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焊条电弧焊操作技术.doc

《焊工工艺》职校教学资源包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焊工工艺职校教学资源包.zip
《焊工工艺》职校教学资源包
习题库
动画
二氧化碳保护焊.swf
电弧形成过程.swf
教案
9.2 熔焊焊缝外观缺陷的返修.doc---(点击预览)
9.1 熔焊焊缝的外观检查.doc---(点击预览)
8.6 碳弧气刨的原理及应用.doc---(点击预览)
8.5 碳弧气刨的安全操作技术.doc---(点击预览)
8.4 常用材料的碳弧气刨.doc---(点击预览)
8.3 碳弧气刨工艺.doc---(点击预览)
8.2 碳弧气刨的设备.doc---(点击预览)
7.8 气焊与气割的安全技术.doc---(点击预览)
7.7 气焊接头与气割的缺陷及防止措施.doc---(点击预览)
7.6 低碳钢材质的气割训练实例.doc---(点击预览)
7.5 气割工艺及技术.doc---(点击预览)
7.4 气焊技能训练实例.doc---(点击预览)
7.3 气焊工艺及技术.doc---(点击预览)
7.2 气焊与气割设备及工具.doc---(点击预览)
7.1 气焊与气割的原理及应用.doc---(点击预览)
6.4 焊条电弧焊技能训练实例.doc---(点击预览)
6.3 焊条电弧焊操作技术.doc---(点击预览)
6.2 焊接参数.doc---(点击预览)
6.1 焊接电弧.doc---(点击预览)
5.3 焊钳及焊接电缆的选用.doc---(点击预览)
5.2 焊条电弧焊电源的选择及使用.doc---(点击预览)
5.1 焊条电弧焊电源.doc---(点击预览)
4.2 焊缝符号.doc---(点击预览)
4.1 焊接位置.doc---(点击预览)
3.2 焊接参数对焊缝形状的影响.doc---(点击预览)
3.1 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doc---(点击预览)
2.3 碳钢焊条的选用和使用.doc---(点击预览)
2.2 焊条的分类及型号和牌号.doc---(点击预览)
2.1 焊条的组成及其作用.doc---(点击预览)
1.3 焊接生产安全检查.doc---(点击预览)
1.2 焊接劳动保护.doc---(点击预览)
1.1 焊工职业道德.doc---(点击预览)
课件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857331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6.9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16 上传人:考**** IP属地:山西
30
积分
关 键 词:
焊工工艺 焊工 工艺 职校 教学 资源
资源描述:
《焊工工艺》职校教学资源包,焊工工艺,焊工,工艺,职校,教学,资源
内容简介:
第三节 焊条电弧焊操作技术教学目标:1.掌握焊接过程中各种运条方法2.各种焊接位置上的操作要点教学重点:1.焊条电弧焊基本操作技术2.各种焊接位置上的操作要点课时:2课时过程:一、基本操作技术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技能是引弧、运条、焊道的连接和焊道的收尾。1.引弧焊条电弧焊的引弧方法(1)直击法焊条电弧焊开始前,先将焊条末端与焊件表面垂直轻轻一碰,便迅速提起焊条,并保持一定的距离(24mm),电弧随之引燃。直击法引弧的优点是,不会使焊件表面造成电弧划伤缺陷,又不受焊件表面大小及焊件形状的限制,不足之处是,引弧成功率低,焊条与焊件往往要碰击几次才能使电弧引燃和稳定燃烧,操作不容易掌握。电弧引燃方法如图6-12所示。图6-12 电弧引燃方法a)直击法引弧 b)划擦法引弧(2)划擦法将焊条末端对准引弧处,然后将手腕扭动一下,像划火柴一样,使焊条在引弧处轻微划擦一下,划动长度一般为20mm左右,电弧引燃后,立即使弧长保持在24mm。这种引弧方法的优点是,电弧容易引燃,操作简单,引弧效率高。缺点是,容易损害焊件表面,有电弧划伤痕迹,在焊接正式产品时应该少用。焊条在引弧过程中粘在焊件表面时,将焊条左右摇动几次,即可使焊条脱落焊件表面。酸性焊条引弧时,可以使用直击法引弧或划擦法引弧;碱性焊条引弧时,多采用划擦法引弧,因直击法引弧容易在焊缝中产生气孔。2.运条(1)焊条的摆动焊条要作三个方向的运动;1)焊条不断地向焊缝熔池送进2)焊条沿焊接方向向前移动3)焊条横向摆动(2)焊条运条运条方法:1)直线形运条方法2)直线往复形运条法3)锯齿形运条法4)月牙形运条法5)斜三角形运条法6)正三角形运条法7)正圆环形运条法8)斜圆环形运条法9)八字形运条法3.焊道的连接常用的焊道接头方法如下:(1)直通焊法焊接引弧点在前一焊缝的收弧前1015mm处,引燃电弧后,拉长电弧回到前一焊缝的收弧处预热弧坑片刻,然后,调整焊条位置和角度,将电弧缩短到适当长度继续焊。直通焊法如图6-14a所示。(2)由中间向焊缝两端对称焊法 由中间向焊缝两端对称焊如图6-14b所示两个焊工采用同样的焊接参数,由中间向两端同时焊接,则每条焊缝所引起的变形可以相互抵消,焊后变形大为减少。可以由一个焊工、一台焊机来完成长焊缝的焊接工作。这种要求焊工将长焊缝由中间分为两段,左边为1、3、5顺序排列焊缝,右边以2、4、6顺序排列焊缝,见图6-14b。(3)分段退焊法分段退焊法如图6-14c所示。(4)由中间向两端退焊法图6-14 焊道接头的连接方法a)直通焊法 b)由中间向两端对称焊法c)分段退焊法 d)由中间向两端退焊法3.焊道的连接(1)焊条角度变换的作用1)防止立焊、横焊、仰焊时熔化金属下淌。2)能很好地控制熔化金属与熔渣分离。3)控制焊缝熔池深度。焊条角度与焊缝熔池深度如图 6-16所示。4)防止熔渣向焊缝熔池前部流动。5)防止咬边等焊接缺陷产生。图6-16 焊条角度与焊缝熔池深度(2)焊条沿焊接方向移动的作用1)保证焊条直线施焊形成焊缝。2)控制每道焊缝的横截面积。(3)焊条横向摆动的作用1)保证坡口两侧及焊道之间相互很好地熔合。2)控制熔化金属液,使焊缝获得预定的熔深与熔宽。(4)焊条送进的作用1)控制焊接电弧的弧长,使焊缝熔池获得良好的保护, 防止电弧周围有害气体侵入焊缝熔池内,避免产生气 孔缺陷。2)促进焊缝形成。3)使焊接过程连续不断地进行,最终形成完美的焊缝。4)与焊条角度变换的作用相似5.焊道的收弧焊道的收弧,是指一条焊缝结束时采用的收弧方法。焊缝收弧方法:1)划圈收弧法如图6-17a所示。2)回焊收弧法如图6-17b所示。3)反复熄弧、引弧法如图6-17c所示。图6-17 焊条收弧法a)划圈收弧法 b)回焊收弧法 c)反复熄弧、引弧法二、各种焊接位置上的操作要点1.平焊位置的焊接(1)平焊位置的焊接特点(2)平焊位置的焊条角度图6-18 平焊位置时的焊条角度(3)平焊位置的焊接要点1)根据板厚可以选用直径较粗的焊条,用较大的焊接电流 焊接。2)最好采用短弧焊接。3)焊条与焊件成4090的夹角,控制好电弧长度和运条速度,防止熔渣向前流动。4)板厚在5mm以下,焊接时一般开I形坡口,可以3.2mm 或4mm焊条,采用短弧法焊接。背面封底焊前,可以不 用铲除焊根。5)焊接水平倾斜焊缝时,应采用上坡焊。6)采用多层多道焊时,注意选好焊道数及焊道焊接顺序。7)T形、角接、搭接接头平角焊时,若两板厚度不同,应调 整焊条角度,将焊接电弧偏向厚板,使两板受热均均。8)正确选用运条方法。2.立焊位置的焊接(1)立焊位置的焊接特点(2)立焊位置的焊条角度 焊条角度如图6-19所示。图6-19 立焊位置时的焊条角度(3)立焊位置的焊接要点1) 焊钳夹持焊条后,焊钳与焊条应成一直线,如图6-20所示。焊工的身体不要正对着焊缝,要略偏向左侧或右侧(左撇子)以便于握焊钳的右手或左手(左撇子)操作。图6-20 焊钳夹持焊条的形式2)焊接过程中,保持焊条角度,减少熔化金属下淌。3)选用较小的焊条直径(4mm)和较小的焊接电流(平焊 位置焊接电流的80%85%),用短弧焊接。4)采用正确的运条方式3.横焊位置的焊接(1)横焊位置的焊接特点(2)横焊位置的焊条角度如图6-22所示。图6-22 横焊位置时的焊条角度4.仰焊位置的焊接(1)仰焊位置的焊接特点(2)仰焊位置的焊条角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焊工工艺》职校教学资源包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573315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