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汉字的内部结构——造字法_第1页
第三节汉字的内部结构——造字法_第2页
第三节汉字的内部结构——造字法_第3页
第三节汉字的内部结构——造字法_第4页
第三节汉字的内部结构——造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汉字的内部结构造字法汉字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为造字法,外部结构为构件。本节重点学习造字法。本节学习的重难点:1.掌握汉字的六书理论2.掌握汉字的古文字阶段的四种主要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掌握现代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会意、形声3.认识一批古文字一、汉字的六书理论1.“六书”之名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里没有说出六书的具体内容,只是作为教国子的六艺的一部分,大概是识字的科目。2.“六书”的内容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东汉班固承袭西汉

2、末刘歆七略而作的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渭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汉末郑玄周礼注引刘歆的再传弟子郑众的解释:“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对六书解释最详细的汉代学者是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

3、声托事,令长是也。”班固、郑众、许慎三家对六书的解释,虽然名称用字及次序有所不同,因其同出一源,基本内容和思想是一致的。这是汉儒对汉字造字理论的认识。这一理论认识因许慎有说文解字,用它分析了9353个汉字,对后世影响极大,一直是后代学者分析汉字所遵循的标准。现在,我们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顺序: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结论:(1)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最重要的造字方法,假借是不用造字的造字方法,转注是形声字之间的关系,是同义或近义词族。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

4、六书理论对表意文字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周有光比较文字学初探,语文出版社,1998年。可应用来分析和释读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包括今天东巴文。二、古文字阶段的四种造字方法(一)象形1.定义象形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许慎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体”,物体。“诘诎”,曲折。全句义为:象形,画成实物的形体,笔画随着物体的轮廓曲折变化,“日”、“月”就是这样的字。可见,象形字主要为事物造字,因为这些事物具体,有形可画。这些事物都是名词。2.象形字的特点(1)有的像事物的整体轮廓,如“车”花东416,“舟”合7345(2)有的像事物的特征部分,

5、如“牛”合20667,“羊”合1474(3)有的除具体事物之外,还带有必要的附带部分,如“瓜”令狐君壶、“果”果簋。古代的象形字都是独体字。段玉裁有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之分,见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我们不赞成这个观点。3.象形字举例动物:“牛”合20667,“羊”合1474,“角”合5495,“虎”合11018正,“贝”合11428,“象”合1052正,“豕”合378正,“犬”合1045,“马”合11020,“鹿”合10293,“鱼”合24911,“龙”合9552,“鸟”合20345,“隹”合1027,“凤”合21019,“燕”合5289,“它”合14353,

6、“龟”合18363,“万”合21239。植物:“帝”合2107,“屮”合12815,“竹”合4750,“来”合11477,“麦”合9624,“木”合32806,“桑”合10058,“禾”合33284。人物:“人”合21099,“女”合19907,“兒”合3399。人体器官:“元”合19790,“口”合22249,“舌”合13635,“止”合21432,“齿”合3523,“左” 合20649,“又”合20567,“臣”合20354,“目”合6194,“眉”合3421,“自”合6664正,“肉”合补11468,“页”合22315,“面”花东226,“首”合6033反,“须”合675正,“鬼”合14

7、273,“囟”H11:1,“心”合6928正,“耳”合14755正。山川自然地理:“日”合20905,“曰”合20924,“水”合10154,“火”合7966正,“山”合5949,“土”合33049, “丘”合4733,“州”合850,“石”合14466,“田”合20196。工具: “舟”合7345,“叀”合164,“网”合10514,“刀”合33035,“箕”合6834正,“豆”屯2484,“皿”合23552,“爵”合18578,“鼎”合6484正,“矢”合20546,“侯”合20063,“干”合4947,“戈”合775正,“戉”合6567,“我”合9947,“弓”合940正,“斤”合219

8、54,“東”合6906交通:“行”合20610,“车”花东416。建筑:“宀” 合13517,“囧”合9547,“西”合1672,“門”合21085,“户”合30294。乐器:“南”合378。书籍:“册”合7413。4.作用(1)记词(这也是所有文字的作用)(2)构成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件:“刃”、“休”、“江”。(3)借来记词假借字:“自”、“而”、“东”、“西”、“南”、“州”,“我”。5.象形(古文字)记号字(今文字)日、月、水、田独体记号字燕、龟、角、它合体记号字6.象形字的优点?缺点?象形字具体形象,适合于画具体事物,不适于抽象事物。所以相当一部分抽象的事物多采用指事方法造字。现在

9、也不再使用这种方法造字。参考书目: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第6版。张斌现代汉语(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二)指事1.定义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说文解字·叙:“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事”,指比较抽象、概括的事物。全句义为:指事,造出的字看了大体就能认识,仔细体察便可知道其意向所在,“上”、“下”就是这样的字。可见,指事字用于指示较为抽象的事物,也有具体事务中的抽象者。多是名词。2.分类(1)象征性符号“一”、“二”、“三”、“四”、“上”、“下”等。(2)象形字加提示性符

10、号“本”、“末”、“朱”、“刃”、“甘”、“寸”等。3.指事字举例“一” 合4531,“二”粹四一六,“三”合14正,“四”合1460,“上” 合14258,“下” 合6477反,“本”本鼎,“末”蔡侯钟,“朱”合补11103,“立”合20332,“亦”合20943,“寸”睡一·一四,“丩”合11018正, “牟”合18275,“芈”合22155,“至”合226正,“厷”合13679,“刃”合19956 “甘”合517正,“血”合15338,“童”屯650,“妾”合629。古代的指事字都是独体字。4.作用(1)记词(这也是所有文字的作用)(2)构成形声字的构件:“致”、“泣”,“笨”

11、、“忍”(3)借来记词假借字:“牟”、“亦”。5.指事(古文字)记号字(今文字)“本”、“朱”、“刃”、“至”独体记号字6.优缺点仅可以造出很少的一些字,今天仍用这种方法造字,但较少,如“乒”、“乓”、“刁”、“卡”、“甩”等。(三)会意1.定义由两个或几个构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构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比”,组合。“类”,某一类属的字。“谊”,“义”的古字。全句义为: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表示事类的字组合在一起,会合其意义,从中体现一个新的意义,“武”、“信”就是这样的字。许慎的定义体现了两点:一是会意字都是合

12、体字,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成一个新字表示新义。要注意的是,“信”是一个从言、人声的形声字。2.特点(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象形字或指事字)组成(2)合成新字新义3.分类(1)同体会意“玨”jué合20316,“虤”yán,虎怒合8205,“步”合6461正,“競”合106正,“鬥”合152正,“友”合20689,“爻”合13705,“冓”合34315,“絲”合3336,“”合1140正,“畕”jin英744,“林”合20017,“朋”合11438,“竝”合4394,“多”合1285反,“棗”合17444,“从”和33273,“比”合697正,“北”合9749,“

13、品”合2811,“”jí屯2118,“羴”合7001,“雥”合27151,“晶”,星星合10344正,合18648,合1419,“焱”和22132,“劦”合20283。(2)异体会意(居多) “武”合27741,“休”合8160,“取”合19890,“明”合11708正,“涉”合10949,“益”怀1268, “丞”合2279正,“爲”合15179,“及”合20456,“隻”合10839,“集”合17867正,“囿”合9489,“出”合6093正,“各”合10405反,“爰”合13555正,“宿”屯2152,“射”合10693,“即”合20174,“既”合11498正,“望”合618

14、5,“企”合11893,“臭”合4650,“鳴”合4155,“莫”合32485,“祭”合22863,“芻”合11409,“何”合23676,“葬”合2273、合17171,“歬”合18245,“牢”合19828、合899、“秉”合17445,“叟”合2670反,“啓”合13096,“聽”合20017,“牧”合148,“教”合10,“雀”合19852“受”合6087反,“初”合31801,“韋”花东195,“采”合20959,“折”合7924,“析”合118,“伐”合6642,“温”合18527,“沉”合16187,“絶”合16448,“陟”合14792,“降”合6664正“孕”合21070,“

15、育”合22663,4.古代的会意字,今文字归入哪一类? 独体记号字“及”、 合体记号字(“益”、“射”)、 会意字(主体)(“从”、“休”、“涉”)(说文·邑部)、(说文·穴部)形声字(“邮”、“窜”)(说文·耳部)、(说文·车部)记号形符(“聂”、“轰”)5.以形会意与以义会意以形会意指的是在古文字阶段,会意字的组成构件图画性很强,就像两幅或两幅以上的画直接组成新的意义的字。以义会意指的是在今文字阶段,汉字不再象形,主要靠构件的意义直接相加,组合成新的会意字。6.会意字的优点会意字的特点就是它的优势:用几个常用的构件,组成有新义的新字。(1)后起造字(

16、汉代以后出现的新会意字)“劣”(字见三国志),“尖”(字见唐代李白、贾岛诗),“耷”(字见集韵),“夯”(字见元曲),“汆”(字见字汇),“掱”(字见徐珂清稗类钞·盗贼·掱手:“沪人呼翦绺贼曰掱手,犹言扒手也,亦曰瘪三码子”),“凼”、“氹”(字见徐珂清稗类钞·经术类:“氹,蓄水池为氹也”),“尜”(字见字汇补·小部:“尜,小儿戏物”)。(2)简化汉字“滅”“灭”,“淚”“泪”,“孫”“类”,“筆”“笔”,“竈”“灶”,“塵”“尘”,“糶”“粜”,“寶”“宝”,“糴”“籴”。(3)新造字“巯”,qiú,“氢”和“硫”的合音,字义是有机化合物中含

17、硫和氢的基,字形是二者的合音。“”、“朆”,fn,吴方言“勿”、“曾”二字的合音,字义是不曾,字形是二者的拼合。有人把这类字称为“合形合音合义字”。(四)形声1.定义由表示字义类属的构件和表示字音的构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不同类的事物。“名”,指形符。全句义为:形声根据词所反映的事物取一个字作为形符,再取一个表示读音的字作为声符,与形符相结合,“江”、“河”就是这样的字。这句清楚地说明: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形符主义,声符主音。结合宋代王圣美的“右文说”:“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形符表示事物的类义,

18、声符表示读音,而且还表示文字所记录的词的具体意义。2.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分别是由哪些字构成?形符:大多数是象形字“口”、“氵”、“木”、“忄”、“亻”、“皿”、“艹”声符:象形 “沐”“木” 指事 “沫”“末” 会意 “咻”“休” 形声 “湖”“胡”3.形声字举例4.为什么有的形声字的形符或声符不好找?(1)省形或省声省形:“亭”,从高,丁声,形符高省简;“考”,从老,丂声,形符老省简。省声:“疫”,声符从役省;“珊”,声符从删省;“骞”,声符从寒省;“鲜”,声符从羴省。省形和省声体现汉字构件的省简。(2)有些字隶变之后,声符几近消失如“喬”、“金”、“急”、“寺”四字,声符“高”、“今”、“及”、“之”等近乎消失。(3)形符或声符的位置较为特殊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关系有左右、上下、内外三种,其中内外关系的字数量最少,其中包括形占一角、声占一角两种。形占一角:“题”、“颖”声占一角:“徒”、“旗”(4)简化汉字造成“鷄”“鸡”,“歎”“叹”,“歡”“欢”,“戲”“戏”,“鄧”“邓”。5.亦声字教材认为,亦声字是会意兼形声字。我们的观点是,亦声字也是形声字,不是会意字,声符表意恰恰说明声符本身就表意这一事实,但在这些字中凸现出来而已。6.为什么现代汉字多为形声字?象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