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主趣为先_第1页
读为主趣为先_第2页
读为主趣为先_第3页
读为主趣为先_第4页
读为主趣为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趣为先,读为主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摘要:文言文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文字简约,语言凝练,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由于时代的差异,语言习惯的发展,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言与文言文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这对阅历尚浅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如果小学阶段的文言文起步教学搞得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初、高中学习文言文。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入门教学呢?如何避免出现“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困境呢?为此,我进行了文言文教学策略的实践性探究,我以为,对小学生而言应该“趣为先,读为主”。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文言文 激发兴趣 诵读为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阶

2、段的文言文教学有以下描述:“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文言文是小学阶段出现较晚的课型,而且篇目不多,但对学生今后在初、高中的可持续发展却寓意深远。假若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就觉得晦涩难懂,给他们一个下马威,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看到文言文就发憷,对以后的学习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趣味盎然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真的很好玩。一、精心创设,激趣为先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

3、,反应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动机激趣。学习文言文之前,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价值,强化学习文言文的动机是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这些灿烂文化的都是以文言文为载体流传至今的。学习文言文就是继承经典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选入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学习这些文言文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精神,

4、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明白文言文值得去学,有必要学,他才会从心理上欣然接受文言文,想去学,愿意去学。(二)导入激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的导入方式,一下子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设疑导入就是不错的选择。教学两小儿辩日时,一上课,我就用PPT课件出示孔子的图片,用敬佩的语气叙说孔子的丰功伟绩以及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在学生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中,我让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当孔子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高大时,我设置这样的悬念: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圣人,却被两个小儿笑曰:(课件出示)“孰为汝多知乎?”当然学生要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这句话,并指导朗读这句

5、话,读出反问的语气。从而在学生心中设下悬念,是呀,这么了不起的圣人为什么会被两个小儿笑话呢?要解开心中的疑惑,学生就会带着悬念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的效率就不言而喻了!当然好的激趣导入方式还有很多,故事导入、名言导入、游戏导入、扣人心弦慷慨激昂的演讲语导入都是很好的导入方式。(三)朗读激趣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对有趣的动作和语言他们总会情不自禁地进行模仿,所以,韵味十足的朗读也是不错的激趣方式。比如:在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时,我采用分角色朗读,在入情入境的角色朗读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杨氏之子的语言充满智慧,从而感受到文言文理寓其中,意义深远的语言魅力;然而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我采用的是充满诗意,声

6、情并茂的品读方式,在令人陶醉的“高山流水”古筝曲中,老师和学生逐渐进入了意境,走入了文本,深情吟诵,仿佛自己就是伯牙,仿佛自己就是子期。(四)评价激趣大量实验证明:学生对学习的极度倦怠往往是由于经常失望和失败造成的。要使学生看到成功和希望,积极的评价便会激发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巨大的学习动力。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尤其是要创造条件让学差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自信心,打消他们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二、朗读为主,以读促悟“读”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朗朗的书声,是小语课堂上

7、永恒的经典。在诵读中,学生所能够领悟到的文本意义,丝毫不会逊色于单纯文字分析时所能够获得的信息。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文言文大都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而且篇幅短小,特别适合朗读。文言文不朗读几乎就体会不到它的精妙之处。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独立读通文言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应该以朗读为主,以读促悟。(一)示范朗读,初步感知打铁需要自身硬,教师扎实的朗读基本功能够给学生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教师流畅自如、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学生就能根据老师的停顿、语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感知文章的大概意思。(二)正确断句,初读感悟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区别,要感悟文言文的

8、意思就必须掌握内在的节奏。只有正确的断句,才能准确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比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正确的节奏应该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禽,指鸟),意思比较明确。但很多学生把节奏划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含混不清,学生就很容易把文中的“禽”与我们现在说的“家禽”混为一谈,理解起来就很困难了。(三)巧借注释,自读自悟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总体目标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选入小学课本的文言文简洁精练而且都配有注释,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教材资源,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

9、自悟。例如学弈一文中,“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借助注释,“鸿鹄”指的是天鹅。“弓缴”指的是“弓箭。”“之”指代“天鹅。”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还比如伯牙绝弦一文,在教学时就能借助注释中“峨峨兮”“洋洋兮”的意思,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仿佛看到了怎样泰山和什么样的江河?在此基础上,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悟。(四)聚焦难句,细细品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难读的句子,教师要聚焦重点,扎扎实实指导好朗读。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知其意,明其理,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指导朗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

10、句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情境,在头脑中、在学生的眼前想象山的巍峨高耸,水的浩荡无边,读出“峨峨”的重音和“洋洋”的绵长,教师和学生的引读既让这一画面定格,又更突出了伯牙的善鼓,钟子期的善听;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重点指导学生理解难字“谓”“乃”的意思,以提升朗读的质量来促进对词句的理解。(五)变换形式,反复诵读文言文韵律的铿锵,语调的抑扬 ,语言的含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最终还得靠反复诵读,领会文意。反复诵读的形式多样,可以角色表演读,比如:在指导朗读两小儿辩日时,我就精心准备了道具,组织班上有表演天赋的同学再现故事意境,通过表演的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欣赏的同学兴致盎然,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中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更长久,甚至终生难忘。当然,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都是很不错的朗读形式。再比如,在伯牙绝弦一文中,在师生、生生一遍遍配合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伯牙绝弦,绝弦二字不仅仅是不再弹琴的意思,更表现了伯牙子期的深厚情谊,课文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这样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更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为谓熟读成诵打下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