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之阅读理解_第1页
高中英语教学之阅读理解_第2页
高中英语教学之阅读理解_第3页
高中英语教学之阅读理解_第4页
高中英语教学之阅读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英语教学之阅读理解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高考试卷的题型设置:题型听力单选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作文分值301530401025比例20%10%20%27%6%17%从表中可见,纯粹的阅读已经占了约27%(除此之外, 再加上完型填空和短文改错中的阅读成分,说阅读占考查的一半以上, 一点也不为过)。 所以, 英语理解的重要性在高考中不言而喻。阅读理解的文章类型及考查特点近年来,高考阅读选材更趋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更注重突出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特点。高考阅读理解所考查的内容涉及地理、历史、体育、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特殊人物、事件或原理等好多方面,文中也会出现较多的专有名词。正是以宽泛的取材为

2、切入点,使得阅读材料的文字难度大大增加了。具体表现在:对词汇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考生应阅读含生词率约为百分之三的文章。此外, 从1999年起, 在高考阅读材料中出现了大纲词汇表以外的词。在这些词中, 凡是能利用构词法知识判断出词性和词义的都不作为生词处理, 不再给出汉语注释。阅读材料更趋于“原汁原味”。 近几年,高考阅读材料基本保留了其原有的语言风格: 文章的展开不再是平铺直叙, 而是兼有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 一词多义, 熟词生义, 多种时态的混用, 结构复杂的长句、省略句及插入语等语言现象也随处可见。再加上阅读材料的文化含量加大, 使文章的风格更具有英语语言的特点,

3、文章的遣词造句趋于地道。 因此, 许多考生读起来感到“文”、“涩”, 常常反复阅读几次才能读懂。阅读量逐年大幅度增加,提高对阅读速度的要求, 力求与教学大纲接轨。 近三年阅读理解题的阅读量一直大幅度递增。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意味着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目前高考阅读理解对阅读速度的要求尚未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因此, 继续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 仍是今后高考阅读理解命题的必然趋势。阅读理解的题型特点客观的问题类型。客观问题也称客观信息题, 指客观事实, 其类型大都是When/Who/Where/Why/What/Which等以Wh及How的方式出题。像这类客观的问题有时不必细读文本, 用

4、略读的方法即能找到答案。读者还应对阅读材料中的数字、事实、物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时间关系、地点关系、并列和从属关系等给予足够的注意。主观的问题类型。主观问题也为主观信息题, 主观的问题通常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 必须经过作者的意图、态度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和判断才能回答。比如: 找出文章的命题,找出文章的主旨, 找出结论, 找出目的, 找出暗指、意味、推测以及对作者本人做出判断等。应注意的是读者一定要以文章所提供的事实, 逻辑关系为思维活动的基准点, 以适应作者的思维模式为准绳来答题。那么如何进行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首先,充分利用课本。可以

5、在分析每篇课文的语言知识之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充分地、全面地把握课文内容。其次,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把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升到较高层次,并在阅读理解这一题型中占据优势的必备条件。高中英语教学常用的阅读方法有泛读、寻读和细读。首先泛读:通过略看文章的总体结构安排或文章的标题来预测文章是说人、说事还是说物,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句,明确作者的态度和意图(多看首段和结尾段)。寻读:在确定了文章主要的讨论内容之后,建议把所设置的问题进行阅读,然后在文章中寻找到与其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并标注其题号,对不相关的内容一带而过。细读: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

6、息,然后对相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后,再将其进行整合、分析、对比,有根有据地排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除了这三点外,还有做到以下一个方面:养成快速回行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文字时,由于理解的需要, 通常速度较为缓慢。 倘若一行结束后,用此速度回到下一首行, 无形中会挤占部分宝贵的阅读时间。但如果养成快速回行的习惯, 即比阅读文字的速度快一倍左右迅速回行, 一方面会节省不少时间, 另一方面也会使思维活动加快,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培养理解句义的技巧。即引导学生学会抓句子的关键词, 领会句子大意, 以及分意群理解, 明确全句大意等。 如:Tom B

7、rennan was working/in a Philadelphia office/when he noticed a black bag。此句共有十五个词。如果看一词想一词, 逐词注视, 阅读速度既慢也不易掌握全句的意思。如按上面的斜线停顿, 则全句只要“注视”三次即可。阅读速度可以提高几倍, 而对句子的理解也要完整得多。 再如: The adventure of the lost book began on September 4 when CoryLuxmoore arrived from England to deliver the diary of his ancestor to

8、 the Library Company, which he and his wife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home for the diary。 这是一个包含多重复合句的句子。处理此句子时, 要先抓住主句的主体部分 (主语是The adventure, 谓语是began, on September 4是一个时间状语 ) , 进一步了解句子的脉络 (后跟一个when引起的定语从句,先行词是September 4; 其内部又有一个which引起的定语从句,先行词是the Library Company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句义。 否则, 不是无从下手,就是在理解句义上

9、有偏差。培养推测技巧。即对不识的词汇和短语凭借构词法推敲词义; 利用上下文来猜词义; 利用反复朗读来揣摩词义和短语。再次,词汇的积累、语法的掌握也是阅读好的关键。词汇量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很难读懂文章,获取信息也就无从谈起。 而背单词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被大家认为是最难、最枯燥的事情。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单词,但是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这点根本行不通。整篇文章都看不太明白,还谈什么学习单词?所以我采取的方法就是在每天定量反复背诵课本要求识记的单词之外,把近期要做的阅读理解中出现的生单词以介绍、教发音的方式每天讲两个,第二天提示英语说汉语,或反之。慢慢积累,这种

10、做法使学生拿到阅读理解题后,觉得刚记过的单词就在文章中,这样一来学生的记忆就比较深刻了;再者就是通过构词法来记词,从而达到学生扩大词汇的目的。 对于语法知识,很多有误区,认为语法只有在单线选择、改错和写作的时候才有用,而阅读只需要语感就行了。语法知识有助于理解阅读文章,尤其是对长难句的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有这样的困惑,有些文章生词量并不大,有的句子甚至连一个生词都没有,但不能正确读懂其中的含义,这就是语法问题了。在阅读中遇到令人费解的长句、难句,就可以借助语法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分析,搞清各部分的关系,即缩句去找主句,然后找从句及其它修饰成分,分清是什么样的从句,并列还是从属的,和谁并列、修饰谁,结合上下文语境,就可以对其含义作出准确判断。例如:She will be among 19,400 runners who will carry the flame along an 85,000- mile, 130-day route across five continents。这句话中出现了定语从句,其修饰的词是“runners”,而主句的主语是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