解除。解除。 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通过体温曲线观察热型、热势的变化。,通过体温曲线观察热型、热势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脉搏次数与发热成正比,体一般情况下,脉搏次数与发热成正比,体温每升高温每升高1C,脉搏每分钟提高,脉搏每分钟提高10次,注次,注意体温升高与脉搏是否一致。意体温升高与脉搏是否一致。要注意舌苔的变化。外感发热患者的舌质要注意舌苔的变化。外感发热患者的舌质
14、多红或淡红,苔多薄白或薄黄;舌苔由白多红或淡红,苔多薄白或薄黄;舌苔由白转黄提示病势继续发展,由黄转白则提示转黄提示病势继续发展,由黄转白则提示疾病逐渐消退,趋于好转。疾病逐渐消退,趋于好转。要注意汗出的多少及二便情况,以评估患要注意汗出的多少及二便情况,以评估患者退热、水液平衡情况。者退热、水液平衡情况。三、处理原则三、处理原则 (一)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一)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 不过高、不太持续又不至于有多大危害者不过高、不太持续又不至于有多大危害者 最根本、最关键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最根本、最关键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二)特殊情况应及时解热(二)特殊情况应及时解热 1、体温过高、体
15、温过高 2、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 3、心肌梗死或心肌劳损者、心肌梗死或心肌劳损者(三)加强对高热病人的护理(三)加强对高热病人的护理 1、退热的方法退热的方法 热敷或是冰敷?热敷或是冰敷? 冷毛巾湿敷?冷毛巾湿敷? 酒精擦浴?酒精擦浴? 药物降温?药物降温?(1)中药擦浴中药擦浴组方是柴胡、青蒿两味中药,组方是柴胡、青蒿两味中药,用之煎水进行中药擦浴;柴胡有解用之煎水进行中药擦浴;柴胡有解表作用,青蒿有祛湿退热之功。表作用,青蒿有祛湿退热之功。方法方法 把煎好的中药汤剂倒在治疗腕内,室温下把煎好的中药汤剂倒在治疗腕内,室温下放置到大约放置到大约40度,用小毛巾浸湿中药后拧度,用小毛巾浸湿
16、中药后拧干进行擦浴;干进行擦浴; 擦拭部位:颈动脉搏动处、腋窝、上肢、擦拭部位:颈动脉搏动处、腋窝、上肢、掌心、腹股沟、腘窝、下肢、足心、脊背掌心、腹股沟、腘窝、下肢、足心、脊背等;等; 擦拭时间和次数以局部皮肤发红为度,并擦拭时间和次数以局部皮肤发红为度,并根据病人情况酌情加减。根据病人情况酌情加减。中药擦浴中药擦浴 中药擦浴中药擦浴方法也可教家属回家后进行,若方法也可教家属回家后进行,若家中没有中药,可用温热的水代替;家中没有中药,可用温热的水代替; 擦拭过程中注意保暖,防止外邪再次入侵擦拭过程中注意保暖,防止外邪再次入侵。擦浴后以盖被休息为宜,以助退热。擦浴后以盖被休息为宜,以助退热。中
17、药洗浴中药洗浴在柴胡在柴胡+青蒿组方的基础上,加疏风解青蒿组方的基础上,加疏风解表之薄荷、荆芥,夏季偏重暑湿者加香薷表之薄荷、荆芥,夏季偏重暑湿者加香薷,煎水进行淋浴,遇大血管处反复擦拭数,煎水进行淋浴,遇大血管处反复擦拭数遍,浴室保持恒温,淋浴时间不宜过长,遍,浴室保持恒温,淋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复感外邪。避免复感外邪。(3)沐足)沐足药液组方:自拟经验方药液组方:自拟经验方 羌活羌活30 桂枝桂枝30 藿香藿香30灵仙灵仙30 生姜生姜30 原理:使用温热及药物开窍腠理,发汗去原理:使用温热及药物开窍腠理,发汗去邪。邪。 方法:把中药粉剂放入沐足器中,加开水方法:把中药粉剂放入沐足器中,加
18、开水使药物充分溶解,再加冷水适量。协助病使药物充分溶解,再加冷水适量。协助病人将双足放入沐足器中,使水面高于踝部人将双足放入沐足器中,使水面高于踝部,双脚可以来回搓洗,浸泡,双脚可以来回搓洗,浸泡30分钟。嘱病分钟。嘱病人卧床,注意保暖。人卧床,注意保暖。其它的退热方法其它的退热方法 中药灌肠中药灌肠 中药退热栓中药退热栓 刮痧刮痧2、饮食指导饮食指导 充分补充液体充分补充液体 充足的易消化食物充足的易消化食物(1)多喝水多喝水 清代名医叶天士言清代名医叶天士言“留得一份津液,便有留得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一份生机”! 嘱咐病人多喝水,喝水的意义在于补充津嘱咐病人多喝水,喝水的意义在于补充津液
19、以退热,不喝水,徒药一碗,犹如杯水液以退热,不喝水,徒药一碗,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其热不退。车薪,无济于事,其热不退。饮食护理饮食护理 为了使患者口感舒适和补充营养成分,可为了使患者口感舒适和补充营养成分,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白粥水、米汤、淡糖水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白粥水、米汤、淡糖水、竹蔗茅根水、淡盐水、鲜榨橙汁(雪梨、竹蔗茅根水、淡盐水、鲜榨橙汁(雪梨汁)、玉米汁)、玉米(连须带衣连须带衣)加胡萝卜、马蹄、瘦加胡萝卜、马蹄、瘦肉煲汤等,肉煲汤等,饮食护理饮食护理 以上水分一般都以以上水分一般都以暖暖饮为宜,若凉饮则冰饮为宜,若凉饮则冰伏闭热,煮好的水分摊凉至温暖饮用,榨伏闭热,煮好的水分摊凉
20、至温暖饮用,榨出的果汁用容器装好放在开水中或微波炉出的果汁用容器装好放在开水中或微波炉中加温后饮用,夏季的外感发热多挟湿挟中加温后饮用,夏季的外感发热多挟湿挟暑,可用冬瓜连皮带仁加莲叶煎水代茶。暑,可用冬瓜连皮带仁加莲叶煎水代茶。饮食护理饮食护理 喝水的方法贵在喝水的方法贵在频频饮和饮和勤勤饮,若患者不愿饮,若患者不愿意喝水,可以少量多次,以勤补量。一般意喝水,可以少量多次,以勤补量。一般每每15-20分钟一次,每小时分钟一次,每小时3-4次为宜,各次为宜,各种水分与中药频频间服,不可懈怠;喝水种水分与中药频频间服,不可懈怠;喝水的度以小便清长、口唇润泽为够。的度以小便清长、口唇润泽为够。(2
21、) 需注意饮食宜忌需注意饮食宜忌 橙、雪梨、西瓜、杨桃都是生津退热之佳橙、雪梨、西瓜、杨桃都是生津退热之佳果,可用开水浸暖后切开食用,或榨汁饮果,可用开水浸暖后切开食用,或榨汁饮用;大蕉、香蕉有助于通便泄热,可适当用;大蕉、香蕉有助于通便泄热,可适当选用。选用。 外感发热需注意消食导滞颇为重要。外感发热需注意消食导滞颇为重要。一般暂不食肉,即使瘦肉煲粥也要剁一般暂不食肉,即使瘦肉煲粥也要剁成肉末,或只喝汤汁而不吃肉渣。成肉末,或只喝汤汁而不吃肉渣。(2) 需注意饮食宜忌需注意饮食宜忌 高热之际不可吃干饭,热未退清也不可过高热之际不可吃干饭,热未退清也不可过早吃饭,否则会遗热、增热、食复。早吃饭,否则会遗热、增热、食复。 若患者有饥饿感,可给予馒头、米粉(汤若患者有饥饿感,可给予馒头、米粉(汤粉)、面包(去除温燥的烘焙部分)等食粉)、面包(去除温燥的烘焙部分)等食物充饥。物充饥。(3)中药的服法)中药的服法 一般每天一般每天2剂,复煎,分次频服。口服汤剂剂,复煎,分次频服。口服汤剂应注意:一般隔应注意:一般隔2小时服药小时服药1次,次,56次天次天;温热服以助药力,服后酌加衣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儿女联姻协议书
- 2025年车位认购保密协议书
- 史塞克医疗2023社会责任报告:员工权益与工作环境安全
- BB医用耗材2021-2022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行动报告:关爱员工生活
- (2025年标准)农业股份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夜市搬迁协议书
- 2025年鲍鱼苗购销协议书
- 标准化合同模板合集及审核要点
- 街道辦租屋合同(标准版)
- 朋友合作合同(标准版)
- XXX加油站风险分级管控台账
- 甘12J8 屋面标准图集
- 购买设备合同
- GB/T 28288-2012足部防护足趾保护包头和防刺穿垫
- GB/T 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 GA/T 1241-2015法庭科学四甲基联苯胺显现血手印技术规范
- 小学和初中科学教学衔接
- 《循证医学》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JJF 1847-2020 电子天平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