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医学免疫学练习题.doc

《动物免疫学资料整理》本科教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8573297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1.7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16 上传人:考**** IP属地:山西
40
积分
关 键 词:
动物免疫学资料整理 动物 免疫学 资料 整理 本科 教学
资源描述:
《动物免疫学资料整理》本科教学,动物免疫学资料整理,动物,免疫学,资料,整理,本科,教学
内容简介:
医学免疫学练习题: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内容一、单选题2.具有抗原提呈能力的吞噬细胞是()A.树突状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并指状细胞 E.巨噬细胞3.诱导髓样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的主要细胞因子是()A.IL-3 B.GM-CSF C.IL-7 D.G-CSF E.EPO5.T细胞阳性选择的主要目的是()A.选择出对自身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B.选择掉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c实现自身免疫耐受D.实现对自身MHC分子的限制性 E.实现TCR功能性成熟6.树突状细胞主要将抗原肽信息提呈给()A.活化Th细胞 B.初始Th细胞C.活化Tc细胞D.初始Tc细胞E.记忆Th细胞7.巨噬细胞向T细胞提呈抗原肽的分子是()A.MHC-类分子B.MHC-Il类分子C.MHC-类分子D.FcR.E.C3bR8.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细胞是()A.T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红细胞E.血小板9.出生后,人类的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A.胸腺B.淋巴结C.骨髓D.肝脏E.卵黄囊10.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A.CD1 B.CD2C.CD19D.CD20E.CD34二、多选题1.B细胞进行抗原受体编辑和抗体亲和力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胸腺C.脾D.淋巴结E.法氏囊3.T细胞库的形成包括()A.T细胞表面各种分化抗原的表达B.抗原受体的基因重排和表达C.使个体中具有识别不同抗原的T细胞克隆,又具有自身MHC限制性D.通过阴性选择形成自身的耐受E.通过阳性选择选择与自己MHC分子高亲和性的T细胞克隆4.作为APC细胞应具有的包括()A.吞噬作用B.表达MHC分子C.具有摄如入抗原能力D.具有加工。处理抗原功能E.表达可被T细胞识别的MHC-抗原肽复合物5.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细胞有()A.单核细胞B.初始T细胞C.T细胞D.巨噬细胞E.树突状细胞6.MPS系统包括()A.单核细胞B.NK细胞C.枯否细胞D.树突细胞E.巨噬细胞9.单核巨噬细胞是()A.粘附细胞B.抗原呈递细胞C.抗原识别细胞D.吞噬细胞E.免疫调节细胞11.巨噬细胞()A.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具有多种形式C.可摄入并降解微生物抗原D.可处理并向T细胞呈递抗原E.与血单核细胞来源相同14.单核巨噬细胞是()A.参与免疫应答的一类重要细胞B.可产生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C.可分泌某些补体成分D.是特异性杀伤细胞E.是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15.有关T细胞库描述正确的是()A.形成后可根据抗原决定基,选择性激活与之相应的T细胞克隆B.在胸腺发育中形成对所有类型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C.外周免疫器官中拥有识别不同抗原决定基的T细胞克隆D.在外周免疫器官中以免疫忽视形成对器官特异性抗原的免疫耐受E.TCR已功能性成熟。16.树突状细胞摄入抗原的方式有()A.胞饮B.FcR的调理吞噬C.通过C3b受体D.岩藻糖受体E.甘露糖受体17.B细胞在骨髓分化发育中进行发育的意义有()A.BCR基因重排产生多种B细胞克隆B.通过阳性选择实现MHC限制性C.通过阴性选择实现自身耐受性D.BCR功能性成熟E.形成B细胞库18.通过骨髓和胸腺发育可形成对自身抗原免疫耐受的细胞是()A.Th细胞B.巨噬细胞C.B细胞D.Tc细胞E.NK细胞19.可向T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的APC细胞有()A.单核细胞B.肿瘤细胞C.巨噬细胞D.B细胞E.病毒感染细胞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2.E3.E4.C5.D6.B7.B8.B9.C10.E二、多选题1.CD2.BCD3.BCDE4.ABCDE5.ADE6.AE8.AE9.ABDE10.ABCD11.ABCDE12.ABCE13.CDE14.ABCE15.ACDE16.ACDE17.ACDE18.ACD19.BE20.ABDE医学免疫学练习题: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体液免疫初次应答时产生Ig的特征是:()A.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 B.IgG出现较晚 C.抗体为高亲和力抗体 D.抗体含量比再次应答高 E.抗体的产生持续时间较长2.关于B细胞,正确的说法是()A.介导细胞免疫应答B.参与细胞免疫应答C.在胸腺内发育。分化。成熟D.在体液免疫应答中,既是抗原呈递细胞,也是免疫应答细E.可直接分泌产生免疫球蛋白3.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不是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产生的:()A.TNF-细胞B.IL-6C.IL-2D.IL-4E.IL-54.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物质是()A.抗体B.效应T细胞C.IL-4D.溶酶体E.IFN-r5.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T和B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E.NK细胞7.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是:()A.骨髓 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血液8.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介导细胞主要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郎罕细胞E.TH1细胞9.可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是:()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K细胞D.NK细胞 E.致敏Tc细胞10.细胞免疫应答中,Tc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与下列哪种分子无关:()A.MHC-II类分子B.IL-2C.IL-12D.TNF-E.协同刺激分子受体11.下列哪些细胞间作用时不受MHC限制:()A.Tc细胞与肿瘤细胞 B.NK细胞与肿瘤细胞C.巨噬细胞与TH细胞D.TH细胞与B细胞E.郎罕细胞与TH细胞12.抗TD抗原抗体产生过程中需要参与的细胞有:()A.中性粒细胞与T细胞B.红细胞与B细胞C.T细胞。B细胞共同参与D.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E.以上都不是13.B细胞活化信号主要是由()传递到细胞浆中A.BCRB.CD4C.CD79D.CD19E.CD2114.下列哪种免疫作用不需抗体参加:()A.ADCC作用B.免疫调理作用 C.对毒素的中和作用D.NK细胞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E.补体经典途径对靶细胞的溶解16.TD-Ag引起的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为B1细胞B.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C.可诱导T.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D.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E.可诱导免疫记忆细胞形成17.抗体抗病毒感染可通过:()A.中和作用B.诱导非感染T细胞释放抗病毒物质C.防止病毒脱落 D.直接溶解病毒E.与细胞表面病毒诱导的抗原决定簇结合并活化补体18.关于记忆细胞的错误的是()A.已接受抗原刺激B.仅限于B细胞C.可自下而上数月致数年D.参加淋巴细胞再循环E.再次遇到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19.T细胞分泌的CK中,在成熟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过程不起作用的是:()A.TNFB.IL-2C.IL-4D.IL-5E.IL-620.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都带有()A.抗原识别受体B.SmIgC.SRBC受体D.促有丝分裂原受体E.MHC编码的产物二、多项选择题1.针对TD-Ag的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可对抗原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有:()A.巨噬细胞B.TH细胞C.Tc细胞D.B细胞 E.树突细胞2.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A.B细胞B.Th1细胞C.浆细胞D.Th2细胞E.NK细胞3.体液免疫应答中MHC分子限制作用存在于()A.巨噬细胞与Th1细胞B.巨噬细胞与TH2细胞C.B细胞与Th2细胞D.B细胞与巨噬细胞E.B细胞与TI-Ag4.免疫应答的抗原识别阶段,巨噬细胞具备()A.摄取。加工处理抗原B.释放IL-1促B细胞活化C.为TH细胞活化提供第一活化信号D.释放IL-2调节免疫应答E.诱导产生协同刺激信号6.属于体液免疫应答效应阶段的是()A.抗体参与的排异作用B.抗体的溶解细胞作用C.抗体的调理作用D.补体参与的溶细胞作用E.免疫调节作用7.与针对TD-Ag体液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有()A.巨噬细胞B.Th2细胞C.B细胞D.浆细胞E.Th1细胞8.针对TD-Ag的再次体液应答产生抗体的特点是()A.抗体浓度高B.抗体的亲和力低C.抗体维持时间长D.潜伏期短 E.抗体IgM和IgG均有产生9.B细胞在淋巴生发中心的分化发育包括()A.进行抗原受体的2次重排B.阴性选择C.IgV的高频率体细胞突变D.抗体亲和力成熟E.Ig类别转换。10.在抗体形成过程中,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浆细胞是抗体产生细胞B.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C.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需巨噬细胞和TH2细胞参与D.再次应答时B细胞为抗原呈递细胞E.所有B细胞都必须有双信号刺激12.下面哪种免疫效应在无抗体时不能形成A.ADCCB.对毒素的中和作用C.补体经典途径对靶细胞的溶解D.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溶解E.Tc细胞杀伤作用13.TI抗原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不包括:()A.抗原需经巨噬细胞加工处理B.可发生再次应答C.只引起体液免疫D.诱导抗体为IgGE.产生抗体对抗原亲和力高14.针对TD抗原体液免疫应答包括()A.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B.巨噬细胞抗原的处理和呈递C.B细胞在淋巴结内接受抗原刺激,分化增殖D.TH2细胞产生CK对B细胞的作用E.B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加工16.免疫应答的抗原识别阶段参与细胞有()A.巨噬细胞B.T细胞C.浆细胞D.B细胞E.Tc细胞17.Th1细胞不能通过下列哪种作用产生免疫效应A.非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B.分泌抗体和CK清除异物C.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D.ADCCE.以分泌的CK诱导,活化和趋化单个核细胞杀伤靶细胞18.关于DTH反应,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由TD抗原诱发B.TH细胞介导,巨噬细胞参与C.IL-1为TH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D.TH细胞释放CK引起DTH或炎症反应E.免疫细胞间如M-TH细胞受MHC-II类分子限制19.B细胞是()A.是体液免疫应答中的抗体产生细胞B.免疫调节细胞C.抗原识别细胞D.抗原呈递细胞E.免疫效应细胞20.特异性细胞免疫的特点不包括()A.由TI和TD抗原引发B.效应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活化,与抗体产生有关C.由抗原识别。活化与分化和效应期三个时期组成D.可介导同种移植排体反应E.具有抗肿瘤效应21.可促进浆母细胞转化为IgG合成细胞CK的最佳组合是()A.IL-1 B.IL-2C.IL-4D.IL-5E.IL-622.免疫应答包括:A.T与B细胞增殖与分化B.膜信号的产生与传递C.膜受体的交联D.抗体的产生与释放E.免疫记忆的形成23.B细胞作为免疫细胞,其表面不具有的主要协同刺激分子是()A.CD40B.IFA-2C.CD40LD.B7E.CD2824.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作用体现于()A.为B细胞提供第1活化信号B.为B细胞提供第2活化信号C.TH2细胞分泌IL-4,5,6等支持D.通过CD40L与B细胞表面的CD40粘附提供活化信号E.分泌IL-1促B细胞活化与增殖25.CD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包括()A.介导传染性超敏反应B.介导抗病毒感染免疫C.接触性皮炎D.杀伤肿瘤细胞E.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26.Tc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是()A.巨噬细胞B.靶细胞C.B细胞D.同种移植物细胞E.病毒感染细胞27.DTH反应的包括()A.促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和VCAM-1B.活化TH细胞使之分化为TH1细胞C.促血管内皮细胞产生IL-8D.激活中性粒细胞,增加其吞噬杀伤能力E.造成周围组织发性坏死28.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使靶细胞被杀伤的机制有()A.细胞凋亡B.穿孔素溶解细胞C.颗粒酶的作用D.局部浸润的巨噬细胞的杀伤E.ADCC30.CD8+T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特异性杀伤靶细胞B.杀伤机制为ADCC C.受MHC-II类分子限制 D.可连续性杀伤靶细胞E.不需TH辅助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D3.C4.B5.C6.C7.D8.B9.E10.A11.B12.C13.C14.D15.A16.C17.A18.B19.A20.A二、多选题:1.BD2.ABD3.BC4.ABCE5.BD6.ACDE7.ABCD8.ACDE9.ACDE10.ABCD11.BCDE12.ABC13.ABDE14.BCDE15.CE16.ABDE17.ABCD18.ABDE19.BCDE20.AB21.BCE22.ABCDE23.BCE24.BCD25.ABCDE26.BDE 27.ABCE28.ABCD29.ABCE30.BCE医学免疫学练习题:超敏反应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DTH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物质有关()A.抗体、补体和CKB.抗原、抗原致敏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C.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和中性粒细胞 D.IgG抗体、抗原和肥大细胞 E.抗原、巨噬细胞和补体2.防止对某种食物再次过敏的最好方法是()A.脱敏B.食用后,服用抗过敏药C.进行过敏反应试验D.避免吃这种食物E.食用烹调好的这种食物3.嗜酸性粒细胞在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是()A.清除杀伤变应原B.合成组胺C.合成IgED.释放IL-4E.以上均错4.DTH反应()A.去除补体可以增强B.可经血清被动转移C.依赖于T细胞D.抗体可以增强其反应E.去除巨噬细胞可以增强5.高亲和性的可结合到肥大细胞上的IgE分子部位是()A.Fab段B.CH2功能区C.H链恒定区D.HVR区E.Fc段6.因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是()A.急性荨麻疹B.接触性皮炎C.类风湿性关节炎D.新生儿溶血E.支气管哮7.与II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成分是()A.IgM/IgGB.补体C.NK细胞D.吞噬细胞E.T细胞8.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病人的皮损部位活体组织学检查,其特点为()A.动脉壁有Ig和补体沉积B.表皮坏死C.水肿D.中性粒细胞浸润E.小血管周围有单个核细胞浸润9.在减敏治疗中,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性抗体是()A.IgMB.IgGC.IgAD.IgEE.IgD10.速发型超敏反应中引起皮肤奇痒的物质是()A.白三烯B.前列腺素C.组织胺D.激肽E.ECF-A11.由花生四稀酸衍生的血管活性介质包括()A.组胺B.激肽原酶C.5-羟色胺D.LTsE.磷酸酰肌醇12.抗组胺物质可以()A.使平滑肌收缩B.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C.抑制白三烯作用D.稳定嗜碱性粒细胞 E.拮抗组胺13.皮内注射DNP引起的DTH反应明显降低是因为()A.接受抗组胺的治疗B.接受大量X-线照射C.接受抗中性粒细胞血清治疗D.脾脏切除E.补体水平下降14.朴尔敏抗过敏的原理是()A.稳定肥大细胞B.松驰平滑肌C.促IgE合成转变为IgG合成D.灭活组胺E.拮抗组胺15.不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荨麻疹B.支气管哮喘C.血清过敏性休克D.过敏性鼻炎E.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16.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中引起组织损伤作用最强的细胞是()A.T细胞B.中性粒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17.引起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物质是()A.组胺B.白三烯C.S-羟色胺D.前列腺素E.激肽原酶18.在II型超敏反应中()A细胞毒性抗体直接引起靶细胞溶解B.TC细胞参与反应而导致细胞被杀伤C.组胺的释放在早期起重要作用D.补体活化导致细胞或组织损伤的机制E.中性粒细胞杀伤作用导致组织损伤19.对金属镍的皮肤过敏反应()A.是由IgE介导的B.由嗜碱性粒细胞的浸润C.可用P-K试验诊断D.是由对镍和蛋白复合物致敏的T细胞引起E.可用组胺拮抗药进行有效治疗20.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灶()A.依赖于红细胞和补体B.致尿量增多C.既需要补体,又需要中性粒细胞D.依赖依赖于巨噬细胞E.需要抗体和补体的全部九种组分二、多项选择题1.肥大细胞源性介质中属于预合成的不包括()A.组织胺B.白细胞三烯C.前列腺素D.血小板活化因子E.激肽原酶2.下列疾病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有()A.血清病 B.输血反应 C.新生儿溶血D.花粉症E.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3.属于I型超敏反应性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青霉素过敏性休克C.Goodpastwre综合症D.枯草热E.Arthus氏病4.II型超敏反应引起组织或细胞损伤的机制包括()A.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B.中性粒细胞的杀伤C.炎症细胞的募集和活化D.ADCCE.调理吞噬5.超敏反应中抗体参与的型别为()A.I型B.II型C.III型D.型E.型和型6.以脂氧化酶途径合成的过敏性介质有()A.LTB4B.PAFC.LTD4D.LTD4E.ECF-A7.关于型超敏反应错误的是()A.以IgG抗体介导为主?B.反应速度慢C.需补体参与D.炎症区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E.效应Tc细胞参与8.下列属于I型超敏反应特点的是()A.发生快。消失快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体内IL-4和IgE水平高D.具有个体差异E.补体参与反应9.属于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A.农民肺B.甲亢C.复合物性肾炎D类风湿性关节炎E.传染性变态反应10.有关新生儿溶血症描述不正确的是()A.抗体是天然IgMB.使胎儿Rh+RBC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免疫双价IgG抗体C.天然IgG抗体造成Rh+RBC溶解D.IgM抗体造成Rh+RBC溶解E.IgE引起11.下面哪一个或几个是接触性皮炎的特点()A.治疗方法是注射抗原B.用抗原进行皮试进行诊断C.可经血清被动转移D.一些半抗原与宿主蛋白结合为完全抗原而引发E.补体参与12.脱敏疗法治疗I型超敏反应机制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使机体产生IgGB.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使有限数量致敏肥大细胞脱出少量颗粒C.应用色苷酸二钠稳定肥大细胞,抑制磷脂酶类的产生D.用扑尔敏做为组胺拮抗剂,抑制组胺与受体结合E.用肾上腺素。麻黄解除支气管痉挛13.农民肺是()A.与IgG相关B.类Arthus氏反应C.免疫复合病D.霉菌为抗原的过敏性疾病E.C3a和C5a可加重炎症14.型超敏反应机制包括()A.巨噬细胞参与并释放多种酶,促进炎症反应B.中性粒细胞的杀伤C.致敏TH2细胞激活释放多种炎症因子 D.Tc细胞杀伤靶细胞E.TH1细胞激活释放多种炎症因子15.当IgE结合于肥大细胞表面的FcR后,下列哪些因素可使肥大细胞脱颗粒A.变应原再次进入B.抗IgE的IgGFab段C.抗IgE的IgGFc段D.抗IgE的独特型抗体IgGE.抗IgE的IgGF(ab)216.循环免疫复合物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因之一()A.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病灶B.农民肺C.Goodpasture综合症D.马的抗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后肾小球肾炎E.类风湿性关节炎17.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可以产生的结果有()A.肉芽肿形成B.肾脏移植排斥反应C.骨髓移植病人的骨髓发育不良D.对结核菌杀伤E.养鸽者病18.不可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有()A.结核菌素B.植物花粉C.油漆D.DNPE.破伤风类毒素19.I型超敏反应()A.几分钟内出现半小时内减弱B.由过敏性介质引起C.与肥大细胞有关D.一般无组织细胞的损伤E.IgG3可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20.由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的有()A.对口红接触过敏B.肾移植排斥反应 C.使用异种动物血清D.结核菌素试验E.对天花的免疫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A4.C5.E6.D7.E8.E9.B10.C11.D12.D13.B14.E15.E16.B17.B18.E19.D20.C二、多项选择题:1.BCD2.BCE3.ABD4.ADE5.ABC6.ABCD7.AC8.ACD9.CD10.ADE11.BD12.ACDE13.ABCDE14.ADE15.ADE16.ADE17.ABC18.BE19.ABCD20.ABDEE.T细胞发育缺陷2.DiGeoge综合症患者针对TD抗原的()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B.产生针对抗原的抗体的B细胞数量下降C.抗原呈递细胞数量下降D.TH细胞数量下降E.Ts细胞增加3.自身免疫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包括()A.B细胞被多克隆旁路激活B.Th1和Th2细胞失衡C.Fas/FasL表达异常D.CTLA-4表达缺陷E.B7表达过低4.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A.易发超敏反应B.易发肿瘤C.易发自身免疫病D.易发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E.可通过接种活疫苗增强免疫力5.正常的机体中可检出()A.抗胶原蛋白抗体B.抗独特型抗体C.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D.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E.抗肌动蛋白抗体6.可能诱发自身免疫病的因素有()A.手术中破坏解剖屏障B.服用药物C.分子模拟 D.外伤E.精子进入血流7.下列哪种免疫缺陷性疾病与体液免疫无关()A.DiGeorge综合征B.X一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C.严重联合免疫缺陷D.慢性肉芽肿病E.白细胞粘附缺陷8.IgA缺损的原因可能有()A.不能合成分泌小片B.链基因表达过低C.表达IgA的B细胞不能分化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D.Ts细胞过多 E.H链类别转换障碍9.白细胞粘附缺陷病可能的原因有()A.依氧杀菌系统缺陷B.CD18基因突变C.吞噬体不能与溶酶体融合D.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缺陷E.白细胞表达L-选择素缺陷10.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包括()A.预防感染B.免疫增强疗法C.抗炎治疗D.免疫抑制疗法E.细胞因子调节治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2.D3.C4.A5.B6.B7.D8.C9.C10.E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D3.ABCD4.BC5.ABCDE6.ABCDE7.ADE8.ABCE9.BCDE10.BCDE医学免疫学练习题:免疫球蛋白一、单选题1.合成sIgA分泌片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NK细胞C.肥大细胞D.浆细胞E.粘膜上皮细胞2.下列哪个部位的浆细胞一般情况下不能产生IgE()A.脾脏B.扁桃体C.支气管D.鼻咽E.胃肠道粘膜3.下列血清型与可变区有关的是()A.Ig类B.Ig亚类C.Ig型D.Ig亚型E.Ig独特型4.在局部粘膜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Ig是()A.IgG1B.IgG4C.IgAD.sIgAE.IgE5.可将IgG分解成F(ab)2和pFC的酶是()A.木瓜蛋白酶B.胰酶C.胃蛋白酶D.激肽原酶E.脂氧化酶6.抗体分子中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CH1B.CLC.CH2D.CH3区E.VH与VL区7.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的Ig是()A.IgGB.IgMC.IgAD.IgDE.IgE8.抗体()A.都是IgB.由浆细胞产生C.均为糖蛋白D.多是种球蛋白E.以上均对9.人类IgG的合成开始于()A.胚胎期15周B.胚胎期30周C.新生儿D.出生后3个月E.出生后6个月10.下列成分有可能与大分子抗原结合而出现肉眼可见反应的是()A.IgG的H链B.IgG的L链C.Fc段D.F(ab)2段E.Fab段1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A.IgMB.IgGC.IgAD.IgDE.IgE12.将人IgG给家兔免疫后可得到()A.抗链抗体B.抗链抗体C.抗链抗体D.抗Fc段抗体E.以上均可13.合成IgAJ链的细胞是()A.单核细胞B.巨噬细胞C.粘膜固有层浆细胞D.中性粒细胞E.NK细胞14.人类IgD的主要分布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DC细胞E.肥大细胞15.IgE()A.为单体分子B.有高度细胞亲和性C.有CH4区D.可介导过敏反应E.以上均可16.单克隆抗体的发明者是()A.BehringB.北里C.KohlerD.PorterE.Burnet下列备选答案中正确的是()A.IgG各亚类分子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B.抗体具有免疫原性C.抗体均可与FcR结合,发挥调理素吞噬作用 D.除IgG外,其它类型Ig也能穿过胎盘E.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使抗原破坏18.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A.IgMB.IgGC.IgAD.IgEE.IgD19.不具有Fc受体的细胞是()A.单核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浆细胞E.NK细胞20.本身具有调理作用的Ig是A.IgMB.IgGC.IgAD.IgEE.IgD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Ig分子CL区的抗原特异性可将其进行区分的是()A.类B.亚类 C.型D.亚型E.独特型2.可结合吞噬细胞的Ig类别有()A.IgG1B.IgG3C.IgAD.IgDE.IgE3.用胃蛋白酶水解IgG可得到()A.1个F(ab)2B.1个FcC.2个FabD.1个FabE.pFc4.可通过胎盘的IgG亚类有()A.IgG1B.IgG2C.IgG3D.IgG4E.IgG55.抗体中可与抗原决定基结合的是()A.CHB.CDRC.HVRD.CH3E.VL+VH6.重链具有5个功能区的Ig分子是()A.IgGB.IgAC.IgMD.IgDE.IgE7.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得到()A.1个F(ab)2B.1个FcC.2个FabD.1个FabE.Fc8.Ig分子的同种型抗原决定基存在于()A.V区B.CL区C.J链区D.Fc区E.CH区9.人类IgV区与抗原决定基结合区是()A.CDR1区B.CDR2区C.CDR3区D.C区E.骨架区10.抗体()A.由B细胞分泌产生B.具有同种异型标记C.具有独特型抗原决定基D.由浆细胞分泌合成E.是由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分子。11.抗体所具备的功能有()A.特异性结合抗原B.中和毒素C.直接细胞毒D.调理吞噬作用E.ADCC12.IgV区()A.含有结合抗原位点B.具有抗原决定基C.含有独特型抗原决定基D.含有非可变的骨架区E.具有免疫原性13.自然被动免疫中,可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类别是()A.IgG1B.sIgAC.IgAD.IgME.IgG214.可与在免疫家兔中制备的抗人IgA抗体反应的是()A.兔IgMB.人轻链C.兔IgGD.人轻链E.人IgAHVR区15.IgM()A.由1个J链和二硫键连接成五聚体B.在个体发育中出现最晚C.分子量最大,970KD,称巨球蛋白D.为天然血型抗体E.脐带血如出现针对某微生物IgM表示可能有宫内感染16.抗体是()A.IgB.BCRC.抗毒素D.TCRE.免疫球蛋白17.可活化补体经典途径的Ig有()A.IgMB.IgG1C.IgG2D.IgG3E.IgE18.具有ADCC效应的细胞有()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19.Ig不同类别中出现的出现最早的2种是()A.IgMB.IgGC.IgAD.IgDE.IgE20.McAb的特点包括()A.由抗原刺激产生B.具有高度特异性C.具有高度均一性D.可大量生产E.单克隆性21.IgG分子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有()A.参与自然被动免疫B.结合SPAC.抗病毒。抗菌免疫D.ADCCE.参与对自身组织或细胞的损伤22.有关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结合抗原 B.免疫球蛋白是抗体,具有激活补体之功能C.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D.抗体具有免疫原性,可诱发机体产生针对其的抗体E.抗体具有种属之差异性23.用人IgM免疫家兔可获得()A.抗链抗体B.抗链抗体C.抗J链抗体D.抗分泌片抗体E.抗独特型抗体24.可与IgGFc段结合的有()A.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B.NK细胞。巨噬细胞C.SPA.酶D.荧光素。同位素E.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25.Ig分子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A.Fc段具有种属抗原性差异B.Fab段抗原结合价为2价,可形成沉淀反应C.Fab段可与抗原结合,但不能形成凝集反应D.Fc可与FcR结合E.F(ab)2抗原结合价为2价,但不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26.可激活固定补体的Ig及其成分包括()A.IgEB.IgG1C.F(ab)2D.FabE.IgM27.IgEA.H链具有5个功能区B.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是亲细胞性抗体D.扁桃体是其产生部位E.易过敏者个体血清中含量高于正常人28.单克隆抗体的发明者是()A.BehringB.北里C.KohlerD.PorterE.Milstein29.McAb()A.可应用于导向药物B.区分不同的细胞膜分子C.检测T细胞亚群D.检测外周血的B细胞数目E.白血病分型30.不以聚合体形式存在的Ig类别是()A.IgMB.IgGC.血清型IgAD.IgDE.IgE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E2.A3.E4.D5.C6.E7.E8.E9.D10.D11.A12.E13.C14.B15.E16.C17.B18.B19.D20.B二、多项选择题:1.CD2.ABCE3.AE4.ABCD5.BCE6.CE7.BC8.BE9.ABC10.BCDE11.ABDE12.ABCDE13.ABE14.BDE15.ACDE16.ACE 17.ABCD18.ABCD19.AB20.ABCDE 21.ABCDE22.ADE23.ABCE 24.ABCD25.ACD26.BE27.ABCDE28.CE29.ABCDE30.BCDE医学免疫学练习题:细胞因子(cytokines, CKs)一、单选题1.与肿瘤病人进行性消瘦有关的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8D.IFNE.TNF-2.激活NK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CKs是()A.IL-2.4B.IL-5.7C.IL-12.IFN-D.IL-8.GM-CSFE.IL-1.33.IL-2的产生细胞主要是()A.活化T细胞B.B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4.拮抗IL-6可能预防和治疗()A.肿瘤B.病毒性肝炎C.治疗自身免疫病D.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E.浆细胞瘤5.天然免疫过程中重要的负调节性细胞因子是()A.IL-1B.IL-6C.IL-10D.IL-12E.IL-186.恶液质素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A.T细胞B.B细胞C.中性粒细胞D.树状突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10.干扰素受体属于()A.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B.趋化细胞因子受体C.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D.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E.I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二、多项选择题1.具有前炎症CK作用的是()A.IL-1.IL-6B.IL-6.IL-8C.IL-10.IL-12D.IL-2.IL-3E.TNF,IL-12.关于CK的描述错误的是()A.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效应B.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C.一种CK可由不同细胞产生D.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E.具有抗原特异性3.细胞因子描述错误的是()A.CK多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30KDB.可做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应用于临床C.具有特异性作用D.正常的静止或休止状态细胞可产生CKE.CK之间具有协同相加和拮抗作用而形成网络结构4.属于分泌型或可溶性分子的是()A.C3.SIgAB.TNF与IFNC.SmIgM.SmIgDD.IL-2,IL-10E.MCP.HRF5.IL-10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A.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B.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C.促进B细胞增殖和抗体产生。上调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D.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减少抗原呈递和细胞因子的产生E.促进巨噬细胞功能,提高其抗原呈递能力6.IFN-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A.促进APC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B.增强CTL作用C.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D.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E.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7.可促进初始TH细胞增殖的CK有()A.IL-2B.IL-12C.M-CSFD.GM-CSFE.IL-48.细胞因子表达过高可见于()A.浆细胞瘤B.AIDSC.类风湿性关节炎D.超敏反应E.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9.细胞因子拮抗治疗可用于()A.实体肿瘤B.血细胞减少症C.I型超敏反应D.类风湿性关节炎E.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10.目前用于治疗各种血细胞低下症的CK是()A.M-CSFB.GM-CSFC.G-CSFD.IL-1E.EPO11.可激活NK细胞,增强其杀伤功能的CK是()A.IL-2B.IFN-rC.IL-12D.IL-15E.IFN-12.CK参与的免疫作用有()A.直接造成肿瘤细胞调亡B.具有抗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作用C.与神经内分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D.参与移植物的排斥反应E.具有抗病毒作用13.下列哪些作用特点是CK所具备的()A.多效性B.协同性C.多向性D.特异性E.旁泌性14.TNF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A.免疫调节作用B.特异性杀伤肿瘤,受MHC-I类分子限制作用 C.促进炎症引发恶液质和发热D.抗肿瘤作用E.不会造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临床应推广应用15.细胞因子受体中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有()A.IL-1B.IFN-rC.M-CSFD.IL-15E.IFN-16.可促进血小板生成的细胞因子是()A.IL-2B.IL-5C.IL-11D.IL-12E.TPO17.细胞因子补充治疗方法适用于()A.肾性红细胞贫血B.浆细胞瘤C.病毒性肝炎D.白血病化疗后升高白细胞E.类风湿性关节炎18.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有()A.介导抗病毒的固有性免疫B.介导抗肿瘤的适应性免疫C.介导细胞凋亡杀伤肿瘤细胞D.刺激机体造血功能E.以诱导细胞凋亡调控免疫应答19.参与免疫应答效应阶段的细胞因子包括()A.IL-2B.IFN-rC.IL-1D.IL-4E.IL-520.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有()A.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B.刺激抗体产生 C.诱导急性蛋白产生D.刺激单核细胞产生趋化细胞因子E.导致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E2.C3.A4.E5.C6.E7.C8.C9.E10.D二、多项选择题:1.AE2.BE3.CD4.ABD5.ABCD6.ABCDE7.BE8.ACDE9.CDE10.ABCE11.ABCDE 12.ABDE13.ABCE14.BE15.AC17.ACD18.ABCDE19.ABDE20.ACDE医学免疫学练习题: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一、单选题:1.可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过敏性介质的成分是()A.C1q,C1sB.C3b,C4bC.C3a,C2bD.C2a,C5aE.C3a,C5a2.C4b的拮抗因子是()A.S蛋白B.C4bpC.B因子D.H因子E.I因子3.补体活性片段中的趋化因子是()A.C2aB.C5aC.C3aD.C4bE.C3b4.可激活经典途径的复合物分子是()A.IgG4与抗原的复合物B.一个IgG与抗原的复合物C.一个IgD与抗原的复合物D.IgM与抗原的复合物E.一个sIgA与抗原的复合物5.补体替代激活途径激活顺序是()A.C123456789B.C1423456789C.C124356789D.C12456789E.C3567896.MBL激活途径的激活物是()A.抗原抗体复合物B.脂多糖C.聚合IgAD.甘露糖E.酵母多糖7.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是()A.D因子。P因子B.C3C5C.C4,C2D.C5,C6E.B因子,C88.补体活性片段中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是()A.C2AB.C3aC.C4aD.C5aE.C3b9.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成分有()A.C1C9B.C3C9C.C5C9D.C3,C59E.C3C510.血清中的C1作用对象是()A.C2aC3aB.C3aC5aC.C3bC4bD.C2C4E.C5aC3b11.MBL激活途径发生在()A.感染刚刚形成B.抗体产生之后C.脂多糖的激活D.感染早期的急性期反应E.感染恢复期12.补体系统激活必须参加的成分是()A.C1sC1rB.C4和C2C.B因子和D因子D.C3C5C9E.D因子和P因子13.以免疫粘附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活性片段是()A.C3aB.C2aC.C3bD.C5bE.C1q14.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A.促C3转化酶形成B.趋化作用C.参与膜攻击单位的形成D.调理作用E.促CT酯酶形成15.可抑制MAC形成的补体膜调节因子是()A.S蛋白B.H因子C.DAFD.MCPE.HRF16.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片段是()A.C2aB.C3aC.C4bD.C5aE.C3b17.无需补体组分参与的效应是()A.免疫粘附B.溶解细菌C.抗B抗体与B型红细胞的溶解D.ADCCE.调理作用18.可使靶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组分是()A.C3bB.C56789C.C567D.C9E.567819.下列补体固有成分含量最高的是()A.C3B.C8C.C1gD.C5E.D因子20.MBL活化途径的C3转化酶是()A.C1sB.C4b2bC.C3bBaD.C3bBbPE.D因子二、多项选择题1.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有()A.抗A血型抗体与A型红细胞结合的复合物B.病毒感染细胞C.细菌脂多糖D.IgAE.酵母多糖2.属于补体系统固有成分的是()A.C1C9B.B因子,D因子C.H因子。I因子D.DAFMDPHRFE.丝氨酸蛋白酶3.在补体旁路激活中()A.补体C5,C6,C8不参与B.可产生C3a,C5aC.需要Ca+D.需要免疫复合物E.具正反馈效应4.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活化阶段有关的组分是()A.C4C2B.C3C4C.C1D.C5C9E.B因子P因子5.补体活化的调节中能与C3b或C4b结合的成分是()A.C4bpB.H因子,I因子C.MCPD.DAFE.HRF6.关于补体系统描述错误的是()A.溶解细菌B.37,30分钟可被灭活C.可经血清被动转移D.都是球蛋白E.与抗原刺激相关7.补体旁路激活途径区别于其它途径的特点是()A.可以识别自己和非己B.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一样C.具有放大机制D.形成MAC E.有B.D.P因子参与。8.C3是补体系统中最重要的组分原因是()A.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 B.C3参与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激活 C.为旁路激活途径的第一个成分D.它是激活效应扩大的主要因子E.是3条补体活化途径的汇合点9.关于C3分子描述正确的是()A.可被C3转化酶裂解成C3a和C3bB.C3b可与免疫复合物结合C.具有与CRI结合位点D.可结合于微生物。靶细胞上,但不能结合在正常细胞膜上 E.C3b可被I因子灭活10.旁路激活途径中具有C3或C5转化酶活性的分别是A.C4bBbPB.C4b2b3bC.C3bBbPD.C3bnBbPE.C4b2b11.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成分有()A.C2aB.C3aC.C4aD.C5aE.C4b12.补体旁路活化途径()A.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具有放大效应B.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具有放大效应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具有杀伤作用 D.在感染的早期发挥作用E.可杀伤奈瑟菌13.补体的3条激活途径( )A.是各组分的有序的连锁反应B.不同的片段或片段的复合物可在细胞表面固定C.C42.C423.C5B.C567可在被激活的原始部位就地形成复合物,也可移动至其它部位D.C3是共同参与成分E.活化中的各部分或片段的复合物具有酶活性14.可激活人补体旁路途径的物质有()A.凝聚IgG4B.凝聚的IgAC.IgDD.IgME.酵母多糖15.补体旁路激活途径激活效的扩大是因为()A.血清中有足够的C3.B因子和Mg2+B.激活物的持续存在C.血清H和I因子的下降D.正常情况下血清中保持有低水平的C3bE.C1INH缺乏16.补体C3b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调理作用B.细胞毒作用C.溶解奈瑟菌D.溶解细胞E.炎症介质作用17.C3b粘附的细胞主要包括()A.红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血小板E.肥大细胞18.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可以导致()A.免疫复合物的清除B.过敏毒素释放C.中性粒细胞的杀伤D.调理作用E.趋化因子释放19.下在述哪些情况时需要补体()A.卵磷脂酶溶解红细胞 B.特异性抗体介导红细胞溶解C.ADCC D.促进吞噬作用 E.免疫粘附20.能与补体C1q亚基结合的Ig有()A.IgG1,IgG2B.IgG3,IgG4C.IgM,IgG3D.IgA,IgEE.IgG3,IgG2,IgG1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E2.B3.B4.D5.E6.D7.C8.B9.C10.D11.D12.D13.C14.B15.E16.A 17.D18.C19.A20.B 二、多项选择题:1.CE2.ABE3.BE4.ABCD5.ABCD6.BDE7.ACE8.ABCDE9.ABCDE10.CD11.BCD12.BDE13.ABCDE14.ABE15.ABD16.AE17.AD18.ABCDE19.BDE20.ACE医学免疫学练习题:T淋巴细胞与特异性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一、单选题:1.CD4+T细胞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A.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协调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C.参与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直接杀伤D.受MHC-II类分子限制E.任何状态下均可通过产生CK而发挥作用2.Ts细胞的特性是()A.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B.作用方式为非特异性C.受MHC分子的限制D.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E.抑制机体对非己抗原的免疫应答3.下列哪种物质是T细胞表面的协同信号分子受体()A.CD28分子B.CD40分子C.ICAM1D.CD4分子E.CD8分子4.下列哪种标志不出现于B细胞表面()A.MHC-I类分子B.MHC-C.PWM-RD.C3b受体E.CD2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动物免疫学资料整理》本科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573297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